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韻軒原文
一氣春和萬物知,晴欄小立意為遲。
試言花韻於何妙,只在含苞未放時。
詩詞問答
問:花韻軒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花韻軒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花韻軒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七十一
參考注釋
一氣
(1) 一舉,一次,不間斷地
一氣呵成
(2) 同一幫派,聲氣相通;同夥
他們通同一氣
(3) 一陣(多含貶義)
瞎鬧一氣
春和
春日和暖。《漢書·文帝紀》:“方春和時,草木羣生之物皆有以自樂。” 晉 傅玄 《眾星》詩:“冬寒地為裂,春和草木榮。”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元 柯丹丘 《荊釵記·就祿》:“天寒地冷,未可離鄉背井,且待春和款款行。”
萬物
宇宙間的一切事物
萬物生光輝。——《樂府詩集·長歌行》
善萬物之得時。——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反側於萬物。——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萬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小立
暫時立住。 宋 楊萬里 《雪後晚晴賦絕句》:“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 明 袁宏道 《赴棲霞》詩:“舟迂迷去處,小立問漁翁。” 清 鄭燮 《賀新郎·落花》詞:“小立梅花下,問今年暖風未破,如何開也?”
花韻
見“ 花韻 ”。
亦作“ 花韻 ”。花的韻致。 唐 司空圖 《歸王官次年作》詩:“孤嶼池痕春漲滿,小欄花韻午晴初。” 明 袁宏道 《和東坡梅花詩韻為花解嘲復以自解雲耳》之三:“ 宋 硯 蜀 紙 李廷珪 ,折枝貌得花韻老。”
於何
(1).為何;如何。《詩·小雅·十月之交》:“彼月而食,則維其常;此日而食,於何不臧?” 唐 王季友 《滑中贈崔士瑾》詩:“十年前見君,甲子過我壽;於何今相逢,華髮在我後?”
(2).什麼。於,助詞。 漢 張衡 《西京賦》:“林麓之饒,於何不有!” 晉 左思 《蜀都賦》:“異類眾伙,於何不育!”
如何。《墨子·非命上》:“故言必有三表。何謂三表? 子墨子 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於何本之?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於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於何用之?廢以為刑政。’”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一:“ 何氏 之從學,蘭蕙已滿畹。於何玩其光,以至歲向晚。”
只在
(1).總在;仍在。 宋 蘇軾 《殢人嬌·贈朝雲》詞:“朱脣筯點,更髻鬟生彩。這些箇,千生萬生只在。” 宋 李萊老 《謁金門》詞:“舊恨新愁都只在,東風吹柳帶。”《三國志平話》卷中:“見二嫂靈前燒香奠酒啼哭, 關公 笑曰:二嫂休哭,哥哥只在里。”
(2).就在。 唐 賈島 《尋隱者不遇》詩:“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水滸傳》第八回:“那人問道:‘ 薛端公 在何處住?’ 董超 道:‘只在前邊巷內。’”《二刻拍案驚奇》卷九:“﹝ 龍香 ﹞心下道:‘佳期只在今夜了,便宜了這酸子。’”
含苞
裹著花苞
含苞待放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花韻軒原文_花韻軒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