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河縣行館書懷四疊舊作韻原文
十九年前搆此居,春風二月又停輿。
怡神悅目徒工彼,察吏安民更要予。
軼事可曾讀晏傳,曠官那得恕爰書。
扈行畺吏旃旌側,七字言情胥慎諸。
詩詞問答
問:齊河縣行館書懷四疊舊作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齊河縣行館書懷四疊舊作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齊河縣行館書懷四疊舊作韻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魚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二
2. 齊河縣行館在晏子祠旁於乙酉年搆築有雖然數宇朴欣此尚覺中人產廑予之句
參考注釋
十九
十分之九。謂絕大多數。《莊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唐 韓愈 《平淮西碑文》:“凡 蔡 卒三萬五千,其不樂為兵,願歸為農者十九,悉縱之。” 曹靖華 《飛花集·憶當年,穿著細事且莫等閒看!》:“如此‘土氣’的穿著,加之滿口土腔,甚至問路,十九都遭到白眼。”
春風
(1) 春天的風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2)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境
二月
中篇小說。柔石作。1929年發表。青年知識分子蕭澗秋來到芙蓉鎮國小任教,與校長之妹陶嵐相愛。蕭因同情、資助在北伐戰爭中犧牲的老同學的寡妻文嫂,而招致非議和誣衊。為了徹底幫助文嫂,他決定犧牲與陶嵐的愛情,娶文嫂為妻,不料招致更大的攻擊。文嫂終於不堪輿論壓力上吊自盡。蕭澗秋受此打擊,毅然離開芙蓉鎮,陶嵐決意隨他而去。
怡神
(1).怡養或怡悅心神。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今欲道足下以衛生之秘術,怡神之妙道,譬愈我於沉疴,若起屍於仙草,寧願聞乎?”《隋書·儒林傳·劉炫》:“玩文史以怡神,閲魚鳥以散慮。”《舊唐書·順宗紀》:“而積疾未復,至於經時,怡神保和,常所不暇。”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七:“有一人奏攜琴,有一人奏繁華令(西洋胡琴)相和。風雷疾轉,泉漏鏗鏘,固然已經怡神心會,最動人處卻在抑揚迢遞間寫得人心弦上的言語。”
(2).古代名琴名。《文獻通考·樂十》:“《琴瑟下》論曰: 黃帝 之清角, 齊桓 之號鐘, 楚莊 之繞樑, 相如 之緑綺, 蔡邕 之焦尾,以至玉牀、響泉、韻磬、清英、怡神之類,名號之別也。”《駢雅·釋器下》:“清角、鳴廉……焦尾、怡神,靈開、靈和,古名琴也。”
悅目
愉悅好看
賞心悅目
徒工
學徒工。
察吏
明察的官吏。《晏子春秋·諫下二》:“以樹木之故,罪法妾父,妾恐其傷察吏之法,而害明君之義也。”《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古來清官察吏,不止一人。”
安民
安定人民生活;安撫人民。《書·皋陶謨》:“在知人,在安民。” 孔穎達 疏:“在於能安下民。” 晉 陸機 《五等諸侯論》:“修己安民,良士之所希及。” 明 張居正 《請蠲積逋以安民生疏》:“竊聞致理之要,惟在於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說唐》第五六回:“一面出榜安民,盤清府庫。”
軼事
同逸事。世人不知道的史事。多指未經史書記載的事跡
名人軼事
可曾
同“ 可憎 ”。《敦煌變文集·醜女緣起變文》:“ 王郎 見妻端正,指(拍)手喜歡,道數聲可曾。”
(1).曾否;是否。 元 無名氏 《看錢奴》第四折:“滿口假悲慈,可曾有半文兒布施。” 賀敬之 《放歌集·西去列車的視窗》詩:“你可曾想見:那些年輕人火熱的胸口,在渴念人生路上第一個戰鬥。”
(2).已經。 清 李漁 《奈何天·崖略》:“花燈彩轎,可曾備下了么?”
曠官
(1).空居官位。指不稱職。語出《書·皋陶謨》:“無曠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孔 傳:“曠,空也。位非其人為空官。”《北史·張普惠傳》:“若不言所難言,諫所難諫,便是唯唯,曠官尸祿。” 明 王玉峰 《焚香記·榮餞》:“銜朝命任重非才,懼庸劣曠官多誚。” 清 褚人穫 《堅瓠六集·弄參軍》:“近制州縣參軍……悉以曠官敗事、違戾政教者為之。”
(2).空著職位。《後漢書·獨行傳·李業》:“朝廷貪慕名德,曠官缺位,於今七年。”《魏書·高允傳》:“乃曠官以待之,懸爵以縻之。”
那得
1.怎得;怎會;怎能。爰書
古代記錄囚犯供辭的文書。《史記·酷吏列傳》:“﹝ 張湯 ﹞劾鼠掠治,傳爰書,訊鞫論報。” 裴駰 集解引 蘇林 曰:“爰,易也。以此書易其辭處。” 司馬貞 索隱引 韋昭 曰:“爰,換也。古者重刑,嫌有愛惡,故移換獄書,使他官考實之,故曰‘傳爰書’也。”後用以指判決書。 唐 柳宗元 《酬韶州裴使君寄道州呂八大使》詩:“聖理高懸象,爰書降罰鍰。” 清 李漁 《慎鸞交·訂游》:“幾曾見,爰書定下瞧人罪。”
扈行
隨從皇帝出行。《明史·陶凱傳》:“其後扈行陪祀,有所獻,帝輒稱善。”《明史·顧鼎臣傳》:“帝將南巡,立皇太子,命 言 扈行, 鼎臣 輔太子監國。”
旃旌
泛指赤色旗幟。《左傳·定公四年》:“分 康叔 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 孔穎達 疏:“蓋王以通帛、雜帛並賜 衛 也。然則大赤即是旃也。於綪茷之下更言旃者,茷言旂尾,旃言旂身,圓其文,故具言耳。若其不然,旌是乾之所建,旗皆有旌,少帛、旃斾之後何須更復言旌,明是圓其文故重言之。” 漢 班固 《南巡頌》:“運天官之法駕,建日月之旃旌。” 北周 庾信 《鄭常墓志銘》:“文軌既同,旃旌已偃;司勛行賞,軍吏舉功。”
七字
指七言詩。 唐 元稹 《見人詠韓舍人新律詩因有戲贈》詩:“七字排 居敬 ,千詞敵 樂天 。” 唐 陸龜蒙 《和襲美病後春思韻》:“七字篇章看月得,百勞言語傍花開。”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引 清 許可覲 《敘事解疑》:“ 仇長文 闈戰後,忽憶 青青柳 ‘有信欲傳’之句,題七字於扇頭,以贈 許丹忱 云:‘誰將十萬快腰纏,漫道 揚州 好著鞭,不謂秋來多客思,夢魂已到玉臺前。’”
言情
以男女愛情為主題的
言情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