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自南邑潮過不及渡因宿江上書所見

作者:許景衡 朝代:宋代

原文

漫刺辭主人,遲遲駕短轅。

郭外人煙晚,雞犬自啾喧。

客事足俯仰,世塗多險艱。

行役亦云勞,未抵浪拘纏。

潮汐真無情,斂去如絕弦。

解衣試槃礴,旅雁方聯翩。

天末線縷動,鉦鼓俄闐闐。

稍看黃金盤,吞吐洪濤間。

歘然洲渚失,浩蕩連雲天。

平生喜江海,豈但眼界寬。

飄流二十載,齷齪百憂煎。

今夕復何夕,玉壺俯人寰。

造物雖汝厄,寧不略汝憐。

清風一帆去,鼓柂餘高眠。

佳處良在茲,疇昔勞永嘆。

詩詞問答

問:《還自南邑潮過不及渡因宿江上書所見》的作者是誰?答:許景衡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許景衡的名句有哪些?答:許景衡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參考注釋

漫刺

《後漢書·文苑傳下·禰衡》:“﹝ 禰衡 ﹞ 建安 初來游 許 下,始達 潁川 乃陰懷一刺,既而無所之適,至於刺字漫滅。”後因以“漫刺”指名刺。 宋 歐陽修 《上胥學士啟》:“是宜殫重趼宿舂之勞,懷漫刺署里之字。”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四:“若初非隸屬,但恃雅素,趦趄日進,懷漫刺俛首 樊知客 輩,固多不自愛重者。” 元 白珽 《湛淵靜語》卷二:“ 韓侂胄 為相時,嘗招致 水心 葉適 ,已在坐,忽門外有以漫刺求謁者,題曰:‘ 水心 葉適 候見。’”

主人

(1) 在社交或商業活動中接待客人或顧客的人

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2) 財物的所有人

無罪於主人。——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3) 權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馬等的所有者

國家的主人

主人與僕人

打狗也得看主人

(4) 接待賓客的人

主人下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5) 又

主人忘歸客不發。

遲遲

(1) 行動比必要的或有時是想像的更為緩慢,久久不能完成

遲遲得不到結果

(2) 遲緩;拖延時間

遲遲才作出判決

短轅

(1).《晉書·王導傳》:“初 曹氏 性妬, 導 甚憚之,乃密營別館,以處眾妾。 曹氏 知,將往焉。 導 恐妾被辱,遽令命駕,猶恐遲之,以所執麈尾柄驅牛而進。司徒 蔡謨 聞之,戱 導 曰:‘朝廷欲加公九錫。’ 導 弗之覺,但謙退而已。 謨 曰:‘不聞餘物,惟有短轅犢車,長柄麈尾。’”後以“短轅”指代牛車或粗陋小車。 唐 李商隱 《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笑傲張高蓋,從容接短轅。” 宋 蘇軾 《書韓乾<牧馬圖>》詩:“ 王良 挾策飛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轅。” 清 吳偉業 《贈遼左故人》詩:“短轅一哭暮雲低,雪窖冰天路慘悽。”亦作“ 短轅車 ”。 宋 劉克莊 《鵲橋仙·足痛》詞:“不消長麈短轅車,但乞取,一枝鶴膝。” 明 高啟 《臨頓里》詩之一:“時尋 戴顒 宅,自駕短轅車。”

(2).折斷的車轅木。 唐 杜甫 《木皮嶺》詩:“高有廢閣道,摧折如短轅。”短,一本作“ 斷 ”。 蔣禮鴻 《杜詩釋詞》:“作斷者正字,短其通用字也。”

人煙

住戶的炊煙,借指人家,住戶

沒有人煙

啾喧

猶喧囂。 宋 蘇軾 《次韻子由柳湖感物》:“嘲吟草木調蠻獠,欲與猿鳥爭啾喧。” 宋 王安石 《崇政殿後春晴即事》詩:“山鳥不應知地禁,亦逢春暖即啾喧。” 宋 朱熹 《承事卓丈置酒》詩:“物外祇今成跌盪,人間何處不啾喧。”

俯仰

(1) 低頭和抬頭,泛指隨便應付

左右周旋,進退俯仰。——《左傳·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時間

俯仰之間,已成陳跡。——王羲之《蘭亭集序》

世塗

塵世的道路,人生的歷程。《三國志·魏志·荀彧傳》“ 詵 弟 顗 , 鹹熙 中為司空” 裴松之 注引 晉 孫盛 《晉陽秋》:“﹝ 荀粲 ﹞常謂 嘏 、 玄 曰:‘子等在世塗間,功名必勝我,但識劣我耳!’” 唐 秦韜玉 《寄李處士》詩:“世塗必竟皆應定,人事都來不在忙。” 明 何景明 《蹇賦》:“悲世塗之迫阨兮,互險坦而多歧。” 清 唐孫華 《送周序三廣文之官宿松》詩:“世塗荊棘羨閒官,喜無案牘千重積。”

險艱

險阻艱難。《北齊書·段榮傳》:“吾昔與卿父冒涉險艱,同奬王室,建此大功。” 唐 杜甫 《彭衙行》:“憶昔避賊初,北走經險艱。” 清 唐孫華 《文信國祠》詩:“憶昔時摽季,逢危歷險艱。”

行役

(1).舊指因服兵役、勞役或公務而出外跋涉。《詩·魏風·陟岵》:“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周禮·地官·州長》:“若國作民而師田行役之事,則帥而致之。” 賈公彥 疏:“行謂巡狩,役謂役作。” 漢 桓寬 《鹽鐵論·備胡》:“行役戍備,自古有之,非獨今也。” 唐 戴叔倫 《將巡郴永途中作》詩:“行役留三 楚 ,思歸又一春。”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兵制一》:“夫五十口而出一人,而又四年方一行役,以一人計之,二十歲而入伍,五十歲而出伍,始終三十年,止歷七踐更耳。”

(2).泛稱行旅,出行。 南朝 梁 柳惲 《搗衣詩》:“行役滯風波,遊人淹不歸。” 唐 李白 《估客行》:“海客乘天風,將船遠行役,譬如雲中鳥,一去無蹤跡。”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三:“天下名山福地,類因行役窮日力,且為姑俟回程來觀之語所誤,竟失一往,貽終身之恨者多矣。” 清 戴名世 《憂庵記》:“余好游,時時行役四方,水行乘舟,舟中即憂庵也。” 郁達夫 《星洲既陷厄蘇島困孤舟中賦此見志》詩:“傷亂倦行役,西來又一關。”

拘纏

纏繞;糾纏。 唐 杜甫 《寄題江外草堂》詩:“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纏。”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傑歸真》:“至於邪神偶像,原無靈爽式憑,但人心既為財妖色鬼所惑,或為菸鬼酒魔所迷……遂為魔鬼所拘纏矣。”

潮汐

海水的定時的漲落,由月球和太陽的引力所造成。早潮叫潮,晚潮叫汐

真無

佛教語,即空無。指事物的虛幻不實。 唐 王昌齡 《香積寺禮拜萬回平等二聖僧塔》詩:“真無御化來,借有乘化歸。”

斂去

退縮而離去。《宋史·何灌傳》:“ 灌 迎高射之,發輒中,或著崖石皆沒鏃,敵驚以為神,逡巡斂去。”

解衣

(1).脫衣。《戰國策·齊策六》:“太子乃解衣免服,逃太史之家為溉園。” 唐 杜淹 《<文中子>序》:“ 文中子 於是有四方之志,蓋受《書》於 東海 李育 ……考《易》於族父 仲華 ,不解衣者六歲,其精志如此。”《紅樓夢》第二一回:“ 寳玉 見他不應,便伸手替他解衣,剛解開鈕子,被 襲人 將手推開,又自扣了。”

(2).見“ 解衣推食 ”。

槃礴

1.箕踞而坐。《莊子·田子方》:“ 宋元君 將畫圖……有一史後至者,儃儃然不趨,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視之,則解衣槃礴,臝。君曰:‘可矣,是真畫者也。’” 成玄英 疏:“解衣箕坐,倮露赤身,曾無懼憚。” 宋 王安石 《虎圖》詩:“想當槃礴欲畫時,睥睨眾史如庸奴。”

2.引申為傲視。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項斯》:“槃礴宇宙,戴薊花冠,披鶴氅,就松陰,枕白石,飲清泉,長吟細酌,凡如此三十餘年。”

3.亦作“ 槃薄 ”。盤踞地上。《晉書·五行志中》:“ 洛陽宮 西 宜秋里 石生地中,始高三尺,如香鑪形,後如傴人,槃薄不可掘。”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雞足山》:“往 雞足山 ,山陰而上,屈盤取路,至西南岡,山峯險阻,崖徑槃薄,乃以錫扣,剖之如割,山徑既開,逐路而進。”

4.猶磅礴。高大貌。 晉 郭璞 《江賦》:“ 虎牙 嵥豎以屹崒, 荊門 闕竦而槃礴。”《文選·郭璞<江賦>》作“磐礴”。 李善 註:“廣大貌。” 金 元好問 《梁父吟扇頭》:“槃礴萬古心,塊石入危坐。”

旅雁

指南飛或北歸的雁群。 南朝 宋 謝靈運 《九日從宋公戲馬台集送孔令》詩:“季秋邊朔苦,旅雁違霜雪。” 南朝 梁 沉約 《詠湖中雁》:“白水滿春塘,旅雁每迴翔。” 唐 張籍 《橫吹曲辭·望行人》:“秋風窗下起,旅雁向南飛。” 宋 賀鑄 《登烏江柏子岡懷景仁》詩:“故人越 五嶺 ,旅雁留 三湘 。好待春風暖,相隨還北鄉。”

聯翩

鳥飛翔時的一種姿態。比喻斷續而迅疾

一夜春風,細雨聯翩

天末

天的盡頭。指極遠的地方。 漢 張衡 《東京賦》:“眇天末以遠期,規萬世而大摹。” 唐 杜甫 《天末懷李白》詩:“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清 龔自珍 《水調歌頭·寄徐二義尊大梁》詞:“故人天末不見,使我思華年。” 葉聖陶 《夜》:“狗吠聲同汽車的嗚嗚聲遠得幾乎渺茫,好象在天末的那邊。”

線縷

亦作“線縷”。即線。 唐 杜甫 《龍門閣》詩:“危途中縈盤,仰望垂綫縷。” 唐 白居易 《繡婦嘆》詩:“針頭不解愁眉結,線縷難穿淚臉珠。”

鉦鼓

(1).鉦和鼓。古代行軍或歌舞時用以指揮進退、動靜的兩種樂器。《漢書·平帝紀》:“遣執金吾候 陳茂 假以鉦鼓,募 汝南 、 南陽 勇敢吏士三百人。”《新唐書·南蠻傳下·驃》:“每拜跪,節以鉦鼓……歌已,俯伏,鉦作,復揖舞。” 金 師拓 《游同樂園》詩:“可憐歡樂極,鉦鼓散雲和。” 姚華 《曲海一勺·駢史下》:“或壯麗而為江山,或喧闐而為鉦鼓。”

(2).並稱以言兵事。《漢書·東方朔傳》:“十九學 孫 吳 兵法,戰陣之具,鉦鼓之教,亦誦二十二萬言。”

闐闐

(1).眾多、旺盛貌。《詩·小雅·采芑》:“伐鼓淵淵,振旅闐闐。” 高亨 註:“闐闐,兵勢眾盛貌。” 唐 歐陽詹 《福州南澗寺上方石像記》:“萬物闐闐,各由襲沿。” 宋 洪邁 《夷堅丙志·黃十翁》:“東門外如陽間市肆,往來闐闐。”

(2).形容聲音洪大。《楚辭·九辯》:“屬雷師之闐闐兮,通 飛廉 之衙衙。” 晉 左思 《蜀都賦》:“車馬雷駭,轟轟闐闐,若風流雨散,漫乎數百裡間。” 唐 賈曾 《餞張尚書赴朔方序》:“聽闐闐之去鼓,目悠悠之轉斾。” 清 劉大櫆 《重修孫公橋記》:“鑿琢礱礪,闐闐殷殷。”

黃金

(1)

(2) 銅

黃金折。——《戰國策·齊策四》

太傅齎黃金。

(3) 金

天作黃金色。——《廣東軍務記》

(4) 金黃色

黃金絡馬頭。——《樂府詩集·陌上桑》

(5) 見“金”

吞吐

(1) 吞入吐出,比喻大量進出

這個港口一年可吞吐三千萬噸貨物

(2) 形容言語文章條理不清,意思含糊

吞吐其詞

洪濤

* 浪

洲渚

水中小塊陸地。 晉 左思 《吳都賦》:“島嶼緜邈,洲渚馮隆。” 唐 杜甫 《暮春》詩:“暮春鴛鷺立洲渚,挾子飜飛還一叢。” 阿英 《明朝的笑話》一:“如今那有閒洲渚,寄語沙鷗莫浪眠。”

浩蕩

形容水勢洶湧壯闊

青冥浩蕩。——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浩蕩的長江

連雲

與天空之雲相連。形容高遠,眾多。《文選·潘岳<秋興賦>》:“高閣連雲,陽景罕曜。” 張銑 註:“閣高故稱連雲。” 唐 白居易 《李白墓》詩:“ 採石 江邊 李白 墳,遶田無限草連雲。” 元 周霆震 《宿州歌》:“萬騎連雲發 蜀 都, 宿州 一擲擬摴蒲。”

平生

(1) 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2) 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江海

(1).江和海。《荀子·勸學》:“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江海稱其大者,以無所不容。” 唐 岑參 《送張秘書充劉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覲省》詩:“萬里江海通,九州天地寬。” 蘇曼殊 《本事詩》之三:“ 丹頓 拜倫 是我師,才如江海命如絲。”

(2).舊時指隱士的居處。《莊子·刻意》:“就藪澤,處閒曠,釣魚閒處,無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後漢書·逸民傳序》:“然觀其甘心畎畝之中,憔悴江海之上,豈必親魚鳥樂林草哉。” 宋 蘇軾 《臨江仙》詞:“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3).引申為退隱。 南朝 齊 謝朓 《和王中丞聞琴》:“無為澹容與,蹉跎江海心。” 唐 楊炯 《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於時 魏特進 、 房僕射 、 杜相州 等,並以江海相期,煙霞相許。” 宋 蘇軾 《書諸公送周梓州詩後》:“予既有江海之意,而 正孺 亦慨然有歸歟之嘆。”

(4).泛指四方各地。《後漢書·蔡邕傳》:“ 邕 慮卒不免,乃亡命江海,遠跡 吳會 。” 唐 杜甫 《草堂》詩:“弧矢暗江海,難為游五湖。”《資治通鑑·梁武帝太清二年》:“江海未蘇,干戈暫止。”

豈但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僅”

豈但喜愛足球,他樣樣都喜愛

眼界

目力所及的範圍,借指見識的廣度

窗中縞練舒眼界。——蘇軾《和子瞻雪浪齋》

飄流

同“漂流”

齷齪

(1) 骯髒,污穢

(2) 品行卑劣

卑鄙齷齪

(3) 氣量狹隘,拘於小節

憂煎

憂愁煎迫;憂心如煎,形容極度憂慮

心中憂煎,夜不成寐

今夕

今晚;當晚。 晉 左思 《蜀都賦》:“樂飲今夕,一醉累月。” 唐 韓愈 《玩月喜張十八員外以王六秘書至》詩:“況當今夕圓,又以嘉客隨。” 郭沫若 《落葉》:“風雨瀟瀟著的今夕。”

玉壺

(1) 玉制的壺

(2) 計時器,即宮漏

一片冰心在玉壺。——唐·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人寰

人間;人世

慘絕人寰

造物

(1) 創造萬物,也指創造萬物的神力

(2) 指運氣;造化

清風

清涼的風

清風徐來

清風明月

一帆

(1).一張風帆。 唐 王灣 《次北固山下》詩:“潮平兩岸濶,風正一帆懸。”

(2).借指一舟。 宋 陸游 《黃州》詩:“萬里覊愁添白髮,一帆寒日過 黃州 。”

(3).猶言一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當權所用的,不是科甲的人,不與他好衙門,好地方多是一帆布置。”

鼓柂

見“ 鼓柁 ”。

高眠

(1).高枕安眠。 唐 耿湋 《春日題苗發竹亭》詩:“閒詠疏篁近,高眠遠岫微。” 宋 王禹偁 《五更睡》詩:“左宦離雙闕,高眠盡五更。” 清 李漁 《蜃中樓·姻阻》:“介壽歸來, 河 清無事,龍宮盡日高眠。”

(2).指閒居。 唐 李華 《與弟莒書》:“未遇 趙公 之舉,馬廄高眠,古今一也。” 明 袁宏道 《初杜門》詩:“一笑揮銅綬,高眠謝部民。”

佳處

(1).優美之處。《世說新語·文學》“ 孫興公 作《天台賦》” 南朝 梁 劉孝標 註:“‘ 赤城 霞起而建標,瀑布飛流而界道。’此賦之佳處。”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附錄引 宋 周密 《題<保母帖>》詩:“佳處將無同,閟妙未易語。” 魯迅 《吶喊·故鄉》:“但要我記起他的美麗,說出他的佳處來,卻又沒有影象,沒有言辭了。”

(2).謂勝境。 唐 杜甫 《次空靈岸》詩:“迴帆覬賞延,佳處領其要。” 唐 韓愈 《將至韶州借圖經》詩:“願借圖經將入界,每逢佳處便開看。” 宋 文同 《奉寄興州分判誠之蒲兄》詩:“ 武興 山水郡,左右有佳處。” 明 唐順之 《茅處士妻李孺人合葬墓志銘》:“嘗欲邀諸詩客相與入 天台 雁宕 ,訪 赤城 佳處以為快。”

疇昔

往昔;日前;以前

於疇昔之夜,夢坐奠於兩楹之間。——《禮記·檀弓》

疇昔之事

永嘆

見“ 永嘆 ”。

亦作“ 永嘆 ”。1.長久嘆息。《詩·大雅·公劉》:“篤 公劉 ,於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順迺宣,而無永嘆。” 毛 傳:“民無長嘆,猶 文王 之無悔也。” 晉 陸機 《赴洛》詩之一:“撫膺解攜手,永嘆結遺音。” 宋 文天祥 《跋崔丞相二帖》:“考引昔今,為之永嘆。” 清 陳夢雷 《抒哀賦》:“使慈母戚於重泉兮,嚴親聞而永嘆。”

(2).長吟;詠嘆。《史記·樂書》:“永嘆之, * 之,何也?” 裴駰 集解引 鄭玄 曰:“永嘆, * ,歌遲之也。”

詩詞推薦

還自南邑潮過不及渡因宿江上書所見原文_還自南邑潮過不及渡因宿江上書所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