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心閒宜永晝,境寂有涼颸。
共是光陰好,惟應靜者知。
詩詞問答
問:《賦得我愛夏日長(館課)·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李孫宸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絕
注釋
1. 五言絕句 押支韻
2. 館課
參考注釋
永晝
漫長的白天。 宋 李清照 《醉花陰》詞:“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明 文徵明 《四月》詩:“若為消永晝,窗下有殘編。”《紅樓夢》第七九回:“不聞永晝敲棋聲,燕泥點點汚棋枰。”《兩地書·許廣平<致魯迅一三三>》:“熟人見見面也是好的,而且也藉此可消永晝。”
涼颸
亦作“涼颸”。涼風。 南朝 齊 謝朓 《在郡臥病呈沉尚書》詩:“珍簟清夏室,輕扇動涼颸。” 唐 許敬宗 《奉和入潼關》:“是節歲窮紀,關樹盪涼颸。” 明 屠隆 《曇花記·尼僧說法》:“旭日散松陰,涼颸浣竹林。” 聞一多 《紅燭·春之首章》:“涼颸挾著濕潤的土氣,在鼻蕊間正衝突著。”
光陰
明亮與陰暗,白晝與黑夜。指日月的推移。後世即用以表時間
明月白露,光陰往來。——南朝梁· 江淹《別賦》
光陰者,百代之過客。——唐·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靜者
深得清靜之道、超然恬靜的人。多指隱士、僧侶和道徒。《呂氏春秋·審分》:“得道者必靜,靜者無知。” 南朝 宋 謝靈運 《過始寧墅》詩:“拙疾相倚薄,還得靜者便。” 黃節 注引《論語》:“智者動,仁者靜。”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詩:“ 蔡侯 靜者意有餘,清夜置酒臨前除。” 仇兆鰲 註:“ 夢弼 謂: 蔡侯 為人恬靜而意氣有餘。” 清 趙翼 《題鄒蓮浦小照》詩:“超然靜者心,小憇寄幽矚。”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幼子問殘疾江總《衡州九日詩》
- 西鄰華屋兒,醉飽正高臥樓璹《耕圖二十一首籭》
- 我亦得安閒,不憂還不懼吳芾《和陶神釋》
- 石湖二字天上歸,奎星壁宿落山扉
- 別是一般運造馬鈺《無夢令 繼重陽韻》
- 城裡不知春色早,湖邊楊柳已撩人俞桂《湖上閒步》
- 仰攀甍而拊楯兮,宇曠曠而益寬
- 嫦娥月里學步虛,桂風吹落玉山下徐仲雅《贈齊己》
- 一雨連春,東湖漲、蒲萄新綠趙善括《滿江紅·和坡公韻》
- 手締絕紐,躬支橫潰岳珂《顏魯公祭文帖贊》
![賦得我愛夏日長(館課)·其一原文_賦得我愛夏日長(館課)·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