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原文
殺父殺母,佛前懺悔。
殺佛殺祖,不消懺悔。
為甚么不消懺悔,且得冤家解脫。
詩詞問答
問:偈的作者是誰?答:釋曇清
問:偈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五燈會元》卷一八
參考注釋
懺悔
佛教語。梵文 ksama,音譯為“懺摩”,省略為懺,意譯為悔,合稱為“懺悔”。佛教規定,出家人每半年集合舉行誦戒,給犯戒者以說過悔改的機會。後遂成為自陳己過,悔罪祈福的一種宗教形式。引申為認識了錯誤或罪過而感到痛心,決心悔改
不消
(1).抵不上;不當。《太平廣記》卷一八八引 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王毛仲》:“出其兒以示臣,熟眄褓中曰:此兒豈不消三品官?”
(2).不需要;不用。 宋 蘇軾 《贈包安靜先生》詩之三:“便須起來和熱喫,不消洗面裹頭巾。”《儒林外史》第二一回:“若情願時,一個錢也不消費得。”《花城》1981.6:“她接過籃子,抽出一張嶄新的五元鈔票,塞進孩子手裡:‘給你--不消找了。’”
(3).不消失。 宋 蘇軾 《御試製科策》:“天下之闕政則莫大乎此,而和氣安得不消乎?” 郭沫若 《訪埃雜吟·宿開羅市旅館》:“煒煒堡橋,霓虹夜不消。”
為甚
為什麼。 宋 周邦彥 《迎春樂·攜妓》詞:“為甚月中歸,長是他、隨車後。”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為甚媒人,心無驚怕。” 清 李漁 《奈何天·驚醜》:“為甚的爇席薰蘭處,好氣息不見分毫。” 郭沫若 《瓶》詩之二三:“啊,有酒,你為甚總怕提壺?”
冤家
(1) 死對頭,指有冤仇的人
冤家相見,分外眼紅
(2) 稱給自己帶來痛苦而又不捨拋棄的似恨而又實愛的人
這一乾風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紅樓夢》
解脫
(1) 佛教指脫離苦惱,自在無礙
果解脫否。——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2) 甩掉;脫身
諸事紛擾,使他無以解脫
(3) 開脫
為人解脫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