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無處堪逃暑,幽居漫掩扉。
雨聲來伏枕,蘭氣染初衣。
念此經時別,還憐問詢稀。
浪傳君苦熱,郢雪冷然飛。
詩詞問答
問:《何龍友苦熟患瘡見寄二詩賦答·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李孫宸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李孫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孫宸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微韻
參考注釋
無處
(1).無所處。謂沒有處置的理由。《孟子·公孫丑下》:“若於 齊 ,則未有處也。無處而餽之,是貨之也。” 趙岐 註:“我在 齊 無事,於義未有所處也。義無所處而餽之,是以貨財取我。”
(2).猶無為,無常。《呂氏春秋·圜道》:“帝無常處也,有處者乃無處也。” 高誘 註:“有處,有為也。有為則不能化,乃無處為也。”
(1).沒有處所;沒有地方。《楚辭·九辯》:“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無處。”《漢書·高后紀》:“汝為將而棄軍, 呂氏 今無處矣。” 顏師古 註:“言見誅滅,無處所也。” 唐 杜甫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之一:“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 茅盾 《子夜》十七:“可是她這樣的苦悶卻又無處可以告說。”
(2).無一處,沒有任何地方。 唐 方乾 《送孫百篇游天台》詩:“遠近常時皆藥氣,高低無處不泉聲。”《初刻拍案驚奇》卷五:“漫山遍野,無處不到,並無一些下落。”
逃暑
亦作“迯暑”。消暑;避暑。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雷》:“處士 周洪 言, 寶曆 中,邑客十餘人,逃暑會飲。” 宋 陳師道 《和寇十一雨後登樓》:“豫為逃暑約,一快 楚 臺風。” 明 李攀龍 《逃暑》詩:“無處堪迯暑,高樓坐夜分。” 明 朱國禎 《涌幢小品·義僕》:“歲丁酉之夏,山人逃暑 金山 。”
幽居
(1) 隱居,很少與外界往來(他已幽居十年了)
(2) 寧靜的住所
伏枕
(1).伏臥在枕上。《詩·陳風·澤陂》:“寤寐無為,輾轉伏枕。”後多指因病弱、年老而長久臥床。《北齊書·陸卬傳》:“遭母喪,哀慕毀瘁,殆不勝喪,至沉篤,頓昧伏枕。” 唐 杜甫 《病後過王倚飲贈歌》:“ 王生 怪我顏色惡,答雲伏枕艱難遍。” 明 李贄 《復焦弱侯》:“然我老矣,伏枕待死,筆墨久廢。”
(2).指臥病在床的人。 唐 杜甫 《秋興八首》之一:“畫省香爐違伏枕,山樓粉堞隱悲笳。”
初衣
謂入仕前的衣著。 唐 李白 《送賀監歸四明應制》詩:“久辭榮祿遂初衣,曾向長生説息機。”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三五:“偶賦凌雲偶倦飛,偶然閒慕遂初衣。”
經時
歷久。 漢 蔡邕 《述行賦》:“余有行於 京洛 兮,遘淫雨之經時。” 晉 葛洪 《抱朴子·省煩》:“晝夜修習,廢寢與食,經時學之,一日試之。” 唐 權德輿 《玉台體》之九:“莫作經時別,西鄰是 宋 家。” 元 趙孟頫 《題<耕織圖>》詩之十七:“欣欣舉家喜,稍慰經時勤。”
問詢
關切地探問
很多同學前來問詢高考成績
浪傳
(1).空傳;妄傳。 唐 杜甫 《得舍弟訊息》詩之二:“浪傳烏鵲喜,深負鶺鴒詩。” 仇兆鰲 註:“弟不能歸,空傳烏鵲之喜。”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畿輔雜記一·瑞屏山逆流河》:“ 海虞 徐澤 詩:‘……古今 獨樂 ( 獨樂河 )誰人識, 獨樂 佳名不浪傳。’” 清 李瀅 《望羅浮歌》:“ 李白 平生最好奇,浪傳失足墮 蒼耳 。”
(2).隨便傳布;任意流傳。 唐 杜甫 《泛舟送魏十八倉曹還京》詩:“見酒須相憶,將詩莫浪傳。” 宋 楊萬里 《為王監簿先生求近詩》:“新篇未許兒童誦,但得真傳敢浪傳。”
(3).無節制地傳送。
苦熱
苦於炎熱;酷熱。 唐 杜甫 《舟中苦熱遣懷》詩:“入舟雖苦熱,垢膩可溉灌。” 宋 蘇軾 《泛舟城南得人皆苦炎字》之二:“苦熱誠知處處皆,何當危坐學心齋。”
郢雪
見“ 郢中白雪 ”。
冷然
(1).形容涼爽;寒涼。 元 揭傒斯 《饒隱君墓志銘》:“花氣襲衣,竹陰滿地,使人冷然忘歸。” 明 何景明 《秋夜》詩:“冷然感秋思,況復聽征鴻。”《紅樓夢》第六六回:“ 湘蓮 聽了,冷然如寒冰侵骨。”
(2).形容超脫、冷淡的神情。 宋 蘇軾 《葉濤致遠見和二首複次其韻》:“永謝湯火厄,冷然超無方。” 魯迅 《花邊文學·過年》:“古 埃及 的奴隸們,有時也會冷然一笑。這是蔑視一切的笑。” 茅盾 《追求》二:“何必如此神經過敏?你不是對於世事的蜩螗已經很能冷然處之而不悲觀么?” 丁玲 《韋護》第一章一:“ 韋護 冷然望著他,略帶點可笑的神氣。”
(1).形容聲音清越。 唐 盧綸 《割飛二刀子歌》:“日試曾磨 漢水 邊,掌中恄慄聲冷然。”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實境》:“情性所至,妙不自尋。遇之自天,冷然希音。”一本作“ 泠然 ”。
(2).輕妙的樣子。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 王褒 構采,以密巧為致,附聲測貌,冷然可觀。”一本作“ 泠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