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性居有會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適性居有會原文

魯論有至言,性近習相遠。

習染乃成情,情以性為本。

適性適其正,動定靜定蘊。

苟或涉非禮,無益乃有損。

適實近乎逸,五字因識謹。

詩詞問答

問:適性居有會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適性居有會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六部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七十八

參考注釋

魯論

即《魯論語》。《論語》的 漢 代傳本之一。相傳為 魯 人所傳,是今本《論語》的來源之一。《漢書·藝文志》:“傳《魯論語》者, 常山 都尉 龔奮 、 長信 少府 夏侯勝 、丞相 韋賢 魯扶卿 、前將軍 蕭望之 、 安昌侯 張禹 ,皆名家。 張氏 最後而行於世。” 唐 陸德明 《<經典釋文>序錄》:“ 漢 興,傳者則有三家,《魯論語》者, 魯 人所傳,即今所行篇次是也。”按,三家指傳《魯論語》、《齊論語》、《古文論語》三家。 張禹 所傳《論語》,以《魯論》為本,既傳於世,故後世又稱《論語》為《魯論》。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五:“ 愈 ( 韓愈 )既死, 籍 ( 張籍 )祭詩有‘《魯論》未訖注,手跡今微茫’,則知 愈 晚年嘗註《論語》未訖而絶筆。” 明 吳騏 《塞下曲》:“為言侍子今無恙,初在京師讀《魯論》。” 清 趙翼 《午睡》詩:“少小讀《魯論》,晝寢懲昏頽。”

至言

富有哲理而合情合理的話

至言不可不察

近習

(1).親近。 漢 東方朔 《七諫·初放》:“斥逐鴻鵠兮,近習鴟梟。”

(2).指君主寵愛親信的人。《禮記·月令》:“﹝仲冬之月﹞省婦事,毋得淫,雖有貴戚近習,毋有不禁。”《後漢書·皇甫規傳》:“﹝ 孝順皇帝 ﹞後遭姦偽,威分近習,畜貨聚馬,戲謔是聞。” 李賢 註:“近習,諸佞倖親近小人也。” 清 唐甄 《潛書·得師》:“繼世之君,身處尊富,狃於近習,不能周知天下之務。”

相遠

相異;差距大。《論語·陽貨》:“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宋 蘇軾 《永興軍秋試舉人策問》:“ 漢 之與 秦 , 唐 之與 隋 ,其治亂安危,至相遠也。” 明 方孝孺 《贈鄭顯則序》:“聖賢之文與後世之詞,純駁工拙多寡不大相遠也。” 魯迅 《南腔北調集·論翻印木刻》:“木刻卻小品居多,所以翻刻起來,還不至於大相遠。”

習染

(1) 沾上不好的習慣

(2) 惡習,不好的習慣

適性

稱心,合意。 漢 劉向 《列仙傳·安期先生》:“寥寥 安期 ,虛質高清,乘光適性,保氣延生。” 宋 蘇轍 《寒食游南湖》詩之一:“適性逢樽酒,開懷挹友生。” 徐志摩 《我所知道的康橋》:“你能想像更適情更適性的消遣嗎?”

動定

(1).謂起居作息。 明 李贄 《與焦漪園太史書》:“弟以賤眷尚在,欲得早晚知吾動定,故直往 西湖 下居。”《醒世姻緣傳》第八七回:“三人見完了禮,問了動定,依次上了肩輿,抬到山上。” 魯迅 《書信集·致李霽野》:“久疏問候,想動定一切佳勝。”

(2).猶動靜,情況。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遇母》:“我央他看 淮揚 動定,去把爹娘探,因此上獨眠深院。”

靜定

(1).指道家的澄心靜慮,守道不離。《雲笈七籤》卷九四:“安在道中,名曰歸根;守根不離,名曰靜定。”

(2).指佛教的澄心靜慮,坐禪入定。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禱雨》:“如此良久,輒有雨。豈其靜定之功已成,特假此以愚人耶,抑果異物耶?”

(3).平靜凝滯。 茅盾 《三人行》五:“他的眼光是陰悒的,靜定的,而且並沒看見什麼似的。” 葉聖陶 《恐怖的夜》:“埠頭那有什麼航船,只有赤熱的太陽照著靜定的河水。”

(4).平靜安定。 郭沫若 《文藝論集·王陽明禮讚》:“我的精神在貧困之中也還見靜定。” 潘漠華 《三月二十夜杭州》:“山是如此的靜定,天是如此的低迷。”

苟或

假如;如果。《左傳·昭公元年》:“苟或知之,雖憂何害?” 漢 賈誼 《新書·匈奴》:“苟或非天子民,尚豈天子也?”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十二:“家姊本無意輒慕君子,而 楊郎 先自發言,苟或中輟,立恐不利於君。”

非禮

(1).不合禮儀制度。《論語·顏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知己》:“ 越石父 免於羈束,未旋踵而責以非禮,善窺其合而已矣。” 清 譚嗣同 《仁學》七:“ 湘 人士……方自以為巍巍然尊,任我以非禮施設,而莫余敢止。”

(2).指違禮之事。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 素娥 ﹞正色峻拒曰:‘與官人無緣,安得為非禮!’”

無益

沒有益處

無益的享樂

近乎

(1) 關係親密

套近乎

(2) 接近於

他的行為近乎叛逆

五字

(1).五個字。多指詩文中五字句。《漢書·藝文志》:“説五字之文,至於二三萬言。”《南史·陸厥傳》:“ 約 等文皆用宮商……五字之中,音韻悉異,兩句之內,角徵不同。”

(2). 晉 郭頒 《魏晉世語》:“ 司馬景王 命中書郎 虞松 作表,再呈不可,意令 松 更定之,經時竭思不能改,心有憂色…… 會 ( 鍾會 )取草視,為定五字。 松 悅服,以呈 景王 。 景王 曰:‘不當爾耶?’ 松 曰:‘ 鍾會 也。’王曰:‘如此可大用,真王佐才也。’”後因以“五字”指好的表章。 唐 沉佺期 《同韋舍人早朝》詩:“一經傳舊德,五字擢英材。”

(3).泛指表章。 唐 常袞 《謝除知制誥表》:“得以文墨侍於軒墀,五字非工,四年侍罪。”

(4).指五言詩。 五代 齊己 《秋夕書懷》詩:“平生樂道心常切,五字逢人價合高。” 金 元好問 《論詩》詩之二九:“池塘春草 謝 家春,萬古千秋五字新。” 明 王鏊 《震澤長語·文章》:“ 唐 人用一生心於五字,故能巧奪天工。”

詩詞推薦

  • 題郭熙秋山行旅圖

    乾隆清代〕四字河陽題郭熙,翻將真跡致然疑。蕭森樹色渾秋景,來往人情動旅思。或為名乎抑為利,弗稱愚也定稱痴。精藍
  • 送張管書記(一作送張管記從軍)

    錢起唐代〕邊事多勞役,儒衣逐鼓鼙。日寒關樹外,峰盡塞雲西。河廣篷難度,天遙雁漸低。班超封定遠,之子去思齊。
  • 榮侄試周

    裘萬頃宋代〕汝生方滿歲,伯發已星星。桑苧甘投老,蘭蓀喜向榮。席間無一印,帷下有諸經。莫學魚兒戲,來年快聚螢。
    適性居有會原文_適性居有會的賞析_古詩文
  • 歸日再過分水嶺

    張嵲宋代〕北山已巉絕,盤道乏縈迴。路向日邊出,人從雲外來。澗聲高更咽,梅蘂雪猶開。卻憶僧房坐,深爐擁細灰。
  • 自玉河放舟至石舫·其一

    乾隆清代〕靈泉不凍瀉長川,麗日欣開順水船。桂棹蘭漿初耐可,堤楊溪藻已懷鮮。
  • 東海旅夜二首

    張耒宋代〕無酒消憂寒未減,隔帷相對一燈愁。蟲聲喚聲五更夢,風雨滿庭桐葉秋。
  • 偈頌四十一首

    釋普寧宋代〕梁渚溪邊下直鉤,波翻浪輥費牽抽。六年用心腕頭力,收卷絲綸憑性游。不著此岸,不著彼岸,不滯中流,欸乃一
  • 伍主簿輓詞

    樓鑰宋代〕好賢元不減緇衣,客到公家如所歸。二浙聲名三鶚薦,四山風物一翬飛。桑榆冉冉身先蛻,蘭玉森森家正肥。人有
  • 客中立春

    曹松唐代〕玉燭傳佳節,陽和應此辰。土牛呈歲稔,彩燕表年春。臘盡星回次,寒余月建寅。梅花將柳色,偏思越鄉人。
  • 梁棟宋代〕浮雲暗不見青天。
    適性居有會原文_適性居有會的賞析_古詩文
  • 排衙石口號

    乾隆清代〕致譏幸不同松下,曠覽真教窮海涯。我自觀民勤露冕,豈資卷石為排衙。
  • 送黃構擢第後歸江南

    孟郊唐代〕澹澹滄海氣,結成黃香才。幼齡思奮飛,弱冠游靈台。一鶚顧喬木,眾禽不敢猜。一驥騁長衢,眾獸不敢陪。遂得
  • 游潛山

    李師道宋代〕肩輿轉關隨俯仰,不憂弱水澄方丈。細霧縈盤上白雲,剛風肅肅天森爽。夏木陰濃四月寒,澗流觸石鳴驚湍。到身
  • 喜晴

    范成大宋代〕窗間梅熟落蒂,牆下筍成出林。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適性居有會原文_適性居有會的賞析_古詩文
  • 潘牥宋代〕透屋松風蠏眼湯,野人紗帽自煎嘗。諫議不分三道印,趙州剩借一甌香。
  • 過任城謁田直孺

    劉摯宋代〕古邑東風桃李殘,故人高臥白雲間。我知原子貧非病,誰識蕭生志抱關。相遇正逢春事晚,已衰難伴醉鄉閒。卜鄰
  • 徐忻宋代〕首衣輕有暈,入水淡無痕。
    適性居有會原文_適性居有會的賞析_古詩文
  • 村舍雜書

    陸游宋代〕五月新面成,六月甘瓜熟。作麴及良時,火見金始伏。懸知桑落後,醅面醲如粥。再拜謝天公,無功叨美祿。
  • 繪韻樓

    乾隆清代〕小小山樓才兩間,千岩萬壑座中攀。畫家妙訣無多子,一字曰惟於韻閒。
  • 和程機宜見貽

    曹勛宋代〕仆昔困犯難,戎陸日所虞。何能守一經,且話雄千夫。識公好兄弟,宛同周司徒。爽徹絕俗姿,秀髮連璧軀。駸駸
適性居有會原文_適性居有會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