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和審言與孫少述會游審言以病不至

作者:沈遘 朝代:宋代

原文

三吳高士厭英躔,乘興南來得暫延。

俗役更思拋吏幾,勝游還約泛湖船。

平生慕義如饑渴,自昔論交孰後先。

獨恨良朋不相對,一吟嘉句重悁悁。

詩詞問答

問:《次韻和審言與孫少述會游審言以病不至》的作者是誰?答:沈遘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沈遘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遘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參考注釋

三吳

(1).地名。 晉 指 吳興 、 吳郡 、 會稽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漸水》:“ 永建 中, 陽羨 周嘉 上書,以縣( 會稽 )遠,赴會至難,求得分置,遂以 浙江 西為 吳 ,以東為 會稽 。 漢高帝 十二年,一 吳 也,後分為三,世號‘ 三吳 ’。 吳興 、 吳郡 , 會稽 其一焉。” 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論畫體工用榻寫》:“ 江 南地潤無塵,人多精藝, 三吳 之跡,八絶之名, 逸少 右軍, 長康 散騎,書畫之能,其來尚矣。”

(2).地名。 唐 指 吳興 、 吳郡 、 丹陽 。《通典·州郡十二》:“ 蘇州 , 春秋 吳國 之都也……與 吳興 、 丹陽 為 三吳 。 齊 因之。 陳 置 吳州 。 隋 平 陳 ,改曰 蘇州 。 煬帝 初,復曰 吳州 ,尋為 吳郡 。大 唐 為 蘇州 ,或為 吳郡 。” 唐 趙元一 《奉天錄》卷三:“今天下安危,在於 淮 楚 。師振則 三吳 安, 三吳 安則國家不失外府。” 唐 杜牧 《題桐葉》詩:“ 三吳 煙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

(3).地名。 宋 指 蘇州 、 常州 、 湖州 。 宋 司馬光 《送楊太祝忱知長洲縣》詩:“ 三吳 佳縣首,民物舊熙熙。”

(4).泛指 長江 下游一帶。 唐 李白 《猛虎行》:“ 三吳 邦伯皆顧盼,四海雄俠兩追隨。” 金 劉致君 《鷓鴣天》詞:“修月客,弄雲娘, 三吳 清興入淋浪。”

高士

志趣、品行高尚的人;超脫世俗的人,多指隱士

吾聞魯連先生, 齊國之高士也。——《戰國策·趙策》

乘興

乘著一時高興

來得

顯得

騎車太累,不如叫輛出租來得舒服

勝游

(1).快意的遊覽。 唐 劉禹錫 《奉和裴侍中將赴漢南留別座上諸公》:“管弦席上留高韻,山水途中入勝游。” 金 元好問 《探花詞》:“美酒清歌結勝游,紅衣先為渚蓮愁。” 明 楊慎 《自香松堡至金龍哨》詩:“雲隈月渚兩風流,並馬探春亦勝游。” 阿英 《鹽鄉雜信》十一:“覺得今日的勝游,其結果,不過是增加來日的悲痛而已。”

(2).指勝游之地。 唐 韓愈 《秋字》詩:“莫以 宜春 遠,江山多勝游。” 宋 張淏 《雲谷雜記·艮岳》:“ 徽宗 艮岳 為勝游六七,曰 躍龍澗 、 漾春坡 、 桃花閘 、 雁池 、 迷真洞 ,其餘勝跡不可殫記。”

平生

(1) 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2) 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慕義

傾慕仁義。 漢 賈誼 《新書·數寧》:“苟人跡之所能及,皆鄉風慕義,樂為臣子耳。”《新唐書·裴行儉傳》:“ 麟德 二年,擢累 安西 都護,西域諸國多慕義歸附。”《清史稿·克勤郡王岳託傳》:“今慕義歸降,善為撫卹,毋令失所,則人心附,大業成矣。”

饑渴

(1).腹餓口渴。《詩·王風·君子於役》:“君子於役,苟無飢渴。”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二》:“此蛇所以致鳥雀而捕之者,今留付汝,幸善飼之,勿令飢渴。” 艾青 《春》詩:“而這古老的土地呀,隨時都像一隻飢渴的野獸,舐吮著年輕人的血液,頑強的人之子的血液。”

(2).比喻期望殷切,如飢似渴。《孔叢子·公儀》:“君若飢渴待賢,納用其謀,雖蔬食水飲, 伋 亦願在下風。” 清 李漁 《風箏誤·遣試》:“小生方在驚疑之際,彼婦正在飢渴之中。”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五章二:“對於飢渴著勝利的老百姓,即使小敗已經就是好訊息了,何況還是‘大捷’。”

(1).腹餓口渴。飢,通“ 飢 ”。《商君書·戰法》:“民倦且饑渴。”

(2).比喻期望殷切,如飢似渴。 宋 曾鞏 《到亳州與南京張宣徽啟》:“始敢通牋記參候之禮,庶幾將心誠饑渴之勤載省孤蒙。”

自昔

往昔;從前。《詩·小雅·楚茨》:“自昔何為?我蓺黍稷。” 晉 陸機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自昔哲王,先天而順。” 唐 盧照鄰 《五悲·悲今日》:“自昔相逢,把臂談玄;橫雕龍於翠尾,飛縞鳳於瓊筵。” 宋 范成大 《臘月村田樂府·爆竹行》:“歲朝爆竹傳自昔, 吳 儂正用前五日,食殘豆粥掃罷塵,截筒五尺煨以薪。”

論交

(1).爭論與交談。 唐 李頎 《行路難》詩:“秋風落葉閉重門,昨日論交竟誰是。”

(2).結交;交朋友。 唐 高適 《送前衛縣李寀少府》詩:“怨別自驚千里外,論交卻憶十年時。” 宋 陳師道 《贈魯直》詩:“相逢不用蚤,論交宜晚歲。” 清 龔自珍 《哭鄭八丈》詩:“論交三世久,問字兩兒趨。” 張昭漢 《癸丑暮秋偕璧子漫遊長江歌以紀事》:“古人論交恩義重,徙倚琴臺有餘痛。”

後先

腳前腳後距離很近

舟與哨相後先。——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良朋

好友。《詩·小雅·常棣》:“每有良朋,況也永嘆。” 唐 李商隱 《漫成》詩之一:“ 沉 宋 裁辭矜變律, 王 楊 落筆得良朋。”《三國演義》第五七回:“弦歌知雅意,杯酒謝良朋。” 續範亭 《登高望林老葉參謀長不至》詩:“聞道 延安 多集會,良朋不至秋風來。”

相對

(1) 面對面;相向

大與小相對

(2) 非絕對的(跟“絕對”相對)

各個具體過程的發展都是相對的

(3) 比較來說

相對不錯

嘉句

佳句。 宋 蘇軾 《次韻孔常父送張天覺河東提刑》:“定向秋山得嘉句,故關黃葉滿行輈。”嘉,一本作“ 佳 ”。

悁悁

(1).憂悶貌。《詩·陳風·澤陂》:“寤寐無為,中心悁悁。” 毛 傳:“悁悁,猶悒悒也。” 漢 劉向 《九嘆·惜賢》:“勞心悁悁,涕滂沲兮。”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四:“如何又須別,使我抱悁悁。” 清 龔自珍 《桐君仙人招隱歌》:“過從誰歟客盈千,一客對之中悁悁。” 林學衡 《秋夜琴聲曲》:“此時清響疑流泉,美人不來心悁悁。”

(2).忿怒貌。 漢 荀悅 《漢紀·元帝紀上》:“今陛下不忍悁悁之忿,欲驅士眾捐之大海之中,快心幽冥之地,非所以拯飢饉全元元也。”《後漢書·陳蕃傳》:“至於陛下,有何悁悁?而小人道長,營惑聖聽,遂使天威為之發怒。”

(3).懇切貌。 宋 蘇轍 《高安》之四:“願涉新歲,脫去宿殃,祿命增長,骨肉和合,悁悁誠意,莫敢盡宣。” 宋 楊萬里 《寄謝蜀帥袁起岩尚書閣學寄贈藥物》詩:“只有 錦城 袁閣學 ,寄詩贈藥意悁悁。” 清 柯煜 《題潯陽送客圖為宋蘭揮檢討賦》:“還君此畫情悁悁,幽齋燈灺耿不眠。”

詩詞推薦

次韻和審言與孫少述會游審言以病不至原文_次韻和審言與孫少述會游審言以病不至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