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清河·其一原文
未至清河先換輿,眾心遵養可聽諸。
廿年前終日乘馬,老不如先實愧予。
詩詞問答
問:過清河·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過清河·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過清河·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魚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九十八
2. 近年啟蹕必乘馬至清河方換輿今日依例策騎御前扈從大臣等以予精力雖不減於前究以遵養為宜語亦可聽是以未至清河即易肩輿在廿年以前自啟鑾至熱河七日途中終日乘馬習勞不肯自圖安逸每一回憶輒用自愧
參考注釋
至清
(1).過於清澈;極其清澈。 漢 東方朔 《答客難》:“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唐 劉長卿 《送鄭說之歙州謁薛侍郎》詩:“俗變人難理,江傳水至清。”
(2).謂上升到天庭。清,太清,指天庭。《楚辭·遠遊》:“超無為以至清兮,與泰初而為鄰。” 王逸 註:“登天庭也。”一說,至清,謂“俟時之清”。見 清 王夫之 《楚辭通釋》卷五。
(3).極其清虛的境界。即天庭。《淮南子·精神訓》:“契大渾之朴,而立至清之中。”
眾心
眾人之心;民心。《韓非子·八經》:“深一以警眾心,泄異以易其慮。” 陳奇猷 集釋:“人君深知一事之詳情則可警眾人之心也。”《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田氏 得 齊 眾心。”《北史·序傳》:“ 孝文 初謀南遷,恐眾心戀舊,乃示為大舉。”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九:“ 宋襄公 雖行仁義,失眾而亡, 田常 雖不義,得眾而強。是以君子未論行事之是非,先觀眾心之向背。”《清史稿·理密親王允礽傳》:“稽古史冊,興亡雖非一轍,而得眾心者未有不興,失眾心者未有不亡。”
遵養
謂順應時勢或環境而積蓄力量。《晉書·明帝紀》:“屬 王敦 挾震主之威,將移神器,帝崎嶇遵養,以弱制強,潛謀獨斷,廓清大祲。” 宋 蘇轍 《論前後處置夏國乖方札子》:“ 夏 人公然桀傲,不遣謝使,再遣兵馬蹂踐 涇原 ,朝廷方務遵養,不復誅討。” 明 高啟 《顧榮廟》詩:“崎嶇諸王幕,沉湎務遵養。”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中庸第十八章》:“在夫子立言之旨,則以見時未至而事未起,則 文王 遵養以為道;時已至而事已集,則 武 周 憂勞以見功。”
可聽
(1).可以聽從。《三國志·魏志·田疇傳》:“﹝ 太祖 ﹞乃下世子及大臣博議。世子以 疇 同於 子文 辭祿, 申胥 逃賞,宜勿奪以優其節,尚書令 荀彧 、司隸校尉 鍾繇 亦以為可聽。”
(2).好聽。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七·心頭小人》:“唱崑曲,音節殊可聽。”
終日
從早到晚
終日忙忙碌碌
終日而思。——《荀子·勸學》
乘馬
(1).駕馬,用馬駕車。《易·繫辭下》:“服牛乘馬,引重致遠。”《管子·乘馬》:“天下乘馬服牛,而任之輕重有制。”
(2).猶運籌。謂經濟謀劃。《管子·乘馬》題解 郭沫若 等集校引 何如璋 云:“馬者,算數之籌,如今所謂法馬……乘者,計也。《周禮·天官·宰夫》‘乘其財用之出入’,即今算法乘除之謂。凡治國之法制,皆出於數,有所建置,必立馬乘之,乃知其輕重長短多寡之數,而措注各得其宜。篇中言地、言用、言朝、言車,而詳發均地分民,是標名《乘馬》本旨。”參閱 馬非百 《管子輕重篇新詮》。
(3).複姓。 漢 有 乘馬絺 。
(1).四匹馬拉的車。《詩·鄭風·大叔于田》:“大叔于田,乘乘馬。”
(2).指四匹馬。《詩·大雅·崧高》:“路車乘馬,我圖爾居。” 毛 傳:“乘馬,四馬也。”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後面所說的
天時不如地利。——《孟子·公孫丑下》
自以為不如。——《戰國策·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