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高叔崇二首·其一原文
仲夏林木變,愛此黃鳥鳴。
同聲宛相和,悵然懷友生。
良辰忽以改,歡會難久並。
征夫理鞍轡,夙駕侵晨星。
停驂酌君酒,湛湛芳尊盈。
詩詞問答
問:別高叔崇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王叔杲
問:別高叔崇二首·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王叔杲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叔杲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一部 出處:御選明詩卷二十八
參考注釋
仲夏
夏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五月
林木
(1) 生長在樹林中的樹
(2) 樹林
林木蔥鬱
黃鳥
(1).鳥名。有兩說。《爾雅·釋鳥》:“皇,黃鳥。” 郭璞 註:“俗呼黃離留,亦名搏黍。”黃離留,即黃鶯。 郝懿行 義疏:“按此即今之黃雀,其形如雀而黃,故名黃鳥,又名搏黍,非黃離留也。”《詩·周南·葛覃》:“黃鳥于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 三國 魏 曹植 《三良》詩:“黃鳥為悲鳴,哀哉傷肺肝。” 趙幼文 校註:“《詩經·黃鳥篇》序:‘《黃鳥》,哀三良也。’” 唐 李白 《江南春懷》詩:“青春幾何時,黃鳥鳴不歇。” 清 方文 《送春日偕束茹吉等看牡丹分賦》:“卻喜紅英猶未落,況聞黃鳥且為懽。”
(2).《詩經·秦風》篇名。《左傳·文公六年》:“ 秦伯 任好 卒,以 子車氏 之三子 奄息 、 仲行 、 鍼虎 為殉,皆 秦 之良也。國人哀之,為之賦《黃鳥》。” 清 姚鼐 《詠古》:“上有《黃鳥》吟,下有寒兔顧。”
(3).《詩·小雅》篇名。《毛詩序》:“黃鳥,刺 宣王 也。” 朱熹 《詩集傳》則說是“民適異國,不得其所,故作此詩”。
同聲
(1) 發出聲音的時間相同
(2) 聲音相同。比喻志趣相同或志趣相同者
同聲相應
(3) 眾口一辭;隨聲附合
台下同聲叫起好來
(4) 言語腔調相同
亦須擇言而發;不與淨、醜同聲。——清· 李漁《閒情偶寄》
相和
互相應和
當哭相和也。——清· 林覺民《與妻書》
悵然
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友生
(1).朋友。《詩·小雅·常棣》:“雖有兄弟,不如友生。” 唐 李華 《雲母泉詩》:“共恨川路永,無由會友生。”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優容大臣》:“﹝ 仁皇 ﹞厚待儒臣,如 張文端 英 , 高江村 士奇 等,朝夕談論,無異友生。”
(2).師長對門生自稱的謙詞。 明 朱國禎 《涌幢小品·名帖》:“余乙卯年三月,過故 鄣 姚氏 ,乃大京兆 畫溪公 之孫,出公座主 王槐野 先生單名帖,稱友生字,僅蠅頭細書。”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師稱友生》:“今師與弟子帖稱友生,不知所始……《孔叢子》 孔子 云:‘自吾得 由 也,而惡言不入於耳;自吾得師也,而前有光後有輝,吾得四友焉。’云云。是師稱友生之濫觴乎!”
良辰
美好的時光。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九:“良辰在何許,凝霜霑衣襟。” 唐 李商隱 《流鶯》詩:“巧囀豈能無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要知天道忌全,人情忌滿,美景不長,良辰難再。”
歡會
(1).歡樂的聚會。 三國 魏 曹植 《閨情》詩:“歡會難再逢,芝蘭不重榮。” 唐 白居易 《除夕寄弟妹》詩:“早晚重歡會,羈離各長成。” 寧調元 《次韻答哲夫》:“歡會縱多客易散,舊遊回憶更堪傷。”
(2).特指男女相會尋歡。《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這 吳氏 正待與知觀歡會,吃那一驚也不小,同丫鬟兩個抖擻了一團。”
懽會:愉快地聚會。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阿英》:“一女曰:‘前宵一夢大惡,今猶汗悸。’下座者搖手曰:‘莫道莫道!今宵姊妹懽會,言之嚇人不快。’”
征夫
(1) 行人
問征夫以前路。——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2) 出征的兵將
將軍白髮征夫淚。——宋· 范仲淹《漁家傲》
鞍轡
鞍子和駕馭牲口的嚼子、韁繩。 唐 韓愈 《招揚之罘》詩:“馬悲罷還樂,振迅矜鞍轡。”《水滸傳》第四七回:“後槽牽過一匹快馬,備上鞍轡。” 洪深 《申屠氏》第四本:“後槽刷洗了高頭駿馬,備上鞍轡,馬頭馬身也披紅掛綠。”
侵晨
(1) 黎明;早晨初現光亮
侵晨未及梳洗,就出門了
(2) 天快亮的時候
侵晨起來,在書房裡收拾禮物
湛湛
(1).露濃貌。《詩·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陽不晞。” 毛 傳:“湛湛,露茂盛貌。”《初學記》卷十三引 三國 魏 王肅 《宗廟頌》:“湛湛甘露,濟濟醴泉,或涌於地,或降於天。” 明 何景明 《甘露頌》:“湛湛瀼瀼,既塗既溽。” 清 孫枝蔚 《貧農夏日吟》:“露湛湛兮晨出,月高高兮夜歸。”
(2).深厚貌;濃重貌。《楚辭·九章·哀郢》:“忠湛湛而願進兮,妬被離而鄣之。” 王逸 註:“湛湛,重厚貌。” 唐 韋應物 《善福精舍示諸生》詩:“湛湛嘉樹陰,清露夜景沉。” 宋 劉克莊 《賀新郎·九日》詞:“湛湛長空黑,更那堪斜風細雨,亂愁如織。”
(3).聚集貌。《楚辭·九辯》:“乘精氣之摶摶兮,騖諸神之湛湛。” 朱熹 集註:“湛湛,厚集貌。”《漢書·司馬相如傳下》:“紛湛湛其差錯兮,雜遝膠輵以方馳。” 顏師古 註:“湛湛,積厚之貌。”《晉書·摯虞傳》:“前湛湛而攝進兮,後僸僸而方馳。” 南朝 梁簡文帝 《 * 頌》:“運天宮之法駕,啟天路之威神……湛湛奕奕,轔轔赫赫。”
(4).水深貌。《楚辭·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 王逸 註:“湛湛,水貌。” 南朝 梁武帝 《逸民》詩之十一:“巖巖山高,湛湛水深。” 清 陳廷敬 《渡江見焦山有作懷林吉人》詩:“只有思君日夜心, 長江 湛湛東流水。”
(5).清明澄澈貌。《藝文類聚》卷八引 晉 庾肅之 《水贊》:“湛湛涵淥,清瀾澄濬。” 南朝 梁 江淹 《清思》詩之三:“秋夜紫蘭生,湛湛明月光。” 元 無名氏 《陳州糶米》楔子:“湛湛青天則俺識,三十六丈零七尺。” 明 無名氏 《華筵趣樂談笑酒令·譏爭坐席》:“詩曰:‘秋波湛湛甚分明,識書識寶識金銀。’” 田漢 《關漢卿》第七場:“若沒些兒靈聖與世人傳,也不見得湛湛青天。”
(6).深切貌。 唐 皇甫湜 《傷獨孤賦》:“涕浪浪以相接兮,痛湛湛而不移。”
芳尊
見“ 芳樽 ”。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別高叔崇二首·其一原文_別高叔崇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