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冰洞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若冰洞原文

石甃方圓引側注,攀躋更上小雲巒。

討源直到真源處,冰洞翻花萬古寒。

詩詞問答

問:若冰洞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若冰洞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若冰洞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寒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二十三

參考注釋

石甃

石砌的井壁。 唐 李白 《桓公井》詩:“石甃冷蒼苔,寒泉湛孤月。” 唐 沉亞之 《秦夢記》:“白楊風哭兮石甃髯莎,雜英滿地兮春色煙和。” 元 馬祖常 《次韻王參議寄上京胡安常諸公》之一:“石甃冰澌古不消, 廣寒 張樂喜聞《韶》。”

方圓

(1) 指定半徑範圍內的面積

20公里方圓之內的40個內湖

(2) 圍繞;在…周圍地

這個湖方圓一里,寬半里

側注

(1).古冠名。《史記·酈生陸賈列傳》:“使者對曰:‘狀貌類大儒,衣儒衣,冠側注。’” 裴駰 集解:“ 徐廣 曰:側注冠一名高山冠, 齊王 所服,以賜謁者。” 唐 陸龜蒙 《潤州江口送人謁池陽衛郎中》詩:“山翁曾約舊交歡,須拂侯門側注冠。”

(2).液體從側面 *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渭水》:“山下石穴,廣四尺,高七尺,水溢石空,懸波側注,漰渀震盪,發源成川。”

(3).在旁邊寫上注文。 唐 劉知幾 《史通·點煩》:“如其間有文句虧缺者,細書側注於其右。”

攀躋

亦作“ 攀隮 ”。猶攀登。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誌·體別》:“休動磊落,業在攀躋,失在疏越。” 唐 孟郊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唯當清宵夢,髣髴願攀躋。” 宋 陸游 《宿上清宮》詩:“盤蔬采掇多靈藥,閣道攀隮出半空。”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詩集>序》:“余讀相國之詩,雄健峭削,如長松千尋,孤峯萬仞,而不可攀躋也。” 康有為 《大同書》乙部第二章:“自平原以至山巔,必經山麓之攀躋乃能登焉。”

討源

亦作“ 討原 ”。探本溯源。 晉 陸機 《文賦》:“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而討源。” 宋 呂陶 《說學送句輔元赴普慈》詩:“沿波而討源,自可見極致;學者不務此,紛紛競非是。” 清 沉德潛 《汪大紳<五子說>序》:“既已討原 老 莊 以下諸子,而諸子中於 荀況 、 揚雄 、 王通 、 陳亮 、 王守仁 五子尤見之親切,嘗作論以推闡之。”

直到

(1) 徑直抵達

直到北京來學藝

(2) 一直到(多指時間)

直到半夜

他一直往梯子上爬,直到喘不過氣來

這一事故直到早晨才被發現

真源

謂本源,本性。 南朝 梁 劉潛 《和昭明太子鐘山解講》詩:“廻輿下重閣,降道訪真源。” 唐 趙元一 《奉天錄序》:“緬尋太古之初,真源一味,自然朴略,不同浮華,雖垂不載。” 宋 蘇軾 《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之四:“真源未純熟,習氣餘陋劣。譬如已放鷹,中夜時掣紲。” 明 李贄 《答鄧石陽書》:“於倫物上加明察,則可以達本而識真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太平救世歌》:“故往古之時,人性尤明,真源未失,皆知敬拜天父上主皇上帝。”

翻花

(1).形容馬蹄騰疾的樣子。《中國民間故事選·井岡山姑娘》:“大黑馬被驚駭的喊聲驚動了,在人群中衝出一條路,四路翻花,奔跑而去。”

(2).方言。指一個人嘮嘮叨叨,說長道短。 沙汀 《淘金記》九:“就在外面翻花就是了嗎!”

(3).中醫用語。指皮肉破裂潰爛,形如花翻的症狀。如:翻花痔,內痔的一種;翻花下疳,屬 * 癌;翻花楊梅,即梅毒。

萬古

萬世

萬古長青

詩詞推薦

若冰洞原文_若冰洞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