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雲軒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養雲軒原文

岩半虛軒俯明湖,愛此兼得山水趣。

因之醞釀易生雲,靉靅亦恆於此住。

邇來膏澤足青郊,禾黍怒長麥秋屬。

卻是宜晹日以晅,無藉容容致雨霔。

分付養者須靳之,莫使出楹滿空布。

詩詞問答

問:養雲軒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養雲軒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遇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三十八

參考注釋

明湖

(1).明淨的湖水。 唐 李白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

(2). 明 聖湖 的簡稱。 杭州 西湖 的別名。 宋 曾鞏 《西湖二月二十日》詩:“漾舟 明湖 上,清鏡照衰顏。” 清 吳偉業 《南生魯六真圖歌》:“ 明湖 夜雨天涯客,握手停杯話疇昔。” 靳榮藩 集覽引《大清一統志》:“ 西湖 即古 明聖湖 。”

山水

(1) 山上流下來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風景

山水相連

(3) 指山水畫

潑墨山水

吳道玄…因寫 蜀道山水,始創山水之體,自為一家。—— 唐·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醞釀

造酒的發酵過程,比喻做準備工作

解決辦法正在醞釀中

靉靅

昏暗貌。《文選·木華<海賦>》:“氣似天霄,靉靅雲布。” 李善 註:“靉靅,昬闇貌。”

於此

(1).在此。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順天道以殺伐,時休息於此。”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依世尚同,詭時則異。有一於此,兩非默置。”

(2).如此。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思計此變,無傷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還之。”

(3).至此;至今。 宋 蘇軾 《潮州修韓文公廟碑》:“獨 韓文公 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於正,蓋三百年於此矣。”

邇來

最近以來

膏澤

(1) 滋潤土壤的雨水

良田無晚歲,膏澤多豐年。——曹植《贈徐幹》

(2) 比喻恩惠

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足青

深青藍色。 清 西清 《黑龍江外記》卷五:“棉花非土產,布來自 奉天 ,皆南貨,亦有販京貨者,毛藍足青等布是已,然皆呼為京靛。”

禾黍

(1).禾與黍。泛指黍稷稻麥等糧食作物。《史記·宋微子世家》:“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後漢書·承宮傳》:“後與妻子之 蒙陰山 ,肆力耕種,禾黍將孰,人有認之者, 宮 不與計,推之而去,由是顯名。” 宋 曾鞏 《送程公闢使江西》詩:“袴襦優足徧里巷,禾黍豐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節:“由草料的恐慌,發生了芻秣的栽培;由芻秣的栽培,更發明了禾黍的種植。”

(2).《詩·王風·黍離序》:“《黍離》,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 宗周 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後以“禾黍”為悲憫故國破敗或勝地廢圮之典。 唐 許渾 《金陵懷古》詩:“楸梧遠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宮。” 宋 蘇軾 《南都妙峰亭》詩:“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擒嚭》:“千載 吳 宮皆禾黍。嘆故國已無望。” 清 周實 《重九偕吹萬天梅亞希哲夫石子平子諸子過明故宮謁孝陵有作》詩之一:“松楸抱恨依殘日,禾黍傷心賦變風。”

麥秋

麥子成熟後的收割季節,一般在夏季,但具體日期各地不一

無藉

不用襯墊。《禮記·曲禮下》:“執玉,其有藉者則裼,無藉者則襲。” 鄭玄 註:“藉,藻也……無藻為質。” 陳澔 集說:“所謂無藉,謂圭璋特達,不加束帛。”

(1).見“ 無籍 ”。

(2).無所顧忌,無賴。《醒世恆言·張孝基陳留認舅》:“﹝那先生﹞只當不知,不去拘管他,所以 過遷 得人(任)意無藉,家中毫不知覺。”

(3).指無賴漢。 明 李日華 《南西廂記·飛虎授首》:“慕少艾而猖狂,逼人閨閫;合無藉以擾攘,亂我王師。”《醒世恆言·杜子春三入長安》:“相交了這般無藉,肯容你在家受用不成?”

容容

(1).紛亂動盪貌。《楚辭·九章·悲迴風》:“紛容容之無經兮,罔芒芒之無紀。” 朱熹 集註:“容容,紛動之貌。”《史記·淮陰侯列傳》:“夫鋭氣挫於險塞,而糧食竭於內府,百姓罷極怨望,容容無所倚。” 三國 魏 阮籍 《清思賦》:“翩翼翼以左右兮,紛悠悠以容容。”

(2).煙雲浮動貌。《楚辭·九歌·山鬼》:“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 南朝 齊 王融 《青青河畔草》詩:“容容寒煙起,翹翹望行子。”

(3).盛多貌。《楚辭·九辯》:“載雲旗之委蛇兮,扈屯騎之容容。”《漢書·揚雄傳上》:“壄盡山窮,囊括其雌雄,沉沉容容,遙噱虖紭中。” 王先謙 補註引 王念孫 曰:“沉容雙聲字,謂禽獸眾多之貌。” 清 唐甄 《潛書·大命》:“容容其山,旅旅其石,與地終也。” 清 黃景仁 《貂裘換酒·題萬黍維<持籌讀律圖>》詞:“阿堵且難求便得,大願幾時方足?總輸與容容之福。”

(4).隨眾附和。《史記·張丞相列傳》:“其治容容隨世俗浮沉,而見謂諂巧。”《漢書·翟方進傳》:“朕誠怪君,何持容容之計,無忠固意,將何以輔朕帥道羣下?” 顏師古 註:“容容,隨眾上下也。” 南朝 陳 徐陵 《與楊僕射書》:“諤諤非 周 舍,容容類 胡廣 ,何其無諍臣哉!”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九:“方 劉 項 之勢,雌雄未決也,其間豈無容容狡詐之士,首鼠兩端,以觀成敗。而為身謀者乎?”

(5).飛揚飄動貌。《漢書·禮樂志》:“神之行,旌容容,騎沓沓,般縱縱。” 顏師古 註:“容容,飛揚之貌。”

分付

(1).分別付與。《漢書·原涉傳》:“賓客爭問所當得, 涉 乃側席而坐,削牘為疏,具記衣被棺木,下至飯含之物,分付諸客。”《三國志·魏志·鮮卑傳》:“ 比能 眾逐彊盛,控弦十餘萬騎,每鈔略得財物,均平分付。”《敦煌變文集·漢將王陵變》:“皇帝聞奏,龍顏大悅,開庫賜彫弓兩張,寳箭兩百隻,分付與二大臣。”

(2).交給。 唐 白居易 《題文集櫃》詩:“身是 鄧伯道 ,世無 王仲宣 ;祇應分付女,留與外孫傳。”《宣和遺事》前集:“故 堯王 不將天下傳與他,卻分付與 舜王 了。”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貧僧積下幾文起坐,盡數分付足下,勿以寡見阻。” 元 關漢卿 《魯齋郎》第三折:“我將家緣家計,都分付與你兩口兒,每月齋糧道服,休少了我的,我往 華山 出家去也。”

(3).付託;寄意。 宋 毛滂 《惜分飛》詞:“今夜山深處,斷魂分付潮回去。” 宋 楊恢 《祝英台近》詞:“都將千里芳心,十年幽夢,分付與一聲啼鴂。” 清 納蘭性德 《木蘭花慢·送梁汾南行》詞:“從此覊愁萬疊,夢回分付啼螿。”

(4).囑咐;命令。 唐 方乾 《尚書新創敵樓》詩之二:“直須分付丹青手,畫出旌幢遶謫仙。”《水滸傳》第四五回:“ 石秀 又分付道:‘哥哥今晚且不可胡發説話。’” 清 李漁 《慎鸞交·就縛》:“分付眾將們,從今以後,晝夜須行五百里。”《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彙編·平粵紀聞》:“該匪遂將 嘉定 縣城閉守,分付各店開張。”

(5).指交代;講明。 元 張國賓 《合汗衫》第三折:“官人呵這言語休著你爺知……則去那娘親上分付明白。”《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果然肯賣,但憑分付價錢,不敢吝惜。”

(6).表示;流露。 宋 周邦彥 《感皇恩》詞:“淺顰輕笑,未肯等閒分付。為誰心子裡,長長苦?” 宋 無名氏 《九張機》詞之二:“深心未肯輕分付,回頭一笑,花間歸去,只恐被花知。”

(7).處置;發落。 宋 石孝友 《卜運算元》詞:“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應難去也難,此際難分付。” 宋 劉克莊 《賀新郎》詞:“北望神州路,試平章、這場公事,怎生分付?”《古今小說·臨安里錢婆留髮跡》:“ 戚漢老 見了許多財物,心中歡喜,連聲應道:‘這小事,但憑大郎分付。’”

詩詞推薦

養雲軒原文_養雲軒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