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後山原文
山程渺渺去,曉色尚熹微。
野鶴穿松徑,殘花點客衣。
溪魚當鏡躍,山鳥近人飛。
卻憶漁郎說,桃源果是非。
詩詞問答
問:過後山的作者是誰?答:李賢
問:過後山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過後山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李賢的名句有哪些?答:李賢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微韻
參考注釋
山程
(1).山間的路程。 唐 皇甫曾 《烏程水樓留別》詩:“山程隨遠水, 楚 思在青楓。”
(2).指行路于山中。 宋 陸游 《梅市暮歸》詩:“山程策小蹇,水泛搖短楫。” 清 納蘭性德 《菩薩蠻》詞:“山程兼水宿,漏點清鉦續。”
渺渺
形容悠遠;久遠
雲海渺渺無際
曉色
拂曉時的天色;晨曦。 唐 虞世南 《和鑾輿頓戲下》:“銀書含曉色,金輅轉晨飇。” 宋 秦觀 《滿庭芳》詞:“曉色雲開,春隨人意,驟雨才過還晴。” 清 黃鷟來 《秋曉行阧山》詩:“曉色破蒼煙,青山入雲際。”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十:“凝凝的細露,淡淡的曉色,長林豐草間偶然一陣一陣清風。”
熹微
微明,光未盛的樣子
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野鶴
鶴居林野,性孤高,常喻隱士。 唐 劉長卿 《送方外上人》詩:“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唐 韋應物 《贈王侍御》詩:“心同野鶴與塵遠,詩似冰壺見底清。”
松徑
松間小路。 南朝 梁 劉孝先 《和亡名法師秋夜草堂寺禪房月下》:“洞戶臨松徑,虛窗隱竹叢。” 唐 元結 《登白雲亭》詩:“出門見 南山 ,喜逐松逕行。” 宋 蘇轍 《游鍾山》詩:“石梯南下俯城闉,松徑東蟠轉山谷。”
花點
(1).擊鼓時基調加花的一種華麗鼓點。 孫犁 《白洋淀紀事·光榮》:“一到這裡,敲大鼓的故意敲了一套花點。”
(2).謂點射。 王集成 《團結自己,消滅敵人》:“說著拖過槍來……一邊打,還故意賣弄地來了個‘花點’。”
客衣
指客行者的衣著。 唐 祖詠 《泊揚子津》詩:“ 江 火明沙岸,雲帆礙浦橋。夜衣今日薄,寒氣近來饒。” 唐 高適 《使青夷軍入居庸》詩:“匹馬行將久,征途去轉難。不知邊地別,只訝客衣單。” 宋 晁補之 《村居即事》詩:“十載京塵化客衣,故園榆柳識春歸。” 金 元好問 《望蘇門》詩:“諸父當年此往還,客衣塵土淚斑斑。”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李蘭青詩》:“蒼茫雲水外,帆挾浪花飛。落日在江樹,微寒生客衣。”
近人
(1) 近代的或現代的人
(2) 跟自己關係比較近的人
近人不說遠話
漁郎
打魚的年輕男子。 唐 許渾 《灞上逢元九處士東歸》詩:“舊交已變新知少,卻伴漁郎把釣竿。” 明 文徵明 《桃園圖》詩:“桑麻雞犬自成村,天遣漁郎得問津。” 清 魏源 《天台石樑雨後觀瀑布歌》:“山中勝不傳山外, 武陵 難向漁郎道。”
桃源
(1).“ 桃花源 ”的省稱。 南朝 陳 徐陵 《山齋詩》:“桃源驚往客,鶴嶠斷來賓。” 唐 杜甫 《北征》詩:“緬思桃源內,益嘆身世拙。” 明 張煌言 《贈盧牧舟大司馬》詩:“ 并州 正有來蘇望,忍説桃源可避 秦 。” 鄒韜奮 《萍蹤憶語》二八:“他們缺乏相當的娛樂, * 也是一條出路。所以有許多都在這裡面尋覓他們的桃源。”參見“ 桃花源 ”。
(2).指 桃源洞 。 唐 李涉 《贈長安小主人》詩:“仙路迷人應有術, 桃源 不必在深山。” 元 任昱 《清江引·題情》曲:“ 桃源 水流清似玉,長恨因緣誤。”參見“ 桃源洞 ”。
(3). 宋 時 臨安縣 嘉會門 外 泠水峪 ,夾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人稱 桃源 ,為都人游集之地。 蘇軾 《介亭餞楊傑次公》詩“丹青明滅 風篁嶺 ,環佩空響 桃花源 ” 查慎行 注引 元 潛說友 《鹹淳臨安志》:“ 泠水峪 在 嘉會門 外,夾山多桃花,中有流水,為城南勝概,舊呼 桃源 ,遊人多集焉。”
是非
(1) 對與錯;正確和謬誤
是非問題
(2) 口舌;糾紛
搬弄是非
(3) 評論;褒貶
不屑隨人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