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岱麓之蒼梧訪應儆庵

作者:王漸逵 朝代:明代

送王岱麓之蒼梧訪應儆庵原文

湖平風靜蓼花初,曙色珠光映海隅。

鰲背寺邊逢學士,膻羊江上訪龍圖。

殊方別袂情應屬,萬里同年興不孤。

莫向蒼梧思帝子,九嶷疑望隔仙都。

詩詞問答

問:送王岱麓之蒼梧訪應儆庵的作者是誰?答:王漸逵
問:送王岱麓之蒼梧訪應儆庵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送王岱麓之蒼梧訪應儆庵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虞韻

2. 蘇東坡、包孝肅或謫或左遷於此。

參考注釋

曙色

破曉時的天色

從視窗透進了灰白的曙色

當曙色開始照到西邊最高的峰頂時,他的人馬還走在相當幽暗的群山之間。——姚雪垠《李自成》

珠光

(1).珍珠的光華。 漢 王充 《論衡·自紀》:“玉色剖於石心,珠光出於魚腹。” 唐太宗 《賦簾》詩:“珠光搖素月,竹影亂清風。” 宋 謝翱 《游石洞聯句夜坐記》:“是夜將分,有影射西巖,初如珠光走盤,浸大如席,須臾光遍樹石,閃閃飛動。”

(2).泛指明潔耀眼的光芒。 唐 韓偓 《中秋禁直》詩:“露和玉屑金盤冷,月射珠光貝闕寒。” 元 鄧雅 《過彭蠡》詩:“珠光燁燁湖水復,湖水滔滔流向東。” 清 查慎行 《池上看雨》詩:“緑盤擎不定,的皪珠光旋。”

海隅

臨海的一定區域

鰲背

亦作“鰲背”。借指大海。 唐 劉禹錫 《送源中丞充新羅冊立使》詩:“煙開鰲背千尋碧,日涼鯨波萬頃金。”

學士

(1) 學位的一種,通常是初級或最低級學位

文學士

(2) 古代在國學讀書的學生

江上

(1).江岸上。《呂氏春秋·異寶》:“﹝ 伍員 ﹞因如 吳 。過於 荊 ,至 江 上,欲涉。”《史記·伍子胥列傳》:“ 吳 人憐之,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 南朝 宋 鮑照 《發後渚》詩:“ 江 上氣早寒,仲秋始霜雪。” 唐 岑參 《餞王崟判官赴襄陽道》詩:“津頭 習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 沉尹默 《燕歸梁》詞:“江上花開趁蝶尋,拚買醉千金。”

(2).江面上。《史記·伍子胥列傳》:“ 伍胥 遂與 勝 獨身步走,幾不得脫。追者在後。至 江 , 江 上有一漁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渡 伍胥 。” 唐 崔顥 《黃鶴樓》詩:“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 江 上使人愁。” 宋 蘇軾 《江神子·江景》:“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 清 黃景仁 《太白墓》詩:“清風 江 上洒然來,我欲因之寄微慕。”

(3).江中。 宋 蘇轍 《初發嘉山》詩:“洗硯去殘墨,遍水如黑霧。至今江上魚,頂有遺墨處。”

龍圖

(1).即河圖。 漢 應劭 《風俗通·山澤·四瀆》:“ 河 者,播也,播為九流,出龍圖也。” 南朝 陳 徐陵 《勸進梁元帝表》:“卦起龍圖,文因鳥跡。” 唐 張九齡 《龍池聖德頌》:“浩浩洪水,包山襄陵, 舜 亦命 禹 , 夏氏 以興,龍圖龜書,二王是膺。”

(2).借指神授的君權。 南朝 梁 江淹 《為建平王慶明帝疾和表》:“故 丹陵 之君,款金泥而謝賢; 嬀墟 之後,眷龍圖而慚德。” 唐 張說 《大和舞》詩:“龍圖友及,駿命恭膺。”參見“ 河圖 ”。

(3).天子的雄圖。 唐 薛克構 《奉和展禮岱宗塗經濮濟》:“龍圖冠胥陸,鳳駕指雲亭。”

(4).指皇帝的璽印。 唐太宗 《帝京篇》之二:“玉匣啟龍圖,金繩披鳳篆。”

(5).借指君權。 清 陳夢雷 《西洋貢獅子賦》:“皇帝御極,十有七載,凝龍圖於黼座,握鳳管於璇宮。”參閱《舊唐書·禮儀志三》。

(6).畫的龍。 清 袁於令 《西樓記·覓緣》:“怎奈 葉公 有龍圖之好,涓人無駿骨之求。”

(7). 宋 代 龍圖閣 學士的省稱。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 呂 出殿門,深疑之,整巾拂面,索鏡自照,問 周 曰:‘足下果見 溱 如何?’ 周 曰:‘ 龍圖 無自疑,容彩安靜。’”

(8).特指 宋 包拯 。因曾為 龍圖閣 直學士,故名。 清 袁枚 《新齊諧·冤鬼戲台告狀》:“ 乾隆 年間, 廣東 三水縣 前,搭臺演戱。一日,演 包孝肅 斷烏盆,浄方扮 孝肅 上臺坐,見有披髮帶傷人跪臺間作申寃狀……浄云:‘我係偽作 龍圖 ,不若我帶汝赴縣堂求官申寃。’”

方別

(1).始別,方才分別。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膠水》:“北眺巨海,杳冥無極,天際兩分,白黑方別。”

(2).猶言各個地方。《周書·閔帝紀》:“予惟古先聖王,罔弗先於省視風俗,以求民瘼……有司宜分命方別之使,所在巡撫。”

萬里

萬里(1916- ) :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山東東平人。1936年加入中國 * 。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南京市軍管會經濟部部長。建國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城市建設部部長、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鐵道部部長、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同年

(1)

(2) 相同的年份

同年出生

(3) b 〈方〉∶年紀相同

(4) 科舉考試同榜考中的人

同年曰君賜不可違。——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不孤

(1).古時幼年喪父為孤,孤子受到長輩父親般的照顧稱為不孤。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二十:“ 康節 先公既捐館,二 程 先生於 伯溫 有不孤之意,所以教載甚厚。”

(2).不孤單,不單獨。《論語·里仁》:“德不孤,必有鄰。” 沉兼士 《<積微居國小金石論叢>序》:“今讀此編,深幸吾道之不孤。”

帝子

帝王的子女

九嶷

見“ 九疑 ”。

仙都

(1).神話中仙人居住的地方。《海內十洲記·聚窟洲》:“ 滄海島 在北海中……島中有紫石宮室,九老仙都所治。” 明 屠隆 《綵毫記·蓬萊傳信》:“道士何來,輒敢至此仙都境界?”

(2).山名。在今 浙江省 縉雲縣 。高六百丈,周三百里,本名 縉雲山 。 唐 神龍 初,以此名縣。又名 丹峯山 , 天寶 七載改今名。道書以為第二十九洞天。 唐 賈島 《處州李使君改任遂州因寄贈》詩:“ 仙都 山水誰能憶,西去風濤書滿船。”參閱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浙江六·處州府》。

詩詞推薦

  • 向明樓(甲寅)

    朱同明代〕向明樓上乍登臨,對景興懷感慨深。萬疊雲山迎曉日,一庭煙樹接春陰。獲麟自念當年筆,報主誰知此日心。萍梗
  • 雜言·其三十九

    張達元代〕太古去我遠,登高思淒其。風云何茫茫,飛羽時安之。渺莽俯一氣,空荒曠無涯。蕭蕭寒聲來,㵳波增我悲。慷慨
  • 獨坐

    薛同孫元代〕獨坐蓬窗雨,炊煙出竹新。病愁思謝客,盜賊敢驚人。白首開新社,青山列舊鄰。不知江海上,猶有未清塵。
  • 呼沱河

    范成大宋代〕聞道河神解造冰,曾扶陽九見中興。如今爛被胡膻涴,不似滄浪可濯纓。
  • 虞美人

    向滈宋代〕寶梳半脫文窗里。玉軟因誰醉。錦鴛應是懶薰香。□我水村孤酌、減疏狂。此時縱有千金笑。情味如伊少。帶圍寬
  • 河上即事·其一

    佘翔明代〕淮南飄泊者,秋水信輕舠。萍梗還千里,風塵感二毛。露滋葭菼冷,天闊雁鴻高。蹈海吾何敢,來觀八月濤。
  • 君莫非

    乾隆清代〕鳧脛短,鶴脛長,斷長續短兩俱殃。鳶飛天,魚躍淵,高下易置非所便。狼在野,犬守戶,苟殊其地各為苦。伯仁
  • 採蓮曲二首

    蕭德藻宋代〕相隨不覺遠,直到暮煙中。恐嗔歸得晚,今日打頭風。
    送王岱麓之蒼梧訪應儆庵原文_送王岱麓之蒼梧訪應儆庵的賞析_古詩文
  • 寄許太初

    方回宋代〕憶昨與君同榻時,奇溫疊重狨豹皮。醉臥哎吐污茵帳,君不誚責予不知。一從建康出城去,七里八岡泥涉路。一步
  • 閻資欽提舉生辰

    釋德洪宋代〕節序春將半,風光過上旬。人間識英物,地上見麒麟。凍雨晴還暗,非煙夜達晨。歡聲動湘楚,和氣滿簪紳。孝友
  • 賦棗

    王安石宋代〕種桃昔所傳,種棗予所欲。在實為美果,論材又良木。余甘入鄰家,尚得饞婦逐。況余秋盤中,快噉取饜足。風包
  • 長相思

    石孝友宋代〕你又痴。我又迷。到此痴迷兩為誰。問天天怎知。長相思。極相思。願得姻緣未盡時。今生重共伊。
    送王岱麓之蒼梧訪應儆庵原文_送王岱麓之蒼梧訪應儆庵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地栗與囊山應叟和尚

    五邁宋代〕淤泥生蓮花,不如生地栗。蓮花生好看,地栗卻好吃。看底只是虛,吃底卻是實。虛實總不如,般若波羅密。
    送王岱麓之蒼梧訪應儆庵原文_送王岱麓之蒼梧訪應儆庵的賞析_古詩文
  • 梅州第六十六

    文天祥宋代〕樓角凌風迥,孤城隱霧深。萬事隨轉燭,秋光近青岑。
    送王岱麓之蒼梧訪應儆庵原文_送王岱麓之蒼梧訪應儆庵的賞析_古詩文
  • 答魏子悌詩

    盧諶魏晉〕崇台非一{韓韋=余}。珍裘非一腋。多士成大業。羣賢濟弘績。遇蒙時來會。聊齊朝彥跡。顧此腹背羽。愧彼排
  • 寄艾若訥

    李正民宋代〕擬尋荒僻事田園,竊食祠庭愧國恩。休論鶴長鳧甚短,且看齒落舌猶存。陶潛昔去因多忤,房琯今知欠不言。欲問
  • 三月十八日甲子晴

    方回宋代〕夜夜春寒漸覺輕,桐花十日過清明。去年稔更今年稔,壬子晴兼甲子晴。樓閣相望饒客醉,干戈不用保農耕。老儒
  • 壽星寺聞子規二首

    周文璞宋代〕莫向空山惱病僧,暮雲台殿異鄉人。多時不識巴江路,守著濃花哭過春。
    送王岱麓之蒼梧訪應儆庵原文_送王岱麓之蒼梧訪應儆庵的賞析_古詩文
  • 鈞州向長葛

    李浚明代〕鈞陽臨晚出城東,長葛迢迢有路通。日落人家多閉戶,月明僧寺遠聞鍾。犬聲嗑𠴲號林下,人影紛紜在地中。忽憶
  • 新居用韓昌黎詩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為韻

    蔡戡宋代〕平生湖海氣,志廣更才疏。致君初無術,許身一何愚。慨念天下士,四海無家居。但願庇廣廈,不唯愛吾廬。
    送王岱麓之蒼梧訪應儆庵原文_送王岱麓之蒼梧訪應儆庵的賞析_古詩文
送王岱麓之蒼梧訪應儆庵原文_送王岱麓之蒼梧訪應儆庵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