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其二

作者:沈守正 朝代:明代

有感·其二原文

□年海內共班荊,縱未相遭也識名。

敢謂雲霄皆□味,豈知寒熱較陰晴。

度阡越陌予心古,北斗南箕世態輕。

散發海隅聊自適,虞翻原不託嚶鳴。

詩詞問答

問:有感·其二的作者是誰?答:沈守正
問:有感·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有感·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沈守正的名句有哪些?答:沈守正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參考注釋

海內

古人認為我國疆土四面為海所環抱,因而稱國境以內為海內

海內之地。——《孟子·梁惠王上》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內大亂。——《資治通鑑》

班荊

謂朋友相遇,共坐談心。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十五:“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 唐 高正臣 《晦日重宴》詩:“班荊陪舊識,傾蓋得新知。” 明 方孝孺 《借竹軒記》:“自旦至暮,班荊列坐,久之,乃各罷去。” 章炳麟 《社會通詮商兌》:“其在同黨,雖無葭莩微末之親,一見如故,班荊而與之食。”參見“ 班荊道舊 ”。

雲霄

(1) 雲塊飄浮的高空

三三兩兩的鳴鳥沖向雲霄

哭聲直上乾雲霄。——唐· 杜甫《兵車行》

上乾雲霄 。——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2) 舊時比喻極高的地位

寒熱

(1).冷和熱。《禮記·月令》:“﹝孟秋之月﹞寒熱不節,民多瘧疾。”《敦煌變文集·父母恩重經講經文》:“皆因父母所生,咽苦吐甘,專心保護,抱持養育,不離懷中,洗濯之時,豈辭寒熱。” 元 趙善慶 《山坡羊·燕子》曲:“來時春社,去時秋社,年年來去搬寒熱。” 張志民 《你與太行同高》詩:“以自己的冷暖,去體量人民的寒熱。”

(2).中醫指怕冷發熱的症狀。今泛稱發燒。《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濟北王 侍者 韓女 病要背痛,寒熱。”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十六:“元戎張筵,託以寒熱,召之不至,乃與營妓曲宴。”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剔燈入帳, 芸 已寒熱大作,余亦繼之,困頓兩旬。” 冰心 《南歸》:“我正發著寒熱, 楫 歸來了。” 王西彥 《古城的憂鬱·蠱惑》:“好象昨夜發了高度寒熱,四肢軟綿綿的,神志也很恍惚。”

(3).猶言是非;惹是非。《宋書·二凶傳·元兇劭》:“計 臨賀 故當不應翻覆言語,自生寒熱也。” 宋 蘇轍 《論衙前及諸役人不便札子》:“人戶晏然不知,而胥吏無以寒熱,此所謂易行也。”

(4).中醫指兩種藥性,寒性和熱性。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牛黃清心丸》:“且以牛黃清心丸言之,凡用藥二十九味,寒熱訛雜,殊不可曉。”參見“ 寒溫 ”。

陰晴

(1).指向陽和背陰。 唐 王維 《終南山》詩:“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2).比喻得志和失意。 元 曾瑞 《哨遍·村居》套曲:“人為功名苦戰爭,徒然競,百年身世,數度陰晴。”

斗南

(1).《晉書·天文志上》:“相一星在北斗南。相者,總領百司而掌邦教,以佐帝王安邦國,集眾事也。”舊時因以斗南稱宰相的職位。

(2).北斗星以南。猶言中國或海內。語出《新唐書·狄仁傑傳》:“ 狄公 之賢,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元 耶律楚材 《請倪公》詩:“ 倪公 本是我同參,道價崢嶸冠斗南。”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你道是飛虎將聲名播斗南;那廝能淫慾,會貪婪,誠何以堪!” 明 許潮 《午日吟》:“英聲邁斗南,禮賢菴,金巵玉斝菖蒲泛。”

世態

指社會上人與人相處的人情世故

也索氫世態炎涼心中暗忖。——佚名《凍蘇秦》

散發

(1) 分散發出

散發調查表

(2) 釋放出某種東西

散發一股臭氣

(3) 披散著頭髮,指解冠隱居

散發絕世

海隅

臨海的一定區域

自適

自我舒適

不託

湯餅的別名。《舊五代史·世襲傳一·李茂貞》:“軍有鬭而訴者, 茂貞 曰:‘喫令公一椀不託,與爾和解。’”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湯餅, 唐 人謂之不託,今俗謂之餺飥矣。” 宋 程大昌 《演繁露·不託》:“湯餅一名餺飥,亦名不託……不託,言不以掌托也。” 毛奇齡 《曼殊回生記》:“ 葛先生 飢,乃就鄰人買不託食之。”

嚶鳴

(1) (鳥)叫;鳥相和鳴,比喻尋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嚶鳴相召

(2) 比喻朋友間同氣相求

下嚶鳴之榻,覽切磋之詩,實後學快心事也。——《宛如約》

詩詞推薦

有感·其二原文_有感·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