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虎頭岩原文
日觀擅東岱,朱陵揭南霍。
惟茲襄二美,嵼然拔窮壑。
龍驚矯以齦,鳥駭翔而矍。
雲陣中合離,水軍乍前卻。
碨如樹懷癭,駮若筍摧籜。
乾雲兩耽耽,燭坤雙齶齶。
誇秦偉崤函,論蜀雄劍閣。
履險令志疑,乘危俾魂愕。
窺谷轉層深,眺野增遼廓。
神庭富椷滕,仙府多扃鑰。
清泥代不枯,石髓春踰爍。
願言寄考槃,孤高擷靈藥。
詩詞問答
問:登虎頭岩的作者是誰?答:吳旦
問:登虎頭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吳旦的名句有哪些?答:吳旦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藥韻
2. 明張邦翼《嶺南文獻》卷二六題後有註:“有二岩相去丈所。”
參考注釋
日觀
泰山 峰名。為著名的觀日出之處。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汶水》引 漢 應劭 《漢官儀》:“ 泰山 東南山頂名曰 日觀 。 日觀 者,雞一鳴時,見日始欲出,長三丈許,故以名焉。” 南朝 宋 顏延之 《車駕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詩:“ 元天 高北列, 日觀 臨東溟。” 清 顧炎武 《酬歸祚明戴笠王仍潘檉章四子見懷二十韻》:“ 岱宗 臨 日觀 , 梁父 躡雲梯。”
東岱
指 泰山 。因 泰山 為五嶽中的東嶽, 岱 為其別名,故稱。《後漢書·皇甫規傳》:“臣窮居孤危之中,坐觀郡將,已數十年矣。自 鳥鼠 至於 東岱 ,其病一也。” 李賢 註:“ 東岱 謂 泰山 , 叔孫無忌 反處也。” 唐 蘇頲 《夜聞故梓州韋使君明當引紼感而成章》詩:“惻矣南鄰問,冥然 東岱 幽。”
朱陵
即 朱陵洞天 。道家所稱三十六洞天之一,在 湖南 衡山縣 。借指神仙居所。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虛詞》之一:“赤玉靈文下, 朱陵 真氣來。” 唐 吳筠 《遊仙》詩之五:“焉用過洞府,吾其越 朱陵 。” 前蜀 杜光庭 《洞天福地記》:“第三洞, 南嶽 衡山 ,周迴七百里,名 朱陵之天 。” 明 張居正 《宿南台寺》詩:“明朝更覓 朱陵 路,踏遍紫雲猶未旋。”
驚矯
受驚而飛。 宋 王安石 《白鷗》詩:“雄雌屢驚矯,機弋常糾紛。” 明 高啟 《出城東見古松流水坐憩久之》詩:“羣鷗盡驚矯,疑是龍吟淵。”
雲陣
(1).軍陣中一種蜿蜒曲折的橫隊。 銀雀山 漢 墓竹簡《孫臏兵法·官一》:“射戰以雲陣,御裹以羸渭。”
(2).泛指軍陣,軍旅。《南齊書·孔稚圭傳》:“沿 江 入 漢 ,雲陣萬里。” 南朝 陳 徐陵 《關山月》詩之一:“星旗映 疎勒 ,雲陣上 祁連 。” 唐 駱賓王 《兵部奏姚州破賊設蒙儉等露布》:“臣率行軍長史 韓慶餘 等,負霜戈而直進,指雲陣以長驅。”
(3).陣雲。語出 南朝 陳 徐陵 《出自薊北門行》:“天雲如地陣。” 唐 盧綸 《綸輒有所酬以申悲舊兼寄夏侯侍御審侯倉曹釗》詩:“曉望怯雲陣,夜愁驚鶴聲。” 宋 蘇軾 《次韻劉景文路分上元》:“今宵掃雲陣,極目浄天宇。” 宋 陸游 《龜堂避暑》詩:“更須風伯開雲陣,準擬今宵月滿廊。”
合離
(1).聚合與分離。《管子·侈靡》:“夫運謀者,天地之虛滿也,合離也,春秋冬夏之勝也。” 尹知章 註:“若天地之有滿虛合離,乃理之不可已者也。”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然則 張良 之言一也,不識其所以合離。合離之由,神明之道也。” 宋 王安中 《一落索》詞:“玉帳同時英俊,合離無定。路逢新雁北飛來,寄一字、 燕山 問。” 清 黃景仁 《大雨宿青山僧寺》詩:“風雨為合離,陰晴判藏泄。”
(2).即合離草。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廣動植四》:“合離,根如芋魁,有遊子十二環之,相須而生,而實不連,以氣相屬,一名獨搖,一名離母,若土人所食者,合呼為赤箭。”參見“ 合離草 ”。
水軍
古代在水上進行訓練作戰的軍隊
前卻
見“ 前卻 ”。
亦作“ 前卻 ”。1.進退。《吳子·治兵》:“前卻有節,左右應麾。” 宋 梅堯臣 《旌義港阻風》詩:“遠渚時出沒,輕舟自前卻。”
(2).引申為操縱,擺布。《三國志·吳志·吳主傳》“ 權 大怒欲自征 淵 ”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 權 怒曰:朕年六十,世事難易,靡所不嘗,近為鼠子所前卻,令人氣涌如山。不自截鼠子頭以擲于海,無顏復臨萬國。就令顛沛,不以為恨。” 北魏 崔鴻 《十六國春秋·前秦·苻堅》:“ 猛 曰:臣每覽 亞父 之事,常謂前卻人主,以此而為名將,竊未多之。”
乾雲
高入雲霄。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飛閣乾雲,浮堦乘虛。” 宋 秦觀 《長相思》詞:“鐵瓮城高,蒜山渡闊,乾雲十二層樓。”《醒世恆言·灌園叟晚逢仙女》:“蘆葦中鴻雁羣集,嘹嚦乾雲,哀聲動人。”
耽耽
(1).眈眈。威嚴注視貌。亦形容貪婪地注視。《易·頤》:“虎視耽耽,其欲逐逐。” 宋 蘇軾 《見長蘆天禪師》詩之一:“瑟瑟寒松露骨,耽耽病虎垂頭。”一本作“ 眈眈 ”。 清 黃宗羲 《機山錢公神道碑銘》:“逆黨恨甚,割臂而盟,耽耽思以奇計中之。” 清 薛福成 《滇緬分界大概情形疏》:“數十年來,西洋諸國競知 中國 幅員遼闊,又有不爭遠土之名,一遇界務,鮮不為耽耽之視。”
(2).深邃貌。《文選·張衡<西京賦>》:“大夏耽耽,九戶開闢。” 薛綜 註:“耽耽,深邃之貌也。”《文選·左思<吳都賦>》:“玄蔭耽耽,清流亹亹。” 李善 註:“耽耽,樹陰重貌。” 宋 王禹偁 《歸雲洞》詩:“碧洞何耽耽,呀然倚山根。” 清 惲敬 《吳城萬壽宮碑銘》:“廣場千尋,連翰重牆,中周四隅,耽耽翼翼。”
崤函
亦作“ 崤崡 ”。 崤山 和 函谷 。自古為險要的關隘。 函谷 東起 崤山 ,故以並稱。 漢 張衡 《西京賦》:“左有 崤 函 重險, 桃林 之塞。”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字說·集字一》:“ 殽 ,山名; 函 ,谷名。或作 崤 崡 。”京劇《平王納媳斬伍奢》:“望雲巒和霧嶺羊腸曲險,想這裡必定是古戍 崤 函 。”
雄劍
亦作“雄劒”。1.指 春秋 吳國 干將 所鑄二劍之一。《太平御覽》卷三四三引《列士傳》:“ 干將 、 莫耶 為 晉君 作劒,三年而成。劒有雄雌,天下名器也。乃以雌劒獻君,留其雄者。謂其妻曰:‘吾藏劒在南山之陰,北山之陽。松生石上,劒在其中矣。君若覺,殺我,爾生男以告之。’及至,君覺,殺 干將 。妻後生男,名 赤鼻 ,具以告之。 赤鼻 ……乃逃 朱興山 中,遇客,欲為之報,乃刎首,將以奉 晉君 。客令鑊煑之,頭三日跳不爛。君往觀之,客以雄劒倚擬君,君頭墮鑊中。”
(2).泛指寶劍。 南朝 梁簡文帝 《七勵》:“拭龍泉之雄劍,瑩 魏國 之寶刀。” 唐 李白 《門有車馬客行》:“雄劍藏玉匣,陰符生素塵。” 明 何景明 《雨夜》詩:“高歌視雄劍,慷慨為誰攜。”
履險
亦作“ 履嶮 ”。身處險境。 晉 孫綽 《庾冰碑》:“履險思夷,處滿思沖。”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文章》:“ 陸機 犯順履險, 潘岳 乾沒取危。”《南史·侯安都傳》:“ 周侯 交不擇人,而推心過差,居危履嶮,猜防不設。” 宋 洪邁 《夷堅丁志·金溪渡讖》:“工役者日有履險之勞。”
乘危
登上或踏上危險之地,猶言冒險。《管子·禁藏》:“漁人之入海,海深萬仞,就波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 漢 陸賈 《新語·輔政》:“是以聖人居高處上,則以仁義為巢;乘危履傾,則以聖賢為杖。” 唐 吳兢 《貞觀政要·論畋獵》:“聖主不乘危,不徼幸。” 金 元好問 《贊皇郡太君墓銘》:“夫人戒之曰:‘從仕之暇,宜讀書養性,鞍馬間乘危蹈險,非書生之事。’”
層深
(1).高而深。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清水》:“左右石壁層深,獸跡不交。隍中散水霧合,視不見底。”
(2).層層深入。 清 劉熙載 《藝概·文概》:“ 酈道元 敘山水,峻潔層深。”
遼廓
(1).遼闊廣大貌。《淮南子·俶真訓》:“達人之學也,欲以通性於遼廓,而覺於寂漠也。”《文選·孫綽<游天台山賦>》:“太虛遼廓而無閡,運自然之妙有。” 李周翰 註:“遼廓,廣遠也。” 吳組緗 《山洪》十一:“使這遼廓的河邊顯得熱鬧,另一方面又似乎襯托得更加荒涼。”
(2).猶遼遠。 唐 王昌齡 《淇上酬薛據兼寄郭微》詩:“吾謀適可用,天道豈遼廓。” 清 黃景仁 《沁園春·送安桂浦之廣平》詞:“此去 關河 ,大都遼廓,匹馬嘶風度濁 漳 。”參見“ 遼遠 ”。
(3).猶久遠。 唐 孫樵 《龍多山錄》:“傳聞丹成而蛻,駕鶴騰天,一去遼廓,千載寂寞。” 清 方文 《樅川苦雨柬李仲山孫子谷》詩:“屈指貧交三五人,經旬阻雨亦遼廓。”
神庭
(1).祭奠神靈的處所。《隋書·禮儀志三》:“古者天子征伐,則宜於社,造於祖,類於上帝……戰勝,則各報以太牢,又以太牢賞用命戰士於祖,引功臣入旌門,即神庭而授版焉。而罰不用命於社,即神庭行戮訖,振旅而還。” 宋 沉遘 《奉祠西太乙宮賦》:“戒前期之三日兮,祗祓而造乎神庭。”
(2).針灸穴位名。 晉 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卷三:“神庭,在髮際,直鼻,督脈,足太陽、陽明之會。禁不可刺,令人癲疾,目失精。灸三壯。”
仙府
(1).仙人所住的府第。 唐 元結 《引極·望仙府》詩:“中何有兮人不覩,遠攲差兮閟仙府。”
(2).借稱道觀。 唐 高適 《玉真公主歌》:“仙宮仙府有真仙, 天寶 天仙秘莫傳。”
(3).仙界的官署。 唐 穀神子 《博異志·張遵言》:“大王者,仙府之謫官也,今居於此。”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下:“ 元厚之 知 荊南 ,嘗夢至仙府……未幾,召入為學士。”
扃鑰
(1).門戶鎖鑰。《西京雜記》卷六:“初至一戶,無扃鑰。”《新唐書·元德秀傳》:“﹝ 德秀 ﹞愛 陸渾 佳山水,乃定居,不為牆垣扃鑰,家無僕妾。”
(2).比喻出入必經的要地。 清 姚錫光 《東方兵事紀略·金旅》:“我海疆砲臺, 大連灣 式最新……為 旅順口 後路扃鑰。”
(3).關閉,鎖閉。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二:“ 逸卿 有故出城,囑其家謹扃鑰。” 宋 李格非 《洛陽名園記·趙韓王園》:“子孫皆家京師,罕居之,故園池亦以扃鑰為常。” 明 馬愈 《馬氏日抄·寄盜》:“有偷兒自天牕中下,檢其細輭,仍從屋上逸去。門戶扃鑰如故。”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署中篋笥,每火自內發,而扃鑰如故。”
石髓
即石鐘乳。古人用於服食。也可入藥。《晉書·嵇康傳》:“ 康 又遇 王烈 ,共入山, 烈 嘗得石髓如飴,即自服半,餘半與 康 ,皆凝而為石。” 南朝 梁 沉約 《游沉道士館》詩:“朋來握石髓,賓至駕輕鴻。” 清 魏源 《黃山》詩之四:“老松生空山,一物無可恃。得天惟雲液,得地惟石髓。”參見“ 石鐘乳 ”。
願言
思念殷切貌。《詩·衛風·伯兮》:“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鄭玄 箋:“願,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 晉 謝混 《游西池詩》:“逍遙越城肆,願言屢經過。” 宋 華岳 《早春即事》詩:“願言相約花前醉,莫放春容過海棠。” 清 顧炎武 《江上》詩:“願言隨飛龍,一上 單于臺 。”
考槃
亦作“ 考盤 ”。亦作“ 考磐 ”。成德樂道。《詩·衛風·考槃》:“考槃在澗,碩人之寬。” 毛 傳:“考,成;槃,樂。” 陳奐 傳疏:“成樂者,謂成德樂道也。”《漢書·敘傳下》:“ 竇後 違意,考盤於 代 。”《考槃序》則言此詩為刺 莊公 “不能繼先公之業,使賢者退而窮處”,故後即以喻隱居。 晉 陸雲 《逸民賦》:“鄙 終南 之辱節兮,韙 伯陽 之考槃。”《晉書·隱逸傳·張忠》:“先生考磐山林,研精道素。” 唐 岑參 《太一石鱉崖口潭舊廬招王學士》詩:“此地可遺老,勸君來考槃。” 宋 蘇轍 《次韻秦觀見寄》:“考槃溪山間,自獻恥乾謁。” 清 姚鼐 《獲嘉渡河》詩:“想見幽人尚考盤,安得同歸脫鞿絆。”一說,“考,扣也;槃,器名。葢扣之以節歌,如鼓盆拊缶之為樂也。”見 宋 朱熹 《詩集傳》引 陳氏 說。近人亦或從之,以為是奴隸出亡反抗之辭。見 高亨 《詩經今注》及 鮑昌 《釋考槃》。
孤高
特立高聳
孤高特立
靈藥
靈驗有效的藥,神奇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