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白居易新樂府成五十章並效其四十五·古冢狐(戒艷色也)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香山居士習禪味,空色色空應一致。

如何再三於色中,真色假色辨不置。

真色謂之褒妲倫,假色謂之狐妖類。

設雲取譬猶或可,竟謂化人實怪事。

艷色固宜戒,怪語亦應忌。

嬖惑淫奔已見前,似此重儓出何意。

詩詞問答

問:《用白居易新樂府成五十章並效其四十五·古冢狐(戒艷色也)》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寘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四十四

2. 戒艷色也

參考注釋

香山居士

唐 代詩人 白居易 晚年的別號。《舊唐書·白居易傳》:“ 會昌 中,﹝ 白居易 ﹞請罷太子少傅,以刑部尚書致仕,與 香山 僧 如滿 結香火社,每肩輿往來,白衣鳩杖,自稱 香山居士 。” 宋 劉過 《沁園春·寄稼軒承旨》詞:“斗酒彘肩,風雨渡江,豈不快哉。被 香山居士 ,約 林和靖 ,與 東坡 老,駕勒吾回。”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白居易》:“﹝ 白居易 ﹞酷好佛,亦經月不葷,稱 香山居士 。”

禪味

謂入於禪定時安穩寂靜的妙趣。 唐 杜甫 《杜氏墓碑》:“絶葷血於禪味,混出處於度門。” 宋 葉適 《送鄭虞任赴京西檢法官》詩:“雅知足禪味,翫世失憂喜。”

色空

(1).佛教語。“色”與“空”的並稱。謂物質的形相及其虛幻的本性。 唐 王維 《謁璇上人》詩序:“色空無礙,不物物也;嘿語無際,不言言也。” 清 吳偉業 《清涼山贊佛詩》:“色空兩不住,收拾宗風裡。” 靳榮藩 註:“《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2).佛教語。“色即是空”的略語。謂一切事物皆由因緣所生,虛幻不實。 唐 白居易 《感悟妄緣題如上人壁》詩:“弄沙成佛塔,鏘玉謁王宮。彼此皆兒戲,須臾即色空。” 明 高濂 《玉簪記·投庵》:“皈依法,願悟著頑空與色空。”

一致

沒有分歧

如何

(1)

(2) 用什麼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貼的問題

(3) 方式、方法怎樣

接下去的問題是如何表明我們的意思

(4) 在什麼情況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會

(5) 怎么,怎么樣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後如何。——《水滸傳》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樣”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湯問》

再三

一次又一次;多次

再三強調

真色

猶言本色。 宋 張先 《少年游·井桃》詞:“銀瓶素綆,玉泉金甃,真色浸朝紅。”《高子遺書·語》:“ 文公 聖賢而豪傑者也,故雖以豪傑之氣概,終是聖賢真色; 文成 豪傑而聖賢者也,故雖以聖賢學問,終是豪傑真色。”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寫真》:“丹青女易描,真色人難學。”

不置

(1).不安放。《史記·周勃世家》:“上居禁中,召 亞夫 賜食,獨置大胾,無切肉,又不置箸, 亞夫 心不平。”

(2).不捨;不止。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若嬲之不置,不過欲為官得人,以益時用耳。”《新唐書·狄仁傑傳》:“為兒時,門人有被害者,吏就詰,眾爭辨對, 仁傑 誦書不置。”《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五:“侍郎一一奏知, 孝宗 稱嘆不置。” 沙汀 《淘金記》第九章:“大家都在羨慕不置的時候, 么長子 站起來了。”

(3).猶不德。謂不自以為有德。《大戴禮記·文王官人》:“有知而不伐,有施而不置。” 汪照 注補:“置,當讀如德。”

狐妖

舊謂狐能化人作祟,故稱“狐妖”。 清 唐甄 《潛書·醜奴》:“ 汴 人為之語曰:‘狐妖猶可, * 殺我。’”

取譬

打比方;尋取比喻。《詩·大雅·抑》:“取譬不遠,昊天不忒。” 明 張綸 《林泉隨筆》:“ 唐 韓子 言醫師之用藥,匠氏之用木,有如相之用人。其取譬可謂親且切矣。” 何其芳 《扇上的煙雲》:“有時我真慨嘆著取譬之難。”

化人

(1).有幻術的人。《列子·周穆王》:“ 周穆王 時,西極之國有化人來,入水火,貫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虛不墜,觸實不硋。” 張湛 註:“化幻人也。” 清 趙翼 《<小倉山房集>中有<詠物詩>戲用其韻鏡》詩:“誰從對面偷描我,忽漫分身作化人。”

(2).指有道術的人。《關尹子·四符》:“譬如化人,若有厭生死心、超生死心,止名為妖,不名為道。”

(3).佛教謂佛、菩薩變形為人,以化度眾生者。《翻譯名義集·寺塔壇幢》:“ 周穆王 時, 文殊 、 目連 來化, 穆王 從之。即《列子》所謂化人者是也。” 宋 蘇軾 《同正輔表兄人游白水山》詩:“因隨化人履巨跡,得與仙兄躡飛鞚。” 王十朋 註:“ 自水巖 有大足跡,世謂之佛跡。今‘化人’,則藉以言佛耳。”

(4).仙人。 前蜀 杜光庭 《溫江縣招賢觀眾齋詞》:“歷代化人,隨機濟物,大惟邦國,普及幽明,俱賴神功,鹹承景貺。” 金 雷琯 《龍德宮》詩:“綵仗竟無金母降,仙裾猶憶化人攜。” 清 吳偉業 《海市》之二:“灝氣空濛萬象來,非煙非霧化人裁。”

(5).勸化人;教化人。 唐 黃滔 《丈六金身碑》:“夫帝王之道,理世也;釋氏之教,化人也。理世之與化人,蓋殊路而同歸。” 宋 王禹偁 《柳府君墓碣銘》:“有 唐 以武勘亂,以文化人。”

怪事

奇怪的事情:咄咄~。

艷色

亦作“艷色”。1.艷麗的姿色。 漢 阮瑀 《鸚鵡賦》:“惟翩翩之艷色,誕嘉類於京都。” 唐 李白 《早秋贈裴十七仲堪》詩:“復攜兩少妾,艷色驚荷花。” 清 吳偉業 《聽女道士卞玉京彈琴歌》:“艷色知為天下傳,高門愁被旁人妬。”

(2).代稱美女。 唐 楊郇伯 《送妓人出家》詩:“從今艷色歸空後, 湘 浦應無解珮人。”

嬖惑

寵愛迷戀。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公孫九娘》:“自此晝來宵往,嬖惑殊甚。” 清 葆光子 《物妖志·雜類·龐女》:“ 胡 自是嬖惑此婢甚歡。”

淫奔

拋棄丈夫而和情人逃跑;舊時指私自投奔所愛的人(多指女子)

見前

現前;當前。《漢書·嚴助傳》:“事效見前,故使臣 助 來諭王意。” 顏師古 註:“見,顯也。前謂目前。” 宋 陸游 《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詩家三昧忽見前, 屈 賈 在眼元歷歷。”《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而今時勢,人家只論見前,後來的事,那會包得?”

重儓

見“ 重臺 ”。

何意

(1).為什麼,何故。 宋玉 《神女賦》:“晡夕之後,精神怳忽,若有所喜,紛紛擾擾,未知何意?” 南朝 梁 任昉 《奏彈劉整》:“ 整 聞聲仍打 逡 , 范 喚問:‘何意打我兒?’”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教子》:“﹝ 瑯瑘王 ﹞遂大怒,詢曰:‘至尊已有,我何意無?’”

(2).豈料;不意。《後漢書·申屠蟠傳》:“ 蟠 勃然作色曰:‘始吾以子為可與言也,何意乃相拘教樂貴之徒邪?’” 三國 魏 吳質 《答魏太子箋》:“自謂可終始相保,並騁材力,效節明主,何意數年之閒,死喪略盡。”《醒世恆言·灌園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數十餘年,深蒙 秋公 珍重護惜,何意驀遭狂奴,俗氣薰熾,毒手摧殘。” 清 顧炎武 《王征君潢具舟小坐柵洪橋下》詩:“何意多同心,合沓來諸方?”

詩詞推薦

用白居易新樂府成五十章並效其四十五·古冢狐(戒艷色也)原文_用白居易新樂府成五十章並效其四十五·古冢狐(戒艷色也)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