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遺愛廟碑

作者:阮之武 朝代:宋代

漢遺愛廟碑原文

楚續光輝存簡策,漢碑突兀鎖期思。

風雲會合當年事,簫鼓喧闐此日祠。

弱嗣負薪廉節著,怪蛇膏劍德名垂。

廟封又見標遺愛,子產英靈想已知。

詩詞問答

問:漢遺愛廟碑的作者是誰?答:阮之武
問:漢遺愛廟碑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漢遺愛廟碑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阮之武的名句有哪些?答:阮之武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2. 《輿地紀勝》卷五一《淮南西路·光州》 《輿地紀勝》:期思遺愛廟,在固始縣北七十里。昔楚莊王封孫叔敖之子於寢丘,建廟期思。歲久祠宇隳壞,漢延熹三年,固始縣令段君復為立祠,且刻其事於石,碑畫今存。元豐八年,敕以遺愛之碑為額。阮之武詩云雲。

參考注釋

光輝

光明,燦爛

我們生活在一個開闢人類新歷史的光輝時代。——《土地》

簡策

古代連線成冊的竹簡。泛指書籍

漢碑

漢 代碑刻。碑文字型以隸為主,碑額文字多用篆書。 漢 碑(包括拓本)流傳甚多,著名的有《麃孝禹碑》、《華山廟碑》、《禮器碑》、《史晨碑》、《曹全碑》等。 明 張萱 《疑耀》卷六:“ 孫宗鑑 《東皋雜録》言 漢 碑額多篆,身多隸,是矣。”

突兀

(1) 突然變化的

平原過去了,面前山巒世界突兀而起

(2) 高聳的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突兀而已。——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蒼然突兀。——明· 顧炎武《復庵記》

突兀的山石

(3) 突然

事情來得這么突兀,使她不知所措

(4) 出乎意料

期思

複姓。 楚 大夫居 期思城 ,因以為姓。後又有去“思”單為 期氏 。參閱 宋 鄧名世 《古今姓氏書辯證》卷四。

風雲會

(1).風雲聚合。形容事物繁多。《文選·陸機<日出東南隅行>》:“藹藹風雲會,佳人一何繁。” 劉良 註:“藹藹盛貌,佳人繁多,若風雲之會。”

(2).指君臣際會。亦泛指際遇。 漢 王粲 《雜詩》之四:“遭遇風雲會,託身鸞鳳間。” 唐 杜甫 《洗兵馬》詩:“徵起適遇風雲會,扶顛始知籌策良。” 清 李漁 《憐香伴·諂笑》:“河潤莫教遲,枯魚待水。倘若是雨露微沾,得赴風雲會,那時節燒尾難忘此日雷。”

合當

(1).猶應當;應該。 宋 曾鞏 《明州奏乞迴避朱明之狀》:“如臣合當避親,臣不敢陳乞在京差遣。” 元 鄭光祖 《周公攝政》第三折:“事既該十惡大逆,罪合當萬剮凌遲。”《說唐》第十六回:“ 司馬超 聞報導:‘這老匹夫,合當要死,待我出去斬了他。’”

(2).合衙當值。謂全衙門值班聽差的。《警世通言·三現身包龍圖斷冤》:“﹝ 包拯 ﹞夜間得其一夢,夢見自己坐堂,堂上貼一聯對子:‘要知三更事,掇開火下水。’ 包爺 次日早堂,喚合當吏書,將這兩句教他解説,無人能識。”

年事

年齡;歲數:年事已高。

簫鼓

簫與鼓。泛指樂奏。 南朝 梁 江淹 《別賦》:“琴羽張兮簫鼓陳, 燕 趙 歌兮傷美人。”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桂林集句》詞:“家種黃柑丹荔,戶拾明珠翠羽,簫鼓夜沉沉。” 明 王玉峰 《焚香記·赴任》:“樓船簫鼓交龍旆,想赴京時半肩行李,從今一洗當年恥。” 清 昭槤 《嘯亭續錄·端午龍舟》:“ 乾隆 初,上於端午日,命內侍習競渡於 福海 中,皆畫船簫鼓,飛龍鷁首,絡繹於鯨波怒浪之間。”亦指軍樂。 唐 李白 《發白馬》詩:“將軍發白馬,旌節渡 黃河 。簫鼓聒山嶽,滄溟涌濤波。”

喧闐

亦作“ 喧填 ”。亦作“ 喧嗔 ”。喧譁,熱鬧。 唐 杜甫 《鹽井》詩:“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闐。” 宋 蘇軾 《竹枝歌》:“水濱擊鼓何喧闐,相將扣水求 屈原 。”《警世通言·金明池吳清逢愛愛》:“即今清明時候, 金明池 上,士女喧闐,遊人如蟻。” 清 張岱 《陶庵夢憶·金山夜戲》:“鑼鼓喧填,一寺人皆起看。”一本作“ 喧嗔 ”。 清 黃景仁 《入市》詩:“喧填騶從除道來,呼聲直欲緣雲上。” 李大釗 《上海的童工問題》:“有些小孩子,在喧闐的機器聲中,被放在搖籃中,或睡或醒。”

喧譁擁擠。 唐 陸喬 引 沉青箱 《過台城感舊》詩:“繁華今寂寞,朝市昔諠闐。”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二:“凡新婚者,卻扇之夕,親朋雜沓,呼笑諠闐,謂之鬧房。”

負薪

(1).背負柴草。謂從事樵採之事。《禮記·曲禮下》:“問庶人之子。長曰:‘能負薪矣。’幼曰:‘未能負薪也。’” 唐 杜甫 《負薪行》:“十有八九負薪歸,賣薪得錢應供給。”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四章:“余與 潮兒 方自後山負薪以歸。”

(2).指貧困的生活處境。 南朝 宋 鮑照 《拜侍郎上疏》:“束菜負薪,期與相畢。” 唐 李賀 《自昌谷到洛後門》詩:“為探 秦臺 意,豈命余負薪。” 王琦 匯解:“今將西適 秦 地,必將有所遇合,豈令余窮困無聊,而至於負薪自給乎?”

(3).指地位低微的人。《後漢書·班固傳上》:“採擇狂夫之言,不逆負薪之議。” 李賢 註:“負薪,賤人也。”《三國志·吳志·陸凱傳》:“ 漢 所以彊者,躬行誠信,聽諫納賢,惠及負薪。” 宋 蘇軾 《東坡志林·唐村老人言》:“負薪能談王道,正謂 允從 輩耶?”

(4).古代士自稱疾病的謙辭。《禮記·曲禮上》:“君使士射,不能,則辭以疾,言曰:‘某有負薪之憂。’”《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臣 弘 行能不足以稱,素有負薪之病,恐先狗馬填溝壑,終無以報德塞責。”

廉節

(1).清廉有節操。《荀子·君道》:“貪利者退,而廉節者起。”

(2).指清廉的節操。《史記·儒林列傳》:“其治官民皆有廉節,稱其好學。”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一:“ 太宗 嘗論前宰相,以 質 循規矩、慎名器、持廉節為稱。”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 山 左 汪灝 ,以侍讀督學 山 右,屏絶竿牘,廉節著聞。”

遺愛

(1).謂遺留仁愛於後世。《國語·晉語二》:“死必遺愛,死民之思,不亦可乎?”《漢書·敘傳下》:“淑人君子,時同功異。沒世遺愛,民有餘思。” 唐 王維 《故右豹韜衛長史賜丹州刺史任君神道碑》:“一門而鳧舃,皆為政以德,遺愛在人。” 明 何景明 《送石令之廣濟》詩:“知君忠孝志,遺愛 楚 人間。”

(2).指留於後世而被人追懷的德行、恩惠、貢獻等。《後漢書·西南夷傳·邛都》:“天子以 張翕 有遺愛,乃拜其子 湍 為太守。” 晉 陶潛 《影答形》詩:“立善有遺愛,胡可不自竭。” 陳毅 《哭彭雪楓同志》詩:“壯哉身殉國,遺愛萬人懷。”

(3).指有古人高尚德行、被人敬愛的人。《左傳·昭公二十年》:“及 子產 卒, 仲尼 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 杜預 註:“ 子產 見愛,有古人之遺風。”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 孔明 ﹞治國以體,民無怨聲,刑罰不濫,沒有餘泣。雖古之遺愛,何以加茲。”《新唐書·崔琳傳》:“﹝ 崔琳 ﹞ 天寶 二年卒,祕書監 潘肅 聞之,泫然曰:‘古遺愛也!’”

(4).愛未遍及;偏愛。《後漢書·宦者傳·張讓》:“ 扶風 人 孟佗 ,資產饒贍,與奴朋結,傾竭饋問,無所遺愛。奴鹹德之。”

(5).謂拋棄親愛之人。《宋書·氐胡傳·胡大且渠蒙遜》:“臣伏尋 頭元嘉 以來,實有忠誠於國,棄親遺愛,誠在可嘉。”

(6).指死者遺留下的所愛的人或物。《西湖佳話·六橋才跡》:“太后因不悅道:‘先帝遺愛之人,官家如何不惜?’ 神宗 受命,就有個釋放之意。”

子產

春秋 時 鄭 大夫 公孫僑 的字。一字 子美 。 鄭簡公 十二年為卿,二十三年起執政,治 鄭 多年,有政績。 鄭聲公 五年卒。 鄭 人悲之如亡親戚。《論語·公冶長》:“子謂 子產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參見“ 國僑 ”。

英靈

烈士的靈魂;受崇敬的人去世後的靈魂。也說“英魂”

詩詞推薦

漢遺愛廟碑原文_漢遺愛廟碑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