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蘇幼清都諫歸養廣中

作者:王立道 朝代:明代

送蘇幼清都諫歸養廣中原文

補袞應須濟世才,恩輝翻與照離杯。

貪趨定省辭榮祿,敢為田園賦去來。

諫草更編烏鳥疏,舞衣欲就芰荷裁。

江雲嶺樹頻回首,隴使何時一寄梅。

詩詞問答

問:送蘇幼清都諫歸養廣中的作者是誰?答:王立道
問:送蘇幼清都諫歸養廣中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送蘇幼清都諫歸養廣中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灰韻

參考注釋

補袞

(1).補救規諫帝王的過失。語本《詩·大雅·烝民》:“袞職有闕,維 仲山甫 補之。”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願仁君及孤,虛心回意,以應《詩》人補袞之嘆,而慎《周易》牽復之義。” 宋 司馬光 《謝門下侍郎表》:“逮事 仁皇 ,備員諫省,容逆鱗之愚直,無補袞之嘉謀。” 明 無名氏 《四賢記·義功》:“一點丹衷期補袞,半生孝道成虛局。”

(2). 唐 代對補闕的別稱。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官稱別名》:“ 唐 人好以它名標榜官稱,今漫疏於此,以示子姪之未能盡知者。太尉為掌武;司徒為五教;司空為空土……諫議為大坡、大諫;補闕(今司諫)為中諫,又曰補袞。”

應須

(1).應當;應該。 唐 杜甫 《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尤工遠勢古莫比,咫尺應須論萬里。” 宋 張孝祥 《念奴嬌》詞:“人物應須天上去,一日君恩三接。”《老殘遊記》第十回:“你既明白這個道理,應須知道好即是壞,壞即是好,同那月球的明暗,是一個道理。”

(2).一應所需。《資治通鑑·唐肅宗至德元載》:“以御史中丞 裴冕 兼左庶子, 隴西郡 司馬 劉秩 試守右庶子……應須士馬、甲仗、糧賜等,並於當路自供。”

濟世

在金錢、物質等方面救濟世人

濟世之舉

恩輝

猶恩光。 唐 王昌齡 《送鄭判官》詩:“東 楚 吳 山驛路微,軺車銜命奉恩輝。” 唐 劉禹錫 《謝端午賜衣及器物等表》:“恩輝既盈,喜懼交集。”

離杯

亦作“ 離盃 ”。指餞別之酒。 北周 庾信 《對宴齊使》詩:“酒正離杯促,歌工別曲悽。” 唐 薛能 《秋日將離滑台酬所知》詩之二:“明朝欲別忘形處,愁把離杯聽管弦。” 唐 李鹹用 《送別》詩:“別意説難盡,離盃深莫辭。” 唐 賈島 《思游邊友人》詩:“凝愁對孤燭,昨日飲離杯。”

見“ 離杯 ”。

定省

(1).《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鄭玄 註:“定,安其牀衽也;省,問其安否何如。”後因稱子女早晚向親長問安為“定省”。《漢書·杜周傳》:“﹝陛下﹞親二宮之饔膳,致晨昏之定省。”《晉書·王坦之傳》:“ 孝宗太后 慈愛之隆,亦不必異所生, 琅邪王 餘姚主 及諸皇女,宜朝夕定省,承受教誨。” 宋 范成大 《次韻陳融甫見贈》:“歸驂不可駐,晨昏思定省。”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牛小姐諫父》:“若重思唱隨之義,當同盡定省之儀。”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江城》:“明日可移家去,仍與父母同居,庶便定省。”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四章:“余自是以來,焦悚萬狀,定省晨昏,輒不久坐。”

(2).泛指探望問候父母或親長。《晉書·習鑿齒傳》:“每定省家舅,從北門入,西望隆中……未嘗不徘徊移日,惆悵極多。” 宋 楊萬里 《羅氏萬卷樓記》:“每月之吉,定省其母夫人外,即往山齋。”《好逑傳》第一回:“只叫一個貼身伏侍的童子,叫做 小丹 的跟隨,畢竟自進京定省父母走了。”

榮祿

謂功名利祿。《列子·楊朱》:“欲以説辭亂我之心,榮祿喜我之意,不亦鄙而可憐哉?” 漢 劉向 《列女傳·鄒孟軻母》:“君子稱身就位,不為苟得而受賞,不貪榮祿。” 宋 王安石 《乞改三經義札子》:“幸蒙大恩,休息田裡,坐竊榮祿,免於事累。” 清 方文 《偕槁木師至沉崑銅莊》詩之三:“世態爭榮祿,吾徒甘寂寥。”

田園

(1) 田地與園圃

(2) 農村;鄉下

(3) 描繪或表現村民生活的,尤其是以理想化和習俗化的手法

田園詩

田園文學

去來

(1).往來,往返。《商君書·墾令》:“商勞則去來賫送之禮,無通於百縣,則農民不飢,行不飾。”《魏書·禮志四》:“各令騎將六人去來挑戰,步兵更進退以相拒擊。”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所以皷舞群倫,曰官曰差遣曰職而已,又遷徙去來,常無虛日。”

(2).謂離去而又歸來。《史記·孝文本紀》:“與王 興居 去來,亦赦之。” 裴駰 集解引 張晏 曰:“雖始與 興居 反,今降,赦之。” 清 汪懋麟 《送高會東少司寇》詩:“鄉里卻看鬚鬢舊,行藏轉覺去來新。”

(3).離去。來,語氣助詞。 南朝 宋 鮑照 《代陳思王白馬篇》詩:“去來今何道,卑賤生所鍾。” 唐 孟郊 《古意》詩:“盪子守邊戍,佳人莫相從,去來年月多,苦愁改形容。”

(4).猶言左右,表示概數。

(5).佛教語。指過去、未來。 宋 范成大 《二偈呈似壽老》詩:“法法剎那無住,云何見在去來。”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雙樹幻鈔引上》:“﹝釋氏之﹞苦空矣,即未能頓悟,而足以亡亂於去來。” 清 黃遵憲 《己亥雜詩》:“但有去來無現在,無窮生滅看香菸。”

諫草

諫書的草稿。《三國志·魏志·賈逵傳》“然 太祖 心善 逵 ,以為丞相主簿”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逵 受教,謂其同僚三主簿曰:‘今實不可出,而教如此,不可不諫也。’乃建諫草以示三人。” 唐 杜甫 《晚出左掖》詩:“避人焚諫草,騎馬欲鷄棲。” 清 陳夢雷 《楊椒山先生祠》詩:“當年諫草烈秋霜,國士同聲振廟廊。”

烏鳥

(1).烏鴉之屬。《周禮·夏官·羅氏》:“羅氏掌羅烏鳥。” 鄭玄 註:“烏謂卑居鵲之屬。” 賈公彥 疏:“卑居雅烏雲鵲者,即山鵲卑居之類。” 唐 李郢 《寒食野望》詩:“烏鳥亂啼人未遠,野風吹散白棠梨。” 宋 范成大 《四時田園雜興》詩之二四:“烏鳥投林過客稀,前山煙暝到柴扉。”

(2).古稱烏鳥反哺,因以喻孝親之人子。 晉 傅鹹 《申懷賦》:“盡烏鳥之至情,竭歡敬於膝下。” 唐 孟浩然 《送王五昆季省覲》詩:“斜日催烏鳥,清江照綵衣。” 明 張居正 《謝準假歸葬疏》:“顧臣昔者急切求歸,祇欲遂烏鳥思親之念。”

芰荷

指菱葉與荷葉。《楚辭·離騷》:“製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唐 羅隱 《宿荊州江陵驛》詩:“風動芰荷香四散,月明樓閣影相侵。” 明 陸采 《懷香記·索香看牆》:“芰荷池雨聲輕濺,似瓊珠滴碎還圓。”

雲嶺

(1).高聳入雲的山峰。 晉 江逌 《詠秋》:“鳴雁薄雲嶺,蟋蟀吟深榭。” 唐 岑參 《左僕射相國冀公東齋幽居》詩:“宅占鳳城勝,窗中雲嶺寬。” 金 元好問 《岳祠齋宮夜宿》詩:“朅來石門道,煙岫接雲嶺。”

(2).山名。一稱 大雪山 。在 雲南省 西北部,為 瀾滄江 、 金沙江 的分水嶺。山勢高峻,終年積雪。主峰名 玉龍山 。

回首

(1) 把頭轉向後方

(2) 回顧

可堪回首。——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 婉辭。死亡

回首之日

何時

(1).什麼時候。表示疑問。《楚辭·九辯》:“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時而得乾?”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六:“寄書 龍城 守,君驥何時秣?”《宋史·岳飛傳》:“或問:‘天下何時太平?’”

(2).什麼時候。表示時間難以確定。 劉大白 《石下的松實》詩:“一棵松樹,落下許多松實;不知何時,被壓著一塊大石。”

寄梅

贈送梅花。《太平御覽》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荊州記》:“ 陸凱 與 范曄 相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詣 長安 與 曄 ,並贈花詩:‘折花逢驛使,寄與 隴頭 人。 江 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後以“寄梅”借指對親朋的思念和問候。 宋 徐積 《雪》詩之七:“入竹好鳴寒玉珮,寄梅兼附白雲牋。” 明 陳汝元 《金蓮記·生離》:“小弟舊自理官召居諫院,避人焚草,儘懷匡主之心;逢使寄梅,空滴思親之淚。” 清 趙翼 《驛柳詩和蔣立庵》之四:“寄梅人去青連隴,籌筆窗開緑滿庭。”

詩詞推薦

送蘇幼清都諫歸養廣中原文_送蘇幼清都諫歸養廣中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