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湖泛舟即景雜詠·其一原文
白芷青蒲帶遠濆,長堤一道兩湖分。
六橋宛轉皆通港,隨所之舟遇可欣。
詩詞問答
問:昆明湖泛舟即景雜詠·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昆明湖泛舟即景雜詠·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昆明湖泛舟即景雜詠·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文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七十二
參考注釋
白芷
香草名。夏季開傘形白花,果實長橢圓形,根入藥,有鎮痛作用,古以其葉為香料。《楚辭·招魂》:“菉苹齊葉兮,白芷生。” 唐 陸龜蒙 《藥名》詩:“白芷寒猶採,青箱醉尚用。” 唐 陸龜蒙 《採藥賦》序:“葯,白芷也。香草美人得此比之。” 宋 張孝祥 《菩薩蠻》詞:“蘼蕪白芷愁煙渚,曲瓊細卷 江 南雨。”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白芷》﹝釋名﹞引 徐鍇 曰:“初生根榦為芷,則白芷之義取乎此也。”
青蒲
(1).即蒲草。水生植物。嫩者可食,莖葉可供編織蒲蓆等物。 唐 王維 《皇甫岳雲溪雜題·鸕鶿堰》詩:“乍向紅蓮沒,復出青蒲颺。” 宋 蘇軾 《又一首答二猶子與王郎見和》:“脯青苔,炙青蒲,爛蒸鵝鴨乃瓠壺。” 清 鄭燮 《滿江紅·田家四時苦樂歌》詞:“正青蒲水面,紅榴屋角。” 郭沫若 《女神·晴朝》:“喔,一灣的碎玉!無限的青蒲!”
(2).指天子內庭。《漢書·史丹傳》:“ 丹 以親密臣得侍視疾,候上間獨寢時, 丹 直入臥內,頓首伏青蒲上。” 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以青規地曰青蒲,自非皇后不得至此。”《文選·任昉<天監三年策秀才文>三》:“比雖輻湊闕下,多非政要;日伏青蒲,罕能切直。” 李周翰 註:“青蒲,天子內庭也,以青色規之,而諫者伏其上。” 唐 杜甫 《壯遊》詩:“斯時伏青蒲,廷諍守御牀。” 元 無名氏 《謝金吾》第四折:“將皇親廝毀謗,將大將廝虧圖。我和你直叩青蒲,揀著那愛處做。”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 沉 素吶吶,青蒲獨對,懾於天威,但連稱興作非時,恐累聖德而已。”
一道
一起
兩湖
指湖北和湖南
六橋
浙江省 杭州 西湖 外湖 蘇堤 上之六橋: 映波 、 鎖瀾 、 望山 、 壓堤 、 東浦 、 跨虹 。 宋 蘇軾 所建。亦指 西湖 里湖之六橋: 環璧 、 流金 、 臥龍 、 隱秀 、 景行 、 濬源 。 明 楊孟瑛 所建。參閱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孤山三堤勝跡》。 宋 蘇軾 《軾在潁州與趙德麟同治西湖湖成德麟有詩見懷次韻》:“六橋橫絶天漢上, 北山 始與 南屏 通。”《古今小說·張舜美燈宵得麗女》:“明月娟娟篩柳,春色溶溶如酒。今夕試華燈,約伴六橋行走。” 康有為 《聞意索三門灣以兵輪三艘迫浙江有感》詩:“淒涼白馬市中簫,夢入 西湖 數六橋。”
宛轉
(1) 圓場;圓成
店主八折了五兩銀子,沒處取討,索性做個宛轉。——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2) 輾轉
路宛轉石間。——《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宛轉而不臥
(3) 婉轉
所之
所去的地方。《晉書·隱逸傳·孟陋》:“時或弋釣,孤興獨歸,雖家人亦不知其所之也。” 唐 杜牧 《題桐葉》詩:“ 三吳 煙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東周列國志》第二五回:“ 宮之奇 盡族而行,不言所之。”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昆明湖泛舟即景雜詠·其一原文_昆明湖泛舟即景雜詠·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