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白玉雲龍如意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題白玉雲龍如意原文

九家傳說卦,為玉復為龍。

合德於斯見,成形宛相從。

健行玩不息,敷澤體無封。

如意珠常守,緯蕭煅豈容。

詩詞問答

問:題白玉雲龍如意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白玉雲龍如意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白玉雲龍如意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冬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三十二

2. 荀

參考注釋

九家

指 戰國 時法、道、儒、陰陽、名、墨、縱橫、雜、農九個學派。《漢書·藝文志》:“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 清 錢謙益 《恭謁孔林先聖廟一百韻》:“九家陳篋衍,七略奏笙箎。” 章炳麟 《秦獻記》:“諸子之術,分流至於九家,游説乞貸,人善其私。”

傳說

(1) 據別人說

(2) 談論;散布,傳播

巴黎都在傳說,他對那些貴族已感到厭倦了

合德

(1).猶同德。 漢 王充 《論衡·譴告》:“天人同道,大人與天合德。” 唐 黃滔 《御試良弓獻問賦》:“乾坤與之而合德,夷夏有之而一貫。”參見“ 合 ”。

(2). 漢 代美女。 趙飛燕 之妹。相傳其膚滑體香,性醇粹,善音辭。為捲髮,號新髻,為薄眉,號遠山黛。後為 成帝 所幸,謂為溫柔鄉。見《趙飛燕外傳》。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四》:“ 飛燕 掌上可舞, 合德 膚滑不濡, 文君 眉若遠山, 麗華 名動人主。” 清 朱錫 《幽夢續影》:“水仙……以 西子 為色,以 合德 為香,以 飛燕 為態,以 宓妃 為名,花中無第二品矣。”

於斯

同“ 於此 ”。《楚辭·漁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詒厥孫謀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嘗從事於斯矣。”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時值龍顏,則當年控三傑。 漢 之得材,於斯為貴。” 南朝 梁 任昉 《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家國之事,一至於斯,非臣之尤,誰任其咎。”

成形

(1) 形成

正在成形的思想之新奇簡直使他大吃一驚

(2)

(3) 排列成一定形式或形狀

使玻璃成形

(4) 醫學上指具有正常的形狀

大便成形

(5) 醫學上指修復損傷的組織或器官

成形外科

骨成形術

相從

(1).跟隨,在一起。《史記·日者列傳》:“ 宋中 為中大夫, 賈誼 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從論議。”《漢書·食貨志上》:“冬,民既入,婦人同巷,相從夜績,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蘇軾 《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詩:“相從結茆舍,曝背談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獸類·狸》:“弟與之相從半年,且賴渠拯恤,義均伉儷,難誣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併。 宋 蘇軾 《岐亭》詩序:“凡余在 黃 四年,三往見 季常 ,而 季常 七來見余,蓋相從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兒生了,老在家裡的理無,我將女兒與你兒子,你兒子留在這裡做女婿,兩家相從了。”

不息

(1).不停止。《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馬王堆 漢 墓帛書《經法·國次》:“天地無私,四時不息。” 唐 韓愈 《上考功崔虞部書》:“行之以不息,要之以至死。” 郭小川 《祝詩》:“用不息的鬥爭排除了種種干擾。”

(2).不用呼吸。《論語·鄉黨》:“屏氣似不息者。”《大戴禮記·易本命》:“是故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無心而不息。”

(3).不滅。《莊子·逍遙遊》:“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荀子·不苟》:“ 盜跖 吟口,名聲若日月,與 舜 、 禹 俱傳而不息。”

無封

沒有界限。《鶡冠子· * 》:“宇宙無封,謂之皇天地。” 陸佃 解:“無封,無畛域也。”

如意珠

(1).佛珠。梵語“真多摩尼”的意譯。相傳用佛舍利(佛骨)製成。《智度論》:“此寶珠名如意,無有定色,清徹微妙,四天下物,皆悉照現,是寶常能出一切寶物,衣服飲食,隨意所欲,盡能與之。”《景德傳燈錄·永嘉真覺大師》:“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 明 徐士俊 《春波影》第二出:“彼冥曹姻緣簿,非吾如意珠,徒供羣口畫描耳。”

(2).道教的還丹。《雲笈七籤》卷七二:“夫還丹者……或號如意珠。”參見“ 還丹 ”。

常守

(1).謂固定職位。《後漢書·百官志一》:“ 明帝 初置度 遼 將軍,以衛南單于眾新降有二心者,後數有不安,遂為常守。” 宋 蘇軾 《擬進士對御試策》:“官有常守謂之職,施有先後謂之序。”

(2).日常的職掌。《隋書·經籍志二》:“ 靈 獻 之世,天下大亂,史官失其常守。博達之士,愍其廢絶,各記聞見,以備遺亡。”

(3).謂素常遵行。《隋書·房陵王勇傳》:“常守平生昆弟之意,不知何罪,失愛東宮。”《新唐書·刑法志》:“ 唐 之刑書有四,曰:律、令、格、式……式者,其所常守之法也。”

緯蕭

編織蒿草。蕭,蒿類,可以織為簾箔。語出《莊子·列禦寇》:“河上有家貧恃緯蕭而食者,其子沒於淵,得千金之珠。” 郭慶藩 集釋:“蕭,蒿也,織緝蒿為薄簾也。”後用為安貧或安貧樂道的典故。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五九:“河上有丈人,緯蕭棄明珠。”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灌畦鬻蔬,為供魚菽之祭;織絇緯蕭,以充糧粒之費。” 清 金農 《遣悶》詩之二:“莫哂長貧河上客,緯蕭自可得明珠。”

詩詞推薦

題白玉雲龍如意原文_題白玉雲龍如意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