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雜詠·其三原文
輻輳千家日月旁,九衢風送玉塵香。
歡騰履義行仁里,春暖瞻雲就日坊。
駝背伊歌翻續續,象奴蠻曲喜洋洋。
六龍幸處陽和豫,夾岸平鋪軟土黃。
詩詞問答
問:帝京雜詠·其三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帝京雜詠·其三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帝京雜詠·其三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陽韻 出處:御製樂善堂全集定本卷二十七
參考注釋
輻輳
形容人或物聚集像車輻集中於車轂一樣。也作“輻湊”
於是太公勸其女功…則人物歸之,繦至而輻湊。——《史記·貨殖列傳序》
日月
(1) 生計;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陽和月亮
九衢
(1).縱橫交叉的大道;繁華的街市。《楚辭·天問》:“靡蓱九衢,枲華安居。” 王逸 註:“九交道曰衢。” 游國恩 纂義:“靡蓱九衢,即謂其分散如九達之衢也。” 唐 韋應物 《長安道》詩:“歸來甲第拱皇居,朱門峨峨臨九衢。” 明 劉基 《秋興》詩之一:“九衢車馬如流水,儘是 邯鄲 夢裡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席方平》:“飛揚跋扈,狗臉生六月之霜;隳突叫號,虎威斷九衢之路。”
(2).草名。《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九衢之草千計,四照之花萬品。” 劉良 註:“九衢草其枝交錯,相重九出也。” 南朝 梁元帝 《為妾弘夜姝謝東宮賚合心花釵啟》:“ 夜姝 昔往 陽臺 ,雖逢四照。曾游 澧浦 ,慣識九衢。”
塵香
指一種粉末狀的香料。 唐 馮贄 《南部煙花記·塵香》:“ 陳 宮人臥履,皆以薄玉花為飾,內散以龍腦諸香屑,謂之塵香。”
歡騰
高興得手舞足蹈;歡喜地奔跑、跳躍
喜訊傳來,人們立刻歡騰起來
義行
同“ 儀形 ”。忠義或節義的行跡。《淮南子·人間訓》:“ 無害子 之慮無中於策,謀無益於國,然而心調於君,有義行也。”《後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其外親有謙素義行者,輒假借溫言,賞以財位。”《東觀漢記·城陽恭王祉傳》:“ 荊州 刺史上其義行,拜 廬江 都尉。”
同“ 儀形 ”。效法。《史記·趙世家》:“中國者……遠方之所觀赴也,蠻夷之所義行也。”
仁里
仁者居住的地方。語本《論語·里仁》:“里仁為美。” 何晏 集解引 鄭玄 曰:“里者,民之所居,居於仁者之里,是為美。”後泛稱風俗淳美的鄉里。 漢 張衡 《思玄賦》:“匪仁里其焉宅兮,匪義跡其焉追?” 南朝 梁 蕭統 《詒明山賓》詩:“築室非道傍,置宅歸仁里。” 清 方文 《贈趙止安先生》詩:“今年過仁里,二公皆已逝。”
瞻雲就日
《史記·五帝本紀》:“ 帝堯 者, 放勛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後以“瞻雲就日”形容臣下對君主的崇仰追隨。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誅妖檄文》:“是以一時智謀之士,英傑之儔,無不瞻雲就日,望風景從。”
駝背
(1) 人的脊柱彎曲成弓形,多由病理或不良習慣等原因所致
來一駝背巫。——《聊齋志異·促織》
(2) 駱駝的背
續續
連續
低眉信手續續彈。——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象奴
指飼養象的奴隸。《明史·職官志五》:“馴象所,領象奴養象,以供朝會陳列、駕輦、馱寶之事。” 清 顧炎武 《黃侍中祠》詩序:“其妻 翁氏 及二女為官所簿録,將給象奴,亦赴水死。”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洗象》:“觀者持錢畀象奴,如教獻技,又必斜睨象奴受錢滿數,而後昂鼻俯首,嗚嗚出聲。” 沉石溪 《象群遷移的時候》:“有一位名叫 巴松波依 的老象奴,懂得大象的語言,能叫象耕地,叫象獨自進森林運木料。”
喜洋洋
形容非常得意或異常歡樂的樣子
六龍
(1).謂《易》乾卦的六爻。《易·乾》:“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 孔穎達 疏:“乾元乃統天之義,言乾之為德,以依時乘駕六爻之陽氣,以控御於天體。六龍即六位之龍也;以所居上下言之,謂之六位也。”
(2).指太陽。神話傳說日神乘車,駕以六龍, 羲和 為御者。 漢 劉向 《九嘆·遠遊》:“貫澒濛以東朅兮,維六龍於扶桑。” 晉 郭璞 《遊仙詩》:“六龍安可頓,運流有代謝。時變感人思,已秋復願夏。” 宋 王安石 《休假大佛寺》詩:“六龍高徘徊,光景在我裳。” 明 薛蕙 《效阮公詠懷》:“六龍匿西山,濛汜揚頽波。”
(3).古代天子的車駕為六馬,馬八尺稱龍,因以為天子車駕的代稱。 漢 劉歆 《述初賦》:“揔六龍於駟房兮,奉華蓋於帝側。”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四:“誰道君王行路難,六龍西幸萬人歡。”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金鰲山》:“少焉,千乘萬騎畢集,始知為六龍臨幸。” 吳梅 《步北城獅子山訪閱江樓遺址不得》詩:“六龍曾此駐雲車,何處重尋帝子家。”
(4).六兄弟的美稱。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後賢志》:“ 宓 六子,皆英挺逸秀,號曰六龍。”《晉書·溫羨傳》:“父 恭 , 濟南 太守,兄弟六人並知名於世,號曰六龍。”《晉書·卞壼傳》:“父 粹 ,以清辯鑑察稱。兄弟六人並登宰府,世稱 卞氏 六龍。”
和豫
(1).猶安樂。《莊子·德充符》:“使之和豫,通而不失於兌。” 成玄英 疏:“體窮通,達生死,遂使所遇和樂,中心逸豫。” 明 胡應麟 《詩藪·宋上》:“ 宣廟 好文,海內和豫。”
(2).安康;安適。 宋 李綱 《乞推廣孝思益修軍政札子》:“ 道君太上皇帝 久違和豫,厭世升遐。”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考異》:“夫何菲涼,屢愆和豫;遽罹禍變,彌劇哀摧。”
夾岸
水流的兩岸;堤岸的兩邊。 晉 陶潛 《桃花源記》:“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唐 杜牧 《隋堤柳》詩:“夾岸垂楊三百里,祇應圖畫最相宜。” 許地山 《橋邊》:“夾岸遍是桃林:桃實、桃葉映入水中,更顯出溪邊底靜謐。”
平鋪
(1).平著鋪展開。 唐 白居易 《南湖早春》詩:“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緑水苹生。” 宋 陸游 《晨起坐南堂書觸目》詩:“奇峰角立千螺曉,遠水平鋪匹練秋。” 魯迅 《書信集·致顏黎民》:“ 北京 的房屋是平鋪的,院子大, 上海 的房屋卻是直迭的,連泥土也不容易看見。”
(2).謂說話或寫文章平直地敘述出來。《朱子全書》卷十:“聖賢言語平鋪地説在那裡,如夫子説‘學而時習之’,自家是學何事,便須著時習。” 明 李東陽 《雜記·詩話》:“長篇中須有節奏,有操有縱,有正有變,若平鋪穩布,雖多無益。” 明 朱國禎 《高先生墓志銘》:“工夫喫緊沉著,豈可平鋪輕説。”
土黃
(1).指土。古以五行配五色,土色黃,故稱。《數術記遺》“五行算” 北周 甄鸞 註:“五行之法……金白生數四,土黃生數五。”
(2).黃土的顏色。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下:“鰐魚,其身土黃色,有四足脩尾。”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一:“ 蕭隊長 連忙抬起頭,看見一片煙雲似的遠山的附近,有一長列土黃色的房子,夾雜著綠得發黑的樹木,這就是他們要去工作的屯落。”
(3).一種黃色顏料。 明 沉榜 《宛署雜記·宮禁》:“ 隆慶 六年, 穆宗敬皇帝 大行禮。巾帽局成造梁冠等件,合用麻布等料……榜紙三百八十九張,每百張銀一兩;土黃一斤,銀三分。”
(4).中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四·土黃》。
詩詞推薦
【雙調】新水令_閨情梨花夜
王曄〔元代〕閨情梨花夜雨未開門,日遲遲綠窗人困。鏡緘鸞未起,香盡鴨猶溫。半晌抬身,舒玉筍整嬋鬢。【駐馬聽】春意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