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其五

作者:沈遼 朝代:宋代

雜詩·其五原文

少小負不羈,長大好丘壑。

天事與人為,信哉何寥廓。

乃知戛戛行,皆為名所縛。

寧為瑣瑣人,有非利所攫。

至行本無為,俗論自美惡。

強行或顛沛,終始豈億度。

朱張信吾師,王貢不可作。

咄咄轅門駒,毋以吾斟酌。

詩詞問答

問:雜詩·其五的作者是誰?答:沈遼
問:雜詩·其五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沈遼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遼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藥韻

2. 原作纓,據四庫本改,浙局本作絡

參考注釋

少小

年幼;年青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 賀知章《回鄉偶書》

不羈

亦作“ 不覊 ”。1.謂才行高遠,不可拘限。《文選·鄒陽<獄中上書自明>》:“使不羈之士,與牛驥同皁。” 李善 註:“不羈,謂才行高遠,不可羈繫也。” 晉 向秀 《思舊賦》:“余與 嵇康 、 呂安 ,居止接近,其人並有不羈之才。” 宋 何薳 《春渚紀聞·顏幾聖索酒友詩》:“ 錢塘 顏幾 字 幾聖 ,俊偉不覊,無日不飲。” 郭沫若 《談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象《胡笳十八拍》,無論形式或內容上,那種不羈而雄渾的氣魄……決不是 六朝 人乃至 隋 唐 人所能企及的。”

(2).謂行為不遵循禮法。《新唐書·元結傳》:“ 結 少不羈,十七乃折節向學,事 元德秀 。”《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緣》:“﹝ 唐寅 ﹞為人放浪不覊,有輕世傲物之志。”《明史·袁煒傳》:“ 煒 性行不羈,為御史 包孝 所劾,帝宥不罪。”

長大

生長;成長

孩子們都已長大了

丘壑

(1).山陵和溪谷。 宋 王安石 《九井》詩:“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盈虛。”

(2).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 清 方文 《廬山詩·白鶴觀》:“時時過 江 來, 廬山 訪丘壑。”

(3).鄉村;幽僻之地。《北史·魏收傳》:“不養望於丘壑,不待價於城市。” 宋 蘇軾 《乞罷學士除閒慢差遣札子》:“臣多難早衰,無心進取,得歸丘壑以養餘年,其甘如薺。” 明 梁辰魚 《浣紗記·遊春》:“你既無婚,我亦未娶。即圖同居丘壑,以結姻盟。”

(4).謂隱逸。 南朝 宋 謝靈運 《齋中讀書》詩:“昔余游京華,未嘗廢丘壑。” 金 王若虛 《茅先生道院記》:“予世之散人也,才能無取於人,而功名不切於己,雖寄跡市朝,而丘壑之念未嘗一日忘。” 清 方文 《訪林青仲兄弟》詩之二:“丘壑本繇性,漁樵豈為名。”

(5).喻困境。 宋 范仲淹 《進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與弟寘狀》:“伏望聖慈,特霑一命……使其幼孤,不墮丘壑,亦天地之造也。”

(6).喻深遠的意境。 宋 黃庭堅 《題子瞻枯木》詩:“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風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二·世祖御筆》:“上以武功定天下,萬幾之餘,遊藝翰墨,時以奎藻頒賜部院大臣,而胸中丘壑又有 荊 、 關 、 倪 、 黃 輩所不到者。” 清 沉復 《浮生六記·浪遊記快》:“而觀其或亭或臺,或牆或石,或竹或樹,半隱半露間,使遊人不覺其觸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斷難下手。”

天事

(1).謂上天對人事的反映。《左傳·昭公十七年》:“彗所以除舊布新也。天事恆象。”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逮白虹貫日,太白入昴,寒谷生黍,崩城隕霜之類,皆發自人情而遠形天事。”

(2).泛指自然現象。 唐 柳宗元 《非國語上·三川震》:“且所謂者天事乎?抑人事乎?”

與人

合乎民意取得人心。《國語·越語下》:“持盈者與天,定傾者與人,節事者與地。” 韋昭 註:“與人,取人之心也。”《管子·形勢》:“持滿者與天,安危者與人。” 尹知章 註:“能安危者,則與人合。”

寥廓

(1).空曠深遠。《楚辭·遠遊》:“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 洪興祖 補註引 顏師古 曰:“寥廓,廣遠也。” 唐 韋應物 《仙人祠》詩:“蒼岑古仙子,清廟閟華容。千載去寥廓,白雲遺舊蹤。” 宋 周邦彥 《一寸金·江路》詞:“疏林外,一點炊煙,渡口參差正寥廓。” 陳雲龍 集註:“寥廓,幽遠也。”

(2).遼闊的天空。《漢書·司馬相如傳下》:“觀者未覩指,聽者未聞音,猶焦朋已翔乎寥廓,而羅者猶視乎藪澤,悲夫!” 顏師古 註:“寥廓,天上寬廣之處。” 宋 楊萬里 《筠庵》詩:“故老談 李仙 ,昔日上寥廓。隨身無長物,止跨一隻鶴。” 清 方文 《亂後過姑蘇驛》詩:“月明雙雁翔寥廓,羨爾能飛脫網羅。”

(3).冷清;冷落。 漢 陸賈 《新語·慎微》:“當世不蒙其功,後代不見其才,君傾而不扶,國危而不持,寂寞而無隣,寥廓而獨寐,可謂避世,非謂懷道者也。”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序》:“京城表里,凡有一千餘寺,今日寥廓,鐘聲罕聞。” 清 鈕琇 《觚賸·貞白樓詩》:“﹝ 易庵 《貞白樓詩》﹞:‘風霜頗威厲,敗葉走階幾,我庭日寥廓,一望盡披靡。’” 吳組緗 《一千八百擔》一:“雨點打在上面,淅淅颯颯地響,襯托得這周遭分外岑寂寥廓。”

(4).空虛。 漢 焦贛 《易林·小畜之泰》:“天門開闢,牢戶寥廓,桎梏解脫,拘囚縱釋。” 晉 陸機 《嘆逝賦》:“或冥邈而既盡,或寥廓而僅半。” 唐 李白 《志公畫贊》詩:“水中之月,了不可取。虛空其心,寥廓無主。”

(5).指虛無之境。 前蜀 韋莊 《悼楊氏妓琴弦》詩:“魂歸寥廓魄歸煙,只住人間十八年。” 宋 王安石 《贈李士雲》詩:“佳哉子能圖,可以慰寂寞。相與驗其身,他年在寥廓。”

(6).古代謂宇宙的元氣狀態。《素問·天元紀大論》:“臣積考《太始天元冊文》曰:‘太虛寥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文選·賈誼<鵩鳥賦>》:“真人恬漠兮,獨與道息。釋智遺形兮,超然自喪。寥廓忽荒兮,與道翱翔。” 李善 註:“寥廓忽荒,元氣未分之貌也。” 晉 潘岳 《西征賦》:“ 潘子 憑軾西征,自京徂 秦 ,迺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7).寬宏豁達。《漢書·鄒陽傳》:“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籠於威重之權,脅於位勢之貴。” 顏師古 註:“寥廓,遠大之度也。” 晉 袁宏 《後漢紀·光武帝紀四》:“今見陛下寥廓大度,同符 高祖 ,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唐 陳子昂 《薊丘覽古》詩:“ 鄒子 何寥廓,謾説九瀛垂。” 明 屠隆 《王茂大<修竹亭稿>序》:“士之寥廓者語遠,端亮者語壯。”

戛戛

(1) 形容困難;費力

戛戛乎其難哉!——唐·韓愈《答李翊書》

(2) 形容獨創

戛戛獨造

(3) 形容物體相碰擊的聲音

(4) 形容鳥的叫聲

戛戛長鳴

瑣瑣

亦作“璅璅”。1.猶惢惢,疑慮不定。《易·旅》:“初六,旅瑣瑣,斯其所,取災。” 李鏡池 通義:“瑣瑣,是惢惢的假借,三心兩意,疑慮不一。《説文》:‘惢,心疑也,眾三心,凡惢之屬,皆從惢。讀若<易>:旅瑣瑣。’……這是説商人多疑,離開寓所,反而闖禍。”

(2).形容人品卑微、平庸、渺小。《詩·小雅·節南山》:“瑣瑣姻亞,則無膴仕。” 鄭玄 箋:“瑣瑣姻亞,妻黨之小人。” 高亨 註:“瑣瑣,卑微渺小貌。” 晉 習鑿齒 《與弟秘書》:“璅璅常流,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北史·崔浩傳》:“ 浩 曰:‘但恐諸將瑣瑣,前後顧慮,不能乘勝深入,使不全舉耳。’” 章炳麟 《文錄·思鄉愿下》:“晚 明 風烈,獨有直臣,直臣可式,獨有 楊繼盛 ,餘瑣瑣皆黨人矣。”

(3).形容事情細小,不重要。《文選·張衡<東京賦>》:“薄狩於 敖 ,既璅璅焉, 岐陽 之蒐,又何足數。” 薛綜 註:“璅璅,小也。言鄙陋不足説也。” 唐 白居易 《議祥瑞辨妖災策》:“自謂政之能立,道之能行,雖有瑣瑣之妖,不足懼也。” 宋 韓淲 《澗泉日記》卷下:“古人之史……經制述作二者是大,他瑣瑣不足記也。” 何其芳 《畫夢錄·岩》:“這是頹牆,這是碎瓦,都瑣瑣不足為外人道。”

(4).形容聲音細碎。 唐 杜牧 《送劉三復郎中赴闕》詩:“玉珂聲瑣瑣,錦帳夢悠悠。”

(5).絮聒,多言貌。 元 黃溍 《上京道中雜詩·劉蕡祠堂》:“平生二三策,非徼明主恩,瑣瑣談得失,無乃市井言。”《封神演義》第九三回:“既將軍有猜疑之念,貧道又何必在此瑣瑣也?” 清 王韜 《淞濱瑣話·藥娘》:“ 素修 曰:‘小園與外間隔絶不通,姊何由至?’女曰‘……妹來欲出小詩奉教,幸勿瑣瑣固詰,以敗清興。’” 葉聖陶 《前途》:“買菜的男女徘徊在魚攤菜擔旁邊,瑣瑣地爭論價錢,計較斤兩,一片嚷嚷。”

行本

即公文。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八:“大案前行本把。五日三朝家沒紙兒文字,官清法正無差。”

行為的根本。《周禮·地官·師氏》:“﹝師氏﹞以三德教國子:一曰至德,以為道本;二曰敏德,以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惡。”

無為

(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順其自然,沒必要有所作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罰

(3) 不要,不用

無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俗論

世俗的議論。《後漢書·黃瓊傳》:“自頃徵聘之士, 胡元安 、 薛孟嘗 、 朱仲昭 、 顧季鴻 等,其功業皆無所採,是故俗論皆言處士純盜虛聲。” 清 黃景仁 《清明後七日雨中宿浮槎寺階下紫牡丹一本開盛有二百餘頭》詩:“ 魏 家千葉本冠世,苦被俗論相髠鉗。”

美惡

(1).美醜;好壞。指財貨、容貌、年成、政俗等。《荀子·儒效》:“通財貨,相美惡,辨貴賤,君子不如賈人。”《史記·天官書》:“凡候歲美惡,謹候歲始。” 漢 劉向 《說苑·談叢》:“鏡以精明,美惡自服。”《後漢書·賈琮傳》:“刺史當遠視廣聽,糾察美惡,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2).是非。《禮記·學記》:“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 鄭玄 註:“美惡,説之是非也。”

強行

1.亦作"強行"。 2.強制進行。

顛沛

受磨難、挫折;貧困

顛沛,偃仆也。——《論語·里仁》

豈其顛沛平城之圍。——《後漢書·臧宮傳》

終始

(1).從開頭到結局;事物發生演變的全過程。《禮記·大學》:“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漢 楊惲 《報孫會宗書》:“然竊恨足下不深惟其終始,而猥隨俗之毀譽也。” 宋 陳善 《捫虱新話·免役之法》:“ 荊公 嘗曰:‘吾行新法,終始以為不可者, 司馬光 也,終始以為可行者, 曾布 也,其餘皆出入之徒也。’” 清 納蘭性德 《題竹爐新詠卷》詩:“相約過君同展看,淡交終始似山泉。”

(2).引申為有始有終。 唐 賀蘭進明 《行路難》詩之五:“人生結交在終始,莫以升沉中路分。” 唐 李鹹用 《論交》詩:“易得笑言友,難逢終始人。”《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本意息肩之後,徐圖報答。不意事無終始,然每懷盛情,悒悒未忘。”

(3).周而復始。《史記·孝文本紀》:“ 魯 人 公孫臣 上書陳終始傳五德事,言方今土德時,土德應黃龍見,當改正朔服色制度。” 司馬貞 索隱:“五行之德,帝王相承傳易,終而復始,故云‘終始傳五德之事’。” 唐 韓愈 《進士策問二》:“ 夏 之政尚忠, 殷 之政尚敬,而 周 之政尚文,是三者,相循環終始,若五行之與四時焉。”

億度

測度;揣測。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今子執分寸而罔億度,處把握而卻寥廓。”《新唐書·陸贄傳》:“斷失於太速,察傷於太精。斷速則寡恕於人,而疑似不容辨也;察精則多猜於物,而億度未必然也。” 明 張居正 《壽李母杜夫人七十序》:“間者國家欲更新三殿,蒐材 楚 蜀 貴州 之地,億度用費,且數百萬。” 清 王鳴盛 《十七史商榷·新舊唐書二十二·杜佑作通典》:“然多記言,罕存法制,愚管窺測,莫達高深,輒肆荒虛,誠為億度。” 王闓運 《黃淳熙傳》:“大要:敏決善億度,習於情偽,顧不喜鉤距,以勤節自勵。”

王貢

(1).指古代少數民族按時向天子朝貢。北狄嗣君繼位始一朝見曰王:南夷六年一朝見曰貢。《資治通鑑·漢宣帝甘露二年》:“故要荒之君,必奉王貢。” 胡三省 注引《國語》:“ 祭公謀父 曰:‘蠻夷要服,戎狄荒服。要服者貢,荒服者王。’”

(2). 漢 王吉 與 貢禹 的並稱。《漢書·王吉傳》:“ 吉 與 貢禹 為友,世稱‘ 王陽 ( 王吉 字 子陽 )在位, 貢公 彈冠’,言其取捨同也。” 晉 葛洪 《抱朴子·交際》:“恥令 譚 青 專面地之篤,不使 王 貢 擅彈冠之美。” 唐 呂溫 《代辛將軍與普潤劉尚書書》:“雖 管 鮑 在 齊 ,載深知我之感; 王 貢 仕 漢 ,有切彈冠之善。” 清 袁枚 《寄莊容可撫軍一百韻》:“ 尹 邢 寧避面, 王 貢 約騰驤。”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咄咄

感慨聲;表示感慨;表示責備或驚詫

咄咄怪事

轅門

古時軍營的門或官署的外門

斟酌

(1) 反覆考慮以後決定取捨

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矣。——《國語·周語上》

再三斟酌

(2) 往杯盞里倒酒供飲用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陶潛《移居》

獨自斟酌

詩詞推薦

雜詩·其五原文_雜詩·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