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慎教諭原文
不把軒裳涴卻清,隔蘺吹過讀書聲。
童知好客門勤掃,醫為工詩藥轉精。
酒律只緣霜蟹破,杖藜偏傍菊花行。
清宵論到針時處,自剔殘燈坐到明。
詩詞問答
問:寄慎教諭的作者是誰?答:劉草窗
問:寄慎教諭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寄慎教諭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皇元風雅卷之六
參考注釋
軒裳
(1).猶車服。 晉 陶潛 《雜詩》之十:“驅役無停息,軒裳逝東崖。”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 一妹 以天人之姿,藴不世之藝,從夫之貴,以盛軒裳。” 明 高叔嗣 《再調考功作》詩:“軒裳日待旦,閶闔凌雲排。”
(2).指官位爵祿。 唐 元結 《忝官引》:“而可愛軒裳,其心又乾進。” 宋 葉適 《謝除華文閣待制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表》:“追憶悔尤,濫軒裳之非據;自嗟衰耄,指林壑以言歸。” 元 張養浩 《山坡羊》曲:“琴書筆硯為功課,軒裳倘來何用躲。行,也在我;藏,也在我。”
(3).代稱有高位的人。 唐 沉佺期 《洛陽道》詩:“白日青春道,軒裳半下朝。” 宋 王自中 《酹江月·題釣台》詞:“到底軒裳,不如蓑笠,久矣心相與。” 明 劉基 《太公釣渭圖》詩:“軒裳如固有,千載起人思。” 清 魏源 《村居雜興呈筠谷從兄》詩之五:“ 堯 時石戶農,肯易軒裳苦。”
(4).用為對人的敬稱。 康有為 《懷翁常熟去國》詩:“早攜書劍將行馬,忽枉軒裳特執裾。”
讀書
(1) 看著書本出聲讀或默讀
(2) 正式學習一個科目或課程
她讀書很用功
好客
社交上或商業上熱誠、大方地接待和款待客人或陌生人
酒律
行酒令的規章。 唐 羅隱 《廣陵妖亂志》:“ 廣陵 為歌鐘之地,富商大賈,動逾百數。 璜 明敏善酒律,多與羣商游。” 南唐 王周 《公居》詩:“無愁乾酒律,有句入詩評。” 清 錢謙益 《後飲酒》詩之七:“我欲定酒律,訊彼醉鄉叟。”
只緣
只因為。 唐 任華 《雜言寄杜拾遺》詩:“只緣 汲黯 好直言,遂使 安仁 卻為掾。” 宋 蘇軾 《題西林壁》詩:“不識 廬山 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八:“只緣身作延年藥,一服曾經送主終。”
霜蟹
結霜時節的蟹。霜後的螃蟹肥美,故稱。 宋 梅堯臣 《周仲章通判潤州》詩:“霜蟹肥可釣,水鱗活堪斫。” 宋 蘇軾 《與頓起孫勉泛舟》詩:“秋蠅已無聲,霜蟹初有味。” 宋 陸游 《記夢》詩:“團臍霜蟹四腮鱸,樽俎芳鮮十載無。”參見“ 霜螯 ”。
杖藜
(1).謂拄著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莖堅韌,可為杖。《莊子·讓王》:“ 原憲 華冠縰履,杖藜而應門。” 唐 杜甫 《暮歸》詩:“年過半百不稱意,明日看雲還杖藜。” 宋 蘇軾 《鷓鴣天》詞:“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開牖有時邀月入,杖藜到處避人行。”
(2).藜杖;拐杖。 唐 護國 《贈張駙馬斑竹柱杖》詩:“此君與我在雲溪,勁節奇文勝杖藜。” 宋 秦觀 《寧浦書事》詩之五:“身與杖藜為二,對月和影成三。” 明 孫仁孺 《東郭記·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諳盡江湖味,執青青杖藜。”
偏傍
(1).偏旁。 唐 皇甫湜 《答李生第二書》:“書字未識偏傍,高談 稷 契 ;讀書未知句度,下視 服 鄭 。” 宋 曾鞏 《讀書》詩:“端憂類童稚,習書倒偏傍。”詳“ 偏旁 ”。
(2).不正。指旁門左道。 北齊 顏子推 《顏氏家訓·風操》:“偏傍之書,死有歸殺。” 王利器 集解:“ 盧文弨 曰:‘偏傍之書,謂非正書。’案:即謂旁門左道之書。”
偏偏靠近。 宋 姚寬 《西溪叢語》下:“《南部煙花録》,文極俚俗。又載 陳後主 詩云:‘夕陽如有意,偏傍小窗明。’此乃 唐 人 方棫 詩。” 元 楊果 《洛陽懷古》詩:“山勢忽從平野斷,河聲偏傍故宮哀。”
菊花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卵形有柄,邊緣有缺刻或鋸齒,秋季開花。由於人工培育,增加了很多品種,顏色、形狀和大小變化很大。有的品種可入藥
清宵
清靜的夜晚。 南朝 梁 蕭統 《鐘山講解》詩:“清宵出 望園 ,詰晨屆 鐘嶺 。” 宋 柳永 《輪台子》詞:“一枕清宵好夢,可惜被鄰鷄喚覺。” 清 洪昇 《長生殿·制譜》:“幽夢清宵度月華,聽《霓裳羽衣》歌罷。” 王統照 《號聲·司令》:“然而這幾十個壯年團丁仿佛受了什麼暗示,在初熱的清宵也有些意外的感觸,無復平日的笑談高興了。”
殘燈
將熄的燈。 唐 白居易 《秋房夜》詩:“水窗席冷未能臥,挑盡殘燈秋夜長。” 宋 陸游 《東關》詩:“三更酒醒殘燈在,臥聽蕭蕭雨打篷。” 明 李景福 《暮春遣意》詩:“殘燈和夢斷,濁酒帶愁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