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謁北海神廟敬成長律原文
戊戌重經渤海堧,命脩神廟致誠虔。
祈恬澥浪恆福國,永佑桑田默贊天。
是日帛香瞻㕉窟,千秋俎豆奠垓埏。
欽惟二祖躬開創,早荷帡幪此濟川。
詩詞問答
問:瞻謁北海神廟敬成長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瞻謁北海神廟敬成長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瞻謁北海神廟敬成長律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一百
參考注釋
海堧
見“ 海壖 ”。
神廟
(1).帝王的宗廟。 唐 李商隱 《南朝》詩:“敵國軍營漂木柹,前朝神廟鎖煙煤。”
(2).猶佛寺。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五》:“ 趙 建武 八年,比釋 道龍 和 上竺 浮圖澄 ,樹德勸化,興立神廟。”
(3).稱 宋神宗 趙頊 。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四:“且 英宗 受天下於 仁祖 ,故 神廟 所以養 慈聖光獻 者備極隆厚。” 金 王若虛 《臣事實辨下》:“ 介甫 初以 唐 虞 之事責 神廟 ,以 皋 、 夔 、 稷 、 契 自任, 漢 唐 而下皆所不道,何其高也。”
(4).稱 明神宗 朱翊鈞 。 明 劉若愚 《酌中志·憂危竑議前紀》:“ 神廟 天性至孝,上事聖母,勵精勤政。”
誠虔
虔誠,真誠恭敬。《再生緣》第六三回:“齋戒過,秉誠虔,薰沐畫描敬佛尊。” 郭沫若 《今昔集·今天創作的道路》:“這一幕偉大的戲劇,這一篇崇高的史詩,只等有耐心的、謙抑誠虔、明朗健康的筆來把它寫出。” 王西彥 《古屋》第一部七:“這便是那位大學生,那位誠虔的基督教徒。”
福國
幸福的地域。 清 鄭珍 《江邊老叟歌》:“君自 貴州 入 湖北 , 貴州 多山誠福國。”
桑田
(1).種植桑樹與農作物的田地。《詩·鄘風·定之方中》:“星言夙駕,説於桑田。”
(2).也專指植桑之田。 唐 韋應物 《聽鶯曲》詩:“伯勞飛過聲跼促,戴勝下時桑田緑。”《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八回:“過了半年光景,他忽然有事要到 肇慶 去巡閲,他便説出來要順便踏勘桑田。這個風聲傳了出去,嚇得那些承辦蠶桑的鄉紳,屎屁直流!”
(3).指桑田滄海的相互變化。 明 楊珽 《龍膏記·遊仙》:“看人間幾變桑田,忙提覺柱下仙官,早喚醒繡戶嬋娟,休戀著舞鏡飛鸞。” 清 吳偉業 《海戶曲》:“遂使 相如 夸陸海,肯教 王母 笑桑田。”參見“ 桑田滄海 ”。
(4).古地名。 虢 地。《左傳·僖公二年》:“ 虢公 敗 戎 於 桑田 。” 楊伯峻 註:“ 桑田 即今 河南省 靈寶縣 之 稠桑驛 。”
默贊
暗中贊助。 明 唐順之 《祭弓矢文》:“賴明靈之默贊,似有牖乎余衷。”
千秋
(1) 千年
(2) 歲月久遠
(3) 生日。敬辭,指人的壽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曹雪芹《紅樓夢》
俎豆
(1) 俎和豆,古代祭祀、宴會時盛肉類等食品的兩種器皿
(2) 指奉祀
俎豆千秋
垓埏
1.天地的邊際。指極遠的地區。語出漢司馬相如《封禪文》:"上暢九垓,下溯八埏。"欽惟
發語詞。猶言敬思。 南朝 梁武帝 《踐祚後與諸州郡敕》:“欽惟邃古,爰及近代,雖禪代異時,而成功一揆。” 清 李煦 《山東等處豐收並報兩淮煎鹽不善稽察折》:“奴才跪讀之下,欽惟我皇萬歲,洪福齊天,所以有如此之豐年,從來罕見。”
二祖
(1).指 漢高祖 與 漢世祖 光武帝 。《文選·班固<典引>》:“然後宣二祖之重光,襲四宗之緝熙。” 蔡邕 註:“ 高祖 、 光武 為二祖。”《文選·張衡<東京賦>》:“瞻仰二祖,厥庸孔肆。” 張銑 註:“二祖, 高祖 光武 也。” 北魏 崔鴻 《十六國春秋·前趙·劉宣》:“每讀《漢書》 蕭何 鄧禹 傳,未嘗不反覆詠之曰:‘大丈夫若遭二祖,終不令兩公獨擅美於前矣。’”
(2).指 晉太祖 文帝 司馬昭 與 晉世祖 武帝 司馬炎 。《文選·陸機<答賈長淵>》:“惟公太宰,光翼二祖。” 李善 注引 臧榮緒 《晉書》:“ 晉太祖 為大將軍,以 賈充 為司馬右長史,及 世祖 受禪,轉太宰。”《文選·乾寶<晉紀總論>》:“二祖逼禪代之期,不暇待三分八百之會也。” 張銑 註:“二祖謂 太祖 文皇帝 , 代祖 武皇帝 。”
(3).指 唐高宗 與 玄宗 。《新唐書·李德裕傳》:“ 高宗 時 劉道合 玄宗 時 孫甄生 皆能作黃金,二祖不之服,豈非以宗廟為重乎?”
(4).指曾祖父與祖父。《文選·曹植<王仲宣誄>》:“自君二祖,為光為龍。” 呂向 註:“ 粲 曾祖 襲 ,祖 暢 ,皆為 漢 三公。”
(5).佛家指 中國 禪宗第二代祖師 慧可 。《景德傳燈錄·僧那禪師》:“會二祖説法,與同志十人投祖出家。” 張遵騮 《隋唐五代佛教大事年表·公元五九三年》:“禪宗二祖 慧可 卒。”
開創
創立,開拓創建
帡幪
1.本指帳幕。後亦引申為覆蓋。
2.庇蔭,庇護。
濟川
猶渡河。語出《書·說命上》:“爰立作相,王置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納誨,以輔台德。若金,用汝作礪;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後多以“濟川”比喻輔佐帝王。 唐 獨孤及 《庚子歲避地至玉山酬韓司馬所贈》詩:“已無濟川分,甘作乘桴人。” 明 張居正 《再謝御書疏》:“期少效濟川調鼎之用,庶以答天高地厚之恩。” 清 顧炎武 《贈黃職方師正》詩:“ 黃君 濟川才,大器晚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