殊像寺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殊像寺原文

是像即非像,文殊特地殊。

毫端寶王剎,鏡里焰光珠。

法雨滄桑潤,梵雲朝暮圖。

高山仰止近,屏氣步霄衢。

詩詞問答

問:殊像寺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殊像寺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殊像寺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虞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十一

參考注釋

文殊

佛教菩薩名。 文殊師利 或 曼殊室利 的省稱。意譯為“妙吉祥”、“妙德”等。其形頂結五髻,象徵 大日如來 的五智;持劍、騎青獅,象徵智慧銳利威猛。為 釋迦牟尼佛 的左脅侍,與司“理”的 普賢菩薩 相對。 中國 傳其說法道場為 山西省 五台山 。 晉 殷晉安 《文殊象贊》:“ 文殊 淵睿,式昭厥聲。”《四遊記·唐三藏被難得救》:“願佛慈悲,早見 文殊 金身,賜我真經,留傳東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西僧》:“相傳山上徧地皆黃金, 觀音 、 文殊 猶生。”

特地

特意;特為

他昨晚特地來看你,你不在家

毫端

(1).細毛的末端。比喻極細微。《後漢書·南匈奴傳》:“嗚呼!千里之差,興自毫端。”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金山觀月》詞:“漱冰濯雪,眇視萬里一毫端。”

(2).猶言筆底;筆下。 南朝 梁 庾肩吾 《<書品>序》:“其轉註假借之流,指事會意之類,莫不狀范毫端,形呈字表。” 宋 王安石 《贈李士雲》詩:“毫端出窈窕,心手初不著。” 清 屠文漪 《邁陂塘·題陸旉亭小照》詞:“是誰將玉山瓊樹,毫端圖畫偏似。”

寶王

對佛陀的尊稱。《楞嚴經》卷三:“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 恆 沙眾。” 宋 秦觀 《興龍節疏》:“合覺背塵,探寶王之妙教;長生久視,發藏室之靈篇。”

光珠

即琥珀。亦稱江珠。《後漢書·西南夷傳·哀牢》:“出銅、鐵、鉛、錫、金、銀、光珠。” 李賢 注引《博物志》:“光珠即江珠也。”

法雨

佛教語。喻佛法。佛法普度眾生,如雨之潤澤萬物,故稱。《法華經·化城喻品》:“普雨 * 雨,度無量眾生。” 唐 黃滔 《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法雨垂空,必致菩薩化身、羅漢混俗以降也。” 清 趙翼 《憫忠寺石壇》詩:“枯骸滋法雨,厲氣散朝暾。”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四章:“ 北朝 法雨之普及,人民崇福之熱烈,可於造像一事見之。”

滄桑

“滄海桑田”的縮語

久經滄桑(比喻經歷了許多世事變化)

梵雲

比喻佛法的庇佑。《法苑珠林》卷五三:“區宇之內,鹹為浄土;生靈之類,皆覆梵雲。”

朝暮

(1) 清晨和夜晚

(2) 從早到晚;無時無刻

朝暮思念

高山仰止

語出《詩·小雅·車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後用以謂崇敬仰慕。《隋書·高祖紀下》:“有功之臣,降情文藝,家門子姪,各守一經,令海內翕然,高山仰止。” 唐 張說 《祭殷仲堪羊叔子文》:“凡百君子,高山仰止,馨香以時,敬恭明祀。”《人民文學》1978年第5期:“一條曲折的山徑把觀眾的視線引向推得更高的造型端莊的紅色紀念館,使人有‘高山仰止’之感。”

屏氣

抑止呼吸。形容謹慎畏懼的樣子。《論語·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宋書·謝莊傳》:“百僚屏氣,道路以目。”《太平廣記》卷二八一引《河東記·獨孤遐叔》:“ 遐叔 意謂貴族賞會,深慮為其斥逐,乃潛伏屏氣於佛堂樑上伺之。” 清 彭績 《府君述》:“父母有疾,嘗所飲藥,日不餐,夜屏氣立於牀幾之間。”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一章:“他們凝神屏氣,好象盯著一個轉眼就要劇烈 * 的什麼東西。”

霄衢

(1).上天的通途。《雲笈七籤》卷十六:“上上霄衢邈,洞元深萬巨。”

(2).比喻高位。《南齊書·褚淵傳》:“貴登端戎,秩加爵土,瞻言霄衢,魂神震墜。”

詩詞推薦

殊像寺原文_殊像寺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