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睡

作者:蘇過 朝代:宋代

不睡原文

四鄰悄悄鼾殷床,惟有客夢不得長。

柴門獨掩燈有暈,攲枕未熟背已芒。

四更山月來洞房,炯炯孤影射屋樑。

茅檐窸窣鼠自齧,煙樹蒼莽梟為祥。

海風蕭蕭振槁葉,溪聲涖涖決廢塘。

二三黃冠真可憫,空祠夜禱寒欲僵。

步虛聲斷翠微遠,鐘磬時款幽人堂。

山城寂寞消殘漏,鼓角淒悲吟曉霜。

懸知此時我獨覺,胡為百想懸肺腸。

雞鳴世務紛如織,曷此頃刻聊坐忘。

詩詞問答

問:不睡的作者是誰?答:蘇過
問:不睡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蘇過的名句有哪些?答:蘇過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陽韻

參考注釋

四鄰

周圍的鄰居;左鄰右舍

街坊四鄰

悄悄

(1) 寂靜;聲音低微;不聲不響

悄悄離開

(2) 小聲地,偷偷地

他悄悄地全跟我說了

惟有

只有

我們都很高興,惟有他沉著臉

客夢

異鄉遊子的夢。 唐 王昌齡 《送高三之桂林》詩:“留君夜飲對 瀟 湘 ,從此歸舟客夢長。” 宋 蔣捷 《一剪梅·宿龍游朱氏樓》詞:“天不教人客夢安。昨夜春寒,今夜春寒。” 明 沉仕 《玉包肚·題情》曲:“被窩中客夢初醒,心坎上離愁重到。”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李蘭青詩》:“余亦掛帆去, 瞿塘 灩澦 秋。相看幾萬里,客夢共悠悠。”

不得

用在動詞後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夠

吾不得而見之矣。——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柴門

用零碎木條木板或樹枝做成的門,舊時也比喻貧苦人家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唐· 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熟背

精熟地背誦。《朱子語類》卷十:“除非首尾熟背得方得,至於講誦者也是都背得,然後從師學習。”

四更

指晨一時至三時。 唐 杜甫 《月》詩:“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 宋 陸游 《除夜雪》詩:“北風吹動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參見“ 五更 ”。

洞房

(1) 深邃的內室

搬來搬去,也很費事,不如竟到你洞房裡去彈罷。——《老殘遊記》

(2) 新婚夫婦的居室

炯炯

明亮——多用於目光

兩眼炯炯有神

影射

藉此指彼;暗指(某事,某人)

把一團美意看作不良之心,捉雞罵狗,言三語四,影射的發作了一場。——《醒世恆言》

茅檐

茅,指蓋屋的草;檐,本是房檐。茅檐指茅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窸窣

象聲詞。形容輕微細碎之聲。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何梁幸未拆,枝撐聲窸窣。” 宋 范成大 《夜至寧庵見壁間端禮昆仲倡和明日將去次其韻》:“吚啞禽語曉光浄,窸窣草鳴朝雨涼。”《紅樓夢》第六回:“約有一二十個婦人,衣裙窸窣,漸入堂屋,往那邊屋內去了。” 葉聖陶 《恐怖的夜》:“他的腳步聲,衣裳窸窣聲,燈籠動盪聲,打破了這個無邊的沉寂。”

煙樹

亦作“煙樹”。雲煙繚繞的樹木、叢林。 南朝 宋 鮑照 《從登香爐峰》詩:“青冥搖煙樹,穹跨負天石。” 唐 孟浩然 《閒園懷蘇子》詩:“鳥從煙樹宿,螢傍水軒飛。” 元 周孚先 《蝶戀花》詞:“舟艤津亭何處?曉起瓏璁,回首 * 樹。” 許地山 《綴網勞蛛·換巢鸞鳳》:“我記住遠地煙樹,就系君去處。”

蒼莽

無邊無際的樣子

我們簡直不像在浩蕩的長江上,而是在蒼莽的叢林中尋找小徑跋涉前進了

海風

(1) 從海上吹來的風

(2) 自海面吹向陸地的涼爽微風

蕭蕭

(1) 形容馬嘶鳴聲

馬鳴蕭蕭

蕭蕭班馬鳴。——唐· 李白《送友人》

車轔轔,馬蕭蕭。——唐· 杜甫《兵車行》

(2) 風聲

風蕭蕭兮易水寒。——《戰國策·燕策》

風蕭蕭

(3) 冷落淒清的樣子

(4) 花白稀疏的樣子

祖父看見了鏡里的白髮蕭蕭

振槁

(1).擊落枯葉。喻事極易成。《荀子·王霸》:“及以 燕 趙 起而攻之,若振槁然。” 楊倞 註:“振,擊也。槁,枯葉也……若擊枯葉之易也。” 漢 賈誼 《新書·匈奴》:“以此與單于爭其民,則下 匈奴 猶振槁也。”《梁書·敬帝紀論》:“翦離德如振槁,取 * 如拾遺。”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願得寺僧有勇敢,共力破賊,易如振槁自斷。”

(2).使枯樹復甦。《庚溪詩話》卷上引 宋高宗 《春賦》:“穆然若東風之振槁,洒然若膏雨之萌芽。”

溪聲

溪澗的流水聲。 唐 陳潤 《宿北樂館》詩:“庭木蕭蕭落葉時,溪聲雨聲聽不辨。” 宋 陸游 《登紫翠樓》詩:“水落溪聲壯,天寒山色奇。” 清 趙俞 《溪聲》詩:“卻笑溪聲忙底事,奔流偏欲到人間。” 葉聖陶 《記金華的兩個岩洞》:“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隨時變換調子。”

涖涖

水聲。《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踰波趨浥,涖涖下瀨。” 李善 注引 司馬彪 曰:“涖涖,水聲也。”一說,水流貌。見《文選》 張銑 注。

二三

(1).謂不專一;反覆無定。《書·鹹有一德》:“德唯一,動罔不吉;德二三,動罔不凶。” 孔 傳:“二三,言不一。”《晉書·慕容垂載記》:“雖曰君臣,義深父子,豈可因其小隙,便懷二三。” 宋 文天祥 《羅融齋墓志銘》:“不以利害為二三。其忠信如此。”《醉醒石》第四回:“這事斷要死爭,二三不得的。”

(2).約數,不定數。表示較少的數目,猶言幾。《國語·吳語》:“﹝ 越王 ﹞曰:‘ 勾踐 用帥二三之老,親委重罪,頓顙於邊。’” 漢 王褒 《僮約》:“日暮以歸,當送乾薪二三束。” 唐 皎然 《詠小瀑布》:“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水滸傳》第五七回:“ 呼延灼 吃了一驚,便叫酒保引路,就田塍上趕了二三里。” 石楠 《張玉良傳》:“她一定會興奮得兩頰泛上荷紅,上面滴灑著二三點露珠。”

(3).約數,不定數。謂二成或三成。 漢 班固 《西都賦》:“草木塗地,山淵反覆,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清 李漁 《奈何天·逃禪》:“正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4).約數,不定數。謂第二或第三。 宋 陳亮 《謝張侍御啟》:“第其度程,亦在二三之數。”

(5).約數,不定數。猶言再三,多次。《百喻經·婦詐稱死喻》:“婦於後時心厭傍夫,便還歸家,語其夫言:‘我是汝妻。’夫答之言:‘我婦久死,汝是阿誰?妄言我婦。’乃至二三,猶故不信。”

(6).即六。《文選·何晏<景福殿賦>》:“故載祀二三,而國富刑清。” 張銑 註:“二三,謂 明帝 六年也。”

黃冠

(1) 黃色的冠帽,多為道士戴用

(2) 用以指代道人

入華山為黃冠。—— 明· 顧炎武《復庵記》

范君為黃冠矣。

空空黃冠

可憫

見“ 可愍 ”。

虛聲

(1).虛名;虛譽。《韓非子·六反》:“布衣循私利而譽之,世主聽虛聲而禮之,禮之所在,利必加焉。”《後漢書·黃瓊傳》:“自頃徵聘之士, 胡元安 、 薛孟嘗 、 朱仲昭 、 顧季鴻 等,其功業皆無所採,是故俗論皆言處士純盜虛聲。” 宋 陳師道 《別黃徐州》詩:“一日虛聲滿天下,十年從事得途窮。” 清 李漁 《風箏誤·遣試》:“若不是他引我進去相見呵,萬一謬採虛聲聘定了,把鸞凰效,兀的不是神仙魑魅同偕老。”

(2).假話;空話。 唐 皇甫湜 《制策一道》:“臣伏見赦令節文,周備纖悉,空文虛聲,溢於視聽,而實功惠未有分寸及於蒼生。” 唐 羅隱 《塞外》詩:“可使御戎無上策,只應憂國是虛聲。”《金史·完顏合達移剌蒲阿傳論》:“異時伐 宋 , 唐州 之役喪師七百,主將 訛論 匿之,而以捷聞。御史 納蘭 糾之, 宣宗 奬御史,而不罪 訛論 ,是君臣相率而為虛聲也。”

(3).虛假的聲勢。 宋 司馬光 《言西邊上殿札子》:“ 諒祚 又數揚虛聲以驚動邊鄙,而將帥之臣率多懦怯,別無才謀以折衝禦侮,只知多聚兵馬以自衛其身。” 明 袁宏道 《送劉都諫左遷遼東苑馬寺簿》詩:“東虜近乘勝,虛聲震京甸。” 范文瀾 《中國近代史》第六章第二節:“ 朝鮮 政府親 美 疏 俄 仇 清 惡 日 , 滿清 依 俄國 虛聲援助, 日本 得 美國 實力支持, 中 日 鬥爭愈益緊張。”

(4).空谷間傳出的回聲。 唐 姚崇 《故洛陽城侍宴應制》詩:“川鳧連倒影,巖鳥應虛聲。”

微遠

(1).幽遠。亦指卑微而遠離的人。 漢 賈誼 《新書·匈奴》:“故聞君一言,雖有微遠,其志不疑,仇讐之人,其心不殆。”《文選·謝瞻<張子房詩>》:“凔和忘微遠,延首詠太康。” 呂延濟 註:“ 瞻 自謂微人而守遠郡。”

(2).深遠。《南齊書·陸澄傳》:“《易》體微遠,實貫羣籍。”

鐘磬

(1).鍾和磬,古代禮樂器。《周禮·春官·小胥》:“凡縣鐘磬,半為堵,全為肆。” 鄭玄 註:“鐘磬者,編縣之二八十六枚而在一虡,謂之堵。鍾一堵,磬一堵,謂之肆。”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四:“ 漢 末喪亂,絶無金石之樂。 魏武帝 至 漢中 ,得 杜夔 舊法,始復設軒懸鐘磬。” 宋 蔡夢弼 《草堂詩話》卷一:“ 郭受 寄 杜 云:‘春興不知凡幾首。’ 杜 答云:‘藥裹關心詩總廢。’皆如鐘磬在簴,扣之則應。”

(2).佛教法器。 金 王庭筠 《超化寺》詩:“隔竹微聞鐘磬音,墻頭脩緑冷陰陰。”

(3).指鍾、磬之聲。 金 趙亮功 《甘露寺》詩:“別後聞鐘磬,山陰空夕陽。”

(1).鍾和磬。古代禮樂器。《禮記·檀弓上》:“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有鐘磬而無簨虡,其曰明器,神明之也。”《史記·樂書》:“然後鐘磬竽瑟以和之,乾戚旄狄以舞之。”

(2).鍾和磬。借指禮樂。 清 歐榘甲 《新廣東》五:“ 滿清 之入關,孰不有 漢 人為之功狗,以剗滅銷磨華種,以奉異族之鐘磬哉!”

(3).鍾和磬。佛教法器。 唐 岑參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題惠淨上人幽居寄兵部楊郎中》詩:“猿鳥樂鐘磬,松蘿泛天香。” 巴金 《秋》二五:“他走到家不過五六十步的光景,忽然一陣鐘磬聲和念佛聲送進他的耳里來。”

時款

猶時髦。《廿載繁華夢》第二七回:“一切用火油的時款的洋燈子,只掛著做個樣兒。” 丁玲 《阿毛姑娘》三:“穿得很時款的一個小腰肢瘦的婦人,是住在那靠左邊的一家。”

幽人

(1).幽隱之人;隱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孔穎達 疏:“幽人貞吉者,既無險難,故在幽隱之人守正得吉。”《後漢書·逸民傳序》:“ 光武 側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顧炎武 《與胡處士庭訪北齊碑》詩:“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戶。”

(2).指幽居之士。 宋 蘇軾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詩:“幽人無事不出門,偶逐東風轉良夜。”

山城

(1).依山而築的城市。 北周 庾信 《奉和泛江》:“岸社多喬木,山城足迴樓。” 唐 白居易 《郡中》詩:“鄉路音信斷,山城日月遲。” 宋 歐陽修 《霽後看雪走筆呈元珍判官》詩之二:“山城歲暮驚時節,已作春風料峭寒。” 謝覺哉 《觀花小記》:“ 重慶 是一個美麗的山城。”

(2).指依山固守的營壘。《六韜·鳥雲山兵》:“衢道通谷,絶以武車,高置旌旗,謹勑三軍,無使敵人知吾之情,是謂山城。”

寂寞

(1) 冷清孤單;清靜

寂寞難耐

(2) 靜寂無聲

殘漏

殘夜將盡時的滴漏。漏,漏壺,古代計時器。 唐 獨孤申叔 《終南精舍月中聞磬》詩:“斷絶如殘漏,淒清不隔雲。” 唐 鄭谷 《春夕值省》詩:“流鶯百轉和殘漏,猶把芳尊藉露莎。” 宋 趙長卿 《眼兒媚》詞:“殢人記得,叮嚀殘漏,且慢明朝。”

鼓角

戰鼓和號角的總稱。古代軍隊中為了發號施令而製作的吹擂之物

前面鼓角齊鳴,一彪軍出,放過馬謖,攔住 張郃。——《三國演義》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唐· 杜甫《閣夜》

淒悲

哀傷。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傳》:“有仙姬數十,奏諸異樂,婉轉清亮,曲調悽悲,非人間之所聞聽。”

懸知

料想;預知。 北周 庾信 《和趙王看伎》:“懸知曲不誤,無事畏 周郎 。”《太平廣記》卷七一引《玄門靈妙記》:“法之效驗,未敢懸知。” 宋 秦觀 《和東坡紅鞋帶》:“懸知百年事已定,卻笑列仙形甚臞。” 明 吳承恩 《移竹寺中得詩》之四:“懸知此君意,亦自要狂夫。”

此時

這時候。《後漢書·劉玄傳》:“﹝ 韓夫人 ﹞輒怒曰:‘帝方對我飲,正用此時持事來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記》:“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三回:“此時已經四更天光景了。”

獨覺

(1).獨自睡醒。 唐 盧仝 《冬行》詩之三:“上不事天子,下不識侯王;夜半睡獨覺,爽氣盈心堂。” 宋 蘇軾 《獨覺》詩:“翛然獨覺午窗明,欲覺猶聞醉鼾聲。”

(2).佛教語。又稱緣覺。謂無佛之世,修行功成,自己覺悟緣起之理者。《俱舍論·分別世品》:“言獨覺者,謂現身中離稟至教,唯自悟道,以能自調,不調他故。” 趙朴初 《僧伽和佛的弟子》:“在沒有佛法的時代,有人獨自悟到緣起之理而得到解脫,但他不能把自己悟到的真理說出來,這種人叫做獨覺。”

(3).指道教所稱自悟玄理。 唐 符載 《廬山故女道士梁洞微石碣銘》:“仙師獨覺,閉跡山水。”

胡為

何為,為什麼。《詩·邶風·式微》:“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禮記·檀弓上》:“夫古之人,胡為而死其親乎?”《漢書·黥布傳》:“胡為廢上計而出下計?” 顏師古 註:“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難》詩:“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宋 蘇軾 《鄭州別後馬上寄子由》詩:“不飲胡為醉兀兀,此心已逐歸鞍發。” 明 高啟 《贈金華隱者》詩:“嗟我胡為在塵網,遠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畫夢錄·扇上的煙雲》:“你這些話又胡為而來?我一點兒也不能追蹤你思想的道路。”

胡作非為;任意亂來。《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個宰相,他在下位之時,也著實有名有譽的,後來大權到手,任性胡為,做錯了事,惹得萬口唾駡,飲恨而終。”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二折:“由他閒戲,任你胡為。”《紅樓夢》第一一一回:“ 寳釵 聽著這話,好不自在,便説道:‘我原不該給他行禮,但只老太太去世,咱們都有未了之事,不敢胡為。’” 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蓋 中國 藝術家,一向喜歡介紹 歐洲 十九世紀末之怪畫,一怪,即便於胡為,於是畸形怪相,遂瀰漫於畫苑。”

肺腸

比喻內心;心思。《詩·大雅·桑柔》:“自有肺腸,俾民卒狂。” 鄭玄 箋:“自有肺腸,行其心中之所欲,乃使民盡迷惑。” 唐 錢珝 《代史館相公讓官第二表》:“且自去秋以來,國步未復,臣每思人事,每揣人情,因激肺腸,有如湯火。” 明 劉基 《送駱起原之新城知縣任》詩:“邂逅忽相逢,悲喜交肺腸。”《“五四”愛國運動資料·上海罷市實錄》附錄《罷市之軼聞》:“ 黃某 甘心作他人奴隸,竟然不避輿論,而該米行徒知牟利,不知愛國,豈別有肺腸耶。”

雞鳴

(1).雞叫。常指天明之前。《詩·鄭風·風雨》:“風雨淒淒,雞鳴喈喈。” 南朝 宋 鮑照 《行藥至城東橋》詩:“雞鳴關吏起,伐鼓早通晨。” 清 顧炎武 《燕中贈錢編修秉鐙》詩:“ 燕 市雞鳴動客輪,九門馳道足黃塵。” 魯迅 《秋夜有感》詩:“中夜雞鳴風雨集,起然菸捲覺新涼。”

(2).《世說新語·賞譽》“ 劉琨 稱 祖車騎 為朗詣” 劉孝標 注引 晉 孫盛 《晉陽秋》:“ 逖 ( 祖逖 )與司空 劉琨 俱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四,與 琨 同辟 司州 主簿,情好綢繆,共被而寢。中夜聞雞鳴,俱起,曰:‘此非惡聲也。’每語世事,則中宵起坐,相謂曰:‘若四海鼎沸,豪傑共起,吾與足下相避中原耳。’”事又見《晉書·祖逖傳》。後以“雞鳴”為身逢亂世當及時奮起之典。 唐 李白 《宣城送劉副使入秦》詩:“虎嘯俟騰躍,雞鳴遭亂離。”

世務

(1).謀身治世之事。《孔叢子·獨治》:“今先生淡泊世務,脩無用之業。” 漢 桓寬 《鹽鐵論·論儒》:“ 孟軻 守舊術,不知世務,故困於 梁 、 宋 。”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名臣》:“是將嬰我以世務也。”《紅樓夢》第四八回:“天天又説我不知世務。”

(2).佛道、隱士謂塵世間的事務。 晉 葛洪 《抱朴子·自敘》:“自非絶棄世務,則曷緣修習玄靜哉?” 唐 陸龜蒙 《四明山詩》序:“ 謝遺塵 者,有道之士也。嘗隱於 四明 之 南雷 ,一旦訪余來,語不及世務。”《古今小說·楊謙之客舫遇俠僧》:“一住過了三四日,早晚説些經典或世務話,和尚都曉得。”

(3).世情;時勢。 清 李漁 《蜃中樓·點差》:“這分明是個半送半賣之法,怎奈這些新進小子不達世務,一些禮物也不來餽送。” 郁達夫 《遲桂花》:“但因這許多年數的不看報,不識世務,不親筆硯的緣故,終於下了好幾次決心,而仍不敢把這心愿來實現。”

頃刻

片刻;表示行動或事情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相當於“一會兒”

菀枯頃刻。——〔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頃刻兩斃。——《聊齋志異·狼三則》

一陣風過,江面上頃刻間掀起了巨浪

坐忘

道家謂物我兩忘、與道合一的精神境界。《莊子·大宗師》:“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郭象 註:“夫坐忘者,奚所不忘哉!既忘其跡,又忘其所以跡者,內不覺其一身,外不識有天地,然後曠然與變化為體而無不通也。” 唐 孟浩然 《游精思題觀主山房》詩:“漸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 清 錢謙益 《<顏子疏解>敘》:“不違仁者三月也,不違如愚者終身也。忘仁義,忘禮樂,而至於坐忘也。”

詩詞推薦

  • 破山八詠興福寺

    劉拯宋代〕峨峨烏目山,曾臨貴侯宅。重房昔珠翠,峻宇煥金碧。泉激晨霞明,松搖暮雲白。宜爾山中人,日輪自朝夕。
    不睡原文_不睡的賞析_古詩文
  • 山中雜詠

    許必勝宋代〕月至林木異,心空空遠聲。草根幽響奏,小葉孤螢明。靜念既有在,久之無可名。輕雲自閒暇,坐久山風鳴。微雨
    不睡原文_不睡的賞析_古詩文
  • 南朝

    李商隱唐代〕地險悠悠天險長,金陵王氣應瑤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妝。
    不睡原文_不睡的賞析_古詩文
  • 永遇樂(為洛濱橫山作)

    張元乾宋代〕飛觀橫空,眾山繞甸,江面相照。曲檻披風,虛檐掛月,據盡登臨要。有時巾屨,訪公良夜,坐我半天林杪。攬浮
  • 風吹木葉吟

    邵雍宋代〕風吹木葉不吹根,慎勿將根苦自陳。天子舊都閒好住,聖人餘事冗休論。長年國里神仙侶,安樂窩中富貴人。萬水
    不睡原文_不睡的賞析_古詩文
  • 水調歌頭(壽汪監)

    廖行之宋代〕祥起玉龍甲,慶衍紫樞垣。奎文得歲,佳氣磅礴鬥牛間。天意方扶興運,賢業更看奕世,袞袞照英躔。四海具瞻久
  • 贈韓侍郎

    晁說之宋代〕僕射陂頭鷺宿秋,使君行色曉雲浮。幾章乞得閒歸去,平日將何事絆留。久幸沃心舒讜議,暫堪俯首眨忠謀。黃金
  • 浣溪沙·晚逐香車入鳳城

    張泌唐代〕晚逐香車入鳳城,東風斜揭繡簾輕,慢回嬌眼笑盈盈。訊息未通何計是?便須佯醉且隨行,依稀聞道太狂生。
    不睡原文_不睡的賞析_古詩文
  • 野意

    陸游宋代〕小東門外曳筇枝,白葛烏紗自一奇。閒客消遙無吏責,茂陰清潤勝花時。茶經每向僧窗讀,菰米仍於野艇炊。便覺
    不睡原文_不睡的賞析_古詩文
  • 謁趙文鼎墓

    趙蕃宋代〕君臥青山久,余今白髮新。秋風對搖落,舊事入悲辛。此世寧長世,吾身豈久身。蕭蕭聞鶴夜,耿耿待雞晨。
    不睡原文_不睡的賞析_古詩文
  • 雨花台

    劉端之宋代〕六朝宮苑帝王州,何事興衰若置郵。可是戰爭收拾後,卻將歌舞破除休。千門盡鎖梧桐雨,萬堞深籠薜荔秋。試陟
  • 偷聲木蘭花(仙呂調)

    張先宋代〕畫橋淺映橫塘路。流水滔滔春共去。目送殘暉。燕子雙高蝶對飛。風花將盡持杯送。往事只成清夜夢。莫更登樓。
    不睡原文_不睡的賞析_古詩文
  • 浮翠橋

    何耕宋代〕隔溪蒼翠各西東,架竹為梁路始通。缺月罅林凝淨綠,斷霞明水抹殘紅。芒鞋步步幽深處,藜杖聲聲屈曲中。回首
  • 贈石維秀才

    楊鎰元代〕石子山中來,衣上白雲濕。俯仰時自謠,鏗鏘溢篇什。注書空林間,花落常自拾。明晨城南去,相望空悒悒。
  • 一剪梅(秋雨感悲)

    趙長卿宋代〕霽靄迷空曉未收。羈館殘燈,永夜悲秋。梧桐葉上三更雨,別是人間一段愁。睡又不成夢又休。多愁多病,當甚風
    不睡原文_不睡的賞析_古詩文
  • 松陽學舍讀張修撰詩因用韻述懷二首·其二

    陳鎰元代〕門深無俗軌,春晚綠陰添。竹色侵衣袂,松花拂帽檐。清風自開戶,明月忽當簾。況有佳山水,真成吏隱兼。
  • 詠浮水石

    乾隆清代〕磊磊澗中物,浮浮水上行。能因小制大,遂幻重為輕。豈是支機遺,猶非變木成。通靈緣得氣,至理不須驚。
  • 丙申歲詩

    元和舉子唐代〕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袍似爛銀文似錦,相將白日上青天。
    不睡原文_不睡的賞析_古詩文
  • 至福昌縣作

    邵雍宋代〕清景幾人愛,愛之當遠尋。及臨韓岳近,始見洛川深。縣在雲山腹,民居水竹心。無機類閒物,愈覺少知音。
    不睡原文_不睡的賞析_古詩文
  • 和江秀才獻花三首

    陳師道宋代〕疏花得雨數枝黃,白髮緣愁百尺長。要與老生同一醉,故留秋意作重陽。
    不睡原文_不睡的賞析_古詩文
不睡原文_不睡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