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感懷

作者:汪道會 朝代:明代

秋夜感懷原文

涼風吹裊裊,遙夜闔閭城。

秋至明蟾影,寒生切雁聲。

淚痕餘枕席,病骨怯支撐。

霜鬢朝來染,應知更幾莖。

詩詞問答

問:秋夜感懷的作者是誰?答:汪道會
問:秋夜感懷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秋夜感懷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汪道會的名句有哪些?答:汪道會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古今圖書集成

參考注釋

涼風

清涼的風

涼風掠面

裊裊

(1) 形容煙氣繚繞升騰

裊裊浮航金畫龍。——溫庭筠《台城曉朝曲》

青煙裊裊

(2) 形容細長柔軟的東西隨風擺動

垂楊裊裊

(3) 形容聲音延長不絕,宛轉悠揚

餘音裊裊

(4) 體態柔美的樣子

裊裊 *

遙夜

長夜。《楚辭·九辯》:“靚杪秋之遙夜兮,心繚悷而有哀。” 南朝 宋 謝靈運 《燕歌行》:“調弦促柱多哀聲,遙夜明月鑒帷屏。” 唐 白居易 《和談校書秋夜感懷呈朝中親友》:“遙夜涼風 楚 客悲,清砧繁漏月高時。” 魯迅 《集外集拾遺·<無題>詩之一》:“故鄉黯黯鎖玄雲,遙夜迢迢隔上春。”

闔閭城

亦作“ 闔廬城 ”。 蘇州 的別稱。《史記·吳太伯世家》“ 吳太伯 ” 唐 張守節 正義:“ 吳 ,國號也。 太伯 居 梅里 ,在 常州 無錫縣 東南六十里……至二十一代孫 光 ,使 子胥 築 闔閭城 都之,今 蘇州 也。” 唐 李嘉祐 《贈別嚴士元》詩:“春風倚棹 闔閭城 ,水國春寒陰復晴。” 明 唐寅 《春日城西》詩:“衣試新裁襪試穿, 闔閭城 外暮春天。” 清 錢謙益 《夜泊滸墅關卻寄董太僕崇相》詩之二:“ 闔廬城 下雨蕭蕭,有客方舟共策 遼 。”

至明

(1).極賢明。《荀子·正論》:“天下者……至眾也,非至明莫之能和。”《漢書·文帝紀》:“昔先王遠施不求其報,望祀不祈其福,右賢左戚,先民後己,至明之極也。” 宋 葉適 《國子祭酒李公墓志銘》:“尹言過矣。上至明,豈重 邏 輕尹哉!”

(2).以指賢明的君主。 宋 范仲淹 《用天下心為心賦》:“至明在上,無遠弗賓。”

(3).極光明。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觀德》:“天出至明,眾知類也,其伏無不炤也。”

蟾影

月影;月光。 唐 徐晦 《海上生明月賦》:“水族將蟾影交馳,浪花與桂枝相送。” 明 劉基 《黃州團湖董氏鏡心樓》詩:“絳氣往來蟾影入,碧光浮動日華生。” 清 陳維崧 《翠樓吟·惠山雲起樓作》詞:“晚值蟾影初昇,似 姮娥 妝鏡夜深離匣。”

寒生

貧苦的讀書人。 宋 文瑩 《湘山野錄》卷下:“某 江 南一寒生,遭際真主。適主上以巨觥敵飲,僅至無算,抵掌語笑,如僚友之無間。” 宋 陸游 《與本路郡守啟》:“某潦倒寒生,沉迷薄宦。”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聲容·選姿》:“予一介寒生,終身落魄。”

淚痕

眼淚留下的痕跡

滿臉淚痕

枕席

(1) 鋪在枕頭上的涼蓆。也叫“枕頭席兒”

(2) 枕頭和蓆子,泛指床榻

不安枕席

(3) 枕籍

病骨

指多病瘦損的身軀。 唐 李賀 《示弟》詩:“病骨猶能在,人間底事無。” 宋 蘇軾 《浴日亭》詩:“已覺蒼涼蘇病骨,更煩沆瀣洗衰顏。” 宋 陸游 《晚歸》詩:“病骨羸將折,昏眸困欲眠。” 明 于謙 《登樓書興》詩:“暮景侵尋欺病骨,秋霜容易上華巔。”

支撐

(1) 頂住物體使不倒塌

細長的柱子支撐著有屋脊的屋頂

(2) 支持局面使不崩潰

支撐危局

(3) 抵擋;招架

支撐格拒

霜鬢

亦作“ 霜髩 ”。白色鬢髮。《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一·子夜四時歌冬歌十二》:“感時為歡嘆,霜鬢不可視。” 宋 蘇軾 《浣溪沙·贈閭丘朝議時還徐州》詞:“霜鬢不須催我老,杏花依舊駐君顏。” 清 姚潛 《雪夜移榻餘九迪齋中》詩:“漫放憑空眼,蕭蕭霜鬢新。”

朝來

早晨。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簡傲》:“ 西山 朝來,致有爽氣。” 元 顧德輝 《青玉案》詞:“晴日朝來升屋角,樹頭幽鳥,對調新語,語罷雙飛卻。”

知更

報更,值更。 唐 王建 《溫泉宮行》:“夜開金殿看星河,宮女知更月明里。” 元 宋無 《長門怨》詩:“知更阿監羅襪冰,瞑對星河玉階立。”

詩詞推薦

秋夜感懷原文_秋夜感懷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