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原文
獨鶴投林畏莫鴉,向時入蜀強劉巴。
瘴鄉自古難為客,老境無人不念家。
一飯肯來從我覓,百錢何惜為君叉。
粗繒大布差安穩,莫學渠儂戲虎牙。
詩詞問答
問: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的作者是誰?答:周孚
問: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麻韻
參考注釋
獨鶴
孤鶴;離群之鶴。 南朝 齊 謝朓 《游敬亭山》詩:“獨鶴方朝唳,飢鼯此夜啼。” 唐 杜甫 《陪鄭公秋晚北池臨眺》詩:“獨鶴元依渚,衰荷且映空。”
投林
謂鳥獸入林。借喻棲身或歸隱。《晉書·文苑傳·李充》:“窮猨投林,豈暇擇木!” 唐 杜甫 《獨坐》詩:“仰羨黃昏鳥,投林羽翮輕。”《紅樓夢》第五回:“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浄。”
向時
先前
非及向時之士也。——漢· 賈誼《過秦論》
何時雲里諸峰。——《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瘴鄉
指南方有瘴氣的地方。 唐 白居易 《京使回累得南省諸公書》詩:“瘴鄉得老猶為幸,豈敢傷嗟白髮新。”《剪燈餘話·聽經猿記》:“有知己者,薦為 端州 巡官。念瘴鄉惡土,實不願行。” 明 張佳胤 《烏蠻灘》詩:“我本 西梁 道上人,瘴鄉奔逐胡為爾。”
自古
(1).從古以來。《詩·小雅·甫田》:“我取其陳,食我農人,自古有年。”《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宋 歐陽修 《定風波》詞:“任是好花須落去,自古。”
(2).泛指從前。 清 劉大櫆 《送張福清序》:“昔在自古, 閩 粵 不齒於上國。”
難為
(1) 使人為難
她不會喝酒,你就別難為她了
(2) 施加壓力
她會唱歌卻不唱,就得難為她唱
(3) 用於感謝別人代自己做事的客套話
難為你給我提一桶水來
老境
(1) 老年時代
(2) 老年時的境況
無人
(1).沒有人才。《左傳·文公十三年》:“﹝ 士會 ﹞乃行。 繞朝 贈之以策,曰:‘子無謂 秦 無人,吾謀適不用也。’” 金 元好問 《曲阜紀行》詩之八:“吾謀未及用,勿謂 秦 無人。”
(2).沒有人;沒人在。《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秦王 屏左右,宮中虛無人。” 三國 魏 應璩 《與侍郎曹良思書》:“足下去後,甚相思想。《叔田》有無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風人之作,豈虛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詞:“深院無人,黃昏乍拆鞦韆,空鎖滿庭花雨。”參閱《詩·鄭風·叔于田》。
一飯
(1).一餐飯。《公羊傳·昭公十九年》:“ 樂正子春 之視疾也,復加一飯則脫然愈,復損一飯則脫然愈。” 唐 杜甫 《解悶》詩之五:“一飯未曾留俗客,數篇今見古人詩。”
(2).以喻微小的利益或恩惠。 宋 葉適 《周君南仲墓志銘》:“常以世道興廢為己重負,一飯不顧私,憂時如家,憂人如身。” 清 錢謙益 《張鳳翼授文林郎制》:“其屬城下邑父老子弟,皆 高帝 豐沛 故人之遺也,朕豈能一飯置之哉!”
粗繒
1.亦作"麄繒"。
2.粗製的絲織品。
大布
(1).古指麻制粗布。《左傳·閔公二年》:“ 衛文公 大布之衣,大帛之冠。” 杜預 註:“大布,粗布。” 晉 陶潛 《雜詩》之八:“御冬足大布,粗絺以應陽。”
(2).指寬幅的棉製土布。《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又往下看去,見是 孔 陵蓍草, 尼山 石硯……其餘便是 山東 棉綢、大布。”
(3).古代貨幣名。 王莽 所鑄的十布之一。《漢書·食貨志下》:“大布、次布、弟布、壯布、中布。”
安穩
(1) 安全而穩當
她丟了那安穩的職務,情願到這裡來冒險,這一份精神,多么可愛!——茅盾《鍛鍊》
(2) 安定平穩
船走得很安穩
渠儂
方言。他,她。 宋 楊萬里 《過瘦牛嶺》詩:“夜來尚有餘樽在,急喚渠儂破客愁。” 元 高德基 《平江記事》:“ 嘉定州 去 平江 一百六十里,鄉音與 吳城 尤異,其並海去處,號三儂之地。蓋以鄉人自稱曰‘吾儂’、‘我儂’,稱他人曰‘渠儂’,問人曰:‘誰儂’。”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 * 》:“妻曰:‘家中無廣捨,渠儂時復出入,可復奈何?’”
虎牙
向外凸出的犬牙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原文_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