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討源書屋·其三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春暮討源書屋·其三原文

寄興煙霞外,游神竹素園。

研精因得趣,契理亦忘言。

鷗狎心無競,鹿馴手可捫。

桃花林夾路,此是武陵源。

詩詞問答

問:春暮討源書屋·其三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春暮討源書屋·其三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春暮討源書屋·其三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元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二十五

參考注釋

寄興

(1).猶興寄。指文藝作品的深刻寓意。 唐 元稹 《敘詩寄樂天》:“得 杜甫 詩數百首,愛其浩蕩津涯,處處臻到,始病 沉 宋 之不存寄興,而訝 子昂 之未暇旁備矣。”

(2).寄寓情趣。 宋 劉過 《賀新郎》詞:“人道愁來須殢酒,無奈愁深酒淺。但寄興、焦琴紈扇。” 明 汪廷訥 《獅吼記·敘別》:“因此陶情詩酒,寄興煙霞。”

煙霞

煙霧和雲霞,也指“山水勝景”

游神

(1).猶游心。《藝文類聚》卷五五引 漢 馮衍 《說鄧禹書》:“誠少游神乎經書之林,馳情乎玄妙之中。” 宋 蘇轍 《謝太中大夫門下侍郎表》之二:“此蓋伏遇皇帝陛下,游神淵默,灼見羣臣之情;運智密微,陰扶聖母之斷。” 明 梁辰魚 《江東白薴·效沉青門唾窗絨體引》:“但峻志未就,每托跡於醉鄉;逸氣不伸,常游神於花陣。”參見“ 游心 ”。

(2).巡遊之神;遊蕩之鬼。 清 尤侗 《西堂雜俎·瑤宮花史小傳》:“ 王母 聞其以腴詞贈答,切責之,命游神巡察,不許私至。”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於去惡》:“數十年游神耗鬼,雜入衡文,吾輩寧有望耶!”

(3).方言。流氓。 郭沫若 《初出夔門》一:“我們的一批和清華學生的一批,便不能不成為了輪船上的游神--游神者 四川 話之流氓也。”

(1).謂專心致志。 晉 葛洪 《抱朴子·逸民》:“未若游神典文,吐故納新,求飽乎耒耜之端,索緼乎杼軸之閒。” 晉 李興 《故使持節侍中太傅鉅平成侯羊公碑》:“游神元默,散志青雲。” 宋 孫沔 《論治本》:“伏望皇帝陛下,游神清浄,毓德太寧。”

(2).謂脫離塵俗,隱居成仙。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洹水》:“縣北有 隆慮山 ,昔 帛仲理 之所游神也。” 吳越 錢鏐 《天柱觀記》:“具悉我國家集慶仙源,游神道域,普天之下靈跡甚多。”

(3).指死亡。《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北魏叔孫協墓誌》:“春秋卅,游神放世。”

(4).古代方士迷信認為精神可以離開軀體出遊。 唐 陳鴻 《長恨歌傳》:“﹝道士﹞又能游神馭氣,出天界,沒地府以求之,不見。” 吳越 錢鏐 《天柱觀記》:“方 瑤水 以游神,復 華胥 而入夢。” 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妖僧》:“頃之, 劉 忽瞑眩欲死,以語 行果 , 行果 曰:‘是將游神,神遊而復可以昇矣。’”

(5).“游弈神”的省稱。道教認為有游弈神,游弈人間,伺察善惡,有“日游神”、“夜遊神”之稱。 明 湯顯祖 《邯鄲夢·行宮望幸》:“到頭天樣大事,撞著一個老太歲游神。”《天雨花》第一回:“因此,驚動日夜遊神,奏之上帝。”

竹素園

形容典籍豐富。《文選·張協<雜詩>》:“游思竹素園,寄辭翰墨林。” 張銑 註:“竹素皆乃古人所用書之者,言游思典籍也,言園謂廣也。”參見“ 竹素 ”。

研精

(1).盡心;專心。 三國 魏 曹操 《請爵荀彧表》:“ 彧 左右機近,忠恪祗順,如履薄冰,研精極鋭,以撫庶事。” 晉 夏侯湛 《東方朔畫贊》:“乃研精而究其理,不習而盡其功。”

(2).窮究精義。《後漢書·盧植傳》:“少與 鄭玄 俱事 馬融 ,能通古今學,好研精而不守章句。” 晉 張華 《勵志》詩:“末伎之妙,動物應心。研精躭道,安有幽深。” 唐 楊炯 《從弟去盈墓志銘》:“ 朱穆 好學,中食忘飱; 譙周 研精,欣然獨笑。”

(3).猶精研。《後漢書·曹褒傳》:“﹝ 褒 ﹞常感朝廷制度未備,慕 叔孫通 為 漢 禮儀,晝夜研精,沉吟專思,寢則懷抱筆札,行則誦習文書,當其念至,忘所之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論也者,彌綸羣言而研精一理者也。” 宋 范仲淹 《進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與弟寘狀》:“﹝ 寀 ﹞幼有俊材,服膺儒術,研精道訓,務究本源。” 梁啓超 《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一節:“士之欲得志於時者,莫不研精學問,標新領異,以自取重。”

得趣

(1).謂合乎禮之旨意。《文選·張衡<東京賦>》:“規遵王度,動中得趣。” 薛綜 註:“趣,意也……舉動合禮之意也。”

(2).領會情趣。 宋 林逋 《贈胡明府》詩:“一琴牢落倚松窗,孤澹無君得趣長。” 宋 周必大 《二老堂詩話·陶杜酒詩》:“ 陶淵明 詩‘酒能消百慮’, 杜子美 雲‘一酌散千憂’,皆得趣之句也。”

(3).獲得樂趣。有趣味。 清 捧花生 《畫舫餘談》:“各攤數十文於前,斤斤較量,汗流滿背,自以為得趣,旁觀者殊作惡也。”

忘言

(1).謂心中領會其意,不須用言語來說明。語本《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隱士,鬚髮皆皓然,策杖從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陳師道 《次韻德麟植檜》:“蕭蕭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慚搜句百無功。”

(2).指不借語言為媒介而相知於心的友誼。《晉書·山濤傳》:“後遇 阮籍 ,便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韓愈 《祭薛中丞文》:“況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須言說。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言事·抗疏中輟》:“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權奸已敗,即往事果真,亦當忘言,此等追敘,似乎蛇足。”

無競

(1).不爭,沒有競爭。《詩·大雅·桑柔》:“君子實維,秉心無競。” 高亨 註:“無競,不爭。”《北史·於翼傳》:“ 翼 性恭儉,與物無競,常以滿盈自戒。” 元 袁桷 《壽李承旨四十韻》:“蕩蕩心無競,肫肫俗易淳。” 明 陸樹聲 《耄餘雜識》:“夫山川名勝,處無競之地,造物者何嘗限人?”

(2).不可爭衡;無比。《詩·周頌·執競》:“執競 武王 ,無競維烈。” 朱熹 集傳:“言 武王 持其自強不息之心,故其功烈之盛,天下莫得而競。”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龍華寺》:“皇建有極,神功無競。”《北史·薛道衡傳》:“﹝ 道衡 ﹞聲名籍甚,無競一時。”

桃花

亦作“ 桃華 ”。1.桃樹所開的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楊柳之貌。” 唐 張志和 《漁父》詞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元 貫雲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鵑,流水桃花。” 清 龔自珍 《宋先生述》:“朱書如桃華,日罄五七十紙。” 楊朔 《海市》:“年年桃花開時,就像那千萬朵朝霞到海島上來。”

(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溫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語,曾為無雙今兩身。” 清 徐士鑾 《宋艷·駁辨》:“詩云:一從蕙死蘭枯後,剛道桃花好麵皮。”

(3).指桃花馬。 唐 岑參 《玉門關蓋將軍歌》:“桃花叱撥價最殊,騎將獵向城南隅。” 宋 郭昭符 《秋日同知州潘贊善朝陽岩閒望歸郡中書事》詩:“畫橈淥水沙棠輕,朱鞅追風桃花速。”

(4).“ 桃花水 ”的省稱。指春汛。 宋 蘇軾 《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相逢為我話留滯,桃花春漲孤舟起。”

(5).病名。癬的一種。 清 陸長春 《香飲樓賓談·徐氏二女》:“次女犯桃花百日,為美玉之玷。”

夾路

列在道路兩旁。 晉 孫綽 《游天台山賦》:“雙闕雲竦以夾路,瓊臺中天而懸居。” 唐 岑參 《稠桑驛喜逢嚴河南中丞便別》詩:“駟馬映花枝,人人夾路窺。” 宋 蘇軾 《同王勝之游蔣山》詩:“夾路蒼冉古,迎人翠麓偏。”

武陵源

(1). 晉 陶潛 《桃花源記》載: 晉 太元 中, 武陵 漁人誤入 桃花源 ,見其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男女老少怡然自樂。村人自稱先世避 秦 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遂與外界隔絕。後漁人復尋其處,“迷不復得”。後以“武陵源”借指避世隱居的地方。 唐 宋之問 《宿清遠峽山寺》詩:“寥寥隔塵事,何異 武陵源 。”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詩:“功成拂衣去,歸入 武陵源 。” 宋 王安石 《即事》詩之七:“歸來向人説,疑是 武陵源 。”亦作“ 武陵灘 ”、“ 武陵川 ”。 唐 汪遵 《東海》詩:“同作危時避 秦 客,此行何似 武陵灘 。” 唐 皇甫冉 《酬包評事壁畫山水見寄》詩:“寒侵 赤城 頂,日照 武陵川 ;若覽名山誌,仍聞《招隱》篇。” 明 唐順之 《廣德道中》詩:“倘遇 秦 人應不識,只疑誤入 武陵川 。”

(2).亦作“ 武陵溪 ”。 東漢 劉晨 、 阮肇 入 天台山 迷不得返,飢食桃果,尋水得大溪,溪邊遇仙女,並獲款留。及出,已歷七世,復往,不知何所。後成文人經常援引的典故。見《太平御覽》卷四一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 唐 王之渙 《惆悵詞》之十:“ 晨 肇 重來路已迷,碧桃花謝 武陵溪 。” 元 無名氏 《貨郎旦》第三折:“多管為殘花幾片,悞 劉晨 迷入 武陵源 。” 元 曾瑞 《留鞋記》第一折:“有緣千里能相會, 劉晨 曾入 武陵溪 。”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尋夢》:“為甚呵, 玉真 重遡 武陵源 ?也則為水點花飛在眼前。”

詩詞推薦

  • 步虛詞五首

    徐鉉唐代〕何處求玄解,人間有洞天。勤行皆是道,謫下尚為仙。蔽景乘朱鳳,排虛駕紫煙。不嫌園吏傲,願在玉宸前。
  • 僧子思以捲來見

    梅堯臣宋代〕明珠與翡翠,中國反好之。詩書出鄒魯,誦學無蠻夷。服彼而習此,養騂安問犁。古者耕釣士,處心殊處卑。譬彼
  • 頌古一○一首

    釋子淳宋代〕清風吹動釣魚船,鼓起澄波浪拍天。堪笑錦鱗爭戲水,到頭俱被釣絲牽。
    春暮討源書屋·其三原文_春暮討源書屋·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暮春書事四首

    張耒宋代〕漠漠山雲合,檐風透薄帷。柳藏陰後絮,櫻壓雨中枝。坐暖晨杯罷,香濃午睡時。薄寒猶故在,再取紫貂披。
  • 雙林桂

    克符道者唐代〕身受龍華三會主,捶開鳳閣九重城。梁王築倒金剛佛,更問如何不講經。
  • 得一書屋有會

    乾隆清代〕得一謂領要,然而繹義難。山趣固易耳,絜矩心之官。孟子思則得,究誰契其端。吾更於箕疇,凜三曰憂焉。是一
  • 又寄公儀四首

    王珪唐代〕紫掖新書換使符,春晴紅旆照行艫。曾持白簡風何厲,更伏青蒲論益孤。月露清吟應到骨,江山別夢欲成圖。聞教
  • 始覺

    楊冠卿宋代〕始覺躬耕晚,從誰話此情。但能安食息,敢復計聲名。留滯煩書信,驅馳愧友生。有懷愁不盡,歸鳥暮雲橫。
    春暮討源書屋·其三原文_春暮討源書屋·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懷仙引和黎君獻·其二

    李雲龍明代〕珠官芸局竟難留,一謫人間二十秋。當日靈姿何處在,白雲無盡水悠悠。
  • 題神霄宮壁

    李抱一宋代〕一粒金丹續命基,算來由我更由誰。神龜移入雲端去,彩鳳摶歸地母騎。溟涬浪中求白雪,崑崙山里采瓊枝。只消
  • 詠月三首

    王安石宋代〕寒光乍洗山川瑩,清影遙分草樹纖。萬里更無雲物動,中天只有兔隨蟾。
    春暮討源書屋·其三原文_春暮討源書屋·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贈明道者

    陳允平宋代〕三衣終日護,白社踵東林。淨業心無住,清齋力不禁。蓮香秋觀靜,松吹石橋陰。見說溪南虎,時來聽梵音。
    春暮討源書屋·其三原文_春暮討源書屋·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水龍吟

    孔夷宋代〕歲窮風雪瓢零,望迷萬里雲垂凍。紅綃碎翦,凝酥繁綴,煙深霜重。疏影沈波,暗香和月,橫斜浮動。悵別來,欲
    春暮討源書屋·其三原文_春暮討源書屋·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荷二首·其二

    乾隆清代〕風度九齡特相如,六郎豈足污塗諸。漫言塞外何有此,君子寧須擇地居。
  • 重陽已後折菊泛酒

    李新宋代〕芳樽畢獻酬,世態等閒休。金蕊香猶在,騷人意重留。泛觴詩老座,作古飲家流。從此重陽後,殷勤送暮秋。
    春暮討源書屋·其三原文_春暮討源書屋·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宿千坵市曉行

    李曾伯宋代〕夜宿三家市,晨征十里程。竹輿沖霧去,草屐帶霜行。無犬花村吠,有雞茅店鳴。湖南真樂土,鄰柝莫相驚。
  • 賀吳興郡王生日四絕

    王炎宋代〕長樂觚稜接未央,至尊友愛獨賢王。宮中共用家人禮,日近清光侍太皇。
  • 還都有感

    宋祁宋代〕去國已十載,召還今見收。初無潁川最,真忝茂陵求。物色多新識,寒溫減舊遊。宮毫與塵晦,省樹向人秋。奏乏
  • 和陶詩·其三·勸農

    李賢明代〕旦旦胥征,載隰載陸。零雨既收,淑氣乃穆。布穀催耕,千耦相逐。日既入矣,不遑歸宿。
  • 游黃山留題

    張冠卿宋代〕路盡清谿逼畫圖,亂雲深處插天都。霧開虎豹文姿出,松隱龍蛇怪狀孤。吐焰香砂收火齊,凌虛精舍礙靈烏。我來
春暮討源書屋·其三原文_春暮討源書屋·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