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韻詩上去入聲七十六首·其六十五·元世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蒙古始祖勃端察,居敖拉野本窮髮。

十世太祖爰開創,滅國四十武功勃。

又四傳乃至世祖,定金平宋偃征伐。

一統建元立國號,輿圖之廣千古突。

取之以武修以文,敬勤二字勉無忽。

其時良佐曰惟誰,巴延之賢不可沒。

宋濂諸人修元史,秦人肥瘠視如越。

世祖一帝十三卷,既穴長仍失隱汨。

歐陽逸馬笑繁文,千古史筆鮮精核。

是炳失統不成國,綱目徇私著歲月。

通鑑輯覽茲正之,用訓守基凜天罰。

詩詞問答

問:《全韻詩上去入聲七十六首·其六十五·元世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月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四十九

2. 元太祖本紀稱其十世祖勃端察爾至己爾圖敖拉之地居焉勃端察爾舊作孛端乂兒巴爾圖敖拉舊作八里屯阿懶今俱改正蒙古語稱始祖為勃端察爾並非其名巴爾圖敖拉則有虎之山也

參考注釋

蒙古

蒙古: ①民族名。唐時始見史書記載。初居額爾古納河流域,後逐漸散布到蒙古高原的廣大地區,過著遊牧生活。13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各部,建立蒙古汗國。此後展開大規模軍事活動,先後攻滅西遼、西夏、金、大理、南宋,統一全國,建立元朝,勢力遠及中亞和南俄等地。 ②中亞內陸國。在中國和俄羅斯間。面積15665萬平方千米。人口231萬(1995年)。首都烏蘭巴托。全境為高原。氣候乾旱。草原分布廣,南部為戈壁區。居民主要從事畜牧業。工業以畜產加工最重要。銅鉬礦開採有相當規模。

始祖

(1)

(2) 有世系可考的最早的祖先

本家始祖現已無法考證了

(3) 比喻某個學派或行業的創始人

中國哲學的始祖

(4) 指原始的

始祖鳥

窮髮

(1).極北不毛之地。《莊子·逍遙遊》:“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成玄英 疏:“地以草為毛髮,北方寒沍之地,草木不生,故名窮髮,所謂不毛之地。” 南朝 宋 謝靈運 《游赤石進帆海》詩:“周覽倦瀛壖,況乃凌窮髮。” 唐 獨孤及 《海上寄蕭立》詩:“遠海入大荒,平蕪際窮髮。” 清 姚鼐 《聖駕南巡賦》:“ 北戶 而北,窮髮之南,靡弗欣懌。”

(2).借指極北不毛之地的國家。《宋書·符瑞志下》:“窮髮納貢,九譯導言。”

太祖

開國皇帝的通稱

遵太祖法。——清· 張廷玉《明史》

開創

創立,開拓創建

滅國

已滅亡的國家。《論語·堯曰》:“興滅國,繼絶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

武功

(1) 專指在軍事方面取得的成就;戰功

文治武功

(2) 武工

乃至

(1) 甚至

全城軍民乃至老弱婦孺都參加了搶險護堤

(2) 也說“乃至於”

世祖

(1).帝王的廟號之一。一般用於開國之君。《後漢書·光武帝紀上》:“ 世祖光武皇帝 諱 秀 ,字 文叔 。” 李賢 註:“《禮》:‘祖有功而宗有德。’ 光武 中興,故廟稱 世祖 。”後來 晉武帝 司馬炎 、 元 忽必烈 、 清 福臨 等帝王的廟號皆稱 世祖 。

(2).指祖先。 漢 王充 《論衡·自紀》:“世祖 勇 任氣,卒鹹不揆於人。”

定金

(1) 按特定的稅制或習慣支付的強征款項

(2) 作為定錢支付的小額金錢,尤其是在敲定一筆買賣或僱傭人時

征伐

討伐;出兵攻打

湯武征伐。——《韓非子·五蠹》

建元

(1).每年紀曆的開始。《淮南子·天文訓》:“天維建元,常以寅始。”夏曆正月,斗柄指寅。以寅始,即以夏曆正月為歲首。參見“ 斗建 ”。

(2).開國後第一次建立年號。《後漢書·光武帝紀上》:“於是建元為 建武 ,大赦天下。” 唐 劉知幾 《史通·本紀》:“ 曹武 雖曰人臣,實同王者,以未登帝位,國不建元。”《清史稿·太祖紀》:“上即位,建元 天命 ,定國號曰 金 。”

(3).泛指建國。 唐 歐陽詹 《石韞玉賦》:“我 唐 文 、 武 建元, 成 、 康 紹胤。” 孫中山 《革命原起》:“夫自 民國 建元以來,各國文人學士對 中國 革命之著作,不下千數百種。”

國號

一國的稱號,如漢、唐、宋、元、明、清等

輿圖

(1) 地圖(大多指疆域圖)

御史秦輿地圖。——《史記·三王世家》。索隱:“天地有覆載之德,故謂天為蓋,謂地為輿。”

陛下車駕長驅直搗幽州,取 蕭後輿圖以歸。——《楊家將演義》

(2) 指疆域;疆土

輿圖之廣,歷古所無。——《新元史·世祖紀》

竊恐輿圖日蹙,天下非復趙家之有矣。——《平妖傳》

千古

(1) 指久遠的年代

千古風流人物。——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

縱有千古。——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成為千古罪人

(2) 永遠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 *

千古奇聞

(3) 婉辭,哀悼死者,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多用於輓聯、花圈等的上款

敬勤

謹慎勤奮。 唐 韓愈 《唐故監察御史衛府君墓志銘》:“若既克自敬勤。”

其時

(1).那時;當時。《醒世恆言·獨孤生歸途鬧夢》:“其時, 白敏中 以中書侍郎請告歸家, 白居易 新授 杭州 太守,回來赴任。兩個都到 遐叔 處賀喜。” 魯迅 《朝花夕拾·父親的病》:“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閨女生急病,來請他了,因為他其時已經闊得不耐煩,便非一百元不去。”

(2).猶言正當時;正是時候。 徐遲 《牡丹》五:“真抗戰,假抗戰,他瞭若指掌。助 紂 為虐,他是不乾的,渾水摸魚,此其時也。”

良佐

賢能的輔佐。《後漢書·劉陶傳》:“斯實中興之良佐,國家之柱臣也。” 唐 沉佺期 《和戶部岑尚書參跡樞揆》:“大君制六合,良佐參萬機。” 鄭觀應 《盛世危言·遊歷》:“夫今日之少年,皆他年老成謀國之良佐也。”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諸人

(1).眾人。《韓非子·解老》:“人希見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圖以想其生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也。”《梁書·劉顯傳》:“ 任昉 嘗得一篇缺簡書,文字零落,歷示諸人,莫能識者。”《紅樓夢》第二九回:“過了一日,至初三日,乃是 薛蟠 生日,家裡擺酒唱戲,來請 賈 府諸人。”

(2).別人。 唐 穀神子 《博異志·崔玄微》:“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 元 楊暹 《西遊記》第十一出:“諸人怕你吃,恁爺不怕你吃。”

秦人

秦 代統一全國,開展對外交通,北方和西方的鄰國往往稱 中國 人為“秦人”。直至 漢 晉 ,仍沿用此稱。《史記·大宛列傳》:“聞 宛 城中新得 秦 人,知穿井,而其內食尚多。”《漢書·匈奴傳上》:“穿井築城,治樓以藏穀,與 秦 人守之。” 顏師古 註:“ 秦 時有人亡入 匈奴 者,今其子孫尚號 秦 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二·漢人唐人秦人》:“ 馬永卿 引《西域傳》言:‘ 秦 人,我匄若馬。’註:‘謂中國人為 秦 人。’”

肥瘠

(1).亦作“ 肥膌 ”。謂肥瘦。《禮記·月令》:“﹝仲秋之月﹞案芻豢,瞻肥瘠,察物色。”《管子·問》:“時簡稽帥牛馬之肥膌,其老而死者皆舉之。” 唐 韓愈 《雜說》:“善醫者,不視人之肥瘠,察其脈之病否而已矣。” 宋 黃庭堅 《書吳無至筆》:“使學書人試提筆去紙數寸,書當左右如意,所欲肥瘠曲直皆無憾。” 魯迅 《吶喊·狂人日記》:“其實我豈不知道這老頭子是劊子手扮的!無非借了看脈這名目,揣一揣肥瘠,因這功勞,也分一片肉吃。”

(2).亦作“ 肥塉 ”。指土地的肥沃和磽薄。《書·禹貢》“厥田惟中中” 孔 傳:“田之高下肥瘠,九州之中為第五。”《後漢書·循吏傳·秦彭》:“興起稻田數千頃,每於農月,親度頃畝,分別肥塉,差為三品。”《舊唐書·職官志二》:“度其肥瘠寬狹,以居其人。凡給田之制有差,園宅之地亦如之。”《資治通鑑·後晉高祖天福六年》:“分遣使者按行民田,以肥瘠定其稅。” 元 王禎 《農書》卷二:“地有肥瘠,能者擇焉。” 王西彥 《鄉下朋友》:“主人依然興致高旺地為客人解釋著這和那,說明著田水的灌注,泥土的肥瘠和秕稂的剔拔。”

(3).特指字的形體複雜和簡單。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練字》:“單復者,字形肥瘠者也。” 周振甫 註:“單復,指字的筆劃少和多,構成字的瘠和肥。”

歐陽

——複姓

逸馬

奔逃的馬。《淨住子淨行法門·檢復三業門》附 南朝 齊 王融 頌曰:“邅迴六蔽,紛綸七邪,不圖厥始,逸馬難罝。” 宋 徐積 《大河上天章公顧子敦》詩:“亡胡與逸馬,孰為之隔限?”

繁文

(1) 煩瑣的禮儀

繁文縟節

(2) 繁複的文辭

刪除繁文

史筆

(1).歷史記載的代稱。指史冊。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使名掛史筆,事列朝榮,雖身分 蜀 境,首懸 吳 闕,猶生之年也。” 宋 王禹偁 《鄭善果非正人論》:“史臣謂 鄭善果 幼事賢母,長為正人。予以 善果 行事驗之,見史筆之失。”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古史筆多緣飾》:“古今所謂忠臣孝子,皆未足深信,乃史筆之緣飾,欲為後代美談耳。”

(2).指修史之筆。《晉書·文苑傳·曹毗》:“既登 東觀 染史筆,又據太學理儒功。” 明 宋濂 《吳公行狀》:“他時執史筆者,尚有考於斯焉。”

(3).指執史筆之人,史官。 唐 韓愈 《石君墓志銘》:“故相國 鄭公 餘慶 ,留守 東都 ,上言 洪 可付史筆。”

(4).史家記敘史實的筆法。 唐 岑參 《佐郡思舊遊》詩:“史筆眾推直,諫書人莫窺。”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一》:“余謂 劉 有史學,無史筆。” 孫犁 《澹定集·與友人論傳記》:“史筆和文學之筆,應該分別開。”

精核

認真考核

精核賬目

失統

(1).謂失去條理,頭緒紊亂。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風骨》:“若瘠義肥辭,繁雜失統,則無骨之徵也。”

(2).喪失綱紀、準則。 唐 張鼎 《鄴城引》:“君不見 漢 家失統三靈變, 魏武 爭雄六龍戰。”

不成

——作語氣詞用在句末,表示反問或揣度的語氣,常與“難道”、“莫非”等詞相呼應

老五不在這兒,莫非又下廠去了不成

綱目

概要或細則。如《本草綱目》

必須給予時間,必須有調查綱目,還必須口問手寫,並同到會人展開討論。——《 <農村調查>序言》

徇私

為了私情放棄原則,而做不合法的事

歲月

年月日子;時間

歲月如流

然後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通鑑

共通的鑑定。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下》:“史臣美 澹 而譏 邵 者,豈所謂通鑑乎?”

天罰

(1) 上天的誅罰。舊時帝王自謂稟承天意行事,其誅罰不臣常以此為名

(2) 舊稱遇父母喪

詩詞推薦

全韻詩上去入聲七十六首·其六十五·元世祖原文_全韻詩上去入聲七十六首·其六十五·元世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