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贈錢公權

作者:虞堪 朝代:元代

書贈錢公權原文

今年海上逢錢起,日日題詩句法新。

謂我欲高東漢士,多君恰到盛唐人。

扁舟共泛心相得,高榻長懸意獨真。

唯待吹噓上天去,不知何地有通津。

詩詞問答

問:書贈錢公權的作者是誰?答:虞堪
問:書贈錢公權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書贈錢公權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虞堪的名句有哪些?答:虞堪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參考注釋

今年

指現在的這一年

海上

(1).海邊;海島。《呂氏春秋·恃君》:“ 柱厲叔 事 莒敖公 ,自以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則食菱芡,冬日則食橡栗。”《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公孫弘 ﹞家貧,牧豕海上。”《後漢書·荀爽傳》:“﹝ 荀爽 ﹞後遭黨錮,隱於海上,又南遁 漢 濱。” 明 陸深 《春雨堂隨筆》:“予家海上,園亭中喜種雜花。”

(2).指湖濱。《文選·江淹<恨賦>》:“遷客 海 上,流戍 隴 陰。” 李善 注引《漢書》:“ 匈奴 乃徙 蘇武 北海 上無人處。”

(3).海面上。《漢書·郊祀志上》:“及 秦始皇 至海上,則方士爭言之。” 南朝 梁 沉約 《夕行聞夜鶴》詩:“愍海上之驚鳧,傷雲閒之離鶴。” 唐 皮日休 《奉酬崔璐進士見寄次韻》:“意超海上鷹,運跼轅下駒。”

(4).指 上海 。猶言 滬 上。《海上花列傳》第一回:“只因 海 上自通商以來,南部煙花日新月盛。” 馮自由 《中國教育會與愛國學社》:“壬寅春,旅 滬 志士 餘杭 章炳麟 ……因聯絡 海 上有志之士,發起中國教育會為策動機關。” 王旡生 《論小說與改良社會之關係》:“吾聞 海 上諸君子,發大願合大力,既賡續此報,復求所以改良者,吾未嘗不為之距躍三百,喜而不寐也。”

日日

(1) 天天

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清· 林覺民《與妻書》

(2) 一天一天地

淫侈之俗日日以長。——賈誼《論積貯疏》

詩句

詩的句子。亦泛指詩。 唐 韓愈 《和侯協律詠筍》:“ 侯生 來慰我,詩句讀驚魂。” 元 薩都剌 《登北固山無傳上人小樓》詩:“百年詩句里, 三國 酒杯間。” 郭小川 《把家鄉建成天堂》詩:“我的詩句是戰鼓。要永遠永遠催動你們前進。”

東漢

朝代名。自 漢 光武帝 劉秀 建武 元年(公元25年)起至 漢 獻帝 劉協 延康 元年(公元220年)止,共歷十二帝。因所都 洛陽 ,在 漢 舊都 長安 (今 陝西 西安市 )之東,故稱 東漢 ,也稱 後漢 。

唐人

(1).指 唐 代人。《宋史·文苑傳六·米芾》:“冠服効 唐 人,風神蕭散,音吐清暢。”

(2).指 中國 人。 元 吳鑒 《<島夷志略>序》:“自時厥後, 唐 人之商販者,外蕃率待以命使臣之禮。”《明史·外國傳五·真臘》:“ 唐 人者,諸番呼華人之稱也,凡海外諸國盡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二·漢人唐人秦人》:“昔予在禮部,見四譯進貢之使,或謂 中國 為漢人,或曰 唐 人。謂 唐 人者,如 荷蘭 暹羅 諸國。蓋自 唐 始通 中國 ,故相沿云爾。” 聞一多 《洗衣歌》:“你說洗衣的買賣太 * ,肯 * 的只有 唐 人不成?”又,華僑或亦自稱 唐 人。

扁舟

小船

一葉扁舟

扁舟尋釣翁。——唐· 李白《還山留別金門知己》

心相

(1).佛教語。指能感知之心。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五·寶亮》:“如來乘本願以託生,現慈力以應化,離文字以設教,忘心相以通道。” 唐 張說 《鄎國長公主碑》:“貝葉真偈,現心相於銀鉤。” 宋 吳處厚 《青箱雜記》卷四:“諺曰:‘有心無相,相逐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此言人以心相為上也。”

(2).方言。心思,興趣。《何典》第六回:“人説‘叫化三年,做官無心相’。”

吹噓

(1)

(2) 誇張地宣揚或編造優點、長處等

他的運氣沒有什麼可以吹噓的

(3) 口出氣;噓氣

(4) 過分誇獎

這輛轎車並不像銷售商所吹噓的那樣好

(5) 對人或事過分吹捧

新聞發布人員必須注意不誇大,不吹噓

上天

(1) 進入天空,進入太空

飛機早已上天多時

(2) 婉辭,指人死亡

(3) 古時指天上主宰萬物的神

上天有眼

(4) 天空;天上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通津

(1).四通八達之津渡。《梁書·武帝紀上》:“追奔逐北,奄有通津。” 唐 皇甫冉 《西陵寄靈一上人》詩:“ 西陵 遇風處,自古是通津。” 明 邢昉 《雨後山家始見桃花》詩:“閒宜臨淺水,暖欲傍通津。”

(2).喻顯要的職位。 晉 陶潛 《詠三良》:“彈冠乘通津,但懼時我遺。” 唐 司空圖 《榜下》詩:“三十功名志未伸,初將文字競通津。”

詩詞推薦

書贈錢公權原文_書贈錢公權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