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

作者:周孚 朝代:宋代

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原文

獨鶴投林畏莫鴉,向時入蜀強劉巴。

瘴鄉自古難為客,老境無人不念家。

一飯肯來從我覓,百錢何惜為君叉。

粗繒大布差安穩,莫學渠儂戲虎牙。

詩詞問答

問: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的作者是誰?答:周孚
問: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麻韻

參考注釋

獨鶴

孤鶴;離群之鶴。 南朝 齊 謝朓 《游敬亭山》詩:“獨鶴方朝唳,飢鼯此夜啼。” 唐 杜甫 《陪鄭公秋晚北池臨眺》詩:“獨鶴元依渚,衰荷且映空。”

投林

謂鳥獸入林。借喻棲身或歸隱。《晉書·文苑傳·李充》:“窮猨投林,豈暇擇木!” 唐 杜甫 《獨坐》詩:“仰羨黃昏鳥,投林羽翮輕。”《紅樓夢》第五回:“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浄。”

向時

先前

非及向時之士也。——漢· 賈誼《過秦論》

何時雲里諸峰。——《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瘴鄉

指南方有瘴氣的地方。 唐 白居易 《京使回累得南省諸公書》詩:“瘴鄉得老猶為幸,豈敢傷嗟白髮新。”《剪燈餘話·聽經猿記》:“有知己者,薦為 端州 巡官。念瘴鄉惡土,實不願行。” 明 張佳胤 《烏蠻灘》詩:“我本 西梁 道上人,瘴鄉奔逐胡為爾。”

自古

(1).從古以來。《詩·小雅·甫田》:“我取其陳,食我農人,自古有年。”《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宋 歐陽修 《定風波》詞:“任是好花須落去,自古。”

(2).泛指從前。 清 劉大櫆 《送張福清序》:“昔在自古, 閩 粵 不齒於上國。”

難為

(1) 使人為難

她不會喝酒,你就別難為她了

(2) 施加壓力

她會唱歌卻不唱,就得難為她唱

(3) 用於感謝別人代自己做事的客套話

難為你給我提一桶水來

老境

(1) 老年時代

(2) 老年時的境況

無人

(1).沒有人才。《左傳·文公十三年》:“﹝ 士會 ﹞乃行。 繞朝 贈之以策,曰:‘子無謂 秦 無人,吾謀適不用也。’” 金 元好問 《曲阜紀行》詩之八:“吾謀未及用,勿謂 秦 無人。”

(2).沒有人;沒人在。《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秦王 屏左右,宮中虛無人。” 三國 魏 應璩 《與侍郎曹良思書》:“足下去後,甚相思想。《叔田》有無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風人之作,豈虛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詞:“深院無人,黃昏乍拆鞦韆,空鎖滿庭花雨。”參閱《詩·鄭風·叔于田》。

一飯

(1).一餐飯。《公羊傳·昭公十九年》:“ 樂正子春 之視疾也,復加一飯則脫然愈,復損一飯則脫然愈。” 唐 杜甫 《解悶》詩之五:“一飯未曾留俗客,數篇今見古人詩。”

(2).以喻微小的利益或恩惠。 宋 葉適 《周君南仲墓志銘》:“常以世道興廢為己重負,一飯不顧私,憂時如家,憂人如身。” 清 錢謙益 《張鳳翼授文林郎制》:“其屬城下邑父老子弟,皆 高帝 豐沛 故人之遺也,朕豈能一飯置之哉!”

粗繒

1.亦作"麄繒"。

2.粗製的絲織品。

大布

(1).古指麻制粗布。《左傳·閔公二年》:“ 衛文公 大布之衣,大帛之冠。” 杜預 註:“大布,粗布。” 晉 陶潛 《雜詩》之八:“御冬足大布,粗絺以應陽。”

(2).指寬幅的棉製土布。《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又往下看去,見是 孔 陵蓍草, 尼山 石硯……其餘便是 山東 棉綢、大布。”

(3).古代貨幣名。 王莽 所鑄的十布之一。《漢書·食貨志下》:“大布、次布、弟布、壯布、中布。”

安穩

(1) 安全而穩當

她丟了那安穩的職務,情願到這裡來冒險,這一份精神,多么可愛!——茅盾《鍛鍊》

(2) 安定平穩

船走得很安穩

渠儂

方言。他,她。 宋 楊萬里 《過瘦牛嶺》詩:“夜來尚有餘樽在,急喚渠儂破客愁。” 元 高德基 《平江記事》:“ 嘉定州 去 平江 一百六十里,鄉音與 吳城 尤異,其並海去處,號三儂之地。蓋以鄉人自稱曰‘吾儂’、‘我儂’,稱他人曰‘渠儂’,問人曰:‘誰儂’。”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 * 》:“妻曰:‘家中無廣捨,渠儂時復出入,可復奈何?’”

虎牙

向外凸出的犬牙

詩詞推薦

  • 李侯 其一

    王冕元代〕李侯世名仕,譽重才德優。清白樹嘉政,藉藉載歌謳。夫何挽塵鞅?幽幽滯南州。遊魂未能歸,永懷故園丘。孤雲
  • 挽胡休復庶常八章·其五

    沈守正明代〕曾是未十月,兩奪我良人。梅嶺千丈險,燕山十尺塵。故衣漬新淚,斑斑錯錦茵。老眼非東海,不久成枯津。
  • 自敘

    蔡槃宋代〕江湖間步幾經年,窮似襄陽孟浩然。折簡為求僧舍茗,典衣因欠酒家錢。真情盡向詩中見,歸夢常於枕上圓。世路
    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原文_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的賞析_古詩文
  • 贈李端

    司空曙唐代〕共憶南浮日,登高望若何。楚田湖草遠,江寺海榴多。載酒尋山宿,思人帶雪過。東西幾回別,此會各蹉跎。
  • 戲為舉子對句

    何承裕唐代〕曉來犬吠張三婦,日暮猿啼呂四妻。
    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原文_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的賞析_古詩文
  • 真定懷古

    石延年宋代〕光定經營業未興,王郎兵革暫憑陵。須知後漢功臣力,不及滹沱一片冰。
  • 端午作

    晏殊宋代〕汨渚沉沉不可追,楚人猶自吊湘纍。靈均未免爭瓊糈,卻道蛟龍畏色絲。
  • 寄鶴山魏侍郎

    陳宓宋代〕朝辭岩禁暮荒城,底是人間辱與榮。料得胸中無點累,每於夜半省鐘聲。
    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原文_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山居十首

    方岳宋代〕我愛山居好,新篁綠上竿。草蕃侵路狹,地闊占雲寬。山響棋聲濕,常深樹影寒。柴門底須掩,非意不相干。
    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原文_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的賞析_古詩文
  • 累日脾疾自歌

    李曾伯宋代〕壯年筋力慣驅馳,堪嘆新來數問醫。生老病催無怪者,寸關亦可自知之。養痾抗疏吾謀是,論證投方某劑宜。識破
  • 五葉松

    沈遼宋代〕在昔金池藏,遠自朝鮮來。缽中黃松實,散向庵前裁。迨今幾百年,已出白雲堆。瑩潤孔翠質,夭矯蒼龍媒。五岐
  • 贈婁侍御南都提學

    江源明代〕策名飛步冠群賢,獻納司存雨露邊。兩地山川分節制,九流人物待陶甄。公車未結王生襪,壯志仍輸祖逖鞭。聞說
  •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釋普度宋代〕西風蕭蕭急未急,塞雁聲聲寒未寒。欲對黃花問時節,有誰同倚玉欄乾。
    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原文_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初六日絕湖

    趙蕃宋代〕政爾喧豗浪如屋,忽焉熨帖紋如縠。大船雙櫓鳴鸛鵝,小艇孤橈亂鳧鶩。金沙粲粲列宿明,君山宛宛修眉綠。囊無
  • 寄廣教主僧二首

    陳造宋代〕回車半日贊公房,香積酥陀不一嘗。可但山行休腳力,免教飢火燎枯腸。
    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原文_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題宣和雪江歸棹圖·其一

    乾隆清代〕山如韞玉各分層,水似拖銀波不興。艮岳寧惟擅花鳥,化工奪處固多能。
  • 偈二十二首

    釋子淳宋代〕驪珠未剖價難酬,灼爍寒光映碧流。罔象未能知去處,更憑子細說端由。
    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原文_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醉歌贈鄒孝忠

    敖陶孫宋代〕老鄒草檄如吹律,能令陰谷回陽春。手提赤心獻天了,布衫麻鞋驚市人。戈船上噓五里霧,詔發內府捐金銀。進賢
  • 花光十梅一枝橫出

    釋師範宋代〕莫謂南枝能放花,傍分北秀亦堪夸。黃梅不用爭高下,草本傳來共一家。
    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原文_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曉

    李自中宋代〕門瞰青山侵草開,苦吟吟上最高台。春風誰遣鄰家去,成陣落花吹過來。
    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原文_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的賞析_古詩文
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原文_慶臣和巴字韻見遺複次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