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贈唐荊川二首·其二原文
草深門逕往來稀,澤國風霜滿薜衣。
苦節喜為貧士詠,遺榮久食故山薇。
春邀田父看分社,夜對鄰僧話息機。
卻怪鵔鸃冠尚在,歲時聊著戲庭闈。
詩詞問答
問:再贈唐荊川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王立道
問:再贈唐荊川二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再贈唐荊川二首·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王立道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立道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微韻
參考注釋
門徑
門前的小路
往來
(1) 去和來
往來種作。——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往來視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來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往來而不絕。——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2) 交往;過從
老死不相往來。——《史記·貨殖列傳》
誠欲往來。——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3) 交往的人
往來無白丁。——唐· 劉禹錫《陋室銘》
澤國
(1) 多水的地區;水鄉
澤國用龍節。——《周禮·地官·掌節》
江村夜漲浮天水,澤國秋生動地風。——唐·杜牧《題白雲樓》
(2) 遭水淹了的地區
那年發大水,這裡成了一片澤國
風霜
(1) 在有冷空氣吹來的地區出現的一種氣霜
(2) 比喻旅途上或生活中所經歷的艱難困苦
久經風霜
薜衣
“薜荔衣”的簡稱。 唐 沉佺期 《入少密溪》詩:“自言避喧不避 秦 ,薜衣耕鑿 帝堯 人。” 元 王逢 《贈窮獨叟》詩:“薜衣帶胡繩,三年限朝儀。” 明 唐順之 《贈江陰陳君》詩:“身著薜衣稱隱吏,園多橘樹比封君。”參見“ 薜荔衣 ”。
苦節
《易·節》:“節,亨。苦節,不可貞。” 孔穎達 疏:“節須得中。為節過苦,傷於刻薄。物所不堪,不可復正。故曰‘苦節,不可貞’也。”意謂儉約過甚。後以堅守節操,矢志不渝為“苦節”。《漢書·蘇武傳》:“以 武 苦節老臣,令朝朔望,號稱祭酒,甚優寵之。” 宋 陸游 《漣漪亭賞梅》詩:“苦節雪中逢 漢 使,高標澤畔見 湘纍 。” 明 孫仁孺 《東郭記·殆不可復》:“想 於陵仲子 真清潔,處塵世甘心苦節。” 魯迅 《華蓋集·“碰壁”之後》:“就如 中國 歷來的大多數媳婦兒在苦節的婆婆腳下似的,都決定了暗淡的運命。”
貧士
亦作“ 貧仕 ”。窮士;窮儒生。《管子·問》:“貧士之受責於大夫者幾何人?” 晉 陸雲 《寒蟬賦》:“若夫歲聿云暮,上天其涼,感運悲聲,貧士含傷。”《敦煌變文集·醜女緣起》:“於是貧仕蒙詔,跪拜大王已了。”《敦煌變文集·醜女緣起》:“於是貧仕既蒙駙馬,與高品知聞,書題往來,已相邀會。” 唐 皮日休 《蚊子》詩:“貧士無絳紗,忍苦臥茅屋。” 清 袁枚 《戲仿<易林>》詩之二:“貧士遇珠,奄人遇姝,豈不相愛,徒生嗟吁。”
遺榮
(1).謂拋棄榮華富貴;超脫塵世。 晉 張協 《詠史》:“達人知止足,遺榮忽如無。” 唐 柳宗元 《柳常侍行狀》:“味道腴以代膏粱,含德輝而輕紱冕,遺榮養素,恬淡如也。” 清 錢柏齡 《酬朱穆公天台見懷四韻》:“遠媿遺榮客,深居 桐柏山 。”
(2).指身後之榮譽。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夫差內傳》:“ 吳王 不 * , 越王 復使謂曰:‘何王之忍辱厚恥也。世無萬歲之君,死生一也。今子尚有遺榮,何必使吾師眾加刃於王。’”《宋書·范曄傳》:“恩非望始,沒有遺榮,終古以來,未有斯比。” 唐 張說 《贈陳州刺史義陽王神道碑》:“王生不得志,沒受遺榮。”
(3).猶殘花。 明 劉基 《題錢舜舉折枝山茶》詩:“歲暮寒氣結,百卉無遺榮。懿此獨不凋,方冬燁紅英。”
故山
舊山。喻家鄉。 漢 應瑒 《別詩》之一:“朝雲浮四海,日暮歸故山。” 唐 司空圖 《漫書》詩之一:“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 宋 秦觀 《呂與叔挽章》之一:“追惟獻歲發春間,和我新詩憶故山。” 凌景堅 《寄十眉》詩:“應被故山猿鶴笑,我偏無計渡 汾 南。”
田父
老農
對鄰
對門的鄰居。如:他們兩家是對鄰。
息機
(1).息滅機心。《楞嚴經》卷六:“息機歸寂然,諸幻成無性。” 唐 杜甫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詩之五:“側身天地更懷古,回首風塵甘息機。” 宋 王禹偁 《前普州刺史康公預撰神道碑》:“君子知命,達人息機。” 明 唐順之 《羅君八十壽序》:“及其晚年,息機以歸老,蕭然一室,若不知有門外事者。” 郁達夫 《毀家詩紀》之十八:“千里行程暫息機,江山依舊境全非。”
(2).停止機械運轉。 宋 梅堯臣 《陪觀新水磑》詩:“激射聊因勢,迴環豈息機。”
鸃冠
冠名。飾鵕鸃羽。 秦 漢 之初以為侍中冠。《說文義證·鳥部》“鸃”引 北齊 劉晝 《新論·從化》:“ 趙武靈王 好鵕翿,國人鹹冠鸃冠。”今本《新論》作“鵕冠”。
歲時
一年;四季;季節
前所謂權門者,自歲時優臘一刺之外,即經年不往也。——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庭闈
內舍。多指父母居住處。《文選·束晳〈補亡〉詩》:“眷戀庭闈,心不遑安。” 李善 註:“庭闈,親之所居。” 唐 張九齡 《酬宋使君見詒》詩:“庭闈際海曲,軺傳荷天慈。” 清 劉大櫆 《少宰尹公行狀》:“公少而卓犖多才,遵太夫人朝夕庭闈之訓,言動皆必以禮。”因用以稱父母。 唐 杜甫 《送韓十四江東省覲》詩:“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 宋 王安石 《憶昨詩示諸外弟》:“刻章琢句獻天子,釣取薄祿歡庭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