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原文
布葉如錢個個青,不爭要路占閒庭。
風前印鶴移罡步,雨後留蝸作篆形。
生閣久縈詞客恨,入碑多蝕古人銘。
紅英墮地交相映,小屐跫然未忍停。
詩詞問答
問:苔的作者是誰?答:朱謀晉
問:苔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苔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朱謀晉的名句有哪些?答:朱謀晉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青韻
參考注釋
個個
(1)
(2) 各個——和一個複數名詞和代詞連用,表示句子的意思對每一個體都適用
個個戰士都很勇敢
(3) 每一和任一
(4) 總起來,合起來的——與一個複數名詞或代詞連用,表示把幾個個體合起來看是適用的
個個班組都不示弱
不爭
(1)
(2)
只因為
不爭我聽撥琵琶楚江頭,愁淚濕青衫袖。——元曲選《揚州夢》
(3)
不在乎,不要緊
賣一桶與你不爭,只是被他們說得不好。——《水滸傳》
(4)
連詞。如果
假使不爭折損了,深為可惜。——明·馮夢龍《醒世恆言》
要路
(1) 重要的道路,主要的通道
(2) 比喻顯要的地位
雨後
指穀雨後採制的茶葉。《宋史·食貨志下五》:“散茶出 淮南 、 歸州 、 江南 、 荊湖 ,有龍溪、雨前、雨後之類十一等。”
篆形
即篆書。《北史·江式傳》:“ 皇魏 承百王之季,紹五運之緒,世易風移,文字改變,篆形謬錯,隸體失真。”參見“ 篆書 ”。
詞客
擅長文詞的人。 唐 王維 《偶然作》詩之六:“宿世謬詞客,前身應畫師。”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兵部·武臣好文》:“時 世宗 方喜祥瑞,爭以表疏稱賀博寵,收取詞客充翹館。” 蔡寅 《<變雅樓三十年詩徵>序》:“此三十年中,新舊遞嬗,思潮消長,騷人詞客,項背相望;顧有當於著作之林者,能有幾人哉?”
古人
泛指前人,以區別於當世的人
紅英
紅花。 南唐 李煜 《採桑子》詞:“亭前春逐紅英盡。” 宋 秦觀 《滿庭芳》詞:“古臺芳榭,飛燕蹴紅英。”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蔡宅祝壽》:“還愁,白髮蒙頭,紅英滿眼,心驚去年時候。”
墮地
落地。指出生。 唐 杜甫 《錦樹行》:“生男墮地要膂力,一生富貴傾邦國。” 宋 辛棄疾 《水龍吟》詞:“當年墮地,而今試看,風雲奔走。”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 素娥 、 秋鴻 來自 岐山 ,竝為 可覲 述 仲仙 所產之女名 緑嬰 ,以墮地時有緑鸚鵡適至也。”
交相
互相。《詩·小雅·角弓》:“不令兄弟,交相為瘉。” 孔穎達 疏:“其不善之人於兄弟則無恩義,唯交更相詬病而已。”《南史·儒林傳·司馬筠》:“經傳互文,交相顯發,則知慈加之義,通乎大夫以上矣。” 清 李漁 《閒情偶寄·器玩·位置》:“凡作牕櫺門扇,皆同其寬窄而異其體裁,以便交相更替。”
跫然
(1).形容腳步聲。《莊子·徐無鬼》:“夫逃虛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逕,踉位其空,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成玄英 疏:“跫,行聲也。” 宋 黃庭堅 《奉和文潛贈無咎篇末多以見及以既見君子云胡不喜為韻》:“北寺鎖齋房,塵鑰時一啟。 晁 張 跫然來,連璧照書幾。”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胡四相公》:“勞君枉駕,可謂跫然足音矣,請坐賜教。” 何垠 註:“跫然,蹋聲。” 葉聖陶 《窮愁》:“ 松 母方坐戶側,曝日光取暖,其弗聰之耳忽聞足音跫然至,審為 金榮 ,曰:‘ 榮哥 何來?’”
(2).喜貌。 宋 沉遘 《謝人投書》:“辱書及文編,辭高義豐,讀之跫然。” 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四:“某夙附末光,雅煩善庇,伏藩城而待罪,隱若自安;佔宿邸之移文,跫然滋喜,依歸之素,有過等夷。”
(3).空無所有或稀少的樣子。 唐 陸龜蒙 《襲美先輩以龜蒙所獻五百言既蒙見和復示榮唱至於千字提獎之重蔑有稱實再抒鄙懷用伸酬謝》詩:“餌薄鉤不曲,跫然守空坻。” 明 湯顯祖 《讀陳匡左<元史本末>有感》詩:“跫然寒谷少人聲, 玉茗 書歸雪夜明。”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六·感遇詩》:“夫《感遇》在 唐 ,未為絶出;而《感興》在 宋 ,實自跫然。謂不當並論則有之耳。”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苔原文_苔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