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贈高斗仲學博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答贈高斗仲學博原文

我有一素琴,寥寥韻在茲。

緬懷鐘子期,惜我不同時。

流泉封玉匣,清響為誰揮。

高涼有韻士,雄情太古姿。

大雅振洪音,明堂奏清夷。

顧我爨下質,泠然愜心知。

為君重拂拭,長鳴安敢辭。

膠漆亮不渝,永言嗣夙徽。

詩詞問答

問:答贈高斗仲學博的作者是誰?答:李之世
問:答贈高斗仲學博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參考注釋

素琴

不加裝飾的琴。《禮記·喪服》:“祥之日,鼓素琴,告民有終也,以節制者也。” 漢 秦嘉 《留郡贈婦詩》之三:“芳香去垢穢,素琴有清聲。”《晉書·隱逸傳·陶潛》:“﹝ 陶潛 ﹞性不能音,而蓄素琴一張,弦徽不具。” 唐 李白 《古風》之五五:“安識紫霞客,瑤臺鳴素琴。”

寥寥

(1).空虛貌。《呂氏春秋· * 》:“俗主虧情,故每動為亡敗,耳不可贍,目不可厭,口不可滿,身盡府種,筋骨沉滯,血脈壅塞,九竅寥寥,曲失其宜。” 高誘 註:“極三關之欲以病其身,故九竅皆寥寥然虛。”《文選·江淹<雜體詩·效謝混《遊覽》>》:“淒淒節序高,寥寥心悟永。” 李善 註:“《莊子》曰:‘寥已吾志。’ 郭象 曰:‘寥然空虛也。’” 宋 曾鞏 《將之江淛遂書懷別》詩:“功名竟安在,富貴空寥寥。” 明 姚士粦 《見只編》卷中:“自從辭君親,久不為是役。落落無為鄉,寥寥不齊邑。伊誰與為禮,見此孤立石。”

(2).寂寞;孤單。 唐 宋之問 《溫泉莊臥疾寄楊七炯》詩:“移疾臥茲嶺,寥寥倦幽獨。” 明 梁辰魚 《瓦盆兒·立秋夜悼亡》套曲:“聽落葉,小窗敲,怎禁他雲房獨掩夜寥寥。空贏得淚痕濃,黯淡了鮫綃。” 清 唐孫華 《題張漢昭小像》詩:“寥寥 蔣生 徑,賴有 羊 與 求 。聞君妙方術,久疾應手瘳。”

(3).形容數量少。 唐 權德輿 《舟行見月》詩:“月入孤舟夜半晴,寥寥霜雁兩三聲。”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二:“古今當其任者,蓋寥寥可數。” 清 趙翼 《舟行》詩:“知有煙村緣水灣,寥寥一犬吠柴關。” 巴金 《利娜》:“無垠的荒野,稀落的城市,寥寥的人口,稀少的村莊。”

(4).廣闊;空曠。 三國 魏 曹操 《善哉行》之三:“寥寥高堂上,涼風入我室。”《魏書·術藝傳·張淵》:“恢恢太虛,寥寥帝庭,五座並設,爰集神靈。”註:“恢恢、寥寥,皆廣大清虛之貌。” 金 王若虛 《哀雁詞》:“鳥之遠害,宜莫如鴻,浩浩長風,寥寥遠空,邈乎冥濛,去萬里而無窮。” 清 周亮工 《與黃濟叔論印章書》:“寥寥寰宇,罕有合作,三十年來,其 朱修能 乎?”

(5).雄勁;清越。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雄渾》:“荒荒油雲,寥寥長風。” 唐 姚合 《過無可上人院》詩:“寥寥聽不盡,孤磬與疏鍾。” 唐 鄭綮 《開天傳信記》:“ 力士 再拜賀曰:‘非常之事也,願陛下為臣一奏之。’其聲寥寥然,不可名言也。”

緬懷

遙念,追思

緬懷亡友

鍾子期

春秋 時 楚 人, 伯牙 鼓琴,意在高山流水, 鍾子期 聽而知之。 子期 死, 伯牙 謂世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事見《呂氏春秋·本味》、《淮南子·修務訓》。 漢 東方朔 《七諫·謬諫》:“ 伯牙 之絶弦兮,無 鍾子期 而聽之。”

不同

(1).不相同;不一樣。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所習不同,所務各異,言勢殊也。” 前蜀 韋莊 《關河道中作》詩:“往來千里路長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 * 《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二:“他們想問題做事情的方法,他們的歷史習慣,跟我們不同。”

(2).不同意。《宋書·張邵傳》:“太尉長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還都。”《南齊書·鄱陽王鏘傳》:“殿下但乘油壁車入宮,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夾輔號令, 粲 等閉城門上仗,誰敢不同?”

(3).不和。《後漢書·孔融傳》:“﹝ 融 ﹞與中丞 趙舍 不同,託病歸家。”

流泉

(1).流動的泉水。《詩·大雅·公劉》:“相其陰陽,觀其流泉。”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潘庭堅王實之》:“ 庭堅 被酒豪甚,竟脫巾髽髻,裸立流泉之衝,且高唱《濯纓》之章。” 碧野 《雪路雲程》:“這石潭是由群山上的雪水流泉匯成的。”

(2).古代錢幣名。泛指錢幣。《隋書·刑法志》:“公平難遇其人,流泉易啟其齒。”

玉匣

(1).玉飾的匣子。亦指精美的匣子。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擬<行路難>》詩之一:“奉君金卮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唐 李白 《酬張卿夜宿南陵見贈》詩:“寶刀隱玉匣,繡澀空莓苔。” 宋 蘇軾 《龍尾硯歌》:“錦茵玉匣俱塵垢,擣練支床亦何有。”

(2). 漢 代帝王葬飾,亦以賜大臣,以示優禮。《三國志·魏志·文帝紀》:“喪亂以來, 漢氏 諸陵無不發掘,至乃燒取玉匣金縷,骸骨並盡。” 唐 白居易 《狂歌詞》:“焉用黃墟下,珠衾玉匣為。”

清響

(1).清脆的響聲。 漢 王粲 《七哀詩》之二:“流波激清響,猴猿臨岸吟。” 唐 孟浩然 《夏日南亭懷辛大》詩:“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魯迅 《彷徨·傷逝》:“在久待的焦躁中,一聽到皮鞋的高底尖觸著磚路的清響,是怎樣地使我驟然生動起來呵!”

(2).聲音清脆宏亮。 徐遲 《牡丹》:“她的聲音明亮如山泉,但這方面,她也嚴格地控制著自己,因而連她的細若遊絲的行腔也是清響激越的。”

韻士

風雅之士。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不韻·碑禍》:“ 天聖 中,營浮圖, 姜遵 在 永興 ,悉取 漢 唐 碑之堅好者,以代磚甓。有縣尉叩頭爭之,繼之以泣, 遵 怒,並劾去之。此縣尉定是韻士,惜史逸其名。” 清 李瀚 《秋懷》詩:“佳人拾翠游三竺,韻士調弦醉六橋。”《冷眼觀》第二十回:“若要他竟自美人已歸 沙吒利 ,那時我就韻士徒充沒罪軍了。”

雄情

猶豪情。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豪爽》:“ 桓 既素有雄情爽氣,加爾日音調英發……一坐嘆賞。” 唐 王勃 《梓州玄武縣福會寺碑》:“雄情負俗,鬱王佐之宏圖。”

太古

最古老的時代

大雅

(1).《詩經》的組成部分之一。舊訓雅為正,謂詩歌之正聲。《詩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雅》為 周 王畿內樂調。《大雅》多為 西周 王室貴族的作品,主要歌頌 周 王室祖先乃至 武王 、 宣王 等之功績,有些詩篇也反映了 厲王 、 幽王 的暴虐昏亂及其統治危機。《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吳公子 札 來聘……為之歌《大雅》。曰:‘廣哉,熙熙乎!曲而有體,其 文王 之德乎!’”後亦用以稱閎雅淳正的詩篇。 唐 李白 《古風》之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自 杜甫 後,大雅不作,至 明 乃復振。”

(2).稱德高而有大才的人。《文選·班固<西都賦>》:“大雅宏達,於茲為羣。” 李善 註:“大雅,謂有大雅之才者。《詩》有《大雅》,故以立稱焉。” 明 蔣燦 《題杜少陵像》詩:“大雅長往矣,遺容後代看。” 清 感惺 《斷頭台·受讞》:“那議會啊,聚四方里耆英大雅。”

(3).泛指學識淵博的人。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剪報一斑>拾遺附文》:“至於分類分得不倫不類,那是小子底學識不到,還得大雅指正指正呢。”

(4).謂高尚雅正。 宋 葉適 《賀縣尉》詩:“端龐還有北人風,大雅元非 楚 士同。”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詩集>序》:“其音和平而大雅,其旨綿渺而藴藉。” 葉聖陶 《倪煥之》十七:“這樣不傷大雅而又含有象徵意義的詞兒正合於一個青年人寄興的需要,他就常常用它。”

洪音

音韻學術語。發音時口腔共鳴空隙較大的音。 宋 元 等韻學家分韻母為開口、合口兩類,每類又分一、二、三、四四等,一、二等都沒有介音,發音時口腔共鳴空隙較大,故稱洪音。自 明 清 等韻學家改開、合各四等為開、齊、合、撮四呼以後,也有人稱開口呼為開口洪音,齊齒呼為開口細音,合口呼為合口洪音,撮口呼為合口細音。

明堂

(1) 〈方〉∶打曬糧食的場地;院子

(2) ∶古代帝王宣明政教、舉行大典的地方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樂府詩集·木蘭詩》

清夷

(1).亦作“ 清彝 ”。清平;太平。 漢 蔡邕 《貞節先生陳留范史雲銘》:“通清夷之路,塞邪枉之門。” 唐 李白 《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詩:“願言保明德,王室佇清夷。” 明 範文苂 《沉華陽傳》:“一旦皇路清彝,訪求死事孤忠,則公之食報於身後者,宜何如其俊偉乎!”

(2).清淨恬淡。《世說新語·言語》“ 樂 令女適大將軍 成都王 穎 ” 劉孝標 注引 晉 虞預 《晉書》:“﹝ 樂廣 ﹞清夷沖曠。” 宋 曾鞏 《知制誥授中司制》:“某志行清夷。” 明 楊慎 《題楊補之梅》詩:“寂寞真稱 子云 裔,清夷不為 秦檜 緇。”

(3).明白平易。 清 黃宗羲 《朱康流先生莫志銘》:“詞旨清夷,風格溫雅。”

爨下

(1).灶下。 元 馬祖常 《移海》詩之二:“始逃爨下厄,復脫燎原焚。”

(2).指廚房。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五:“小人即除馬通,婦括爨下,甘心矣。”

泠然

(1).輕妙貌。《莊子·逍遙遊》:“夫 列子 御風而行,泠然善也。” 郭象 註:“泠然,輕妙之貌。” 宋 陳師道 《和和叟第課還自都下》:“青雲直上馬如龍,來往泠然若御風。” 清 趙執信 《彭蠡湖》詩:“泠然乘風游,託身任毫毛。”

(2).寒涼貌;清涼貌。《太平廣記》卷八二引 唐 薛用弱 《集異記·李子牟》:“叟乃授之微弄,座客心骨泠然。” 清 秋瑾 《黃海舟中感懷》詩之二:“天風吹面泠然過,十萬煙雲眼底收。”

(3).形容清越激揚的聲音。《晉書·裴楷傳》:“ 綽 子 遐 ,善言玄理,音辭清暢,泠然若琴瑟。” 宋 沉括 《夢溪筆談·異事》:“﹝古鏡﹞今扣之,其聲泠然纖遠。” 趙光榮 《里湖紀游》詩之四:“泠然時一鳴,故向人飛舞。”

愜心

稱心;快意

天下莫不愜心

重拂

過分違背。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鴿異》:“長者之求,不可重拂。”

長鳴

(1).長聲鳴叫。 漢 朱穆 《與劉伯宗絕交》詩:“長鳴呼鳳,謂鳳無德,鳳之所趨,與子異域。” 晉 潘岳 《馬汧督誄》:“青煙傍起,歷馬長鳴。” 宋 王安石 《驢》詩之一:“臨路長鳴有真意, 盤山 弟子久同參。”

(2).多喻士人施展抱負、才能。 南朝 梁 劉孝標 《廣絕交論》:“顧盻增其倍價,剪拂使其長鳴。” 唐 王勃 《上武侍極啟》:“千載一時,下走得長鳴之所。”

膠漆

(1).膠與漆。亦指黏結之物。《孫子·作戰》:“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唐 杜甫 《夔府書懷四十韻》:“田父嗟膠漆,行人避蒺藜。”

(2).比喻事物的牢固結合。《韓非子·安危》:“ 堯 無膠漆之約於當世而道行, 舜 無置錐之地於後世而德結。”《韓詩外傳》卷四:“夫習之於人微而著,深而固,是暢於筋骨,貞於膠漆。”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中》:“編簡一定,膠漆不移。”

(3).比喻情誼極深,親密無間。 漢 鄒陽 《獄中上書》:“感於心,合於意,堅如膠漆,昆弟不能離,豈惑於眾口哉!” 唐 白居易 《和<寄樂天>》:“賢愚類相交,人情之大率;然自古今來,幾人號膠漆?”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白居易》:“與 元稹 極善膠漆,音韻亦同。” 李光 《將游燕薊留別秋葉仍用前韻》之二:“兩點 金 焦 雙血淚,悠悠膠漆説 雷 陳 。”

不渝

不改變。《詩·鄭風·羔裘》:“彼其之子,捨命不渝。” 毛 傳:“渝,變也。” 南朝 梁 劉孝標 《廣絕交論》:“風雨急而不輟其音,霜雪零而不渝其色。”《好逑傳》第十八回:“節義以不渝為奇,而不渝於曖昧之時為更奇。” * 《在高棉王國會議和國民議會聯席會議上的講話》:“維護世界和平,同世界各國友好合作,是 中國 堅守不渝的外交政策。”

永言

長言;吟詠。《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 孔 傳:“謂詩言志以導之歌,詠其義以長其言。” 晉 何敬祖 《雜詩》:“勤思終遙夕,永言寫情慮。” 清 陳夢雷 《抒哀賦》:“援 靈均 以永言兮,繹 羲 文 之所指。”

詩詞推薦

答贈高斗仲學博原文_答贈高斗仲學博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