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吳惇仁(長文之孫)

作者:許景衡 朝代:宋代

贈吳惇仁(長文之孫)原文

塵埃簿領判悠悠,瘦馬尋春到海頭。

已是二毛侵老境,尚能一笑得英游。

誰言前輩風流盡,我覺名家世業優。

但得此心常了了,豈知州縣是淹留。

詩詞問答

問:贈吳惇仁(長文之孫)的作者是誰?答:許景衡
問:贈吳惇仁(長文之孫)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贈吳惇仁(長文之孫)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2. 長文之孫

參考注釋

塵埃

(1) 飛揚的塵土

塵埃傳播病菌

(2) ;比喻污濁的東西

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 唐· 杜甫《兵車行》

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蒙世俗之塵埃。

簿領

謂官府記事的簿冊或文書。《後漢書·南匈奴傳》:“當決輕重,口白單于,無文書簿領焉。”《資治通鑑·唐代宗大曆六年》:“ 滉 為人廉勤,精於簿領。”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高下相形例》:“後世記載之家,但有簿領而無文章,莫窺斯秘,於是讀古人之書,亦不得其抑揚之妙,徒泥字句以求之,往往失其義矣。” 阿英 《袁中郎做官》:“他甚至說:‘抱牘之苦,甚於抱病;簿領之趣,惡於藥餌。’”亦稱“ 簿領書 ”。《文選·劉楨<雜詩>》:“沉迷簿領書,回回自昏亂。” 劉良 註:“簿領書,謂文書也。”

悠悠

(1) 長久,遙遠

悠悠長夜

(2) 遙遠的

悠悠未來

(3) 形容從容不迫

(4) 眾多

(5) 荒謬

悠悠之談

(6) 飄動的樣子

羌笛悠悠雪滿地。——宋· 范仲淹《漁家傲》

(7) 庸俗

(8) 形容憂傷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爾心。——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9) 形容悠閒自在

白雲千載空悠悠。——唐· 崔顥《黃鶴樓》

悠悠自得

瘦馬

(1).瘦弱的馬。 唐 杜甫 《瘦馬行》:“東郊瘦馬使我傷,骨骼硉兀如堵牆。”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騎著瘦馬兒,圪登登的又上 長安 道。” 元 馬致遠 《天淨沙·秋思》曲:“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2).買來養育以待再販賣的童女; * 。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四》:“﹝ 維揚 ﹞女子多美麗…… 揚 人習以此為奇貨,市販各處童女,加意裝束,教以書、算、琴、棋之屬,以徼厚直,謂之‘瘦馬’。”《醒世恆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那老亡八把這兩個瘦馬養著,不知作何結束。” 清 張岱 《陶庵夢憶·揚州瘦馬》:“ 揚州 人日飲食於瘦馬之身者數十百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選優》:“舊 吳 宮重開館娃,新 揚州 初教瘦馬。”

尋春

游賞春景。 唐 陳子昂 《晦日宴高氏林亭》詩:“尋春遊上路,追宴入山家。” 宋 惠洪 《意行入古寺》詩:“清明雨過快晴天,古寺尋春亦偶然。” 明 梁辰魚 《浣紗記·遊春》:“下官就是 越國 上大夫 范蠡 ,尋春到此。” 清 徐元正 《廣陵懷古》詩:“尋春易過佳風月,送老難忘好墓田。”

海頭

海邊。 唐 劉言史 《偶題》詩之二:“得罪除名謫海頭,驚心無暇與身愁。” 清 曾燦 《中秋前夕》詩:“有路難歸去,吾兄尚海頭。”

二毛

(1).斑白的頭髮。常用以指老年人。《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 杜預 註:“二毛,頭白有二色。” 晉 葛洪 《抱朴子·遐覽》:“二毛告暮,素志衰頽。” 宋 蘇軾 《八月七日初入贛過惶恐灘》詩:“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灘頭一葉身。” 胡韞玉 《春日寄懷馬一浮》詩:“病餘人事懶,愁畏二毛侵。”

(2). 晉 潘岳 《秋興賦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後因以“二毛”指三十餘歲。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序》:“ 信 年始二毛,即逢喪亂。” 倪璠 註:“以 滕王逌 序‘己亥,年六十七歲’逆數之,逢亂之歲, 子山 時年三十有六。” 宋 李宗諤 《先公談錄》:“ 宗諤 二毛之年,丁先公憂。”按:先公 李昉 死於公元九六六年, 宗諤 生於公元九 * 年,時年三十三歲。

(3).即二毛子。 清 黃遵憲 《三哀詩》:“讙譁殺二毛,萬頭相傾擠。” 錢仲聯 箋註:“ 袁昶 《亂中日記》:‘見洋人呼曰大毛子,見教民呼曰二毛子。’”《中國歌謠資料·義和團歌謠·砍二毛》:“洋人進 中國 ,二毛直起腰。狗仗人勢,橫行霸道。”參見“ 二毛子 ”。

(4).方言。謂皮毛短。 謝覺哉 《孔夫子與老農》:“他又縫了許多衣服:狐皮桶子、羔皮桶子、二毛桶子,大毛桶子。” 李季 《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一封信》詩:“身穿二毛皮大衣,聽問路忙答話跳下牲靈。”

老境

(1) 老年時代

(2) 老年時的境況

英游

見“ 英游 ”。

亦作“ 英游 ”。英俊之輩;才智傑出的人物。 宋 范仲淹 《楊文公寫真贊》:“當時臺閣英游,蓋多出於師門矣。” 宋 柳永 《永遇樂》詞之二:“天閣英游,內朝密侍,當世榮遇。” 宋 陸游 《送李憲被召》詩:“早謁龍門鬢未秋,暮年乃復接英游。”

前輩

(1) 年歲大的人

前輩之風俗。——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我的前輩

(2) 較老的一代

革命前輩

(3) 生活在先前時代的人

(4) 一個團體或組織的著名的資格較老的成員

(5) 具有共同遺產的早期的人,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緣關係

(6) 在職務或進程上走在別人前面的人

克卜勒是 牛頓的前輩

風流

(1) 風采特異,業績突出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 才華出眾,自成一派,不拘泥於禮教

是真名士自風流

(3) 放蕩不羈

如此風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響的婚禮

(4) 具有 * 特點或 * 上得到滿足

風流小說

(5) 風俗教化

風流篤厚,禁罔疏闊。——《漢書·刑法志》

(6) 遺風,流風餘韻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 風度;儀表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唐· 杜甫《詠懷古蹟》

(8) 風韻,多指好儀態

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紅樓夢》

名家

戰國時討論“名”(概念)和“實”(事實)的關係問題的學派。主要代表為惠施和公孫龍,惠施強調事物的相同性,公孫龍強調事物的差別性。他們的討論對古代邏輯發展有一定貢獻。

世業

世代相傳的事業

今為君計,莫若遣腹心自結於東,以共濟世業。——《資治通鑑》

了了

心裡明白;清清楚楚;通達

不甚了了

心中了了

勾畫了了。——明· 魏學洢《核舟記》

知州

官名。 宋 初鑒於 五代 藩鎮之亂,留居諸鎮節度於京師,而以朝臣出守列郡,稱“權知某軍州事”,意為暫行主管某軍州兵政、民政事務。其後文武官參為知州軍事,總理郡政,省稱曰知州。 明 清 因之,並定知州為官名。《宋史·徽宗紀四》:“ 方臘 陷 處州 , 淮南 盜 宋江 等犯 淮陽軍 ……命知州 張叔夜 招降之。”《官場現形記》第六回:“他身上原有一個州同,就此加捐一個知州,又捐了一個十成花樣,歸部銓選。”

淹留

長期逗留;羈留

詩詞推薦

贈吳惇仁(長文之孫)原文_贈吳惇仁(長文之孫)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