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賦丹荔原文
越南不數蔗漿寒,別有燕支露可餐。
七日未須馳上國,千林猶自望長安。
晶丸火實鮫人抱,紫膜紅綃漢使看。
勿問朱明班五瑞,解衣空切向陽丹。
詩詞問答
問:午日賦丹荔的作者是誰?答:何吾騶
問:午日賦丹荔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午日賦丹荔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寒韻
參考注釋
越南
東南亞國家。在中南半島東部,臨南海。北鄰中國。面積3296萬平方千米。人口7260萬(1994年)。首都河內。境內3/4為山地,紅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分居北部和南部。熱帶季風氣候。世界主要稻米出口國之一。工業有冶金、機械、煤炭、紡織等部門。不數
數不清;無數。 漢 王符 《潛夫論·思賢》:“近古以來,亡代有三,穢國不數。” 汪繼培 箋:“穢,當作滅。” 彭鐸 校正:“不數,即無數。” 宋 曾鞏 《<王平甫文集>序》:“各於其盛時,士之能以特見於世者,率常不過三數人,其世之不數,其人之難得如此。”《醒世姻緣傳》第八八回:“ 揚州 番役把 呂祥 的衣服剝脫乾浄,餛飩捆起,一根繩拴在樹的半中腰裡,鐵棍皮鞭,諸刑鹹備……打了個不數。”
不亞於。 明 汪道昆 《高唐夢》:“想這神女果如大夫所言呵,絶代無雙,不數 莊生 陳説。” 清 王韜 《淞隱漫錄·畫船紀艷》:“噫嘻! 錢塘江 上畫船風景,誠不數 珠海 燈痕、 秦淮 月色也。”
蔗漿
甘蔗汁。 南朝 梁元帝 《謝東宮賚瓜啟》:“味奪蔗漿,甘踰石蜜。” 唐 王維 《敕賜百官櫻桃》詩:“飽食不須愁內熱,大官還有蔗漿寒。”《花月痕》第四九回:“不想民間苧根齧完,草根掘盡,更從何處找出蔗漿蜂蜜呢?”
燕支
(1).草名。可作紅色染料。 晉 崔豹 《古今注·草木》:“燕支,葉似薊,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為燕支。中國人謂之紅藍。”《南史·齊紀下·廢帝海陵王》:“ 武帝 時以燕支為朱衣,朝士皆服之。” 唐 盧照鄰 《和吳侍御被使燕然》:“胡笳《折楊柳》, 漢 使採燕支。”
(2).即胭脂。一種紅色的顏料。婦女用作化妝品。亦用作國畫的顏料。 南朝 陳 徐陵 《<玉台新詠>序》:“南都石黛,最發雙蛾;北地燕支,偏開兩靨。”一本作“ 燕脂 ”。 唐 殷堯藩 《吹笙歌》:“伶兒竹聲愁繞空, 秦 女淚溼燕支紅。” 宋 徐鉉 《稽神錄·司馬正彝》:“婦人云:‘至都,有好粉、燕支,宜以為惠。’” 王闓運 《到廣州與婦書》:“燕支塗頰,上連雙眉。”
(3).泛指紅色。 唐 白居易 《題郡中荔枝詩十八韻兼寄萬州楊八使君》:“燕支掌中顆,甘露舌頭漿。”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九:“薜荔風號義士魂,燕支土蝕佳人骨。” 清 惜秋 旅生 《維新夢·採礦》:“一鑪光影迸燕支,好把陶鎔著意施。”
(4).指美女。 清 厲鶚 《和余葭白題唐子畏畫韓熙載夜宴圖》:“門生解事執樂句,燕支拍碎聲穿空。” 王闓運 《哀江南賦》:“紅粉之樓遂圮,燕支之色無多。”
(5).喻鮮血。 清 厲鶚 《洪襄惠公園中峰石歌》:“金閨妖血無人見,塞上燕支洗羅薦。” 古直 《惜哉行》:“濺上燕支幾點紅,更開明堂來論功。”
(6).古劍名。《廣雅·釋器》:“魚腸、醇鈞、燕支……劍也。”
(7). 漢 時 匈奴 王單于正妻的稱號。 唐 李白 《秋思》詩:“燕支黃葉落,妾望 白登臺 。”一本作“ 閼氏 ”。
(8).山名。 唐 李白 《王昭君》詩之一:“ 燕支 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 王琦 注引《元和郡縣誌》:“ 燕支山 ,一名 刪丹山 ,在 丹州 刪丹縣 南五十里。東西百餘里,南北二十里,水草茂美,與 祁連 同。”
(9).泛指北地;邊地。 唐 李白 《代贈遠》詩:“ 燕支 多美女,走馬輕風雪。” 元 韋居安 《梅磵詩話》卷下:“ 越 人北向 燕支 ,回首望 雁峰 天一涯。” 清 屈大均 《寄沉陽剩人和尚》詩:“莫厭天花隨玉麈,何妨霜鬢老 燕支 。”
上國
(1).指國都以西的地區。《左傳·昭公十四年》:“夏, 楚子 使 然丹 簡上國之兵於 宗丘 。” 杜預 註:“上國,在國都之西。西方居上流,故謂之上國。”
(2). 春秋 時稱中原各諸侯國為上國,與 吳 楚 諸國相對而言。《左傳·昭公二十七年》:“﹝ 吳子 ﹞使 延州來 季子 聘於上國,遂聘於 晉 ,以觀諸侯。” 孔穎達 疏引 服虔 曰:“上國,中國也。蓋以 吳 辟在東南,地勢卑下,中國在其上流,故謂中國為上國也。”《國語·吳語》:“ 越 滅 吳 ,上征上國。” 韋昭 註:“上國,中國也。” 三國 魏 陳琳 《檄吳將校部曲文》:“﹝ 夫差 ﹞抗衡上國,與 晉 爭長。” 清 劉大櫆 《送張福清序》:“昔在自古, 閩 粵 不齒於上國。”
(3).外藩對帝室或朝廷的稱呼。《後漢書·陳蕃傳》:“夫諸侯上象四七,垂耀在天,下應分土,藩屏上國。” 李賢 註:“上象四七,謂二十八宿各主諸侯之分野,故曰下應分土,言皆以輔王室也。”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吾雖德薄,位為蕃侯,猶庶幾戮力上國,流惠下民。” 唐 白居易 《祭迴鶻可汗文》:“撫有九姓,制臨一方,氣吞諸戎,名播上國。”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五:“惟 布達拉 一區,其土膏衍,其人秀好,其音 華夏 ,故 吐番贊普 都之,以鞭撻四夷,抗衡上國。”
(4).指京師。 南朝 梁 江淹 《四時賦》:“憶上國之綺樹,想 金陵 之蕙枝。”《資治通鑑·唐德宗建中二年》:“今海內無事,自上國來者,皆言天子聰明英武,志欲致太平,深不欲諸侯子孫專地。” 胡三省 註:“時藩鎮竊據,自比古諸侯,謂京師為上國。”《紅樓夢》第四回:“ 薛蟠 素聞得都中乃第一繁華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機會,一來送妹待選,二來望親,三來親自入部銷算舊賬,再計新支,--其實只為遊覽上國風光之意。”
猶自
尚,尚自
現在提起那件事,猶自叫人心驚肉跳
長安
長安地名始於秦朝,西漢、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陝西西安一帶
火實
色紅似火的果實。 唐 韓愈 《游青龍寺贈崔大補闕》詩:“然雲燒樹火實駢,金烏下啄赬虬卵。” 宋 蘇軾 《食荔支》詩之二:“炎雲駢火實,瑞露酌天漿。”
鮫人
(1).神話傳說中的人魚。 楊慎 《升庵詩話·子書傳記語似詩者》引《韓詩外傳》:“ 荊山 不貴玉,鮫人不貴珠。”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從水出,寓人家,積日賣絹。將去,從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滿盤,以與主人。” 唐 杜甫 《雨》詩之四:“神女花鈿落,鮫人織杼悲。” 端木蕻良 《女神》:“海的女神帶著鮫人和蜃女,在綠色的雲片裡嬉戲。”
(2).捕魚者,漁夫。 唐 杜甫 《閿鄉姜七少府設鱠戲贈長歌》:“饔人受魚鮫人手,洗魚磨刀魚眼紅。” 仇兆鰲 註:“鮫人,捕魚者。”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七:“﹝龍涎,﹞鮫人採之,以為至寶。”
紅綃
紅色薄綢
半匹紅綃一丈綾。——唐· 白居易《賣炭翁》
一曲紅綃不知數。——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朱明
(1).夏季。 尸子 《卷上》:“春為青陽,夏為朱明,秋為白藏,冬為玄英。”《漢書·禮樂志》:“朱明盛長,旉與萬物。” 晉 潘岳 《射雉賦》:“於時青陽告謝,朱明肇授。” 唐 劉禹錫 《代謝端午賜物表》:“朱明仲月,端午佳辰。” 清 孫枝蔚 《惜夏》詩:“我餞朱明後,無衣暗自傷。”
(2).指立夏節。 南朝 梁 蕭統 《錦帶書十二月啟·中呂四月》:“節屆朱明,晷鍾丹陸。”《敦煌曲子詞·菩薩蠻》:“朱明時節櫻桃熟,捲簾嫩筍初成竹。” 元 柯丹邱 《荊釵記·繡房》:“寶篆香消,繡窗日永,又還節近朱明。”
(3).太陽。《楚辭·招魂》:“朱明承夜兮,時不可以淹。” 王逸 註:“朱明,日也。”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詩》之六六:“朱明不相見,奄昧獨無侯。” 明 王世貞 《天門開》詩:“朱明曜以東起,纖阿迫以西垂。”
(4).指傳說中的火神 祝融 。《淮南子·天文訓》:“南方火也,其帝 炎帝 ,其佐 朱明 。” 高誘 註:“舊説雲 祝融 。”
(5). 漢 郊祀歌名。《史記·樂書》:“春歌《青陽》,夏歌《朱明》,秋歌《西皞》,冬歌《玄冥》。”《後漢書·祭祀志中》:“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祭赤帝 祝融 ,車旗服飾皆赤,歌《朱明》。”
(6).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七洞天,即“朱明輝真之洞天”。在 廣東 羅浮山 。 宋 蘇軾 《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 朱明洞 里得靈草,翩然放杖凌蒼霞。” 宋 蘇軾 《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之三:“ 羅浮 高萬仞,下看 扶桑 卑。默坐 朱明洞 ,玉池自生肥。”
(7).指 明 朝。 明 朝皇帝姓 朱 ,故稱。《花城》1981年第6期:“自從 成吉思汗 的孫子 忽必烈 定都 北京城 ,經過 蒙元 、 朱明 、 滿清 ,七百多年。”
五瑞
(1).古代諸侯作符信用的五種玉。《書·舜典》:“輯五瑞,既月,乃日覲四岳羣牧,班瑞於羣後。” 孔穎達 疏:“《周禮·典瑞》云:‘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穀璧,男執蒲璧。’是圭璧為五等之瑞,諸侯執之以為王者瑞信,故稱瑞也。” 漢 班固 《 * 通·文質》:“何謂五瑞?謂珪、璧、琮、璜、璋也……五玉者各何施?蓋以為璜以徵召,璧以聘問,璋以發兵,珪以信質,琮以起土功之事。” 宋 蘇軾 《洗玉池銘》:“ 秦 漢 以還,龜玉道熄。六器僅存,五瑞莫輯。”
(2).五種祥瑞之物。謂黃龍、白鹿、木連理、嘉禾、甘露,見《隸釋·漢李翕黽池五瑞碑》。亦謂神龜、甘露、紫芝、嘉禾、玉兔,見《宋史·樂志一》。
解衣
(1).脫衣。《戰國策·齊策六》:“太子乃解衣免服,逃太史之家為溉園。” 唐 杜淹 《<文中子>序》:“ 文中子 於是有四方之志,蓋受《書》於 東海 李育 ……考《易》於族父 仲華 ,不解衣者六歲,其精志如此。”《紅樓夢》第二一回:“ 寳玉 見他不應,便伸手替他解衣,剛解開鈕子,被 襲人 將手推開,又自扣了。”
(2).見“ 解衣推食 ”。
向陽
面對太陽;朝著太陽;比喻蒙受恩遇
詩詞推薦
甲子除夕書感四首·其二
方鶴齋〔清代〕戎馬書生氣爽森,將軍韜略出儒林。指麾再捷雄威霸,拜賜三年積慮深。東國謀夫工相背,北門重寄誤推心。翻雲
名句推薦
- 窮秋間客步,落日亂蛩鳴釋文兆《莎庭》
- 天遣千里來,不顧閩山瘴鄧肅《第四章兼簡其子》
- 積李雪縞夜,崇桃霞覆川姜特立《唐伯憲赴括蒼戶掾》
- 位卑道屈志未就,姑以大筆誅雄奸強至《送吳判官》
- 欺煙困雨,拂拂愁千縷楊基《清平樂·欺煙困雨,》
- 籌邊淮海何遲暮,乘障湖湘亦阻長陳傅良《寄謝景英參議》
- 又況一地臥三虎,狗彘雖勇何敢過王令《再寄滿子權二首》
- 佳人縴手摘謝薖《菩薩蠻(梅)》
-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廳事也,有古槐數珠焉
- 心親於身,身親於人邵雍《治心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