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仲才子和六言二首·其二原文
著論信子真輩,疾惡真元叔徒。
雕龍固擅當世,希驥不應老夫。
詩詞問答
問:贈仲才子和六言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周孚
問:贈仲才子和六言二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贈仲才子和六言二首·其二是什麼體裁?答:六言詩
問:周孚的名句有哪些?答:周孚名句大全
注釋
1. 六言詩 押虞韻
參考注釋
子真
漢 褒中 人 鄭朴 的字。居 谷口 ,世號 谷口子真 。修道守默, 漢成帝 時大將軍 王鳳 禮聘之,不應;耕於岩石之下,名動京師。見《漢書·王貢兩龔鮑傳序》。 唐 張喬 《七松亭》詩:“已比 子真 耕 谷口 ,豈同 陶令 臥江邊。” 宋 范仲淹 《送鄞江竇尉》詩:“ 王 謝 江山久蕭索, 子真 今為起清風。”
疾惡
憎惡
疾惡反動勢力
真元
(1).謂玄妙。 唐 應物 《題化城寺》詩:“偶與遊人論法要,真元浩浩理無窮。”
(2).指人的元氣。 唐 元稹 《韋氏館與周隱客杜歸和泛舟》詩:“時物欣外奬,真元隨內修。” 宋 蘇轍 《病退》詩:“病根欲去真元在,昨夜夢遊何有鄉。”元,一本作“ 源 ”。《剪燈新話·牡丹燈記》:“今子與幽陰之魅同處而不知,邪穢之物共宿而不悟,一旦真元耗盡,災眚來臨,惜乎以青春之年,而遂為黃壤之客也,可不悲夫。”《再生緣》第五六回:“夜夜發燒無氣力,朝朝減食損真元。”
(3).指本性。 清 洪昇 《長生殿·神訴》:“悔深頓令真元露,情堅鍊出金丹固。” 徐朔方 校註:“真元,本性。”
雕龍
(1).雕鏤龍紋。比喻善於修飾文辭或刻意雕琢文字。語出《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騶衍 之術迂大而閎辯, 奭 也文具難施; 淳于髡 久與處,時有得善言。故 齊 人頌曰:‘談天 衍 ,雕龍 奭 ,炙轂過 髡 。’” 裴駰 集解引 劉向 《別錄》:“ 騶奭 脩 衍 之文,飾若雕鏤龍文,故曰‘雕龍’。” 南朝 梁 江淹 《別賦》:“賦有凌雲之稱,辯有雕龍之聲。” 宋 陸游 《舟行過梅市》詩:“老來無復雕龍思,遇興新詩取次成。” 明 楊珽 《龍膏記·傳情》:“你才擅雕龍,文成倚馬。”
(2).指經過精雕細琢,文辭優美。 唐 黃滔 《漢宮人誦<洞簫賦>賦》:“如鷰人人,卻以詞鋒而勵吻;雕龍字字,爰於禁署而飛聲。”
(3).指龍形花紋。 唐 李白 《怨歌行》:“鷫鷞換美酒,舞衣罷雕龍。” 王琦 註:“ 蕭士贇 曰:‘雕龍,謂舞衣上雕畫龍文也。’” 唐 鮑溶 《贈李黯將軍》詩:“ 細柳 連營石塹牢,平安狼火赤星高。巖雲入角雕龍爽,寒日搖旗畫獸豪。”
彫龍:雕鏤龍文。喻文辭博大恢弘,不同凡響。《北史·李緯傳》:“ 梁 謝藺 來聘, 緯 勞之。 藺 問 安平 諸 崔 , 緯 曰:‘ 子玉 以還,彫龍絶矣。’”《北史·薛辯薛寘薛憕傳論》:“ 寘 憕 並學稱該博,文擅彫龍,或揮翰鳳池,或者書麟閣,鹹居祿位,各逞琳琅。”參見“ 雕龍 ”。
當世
(1) 當代
(2) 指地位顯要的人
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後漢書·張衡傳》
希驥
謂仰慕才俊。《後漢書·文苑傳下·趙壹》:“君學成師範,縉紳歸慕,仰高希驥,歷年滋多。” 李賢 註:“《法言》曰:‘希驥之馬,亦驥之乘;希 顏 之士,亦 顏 之徒。’希,慕也。”按,希,今本 漢 揚雄 《法言·學行》作“睎”。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無希驥之秀質,乏如珪之令望。” 宋 歐陽修 《答太傅相公見贈長韻》:“仰高雖莫及,希驥豈非賢?”
不應
(1).不回響;不應和。《墨子·旗幟》:“當應鼓而不應,不當應而應鼓,主者斬。”《荀子·正論》:“彼將聽唱而應,視儀而動……不應不動,則上下無以相有也。”
(2).不回答;不答應。《孟子·公孫丑下》:“ 孟子 去 齊 ,宿於 晝 ,有欲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應,隱几而臥。”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儘夫人問當,夫人説話,不應一句。” 清 王韜 《淞隱漫錄·陳霞仙》:“女力勸之納簉室,生終不應,曰:‘百歲歡娛,能有幾何,豈可使他人間之哉!’”
(3).不符合;不應驗。《韓非子·存韓》:“若臣斯之所言有不應事實者,願大王幸使得畢辭於前,乃就吏誅不晚也。”《淮南子·原道訓》:“風興雲蒸,事無不應。”
(1).不應該。 宋 蘇軾 《水調歌頭·丙辰中秋作此篇兼懷子由》詞:“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古今小說·李公子救蛇獲稱心》:“千載難消亡國恨,不應此地著 鴟夷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甄后》:“仙人不應若是。”
(2).不須。 宋 王安石 《酬宋廷評請序解經詩》:“訓釋雖工君尚少,不應急務世人傳。” 宋 蘇軾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詞:“ 西州 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宋 周文璞 《贈趙子野歌》:“書來不應寄他物,只要秋林一雙笛。”
(3).不是。 宋 黃庭堅 《王立之詩報梅花已落盡次韻戲答》:“定是 沉郎 作詩好,不應春能生許愁。” 宋 陳師道 《十五夜月》詩:“不應明白髮,似欲勸人歸。” 宋 陸游 《九月晦日》詩:“自是老來多感慨,不應蕭瑟為秋風。”
(4).不曾;未嘗。 唐 韓翃 《送客之江寧》詩:“春流送客不應賒,南入 徐州 見柳花。” 宋 晁補之 《洞仙歌·詠菊》詞:“不應夸絶艷,曾妬春華,因甚東君意不到?” 宋 辛棄疾 《新荷葉·再和趙德莊韻》:“細數從前,不應詩酒皆非。”
(5).不知;不顧。 宋 陳師道 《河上》詩:“還家慰兒女,歸路不應長。” 宋 謝薖 《定風波·七夕莫莫堂席上呈陳虛中》詞:“寂寞江天正雲霧,回顧,不應中有少微星。” 宋 周紫芝 《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詞:“只愁飛詔下青冥,不應霜塞遠,橫槊看詩成。”
(6).古代法律名詞。謂非有意犯罪。 元 關漢卿 《金線池》第四折:“失誤了官身,本該扣廳責打四十,問你一個不應罪名。” 元 孫仲章 《勘頭巾》第三折:“怎么把我也問個不應。”《水滸傳》第三回:“原告人保領回家,鄰佑杖斷有失救應。房主人並下處鄰舍止得個不應。”
老夫
年老的男子自稱
老夫自有主張,爾等不必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