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塘河疊舊作韻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六塘河疊舊作韻原文

治水無奇術,要當使歸海。

駱馬之下游,厥有六塘在。

疏斯受利益,淤斯受危殆。

而何久因循,弗謀更張改。

往勘命諸臣,事在壬午載。

地利相機宜,民瘼救吝悔。

僉同亟舉役,肯作道謀待。

咉咽與浚通,卑薄與培倍。

鹽河置閘壩,節宣有定楷。

自茲潦歸壑,耕犁得興乃。

力田免水患,民自以不怠。

近歲頗穫收,閭閻象熙愷。

詎予獨斷臧,實藉群言采。

詩詞問答

問:六塘河疊舊作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六塘河疊舊作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五部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四十五

參考注釋

治水

整治水利,疏通江河,避免泛濫成災

治水工程

要當

自當;應當。《後漢書·馮魴傳》:“我與 季 雖無素故,士窮相歸,要當以死任之,卿為何言?” 唐 牟融 《寄周詔州》詩:“功業要當垂永久,名利那得在須臾。”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梅》:“要當牢記吾言,後會亦不遠也。”

駱馬

白身黑鬣的馬。《詩·小雅·四牡》:“四牡騑騑,嘽嘽駱馬。” 唐 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鬻駱馬兮放 楊枝 ,掩翠黛兮頓金羈。”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一:“ 阮亭 亦云:‘萬種心情消未盡,忍辭駱馬遣楊枝。’”

下游

(1) 河流接近出口的部分,亦指下游附近的地區

(2) 比喻落後的地位

利益

益處;有益於他人的事

功德利益

聘請一位律師來照管他的利益

危殆

危險;危急

士卒盡,則軍危殆。——《韓非子·解老》

國其危殆。——《漢書·劉向》

生命危殆

而何

(1).猶如何。怎樣。《左傳·昭公四年》:“ 牛 謂 叔孫 :‘見 仲 而何?’” 杜預 註:“而何,如何。”

(2).猶如何。怎么。《左傳·襄公二十二年》:“謂我敝邑,邇在 晉國 ,譬諸草木,吾臭味也,而何敢差池?”《孟子·盡心下》:“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漢 王充 《論衡·順鼓》:“久雨湛水溢,誰致之者……擊鼓攻社,而何救止?”

因循

(1) 沿襲按老辦法做事

因循守舊

(2) 遲延拖拉

因循坐誤

(3) 輕率;隨便

苟或因循,何由體悟。——《五燈會元》

更張

改施弓弦,重新張設,比喻變更或改革

竅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董仲舒《舉賢良對策》

地利

(1) 地理的優勢

天時不如地利。——《孟子·公孫丑下》

(2) 土地有利於種植作物的條件

相機

看情況,抓時機

相機而動

民瘼

民眾的疾苦。語本《詩·大雅·皇矣》:“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馬瑞辰 通釋:“《漢書》、《潛夫論》及《文選》注,並引作‘求民之瘼’。”《後漢書·循吏傳序》:“廣求民瘼,觀納風謡。” 唐 孫樵 《武皇遺劍錄》:“民瘼其瘳,國用有加。” 宋 李綱 《與秦相公書》之十二:“入境之初,詢問民瘼。耆老皆雲,累年以來,既盜賊之所蹂踐,又科需之所搔擾。” 明 方孝孺 《書學齋佔畢後》:“此非躬歷其事,而深究民瘼者,不能述斯言也。” 清 龔自珍 《水調歌頭·竹嶼病起賦一詞送別》詞:“帝念東南民瘼,一髮牽之頭動,親問六州鹺。”

僉同

一致贊同。《書·大禹謨》:“朕志先定,詢謀僉同。” 明 張敬修 等《文忠公行實》:“天下事有未發者,密不使聞,僉同乃可決爾。” 清 魏源 《海運全案序》:“維時輔臣力賛,大府僉同。”

道謀

與行路之人相謀。喻意見分歧,難於成事。《詩·小雅·小旻》:“如彼築室於道謀,是用不潰於成。” 鄭玄 箋:“如當路築室,得人而與之謀所為,路人之意不同,故不得遂成也。” 唐 柳宗元 《梓人傳》:“或曰:彼主為室者,儻或發其私智,牽制梓人之慮,奪其世守而道謀是用,雖不能成功,豈其罪耶?” 宋 宋祁 《詠史》:“道謀誰執咎,戶選不因賢。”

咉咽

水流不通;阻塞。《文選·左思<魏都賦>》:“泉流迸集而咉咽。” 李善 註:“字書曰:咉咽,流不通也。” 梁啓超 《治始於道路說》:“城會之間,猥狹湫滯,轂擊咉咽,不能旋踵。”

卑薄

(1).土地低洼瘠薄。《後漢書·徐稺傳》:“至於 稺 者,爰自 江南 卑薄之域,而角立傑出,宜當為先。”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十:“ 吳中 卑薄,斸地二三尺輒見水。” 明 葉盛 《水東日記·郟亶修東城記》:“ 呂公 之治 廣 ,常患舊城不足以容民而議為西城者,皆以地處卑薄毀民居者眾而不可為者。”

(2).低劣微薄。 唐 元稹 《告贈皇考皇妣文》:“始兄 集 得尉 興平 ,然後衣服飲食之具有準,而猶卑薄儉貧,給不假足。”

(3).輕賤,輕視。 宋 葉適 《錢則甫字說》:“ 周 道衰,士不知以身為本,而皆以世自名,凡所為立私智,挾污説,無不欲破壞先王之灋而卑薄其身者。”

(4).謙靜溫和。 清 惲敬 《讀論衡》:“然視為 商 韓 之説者有逕庭焉,卑薄則易近於道,高強則易入於術。”

節宣

(1).指或裁製或布散以調適之,使氣不散漫,不壅閉。《左傳·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於是乎節宣其氣,勿使有所壅閉湫底,以露其體。” 杜預 註:“宣,散也。” 北周 庾信 《為閻大將軍乞致仕表》:“寒暑乖違,節宣失序;風水交侵,菁華已竭。” 宋 王安石 《上郎侍郎啟二》:“伏惟順序節宣,慰人所望。” 明 徐渭 《奉答少保公書》:“隆冬遠道,全賴節宣,決策酬紛,翻宜暇豫。”

(2).節制宣洩。《隋書·高祖紀下》:“五嶽四鎮,節宣雲雨, 江 、 河 、 淮 、海,浸潤區域。” 清 錢泳 《履園叢話·水學·建閘》:“余以為 三江 既濬,建閘為急,何也?蓋水利之盈虛,全在乎節宣。”

耕犁

亦作“ 耕犂 ”。耕田犁地。泛指耕作。《三國志·吳志·薛綜傳》:“乃教其耕犂,使之冠履。” 唐 孟郊 《寒溪》詩:“幽幽棘針村,凍死難耕犂。” 宋 李綱 《病牛》詩:“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

力田

(1).努力耕田。亦泛指勤於農事。《戰國策·秦策五》:“今力田疾作,不得煖衣餘食。”《漢書·惠帝紀》:“春正月,舉民孝悌力田者復其身。” 唐 司馬扎 《賣花者》詩:“不知力田苦,卻笑耕耘輩。” 清 戴名世 《贊理河務僉事陳君墓表》:“今誠興水利,教民力田,則西北可復為財賦之藪矣。” 易宗夔 《新世說·雅量》:“ 徐竹逸 與弟 竹虛 獨守敝廬,晝則力田,夜不廢讀,儼如太平之世。”

(2).古時鄉官名。 漢 置。《漢書·文帝紀》:“以戶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員,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後漢書·明帝紀》:“其賜天子男子爵,人二級;三老、孝悌、力田人 * 。” 李賢 註:“三老、孝悌、力田,三者皆鄉官之名。” 宋 蘇軾 《和王鞏六首並次韻》之二:“雖無獻捷功,會賜力田爵。”

水患

由於水澇引起的災害

變水患為水利

以不

見“ 以否 ”。

近歲

近年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閭閻

(1).里巷內外的門。後多借指里巷。《史記·平準書》:“守閭閻者食粱肉,為吏者長子孫,居官者以為姓號。” 唐 白居易 《湖亭望水》詩:“岸沒閭閻少,灘平船舫多。” 清 薛福成 《應詔陳言疏》:“以臣所見,閭閻十室九空,而百物昂貴,小民奔走拮据,艱於生計。”

(2).泛指民間。《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論》:“ 甘茂 起 下蔡 閭閻,顯名諸侯,重彊 齊 楚 。”《梁書·處士傳·何胤》:“頃者學業淪廢,儒術將盡,閭閻搢紳,尠聞好事。”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五:“皆言衣食於官久,不願為農,又皆習弓刀,一旦散之閭閻,必皆為盜賊。” 章炳麟 《駁建立孔教議》:“未嘗普施閭閻,貤及謡俗。”

(3).借指平民。《史記·李斯列傳論》:“ 李斯 以閭閻歷諸侯,入事 秦 。” 唐 劉禹錫 《同州謝上表》:“閭閻凋瘵,遠近共知。” 孫中山 《軍政府宣言》:“以衛國保種自任,戰士不愛其命,閭閻不惜其力,則革命可成。”

獨斷

不商量,獨自做決定

詩詞推薦

六塘河疊舊作韻原文_六塘河疊舊作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