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將軍行原文
隴西成紀世受射,將軍猿臂藝獨精。
折關格獸不旋踵,擊空鞲脫如蒼鷹。
百騎往馳射鵰者,丐奴忽陳陰山下。
軍士前前莫還走,示閒翻令皆下馬。
亭尉不識故將軍,小人常態安足論。
一朝北平得權勢,脩怨斬尉殊傷仁。
更復坑降逮八百,冥冥應受神鬼責。
不須王朔始知然,只合終身二千石。
詩詞問答
問:飛將軍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飛將軍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三十三
參考注釋
隴西
(1).古代郡名。《漢書·地理志下》:“ 隴西郡 。 秦 置。” 顏師古 註:“此郡在 隴 之西,故曰 隴西 。” 南朝 梁簡文帝 《隴西行》之二:“ 隴西 四戰地,羽檄歲時聞。” 唐 韓愈 《送楊支使序》:“與之游者二人: 隴西 李博 , 清河 崔羣 。”
(2). 甘肅省 的別稱。參見“ 隴右 ”。
成紀
(1).成其紀綱,合乎法度。《文選·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發音在詠,動容成紀。” 李善 註:“《韓詩》曰:‘……成其紀綱。’”
(2).複姓。 唐 代有 成紀慕仁 。見《續通志·氏族八》。
受射
謂傳授箭法或繼承箭法。《史記·李將軍列傳》:“ 李將軍 廣 者, 隴西 成紀 人也。其先曰 李信 , 秦 時為將,逐得 燕太子 丹 者也。故 槐里 ,徙 成紀 。 廣 家世世受射。” 司馬貞 索隱引 顏師古 曰:“世受射法。”
將軍
(1)
(2) 下象棋時攻擊對方的“將”或“帥”
(3) 將西洋棋中的“王”暴露在對方棋子前,以致如果不是“王”被馬上保護起來(如在其間放上另一棋子),則下一步便可能被對方吃掉
(4) 比喻給人出難題,使人感到難辦
他當眾將了我一軍,要我表演舞蹈
猿臂
亦作“猨臂”。1.謂臂長如猿,可以運轉自如。《史記·李將軍列傳》:“ 廣 為人長,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臂如猨,通肩。” 唐 羅鄴 《老將》詩:“弓欺猿臂秋無力,劍泣虯髯曉有霜。” 清 方登嶧 《紀事》詩:“都尉魚麗開 細柳 ,將軍猿臂射長楊。”
(2).形容勇武。 前蜀 貫休 《上盧使君》詩:“賓從皆鳳毛,爪牙悉猿臂。” 明 申時行 《大閱詩應制》:“虬鬚天策將,猿臂羽林兒。”
折關
(1).破關。《遼史·蕭敵魯傳》:“一夕,折關遁歸國,由是為決獄官。”
(2).破析玄關要義。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五·釋慧隆》:“ 隆 既思徹詮表,善於清論,乘機抗擬,往必折關。”
不旋踵
(1).不轉動腳跟。喻不退卻逃跑。 銀雀山 漢 墓竹簡《孫臏兵法·奇正》:“使民雖不利,進死而不旋踵, 孟賁 之所難也。”《商君書·畫策》:“是以三軍之眾,從令如流,死而不旋踵。”《漢書·晁錯傳》:“勸以賞厚,威以重罰,則前死不旋踵矣!”
(2).亦作“ 不還踵 ”。來不及轉身。喻時間極短。《漢書·徐樂傳》:“雖有強國勁兵,不得還踵而身為禽, 吳楚 是也。” 顏師古 註:“還,讀曰旋。”《新唐書·長孫無忌傳》:“禍隙已牙,敗不旋踵矣。”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三章:“誰料爾父辭世不旋踵,而彼婦初心頓變耶?”
蒼鷹
猛禽,羽色暗褐,嘴有鉤,爪尖銳,視力強。捕食小鳥、小獸
百騎
(1).眾多的騎從。一人一馬合稱騎。 漢 東方朔 《與公孫弘借車書》:“是以 東門先生 居蓬戶空穴之中,而 魏公子 一朝以百騎尊崇之。” 唐 盧綸 《送馬尚書郎君侍從歸覲太原》詩:“玉人垂玉鞭,百騎帶櫜鞬。”
(2). 唐 初禁軍之一。《舊唐書·王毛仲傳》:“初, 太宗 貞觀 中,擇官戶蕃口中少年驍勇者百人,每出遊獵,令持弓矢於御馬前射生,令騎豹文韉,著畫獸文衫,謂之‘百騎’。”《新唐書·兵志》:“及 貞觀 初, 太宗 擇善射者百人,為二番於北門長上,曰‘百騎’,以從田獵。”《通典·職官十》:“ 大唐 之初有禁兵,號為‘百騎’,屬羽林。”
射鵰
喻善射。《史記·李將軍列傳》:“中貴人將騎數十縱,見 匈奴 三人,與戰,三人還射,傷中貴人,殺其騎且盡。中貴人走 廣 , 廣 曰:‘是必射鵰者也。’” 裴駰 集解引 文穎 曰:“雕,鳥也,故使善射者射也。” 明 高啟 《贈馬冠軍》詩:“欲行渡 狼河 ,直擒射鵰將。”
陰山
中國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山脈。東西走向,包括狼山、烏拉山、色爾騰山、大青山等。山頂海拔2000—2400米。山地大部由古老變質岩組成,在斷陷盆地中有沉積岩分布。煤、鐵和稀土金屬等礦藏豐富。以狼山最為乾旱,大青山較濕潤。山坡低處為草地
軍士
(1)
(2) 在武裝部隊中通常對士兵考試的基礎上任命的下級軍官,軍階有下士、中士、上士和海軍下士、中士、上士等
(3) 尉官和士兵之間的軍銜的統稱。分上士、中士、下士 *
則軍士惑矣。——《孫子·謀攻》
則軍士疑矣。
軍士之折臂斷足。——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守 * 士。——《廣東軍務記》
還走
返身而走。《戰國策·楚策三》:“今山澤之獸,無黠於麋,麋知獵者張罔前面驅己也,因還走,而冒人至數。”《史記·項羽本紀》:“長史 欣 恐,還走其軍。”《漢書·李陵傳》:“虜還走上山, 漢 軍追擊,殺數千人。”
下馬
(1) 從馬上下來
我為了減輕馬的負載寧願下馬
(2) 比喻某個重大工程或工作項目中止進行
不識
(1).不知道,不認識。《詩·大雅·皇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周禮·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 鄭玄 註:“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
故將
舊將;老將。《新五代史·後蜀世家·孟昶》:“ 王處回 、 趙廷隱 相次致仕,由是故將舊臣殆盡。”《金史·石抹仲溫等傳贊》:“ 泰和 、 貞祐 ,其間相去五年耳,故將遺老往往在焉。” 明 劉基 《送岳季堅入計籌山》詩:“ 陽羨 先生故將孫,拂衣高蹈入玄門。”
小人
(1) 〈方〉
(2) 指子女
養這么一個小人就讓夫妻倆夠操勞的了
(3) 小孩兒
常態
(1) 固定的姿態
(2) 平常的、正常的狀態
一反常態
安足
立足,存身。《三國志·魏志·公孫瓚傳》“遣人與子書,刻期兵至,舉火為應”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典略》:“ 瓚 遣行人 文則 齎書告子 續 曰:‘不然,吾亡之後,天下雖廣,汝欲求安足之地,其可得乎!’”
一朝
一旦
一朝而天。——《國語·晉語》
北平
北京舊稱
權勢
(1) 權力和勢力
好權勢
(2) 居高位有勢力的人
不交權勢
(3) 指不斷變化的形勢
審權勢之宜
坑降
活埋已經投降的兵將。 唐 李端 《送彭將軍雲中覲兄》詩:“設伏軍謀密,坑降塞邑愁。”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兵智·總敘》:“為將者患不知耳,誠知 差 之暴骨,不如 踐 之問孤; 楚 之坑降,不如 晉 之釋原。”
冥冥
(1) 不明亮
天色冥冥
杳以冥 冥。——《楚辭·屈原·涉江》
薄暮冥冥。——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2) 指人不明事理
(3) 形容高遠;深遠
鴻飛冥冥
(4) 迷信的人指有鬼神暗中起作用的境界
神鬼
神靈鬼怪
試問…那些陌生人是神鬼還是有血有肉的人
不須
不用;不必。《後漢書·逸民傳·周黨》:“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 巢父 ,而建號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齊 ,而王道以成。” 唐 張志和 《漁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哥哥若到 襄陽府 ,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養著四大盆石榴,兩盆夾竹桃,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
只合
只應;本來就應該。 唐 薛能 《游嘉州後溪》詩:“當時 諸葛 成何事?只合終身作臥龍。” 金 元好問 《西樓曲》:“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 元 武漢臣 《玉壺春》第二折:“早知哥哥來到,只合遠接。” 茅盾 《虹》十:“這班馴良的受帝國主義豢養慣的奴才只合丟在 黃浦江 里。”
終身
(1) 今生今世;此生;畢生相關
終身幾無可問。——清· 劉開《問說》
重昏而終身。——《楚辭·屈原·涉江》
樂歲終身飽。——《孟子·梁惠王上》
(2) 又
樂歲終身告。
二千石
漢 制,郡守俸祿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稱郡守為“二千石”。《史記·孝文本紀》:“臣謹請(與) 陰安侯 列侯 頃王后 與 瑯玡王 、宗室、大臣、列侯、吏二千石議。”《漢書·循吏傳序》:“庶民所以安其田裡而亡嘆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與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 顏師古 註:“謂郡守、諸侯相。” 晉 葛洪 《西京雜記》卷一:“京師大水,祭山川以止雨,丞相、御史、二千石禱祠如求雨灋。” 宋 宋□ 《新編分門古今類事·文翁擲斧》:“ 翁 呪曰:“吾得二千石,斧當著此。”因擲之,正中所欲處。後果為 蜀郡 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