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正幸圓明園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新正幸圓明園原文

排日正當調六幕,青旂翠輦御園臨。

每逢卜吉晴和值,統切叨蒼庇佑諶。

愧以為榮同眾慶,祥仍望澤獨予深。

節前後或玉花賜,冀認梅英發始林。

詩詞問答

問:新正幸圓明園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新正幸圓明園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新正幸圓明園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侵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八十六

2. 元正朝會及紫光閣錫宴外藩坤寧宮祀和諸神吉祥雍和宮瞻禮並今日幸御園連朝風日晴事俱荷鴻佑上蒼

參考注釋

排日

(1).每天,逐日。 宋 陸游 《小飲梅花下作》詩:“排日醉過梅落後,通宵吟到雪殘時。” 元 劉致 《端正好·上高監司》套曲:“要飯錢排日支持,索賫發無時橫取。” 茅盾 《多事而活躍的歲月》:“並且 滬 西某大佛寺的大小廳堂乃至方丈室,早已被施主們排日定完。”

(2).排斥 日本 侵略者。《嚮導》第35期:“排 日 運動直接是對 日本 武力侵略主義者一絕大打擊。”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日本研究”之外》:“在這排 日 聲中,我敢堅決的向 中國 的青年進一個忠告,就是: 日本 人是很有值得我們效法之處的。”

正當

(1) 品行端正

靠正當手段掙錢

(2) 合情合理

正當的要求

(3) 正在…時候

六幕

指天地四方。《漢書·禮樂志》:“專精厲意逝九閡,紛雲六幕浮大海。” 顏師古 註:“六幕,猶言六合也。” 唐 王初 《自和書秋》詩:“ 漢 宮夜結雙莖露,閶闔涼生六幕風。” 宋 王琪 《秋日白鷺亭向夕風晦有作》詩:“是時天宇曠,六幕無纖靄。” 章炳麟 《訄書·定版籍》:“方土者,自然者也。自然者,非材力,席六幕之餘壤,而富斗絶於類醜。”

輦御

皇帝的車輿。 清 顧炎武 《王太監墓》詩:“地切山陵閟,魂扶輦御恭。”

每逢

每當遇到。 唐 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一回:“夫人終是放心不下,每逢督辦出門,必要叫著他兄弟同走。” 茅盾 《子夜》十八:“每逢有什麼腳步聲從她房外經過,她就尖起耳朵聽。”

卜吉

謂占問選擇吉利的婚期或風水好的葬地等。 唐 李復言 《續幽怪錄·鄭虢州騊夫人》:“ 弘農 令女既筓,將適 盧氏 ,卜吉之日,女巫有來者。” 宋 王明清 《揮麈後錄》卷一:“ 永昌陵 卜吉,命司天監 苗昌裔 往相地 西洛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阿繡》:“不數日, 姚 夫婦俱至,卜吉成禮乃去。”

晴和

天氣晴朗,氣候溫和

天氣晴和

庇佑

保佑

以為

認為

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以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以為鄙吝。——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資治通鑑》

自以為必死。——《資治通鑑·唐紀》

以為豪。——明· 魏禧《大鐵椎傳》

以為妙絕。——《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前後

(1) 早於或遲於某一特定時間的一段時期

冬之望日前後。——清· 林覺民《與妻書》

春節前後

(2) 大約在特定的時間

在1969年前後

(3) 指時間上從開始到結束

全場演出前後用了兩小時

(4) 總共

她前後來過四次

(5) 某一地點的前面和後面

宅院前後都已綠化

(6) 正面和背面

前後受敵

玉花

(1).指華麗的花紋裝飾。 北周 庾信 《鏡賦》:“玉花簟上,金蓮帳里。”

(2).玉雕的花。 清 錢泳 《履園叢話·古蹟·桐柏宮》:“又 吳越國 王所捨銅像天尊十位……玉花八株,銅三清像,金銀字經二百函。”

(3).白花。 宋 楊萬里 《萬安出郭早行》詩:“玉花小朶是山礬,香殺行人只欲顛。”

(4).比喻閃爍的光芒。 唐 李賀 《平城下》詩:“別劍無玉花,海風斷鬢髮。” 王琦 匯解:“玉花,謂劍光明潔有同玉色。”

(5).比喻水花。 宋 蘇軾 《戲作放魚》詩:“縱橫爭看銀刀出,瀺灂初驚玉花碎。” 清 查為仁 《蓮坡詩話》二六引無名氏詩云:“坐愛春泉響翠微,玉花吹溼薜蘿衣。”

(6).比喻雪花。 宋 蘇舜欽 《小酌》詩:“寒雀喧喧滿竹枝,驚風淅瀝玉花飛。” 宋 陸游 《九月十六日夜夢覺而有作》詩:“朔風捲地吹急雪,轉盼玉花深一丈。” 元 陳浮 《江天暮雪》詩:“長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7).指玉花驄。 唐 杜甫 《丹青引》:“玉花卻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嚮。” 宋 蘇軾 《次韻子由書李伯時所藏韓乾馬》:“ 元狩 虎脊聊可友, 開元 玉花何足奇。”

梅英

梅花。 宋 秦觀 《望海潮》詞:“梅英疏淡,冰澌溶洩,東風暗換年華。” 宋 趙令畤 《商調蝶戀花》詞:“媚臉未勻新淚污,梅英猶帶春朝露。”

發始

開始。《易·師》“師出以律” 唐 孔穎達 疏:“先唱發始是齊整師眾者也。” 明 張居正 《雜著》:“大抵天下之事,其發始也常簡,其將畢也必巨。” 郁達夫 《沉淪》六:“其實這一次的決裂,是發始於他的。”

標籤:圓明園

詩詞推薦

新正幸圓明園原文_新正幸圓明園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