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行宮作原文
向例燈宵煙火陳,今番過節不教頻。
豈誠官費非民費,可識還淳在尚淳。
晝靜詩書堪枕葄,年深松柏益精神。
舊新詩句難僂指,何必多慚杜甫嗔。
詩詞問答
問:涿州行宮作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涿州行宮作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涿州行宮作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二
2. 向年南巡啟蹕在上元前地方官每於近頓預備煙火今歲節後啟鑾因傳諭直
參考注釋
向例
以往的規則;慣例
飛雲向例的脾氣,一看見女人就把什麼都忘了。——《彭公案》
燈宵
猶燈夜。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序》:“燈宵月夕,雪際花時。”《清平山堂話本·刎頸鴛鴦會》:“奈何往來之人應接不暇,便約在燈宵相會。” 余懷 《板橋雜記》附錄 明 沉周 《盒子會辭》:“平樂燈宵鬧如沸,燈火烘春笑聲內。”
煙火
(1) 火和煙
嚴禁菸火
滿面塵灰煙火色。——唐· 白居易《賣炭翁》
(2) 熟食
不食人間煙火
(3) 煙花
教賁四叫花兒匠來,做幾架煙火。——《 * 》
(4) 祭祖時點的香火,借指後嗣
(5) 指烽火
今番
這次;此次;這回
過節
在節日裡進行慶祝活動;度過節日
過節後我們將投入新的訓練
官費
舊指由政府出錢
官費出洋
還淳
回復到原來的淳樸狀態。《南齊書·明帝紀》:“永覽玄風,兢言集愧,思所以還淳改俗,反古移民。” 唐 杜甫 《上韋左相二十韻》:“廟堂知至理,風俗盡還淳。” 明 李詡 《戒庵老人漫筆·張羅峰》:“今乃人人侈用,一變至此,誠不可不反正還淳。”
詩書
(1) 指《詩經》和《尚書》
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2) 泛指一般書籍、詩文
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漫捲詩書喜欲狂。——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枕葄
猶枕藉。引申謂沉迷。 清 王韜 《<幽夢影>序》:“惟知枕葄簡編,沉酣典籍。”
松柏
(1) 松樹與柏樹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堅貞的潔操
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3) 指墳墓。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
將軍松柏不剪,親戚安居。高台未傾,愛妾尚在。悠悠爾心,亦何言。——《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
精神
(1) 指意識、思維、神志等
精神為之。——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復舊。——《聊齋志異·促織》
(3) 指內容的實質所在;主要的意義
譯者沒有體會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飽滿
(5) 活躍;有生氣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撓之精神。——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犧牲精神。
詩句
詩的句子。亦泛指詩。 唐 韓愈 《和侯協律詠筍》:“ 侯生 來慰我,詩句讀驚魂。” 元 薩都剌 《登北固山無傳上人小樓》詩:“百年詩句里, 三國 酒杯間。” 郭小川 《把家鄉建成天堂》詩:“我的詩句是戰鼓。要永遠永遠催動你們前進。”
僂指
屈指而數;屈指。《荀子·儒效》:“雖有聖人之知,未能僂指也。” 元 李冶 《敬齋古今黈》卷五:“大抵僂,曲也,未能僂指,言未能曲指以一二數也。” 明 宋濂 《生生堂記》:“僂指計之,誠甲子一周矣。” 清 丘逢甲 《汕頭海關歌》:“歲十萬人出此關,僂指來歸十無四。” 況周頤 《蕙風詞話續編》卷一:“此類可歌文,尤不勝僂指,紅簫鐵板,異曲同工已。”
何必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杜甫
(712—770) 唐代著名詩人。祖籍襄陽,生於河南鞏縣。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杜甫被公認為唐代以來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著有《杜少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