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叔·其二

作者:李正民 朝代:宋代

和平叔·其二原文

紅日新添一線催,竹爐紙閣聚寒灰。

雨滋長畝才抽麥,雪漬南枝欲放梅。

歲月崢嶸嗟老矣,弟兄漂泊思悠哉。

扁舟過我消離恨,肯使雲帆取次回。

詩詞問答

問:和平叔·其二的作者是誰?答:李正民
問:和平叔·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和平叔·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正民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正民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灰韻

參考注釋

紅日

太陽。因其放射出紅色光輝,故稱。 唐 王建 《宮詞》之一:“ 蓬萊 正殿壓金鼇,紅日初生碧海濤。” 南唐 李煜 《浣溪沙》詞:“紅日已高三丈透,金鑪次第添香獸。” 宋 晁補之 《迷神引·貶玉溪對江山作》詞:“黯黯青山紅日暮,浩浩 大江 東注。”

一線

見“ 一線 ”。

亦作“ 一綫 ”。1.一根線,亦形容細長如線。 唐 杜甫 《至日遣興》詩之一:“何人錯憶窮愁日,愁日愁隨一線長。”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稽天之潦,不能終朝,而一線之溜可以潦石者,一與不一故也。” 元 薩都剌 《鸚鵡曲》:“覺來粉汗濕香臉,一線新紅枕痕淺。” 明 唐寅 《曉起圖》詩:“曉鴉無數盤旋處,緑樹枝頭一線紅。” 毛 * 《菩薩蠻·黃鶴樓》詞:“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

(2).比喻相承或相關事物之間的脈絡。《東周列國志》第六一回:“ 尹公佗 學射於 庾公差 , 公差 又學射於 公孫丁 ,三人是一線傳授。”《續資治通鑑·宋理宗紹定四年》:“毋竝進君子小人以為色荒,毋兼容邪説正論以為皇極,以培養國家一線之脈,以救生民一旦之命。” 清 宋潛虛 《徐節婦傳》:“彼公侯將相跨州連郡,曾未有一如 徐 氏婦者,抱三尺之孤,挽一線之緒,而使之復興,豈不悲哉!”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四節:“其學界為螺線形,雖千變萬化,殆皆一線所引也。”

(3).形容極其細微。 金 元好問 《自題寫真》詩:“東塗西抹竊時名,一線微官悞半生。” 清 曹寅 《重題晚研跋後兼傷懷南洲》詩之三:“酒邊花外打乖人,劫後剛回一線春。”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第三節:“若是乎兩 漢 之以著述鳴者,惟 江都 龍門 二子,獨有心得,為學界放一線光明而已。” 艾蕪 《人生哲學的一課》:“這是一線生機,我記好街名廠名就去了。”

(4).第一線。指作戰的最前線,亦指從事實際工作的基層。

竹爐

亦作“ 竹罏 ”。一種外殼為竹編、內安小缽、用以盛炭火取暖的用具。 唐 杜甫 《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詩之一:“易簡高人意,匡牀竹火爐。” 宋 韓駒 《夜與疏山清公對語因設果供戲成長句》:“竹罏篝火曲木牀,烏柏為燭楓脂香。”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熏坑》:“時當冬月,坑火初燃……所費無多。 江 南柴灶, 閩 楚 竹爐,所需不啻什百也。” 傅尃 《重遊惠山》詩:“竹爐未改前番火,松石強如我輩頑。”

紙閣

用紙糊貼窗、壁的房屋。多為清貧者所居。 宋 陸游 《紙閣午睡》詩:“紙閣甎爐火一杴,斷香欲出礙蒲簾。”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一:“老友 何獻葵 之長郎名 承燕 者,其《壽內》云:‘紙閣蘆簾偕老,欣欣十載於茲。算百年荏苒,三分去矣!半生辛苦,兩箇同之。’”

寒灰

(1).猶死灰。物質完全燃燒後留剩的灰燼。《三國志·魏志·劉廙傳》:“揚湯止沸,使不燋爛,起煙於寒灰之上,生華於已枯之木。” 金 元好問 《甲午除夜》詩:“暗中人事忽推遷,坐守寒灰望復燃。” 柯靈 《<阿英散文選>序》:“這笑容使我想到一盆雪白的寒灰,煨著暈紅的燼餘的炭火,用它最後的生命在向人輸溫送暖。”

(2).比喻不生欲望之心或對人生已無任何追求的心情。 五代 齊己 《答無願上人書》詩:“ 鄭生 驅蹇 峴山 迴,傳得 安公 好信來。千里阻修俱老骨,八行重疊慰寒灰。” 宋 陸游 《餘年四十六入峽忽復二十三年感懷賦長句》:“已把痴頑敵憂患,不勞團扇念寒灰。” 明 唐順之 《與尚仰山巡按書》:“況今縗絰纔終,哀魂未返,兼之年過五十,老醜盡見,寒灰槁木,久甘不齒於人羣;束帶整冠,豈宜再塵於仕路。”

(3).指屍體或棺槨年久朽爛化成的泥土。 唐 李白 《古風》之三:“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清 陳夢雷 《西郊雜詠》之八:“昔時 閩 越 王,宮闕列高臺。今日重泉下,玉槨化寒灰。”

(4).謙辭。謂己無用。 唐中宗 陸景初 等《十月誕辰內殿宴群臣效柏梁體聯句》:“帝歌難續仰昭回,微臣捧日變寒灰。” 唐 楊汝士 《和段相公夏登張儀樓》:“遠山標宿雪,末席本寒灰。陪賞今為忝,臨歡敢訴杯。”

(5).指葭灰。古人燒葦膜成灰。分置十二律管中,放密室內,以占節候。某一節候至,相應律管中的葭灰即自行飛出。 唐 元稹 《春六十韻》:“節應寒灰下,春生返照中。未能消積雪,已漸少迴風。”

滋長

(1) 增長;生長

凡是貧窮蔓延的地方…便繁衍和滋長起來

(2) 產生

滋長驕傲情緒

南枝

(1).朝南的樹枝。 南朝 梁簡文帝 《雙燕》詩:“銜花落北戶,逐蝶上南枝。” 唐 李白 《山鷓鴣詞》:“ 苦竹嶺 頭秋月輝,苦竹南枝鷓鴣飛。” 明 吳國倫 《寄遠曲》:“ 章臺 楊柳緑如雲,憶折南枝早贈君。”

(2).比喻溫暖舒適的地方。 唐 清江 《春遊司直城西鸕鶿谿別業》詩:“ 越 客初投分,南枝得寄棲。”

(3).借指梅花。 宋 蘇軾 《次韻蘇伯固游蜀岡送李孝博奉使嶺表》:“願及南枝謝,早隨北雁翩。” 王文誥 輯注引 趙次公 曰:“南枝,梅也。” 清 宋琬 《送別李素臣歸荒隱草堂》詩:“相思試折南枝寄,東閣官梅尚有無。” 田漢 《贈劉雨岑先生》詩:“南枝如雪馥雄關,又在先生筆底看。”

(4).《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胡 馬依北風, 越 鳥巢南枝。”因以指故土,故國。《周書·杜杲傳》:“ 王褒 、 庾信 之徒既覊旅 關中 ,亦當有南枝之思耳。” 唐 儲嗣宗 《早春》詩:“踟躕 歷陽 道,鄉思滿南枝。” 郁達夫 《自漢皋至辰陽流亡途中口占》:“豈為行吟來 楚 澤,終期結綬到南枝。”

歲月崢嶸

崢嶸:山勢高峻突兀的樣子,比喻不平凡,超越尋常。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弟兄

(1) 弟弟和哥哥

親弟兄

(2) 也用作朋友之間的稱呼

漂泊

(1) 隨流漂流或停泊

戰艇在原地漂泊

(2) 比喻無定所或職業,生活不固定,東奔西走

漂泊半身

扁舟

小船

一葉扁舟

扁舟尋釣翁。——唐· 李白《還山留別金門知己》

離恨

因別離而產生的愁苦。 南朝 梁 吳均 《陌上桑》詩:“故人寧知此,離恨煎人腸。” 南唐 李煜 《清平樂》詞:“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把這一腔離恨,哭個痛快。” 李大釗 《送別幼衡》詩:“壯別天涯未許愁,盡將離恨付東流。”

雲帆

高大的帆

直掛雲帆濟滄海。——唐· 李白《行路難》

取次

亦作“ 取此 ”。1.隨便,任意。 晉 葛洪 《抱朴子·祛惑》:“此兒當興卿門宗,四海將受其賜,不但卿家,不可取次也。” 唐 杜甫 《送元二適江左》詩:“經過自愛惜,取次莫論兵。”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一折:“兀的不取次棄捨,等閒拋掉。” 汪文溥 《子美囑題化佛化裝百相即柬亞子》詩:“有時西笑入 長安 ,七貴三公取次看。”

(2).草草,倉促。《敦煌變文集·葉淨能詩》:“何不揭氈看驗之?取此行麁疎法令。” 宋 陸游 《秋暑夜興》詩:“呼童持燭開藤紙,一首清詩取次成。” 元 朱庭玉 《青杏子·送別》曲:“腸斷處,取次作別離。”

(3).次序。 北齊 斛律羨 《北齊樂歌》:“日日飲酒醉,國計無取次。”

(4).謂次第,一個挨一個地;挨次。 元 揭傒斯 《山市晴嵐》詩:“近樹參差出,行人取次多。” 清 朱彝尊 《是日再入保和殿侍宴》詩:“妙舞娑盤歇,華鐘取次催。”

(5).尷尬,進退兩難。

詩詞推薦

  • 轆轤歌

    蘇軾宋代〕新系青絲百尺繩,心在君家轆轤上。我心皎潔君不知,轆轤一轉一惆悵。何處春風吹曉幕,江南綠水通珠閣。美人
    和平叔·其二原文_和平叔·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創得齋即景

    乾隆清代〕山徑淨無塵,林關颯有爽。我心與之然,岩齋識清訪。創得固舊名,今歲初來儻。雖遲立秋節,滿目金𩏶象。澗葉
  •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釋崇岳宋代〕今朝五月五,粗言及細語。會得也尋常,不會超佛祖。
    和平叔·其二原文_和平叔·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題劉氏嘉秀園

    汪士深元代〕行過雙橋路,尋春到小園。雨香林下屐,花影席間尊。托興惟泉石,流芳到子孫。非君能愛客,風月更誰論。
  • 與呂望之上東嶺

    王安石宋代〕靖節愛吾廬,猗玗樂吾耳。適野無心諠,吾今亦如此。紛紛舊可厭,俗子今掃軌。使君氣相求,眷顧未雲已。追隨
  • 李允蹈再詩言別次韻

    孫應時宋代〕仙人騎長鯨,醉與月相追。落笑千萬篇,要與風雅期。里耳心巴唱,未省白雪詞。欲當莫邪鋒,斷毛真一吹。文章
  • 暮秋偶成

    朱彰明代〕老去逢秋鬢已霜,石田茅屋半荒涼。商聲一曲人誰聽,疏雨南山豆葉黃。
  • 送和斜川詩二首

    王銍宋代〕採藥游名山,恐是韓伯休。款段下澤車,久師馬少游。兩公學真隱,異世今同流。遇害能鳴雁,多猜不下鷗。何如
  • 觀芟麥者

    石寶明代〕臥龍岡外看芟禾,可奈南薰吹鬢何。共幸太平還起舞,不愁官長更催科。牛便草色眠初穩,鳥入桑陰語正和。試學
  • 致仕虞部曲江譚君輓辭

    王安石宋代〕同時獻賦久無人,握手悲歡跡已陳。它日白衣霄漢志,暮年朱紱水雲身。虛容劍幾今長夜,小隱山林只舊春。豈惜
  • 歸來有懷諸親友

    錢時宋代〕不著人間一點非,言言講切到深微。江頭送別無無別,自是令人不忍歸。
    和平叔·其二原文_和平叔·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喜雪

    李商隱唐代〕朔雪自龍沙,呈祥勢可嘉。有田皆種玉,無樹不開花。班扇慵裁素,曹衣詎比麻。鵝歸逸少宅,鶴滿令威家。寂寞
  • 陳思溫宋代〕塵蹤猶隱豹,風采幾臨鸞。
  • 罷官金華手植秋香而去通判賦詩勉強次韻

    林季仲宋代〕孤根憶向雪中移,早被春風次第知。奪汝岩棲近城郭,多應相怨不相思。
    和平叔·其二原文_和平叔·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關河道中

    韋莊唐代〕槐陌蟬聲柳市風,驛樓高倚夕陽東。往來千里路長在,聚散十年人不同。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平生
    和平叔·其二原文_和平叔·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大酺 [永昌元年]

    杜審言唐代〕聖后乘乾日,皇明御歷辰。紫宮初啟坐,蒼璧正臨春。雷雨垂膏澤,金錢贈下人。詔酺歡賞遍,交泰睹惟新。
  • 感遇之六

    陳子昂唐代〕吾觀龍變化。乃知至陽精。石林何冥密。幽洞無留行。古之得仙道。信與元化並。玄感非象識。誰能測沈冥。世人
    和平叔·其二原文_和平叔·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書與士瞻上人十首

    仇遠宋代〕嬾學羊裘漢子陵,亦非解印晉淵明。好山好水恆相對,浮利浮名不願爭。詩酒每尋朋友共,山園都付子孫耕。野心
  • 緣識

    宋太宗宋代〕玄元一氣不相監,清靜如存意馬銜。大隱居鄽迷小道,絕巔頂上白雲岩。
  • 中秋吟

    邵雍宋代〕中秋光景好,況復月團圓。大抵眾所家,奈何兼獨難。天晴仍客好,酒美更身安。四者若闕一,不能成此歡。
    和平叔·其二原文_和平叔·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和平叔·其二原文_和平叔·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