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曹載德諫議二首·其一

作者:陳淵 朝代:宋代

寄曹載德諫議二首·其一原文

不將塵土嘆徒勞,白首驅馳任所遭。

鸞鳳尚能安枳棘,鷽鳩何敢厭蓬蒿。

論材競欲推囊穎,備物何由數澗毛。

末路固窮真自許,未應延頸試鳴號。

詩詞問答

問:寄曹載德諫議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陳淵
問:寄曹載德諫議二首·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寄曹載德諫議二首·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陳淵的名句有哪些?答:陳淵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豪韻

參考注釋

不將

(1).不送。《莊子·應帝王》:“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 成玄英 疏:“將,送也。”

(2).猶不長。 唐 元結 《呂公表》:“嗚呼!使公年壽之不將也,天其未厭兵革,不愛蒼生歟?”按,《楚辭·嚴忌<哀時命>》:“白日晼晚其將入兮,哀余壽之弗將。” 王逸 註:“將猶長也。”

(3).陰陽家語。指宜於婚嫁的吉日。陰陽家謂:“陽將傷夫,陰將傷婦;陰陽俱將,夫婦俱傷;陰陽不將,夫婦榮昌。”見《協紀辨方書·義例·陰陽不將》。《儒林外史》第十回:“ 陳和甫 選在十二月初八日不將大吉,送過吉期去。”

塵土

細小的土灰

徒勞

空自勞苦;白費心力

徒勞跋涉

白首

(1).猶白髮。表示年老。《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論》:“ 范雎 、 蔡澤 世所謂一切辯士,然游説諸侯至白首無所遇者,非計策之拙,所為説力少也。” 前蜀 韋莊 《與東吳生相遇》詩:“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淚滿纓。” 元 錢應庚 《春草碧·次韻酬復孺》詞:“西園長記前游,乘興重來看蘭藥。白首友於情,同憂樂。” 明 馮惟敏 《不伏老》第三折:“青春易邁,白首無成。獨坐無聊,老懷難遣。” 清 吳敬梓 《移家賦》:“羨白首之詞臣,久赤墀之記注。”

(2).謂男女相愛誓願白頭偕老。 宋 陳師道 《送內》詩:“三歲不可道,白首以為期。” 明 何景明 《送崔氏》詩:“深言匪曲衷,白首為所誤。”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蛙神》:“妾向以君儇薄,未必遂能相白首。” 巴金 《春天裡的秋天》十:“純潔的初戀,信託的心,白首的約,不辭的別。”

驅馳

(1) 策馬快奔

軍中不得驅馳

(2) 盡力奔走效勞

逐許先帝以驅馳。——諸葛亮《出師表》

(3) 驅使

驅馳氈裘之長。——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任所

擔任工作職責的場所

鸞鳳

(1).鸞鳥與鳳凰。 漢 劉向 《九嘆·遠遊》:“駕鸞鳳以上游兮,從玄鶴與鷦明。”《西京雜記》卷一:“ 武帝 匣上,皆鏤為蛟龍、鸞鳳、龜麟之象。” 金松岑 《文學上之美術觀》:“雖嘯旨淪亡,不聞鸞鳳之響,而琴引未沫,如聽水仙之吟。”

(2).比喻賢俊之士。《楚辭·賈誼<惜誓>》:“獨不見夫鸞鳳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壄。” 王逸 註:“以言賢者亦宜處山澤之中,周流觀望,見高明之君,乃當仕也。” 唐 韓愈 《重雲李觀疾贈之》詩:“勸君善飲食,鸞鳳本高翔。” 陳去病 《重九歇浦示侯官林獬儀真劉光漢》詩:“淒迷鸞鳳同罹網,浩蕩滄瀛阻遠遊。”

(3).比喻君王。《敦煌曲子詞·菩薩蠻》:“良以安國部,金(今)喜迴鸞鳳。”《舊唐書·馬周傳》:“ 太宗 嘗以神筆賜 周 飛白書曰:‘鸞鳳凌雲,必資羽翼;股肱之寄,誠在忠良。’”

(4).比喻美人。 唐 盧儲 《催妝》詩:“今日幸為 秦 晉 會,早教鸞鳳下妝樓。”

(5).比喻夫婦。《醒世恆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鸞鳳之配,雖有佳期;狐兔之悲,豈無同志。”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陸判》:“豈有百歲不拆之鸞鳳耶!”參見“ 鸞鳳和鳴 ”。

枳棘

(1).枳木與棘木。因其多刺而稱惡木。常用以比喻惡人或小人。《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夫樹橘柚者,食之則甘,嗅之則香;樹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樹。”《楚辭·劉向<九嘆·愍命>》:“折芳枝與瓊華兮,樹枳棘與薪柴。” 王逸 註:“以言賤棄君子而育養小人。”《文選·左思<詠史>》:“出門無通路,枳棘塞中塗。” 呂向 註:“枳棘,有刺之木,喻讒佞也。” 清 李寅 《書鄴侯傳》詩:“但清 河朔 風塵易,欲掃宮庭枳棘難。”

(2).比喻艱難險惡的環境。《後漢書·黃瓊傳》:“ 光武 以聖武天挺,繼統興業,創基冰泮之上,立足枳棘之林。” 李賢 註:“枳棘諭艱難。”

鷽鳩

鳥名。即斑鳩。也稱鳴鳩。多用以比喻小人。《文選·江淹<雜體詩·郊阮籍“詠懷”>》“鸒斯蒿下飛” 李善 注引《莊子》:“蜩與鸒鳩笑之。”按,今本《莊子·逍遙遊》作“學鳩”。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下》:“ 莊周 著書,以寓言為主……至如鼃鱉競長,蚿蛇相憐,鸒鳩笑而後言,鮒魚忿以作色。”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阮龍光》:“不意鸒鳩伎倆,決飛祇槍榆枋,白髮青衫,竟作道旁苦李。”

蓬蒿

(1).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叢;草莽。《禮記·月令》:“﹝孟春之月﹞藜莠蓬蒿並興。”《莊子·逍遙遊》:“﹝斥鴳﹞翱翔蓬蒿之間。” 晉 葛洪 《抱朴子·安貧》:“是以俟扶搖而登蒼霄者,不充詘於蓬蒿之杪。” 明 李夢陽 《漢京篇》:“ 霍氏 門前狐夜號, 魏其 池館長蓬蒿。” 峻青 《秋色賦·夜宿靈山》:“看到的是滿地荒草,遍野蓬蒿。”

(2).借指荒野偏僻之處。 漢 桓寬 《鹽鐵論·通有》:“山居澤處,蓬蒿墝埆,財物流通,有以均之。” 唐 李白 《南陵別兒童入京》詩:“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三:“並世奇男淑女,慧業天生,湮沒蓬蒿,姓名翳寂,豈少也哉!”

(3).茼蒿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一·茼蒿》。

論材

選擇人材。論,通“ 掄 ”。《管子·君臣上》:“論材量能,謀德而舉之,上之道也。”《管子·君臣上》:“選賢論材,而待之以法。”

備物

(1).備辦各種器物。《易·繫辭上》:“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 孔穎達 疏:“謂備天下之物,招致天下所用,建立成就天下之器以為天下之利。”《國語·楚語下》:“夫神以精明臨民者也,故求備物,不求豐大。”《後漢書·隗囂傳》:“雖未備物,神明其舍諸。”

(2).指儀衛、祭祀等所用的器物。《左傳·定公四年》:“備物典策,官司彝器。” 孔穎達 疏引 服虔 云:“當謂國君威儀之物,若今繖扇之屬。” 王引之 《經義述聞·春秋左傳下》“備物典策”:“備物即服物也。經傳多言服物……‘服’與‘備’古字通。”《文選·乾寶<晉紀總論>》:“始當非常之禮,終受備物之錫。” 張銑 註:“備物,謂祭器之物。”《梁書·皇后傳·高祖丁貴嬪》:“遺備物乎營寢,掩重閽於窒息。”《資治通鑑·晉成帝鹹康七年》:“備物典策,皆從殊禮。” 胡三省 註:“余謂車輅、旂章、弓矢、斧鉞,皆可以言備物。”

何由

亦作“ 何繇 ”。1.從何處,從什麼途徑。《楚辭·天問》:“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僕雖嚚頑,願從足下。雖然,何由而自達哉!” 唐 王昌齡 《送韋十二兵曹》詩:“出處兩不合,忠貞何由伸?”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六:“ 晉 張華 有鸚鵡,每出還,輒説僮僕好惡。一日,寂無言; 華 問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魯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後,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陳舊,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謝靈運 《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修竹茂林》詩:“美人游不還,佳期何由敦?”《宋書·沉慶之傳》:“治國譬如治家,耕當問奴,織當訪婢。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由成?” 明 劉基 《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詩之三:“路遠無羽翼,何由得飛還?”《醒世恆言·李玉英獄中訟冤》:“稍加責罰,此輩就到家主面前輕事重報,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著意防範,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有雲 太倉 王宮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無損。然與《玉版》對觀,無少差,信為《玉版》未損時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剝漶?或造物忌之邪?”

澗毛

見“ 澗溪毛 ”。

末路

(1) 路途的終點,比喻衰亡沒落的境地

窮途末路

(2) 指朝代的末期或人的晚年

固窮

信守道義,安於貧賤窮困。《論語·衛靈公》:“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朱熹 集註:“ 程子 曰:‘固窮者,固守其窮。’” 晉 張協 《雜詩》之十:“君子守固窮,在約不爽貞。” 唐 杜甫 《前出塞》詩之九:“丈夫四方誌,安可辭固窮!” 龔爾位 《懷人》詩:“中有固窮士,盡日枕書眠。”

自許

自誇;自我評價。《晉書·殷浩傳》:“ 溫 既以雄豪自許,每輕 浩 , 浩 不之憚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有一俊士,自許史學,名價甚高。” 唐 韓愈 《縣齋有懷》詩:“誰為傾國媒,自許連城價。”《明史·馬林傳》:“ 林 雅好文學,能詩工書,交遊多名士,時譽籍甚,自許亦甚高。”

未應

(1).猶不須。 宋 王安石 《評定試卷》詩:“疑有高鴻在寥廓,未應回首顧張羅。” 宋 陸游 《遣興》詩:“老去可憐風味在,未應山海混漁樵。”

(2).猶不算;不是。 唐 李白 《梁園吟》:“ 東山 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 宋 張綱 《臨江仙》詞:“年方強仕未應遲。高風輕借便,一鶚看橫飛。”

(3).猶不曾。 唐 李白 《關山月》詩:“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唐 王維 《聽宮鶯》詩:“遊子未應返,為此始思鄉。” 宋 蔡伸 《念奴嬌》詞:“雲浪鱗鱗,蘭舟泛泛,共載一輪月。五湖當日,未應此段奇絶。”

(4).不應當。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二四:“晨興步庭除,足弱幾不持;論年未應爾,胡為遽如斯?”

延頸

(1).伸長頭頸。《列子·湯問》:“延頸承刃,披胷受矢。”《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 恪 每出入,百姓延頸,思見其狀。” 唐 李翱 《截冠雄雞志》:“延頸喔咿,其聲甚悲焉。”

(2).引申指仰慕,渴望。《史記·遊俠列傳》:“自關以東,莫不延頸願交焉。” 宋 葉適 《受玉寶賀表》:“ 江 淮 延頸,望基本之常安。”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延頸方來,神馳所慕之儀的。”

(3).長頸。《文選·曹植<洛神賦>》:“延頸秀項,皓質呈露。” 李善 註:“延、秀,皆長也。”

(4).古地名。《文選·任昉<奏彈曹景宗>》:“猶應固守 三關 ,更謀進取,而退師 延頸 ,自貽虧衂。” 李善 註:“ 三關 、 延頸 ,二戍名也。”

鳴號

鳴呼號叫。《禮記·三年問》:“今是大鳥獸則失喪其羣匹,越月踰時焉,則必反巡,過其故鄉,翔回焉,鳴號焉。”《藝文類聚》卷九一引 晉 孫楚 《雁賦》:“泝長川以鳴號,凌洪波以鼓翼。” 宋 范成大 《八場坪聞猿》詩:“子母聯拳傳枝去,忽作哀厲長鳴號。”

詩詞推薦

  • 喜遷鶯

    秦觀宋代〕西風落葉。正祖席將收,離歌三疊。鶴喜仙還,珠愁主去,立馬城頭難別。三十六湖春水,二十四橋秋月。爭羨道
  • 挽李文昌

    許應龍宋代〕盛名從古號難居,公獨崢嶸四紀餘。禁陛幾年聞曳履,帥垣三度拜除書。壽祺合享千齡永,往事俄驚一夢如。久矣
  • 喜王子載話舊

    張祜唐代〕相逢青眼日,相嘆白頭時。累話三朝事,重看一局棋。歡娛非老大,成長是嬰兒。且盡尊中物,無煩更後期。
  • 題山水小景

    王阜明代〕大山突兀氣勢豪,小山羅列如涌濤。回峰逶迤接林麓,白雲不動秋天高。何人一棹山陰興,三尺吟筇骨中淨。金沙
  • 春苔

    孫魴唐代〕底物最牽吟,秋苔獨自尋。何時連夜雨,疊翠滿松陰。湘岸荒祠靜,吳宮古砌深。侯門還可惜,長被馬蹄侵。
  • 破齊陣

    朱鼎明代〕旦上:帳冷芙蓉紅減。被寒翡翠青殘。膏沐慵添。鬢雲撩亂。鏡中羞對孤鸞。夫婿天涯音信斷。母氏高堂凋素顏。
  • 和張相公太原山亭懷古詩

    崔恭唐代〕高情樂閒放,寄跡山水中。朝霞鋪座右,虛白貯清風。潛竇激飛泉,石路躋且崇。步武有勝概,不與俗情同。
  • 用金克家韻賦梅花

    吳芾宋代〕我賦梅花逼古人,人疑和靖是前身。只思長向花前醉,不厭閒來樹下頻。俗眼但知夸潔白,老懷端是愛清真。大家
    寄曹載德諫議二首·其一原文_寄曹載德諫議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西江月(戊辰七月十日作)

    郭應祥宋代〕令節無過七夕,今年已隔三宵。賓士五百里而遙。行止非人所料。月入尊罍楚楚,風生襟袖飄飄。不須抵死殢河橋
  • 太廟

    乾隆清代〕左廟遵古制,未遑右社籌。入京神主奉,於沈故宮留。別現三官祀,閟堂一律修。五朝藏冊寶,名實正相投。
  • 偈二首

    釋慧溫宋代〕拶出通身是口,何妨罵雨訶風。昨夜前村猛虎,咬殺南山大蟲。
  • 荷葉杯·夜久歌聲怨咽

    顧敻五代〕夜久歌聲怨咽,殘月。菊冷露微微,看看濕透縷金衣。歸么歸,歸么歸?
  • 游洞霄宮

    韓松宋代〕玄冥相我作山行,卷卻重陰放曉晴。但見峰巒互扃鎖,不見宮闕隱崢嶸。雲根洞穴篝燈入,井底波瀾撫掌生。喚客
    寄曹載德諫議二首·其一原文_寄曹載德諫議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錦園

    喻良能宋代〕山園多勝踐,繚繞磬湖濱。畦藥青生甲,湖波綠動鱗。勃鴣知欲雨,鴉舅報將晨。卻憶京華日,長懷浩蕩春。
    寄曹載德諫議二首·其一原文_寄曹載德諫議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自壽詩十二首·其十二

    杜關〔清代〕白髮蹉跎六十翁,涓埃無以答蒼穹。縱然垂老胸中壯,每到奇窮意外通。花好月圓生受福,家寒地僻許稱雄。泥天
  • 異同

    乾隆清代〕無逸周書語,無為周易辭。無為近有逸,無逸鄰有為。有逸無為凶,無逸有為私。二聖言豈背,一心理奚持。同異
  • 謝希孟宋代〕句牽主人衣,一步行不得。
    寄曹載德諫議二首·其一原文_寄曹載德諫議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哭友人

    杜荀鶴唐代〕病向名場得,終為善誤身。無兒承後嗣,有女托何人。葬禮難求備,交情好者貧。惟余舊文集,一覽一沾巾。
    寄曹載德諫議二首·其一原文_寄曹載德諫議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和吳侍郎惠詩

    宋庠宋代〕最樂乘秋浩氣全,洛台歸興滿新篇。霞漿不雜甘辛味,廟瑟都遺掩抑弦。崑嶺希珍驚倦鵲,蘭台清吹飲吟蟬。欲知
  • 何滿子/河滿子

    仇遠宋代〕舞褥行雲襯步,歌紈片月生懷。歌殘舞罷花困軟,凝情猶小徘徊。髻滑頻扶墮珥,裙低略露弓鞋。當日凝香清燕,
寄曹載德諫議二首·其一原文_寄曹載德諫議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