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壽詩十二首·其四

作者:杜關 朝代:清代

自壽詩十二首·其四原文

霓裳詠罷彩雲間,太息星軺渡馬關。

諸將于思走遼瀋,遺民吞淚送台灣。

羈游吳下春申浦,哀感江南庾子山。

多少艱難家國恨,壯懷抑塞不知還。

詩詞問答

問:自壽詩十二首·其四的作者是誰?答:杜關
問:自壽詩十二首·其四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自壽詩十二首·其四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刪韻

參考注釋

霓裳

就是《霓裳羽衣曲》,唐代樂曲名,相傳為唐玄宗所制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彩雲

絢麗的雲彩

太息

(1) 即“嘆氣”。

(2) 生理現象。以呼氣為主的深呼吸。正常人的呼吸中,一呼一吸稱為一息,一息脈動四次,三息之後有一次深呼吸,脈五動,脈診上稱為“閏以太息”。病理情況下,若患者頻頻吸氣,稱為善太息,它是一個症狀,可由肝膽鬱結,肺氣不宜引起

(3) 表示某種感情

陳涉太息回。——《史記·陳涉世家》

感動太息。——清· 張廷玉《明史》

星軺

使者所乘的車。亦借指使者。 唐 宋之問 《奉和梁王宴龍泓應教》:“水府淪幽壑,星軺下紫微。” 唐 白居易 《奉使途中戲贈張常侍》詩:“早風吹土滿長衢,驛騎星軺盡疾驅。” 明 陸采 《明珠記·煎茶》:“曙光高,馬嘶人起,梳洗上星軺。” 明 葉盛 《水東日記·記王軫父家書事》:“何冀上聞於天闕,過承下逮於星軺。” 清 方文 《送白安石先生司理滇南》詩之二:“水驛輕裝偕今子,星軺絶域訪遺賢。”

將於

古代樂器名。鐘的一種。形如瓦缶。腹圓口小。《文獻通考·樂七》:“《周官》有‘錞於’之制,蓋樂作則鳴之,與鼓相和。 五代 後周 已亡其制。‘將於’蓋當時宮縣內無算樂中用之。豈‘錞於’之變體歟?”原註:“形如瓦缶,以簴縣之,上有獸形如蓋。”

遺民

(1) 指改朝換代後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

(2) 泛指大動亂後遺留下來的人民

台灣

台灣省,簡稱為“台”,省會台北,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台灣省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僅占全國的0.38%,2013年人口總數達到2337.3517萬(含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轄22縣、市,是中國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 

全省包括台灣島及蘭嶼、綠島、 * 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其中台灣島海岸線長達1600多千米,面積為35873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大島,也是中國東南海上屏障和重要門戶。

全省多山地丘陵,最高峰玉山達3952米,地跨北回歸線,為熱帶、 * 帶季風氣候。 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山族是台灣省最早的居民和最主要的少數民族。閩南語是台灣省民間的主要方言。南宋時澎湖屬福建路。明代始稱台灣,明末曾被荷蘭、西班牙殖民者侵占,1661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並進行開發。清代於1684年置台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正式建立行省。1895年被日本竊據,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重歸中國。1949年 * 退守台灣,造成了台灣問題。1960年代台灣推行出口導向型工業化戰略實現經濟騰飛,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台灣經濟和科技、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都很高,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已達到發達水平。

羈游

亦作“羇游”。羈旅無定。 唐 元稹 《誨侄等書》:“吾竊見吾兄自二十年來,以下士之祿,持窘絶之家,其間半是乞丐羇游,以相給足。” 宋 王讜 《唐語林·賞譽》:“ 惎 駐車留書,敘羇游之困。” 宋 陸游 《寒夜》詩:“羈游少歡樂,短景極怱忙。”

吳下

泛指 吳 地。下,用於名詞後表示處所。《宋書·隱逸傳·戴顒》:“ 桐廬 僻遠,難以養疾,乃出居 吳 下。” 明 高啟 《修忠佑祠疏》:“號雖著於 江 東,祀已傳於 吳 下。” 清 葉廷琯 《吹網錄·虎邱賀方回題名》:“﹝ 賀方回 ﹞以尚氣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退居 吳下 。” 魯迅 《花邊文學·“京派”與“海派”》:“ 梅蘭芳 博士,戲中之真正京派也,而其本貫則為 吳下 。”按, 梅 氏原籍 江蘇 泰州縣 。

春申浦

即 黃浦江 。在今 上海市 。又名 春申江 ,簡稱 申江 。相傳為 春申君 所鑿,故名。 清 吳偉業 《贈陸生》詩:“ 木葉山 頭悲夜夜, 春申浦 上望年年。” 吳翌鳳 箋注引 陸伯生 《廣輿記》:“ 黃浦 一名 春申浦 , 春申君 所鑿。”

哀感

(1).謂悲傷感動他人。 晉 張華 《元皇后哀策文》:“孰雲不懷,哀感萬夫。”《南史·劉杳傳》:“﹝ 劉杳 ﹞十三丁父憂,每哭,哀感行路。”

(2).悲傷的感情。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喪家朔望,哀感彌深。” 唐 韓愈 《憲宗崩慰諸道疏》:“伏惟攀慕永痛,哀感難勝。” 葉聖陶 《線下集·潘先生在難中》:“生離死別的哀感湧上心頭。”

江南

(1) 長江下游以南的地區,就是江蘇、安徽兩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長,雜花生樹。——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江南好風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能不憶江南。——唐· 白居易《憶江南》

春風又綠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長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記·貨殖列傳》

多少

(1) 指量度或數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絕句》

你有多少錢

(2) 或多或少;未特別指出的或未確定的東西(如數量或價格)

按多少錢一里收費

(3) 稍微

天氣多少有些變化

(4) 疑問代詞

(5) 問數量

正不曾問得你多少價錢。——《水滸傳》

(6) 表示不定的數量

最後終於寫出來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歡樂,只有這位業餘作者才知道

艱難

艱苦困難

歷艱難險巇。——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漫長而艱難的行軍

家國

家與國。亦指國家。《逸周書·皇門》:“是人斯乃讒賊媢嫉,以不利於厥家國。”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自是後, 頃公 恐懼,不聽聲樂,不飲酒食肉,內愛百姓,問疾弔喪,外敬諸侯,從會與盟,卒終其身,家國安寧。”《魏書·司馬昱傳》:“ 超 父 愔 為 會稽 太守, 超 假還東, 昱 謂之曰:‘致意尊公,家國之事,遂至於此。’”《資治通鑑·唐肅宗至德二載》:“十一月, 廣平王 俶 、 郭子儀 來自 東京 ,上勞 子儀 曰:‘吾之家國,由卿再造。’” 明 張居正 《答上師相徐存齋書》:“老師以家國之事託之於不肖也,天下亦莫不聞。” 清 李漁 《奈何天·助邊》:“家國雖殊道自均,須知主僕即君臣。” 清 秋瑾 《滿江紅·感懷》詞:“自由香,常思爇;家國恨,何由雪?” 陳毅 《送董老出席舊金山會議》詩:“百年家國恨, 禹 城日傾頽。”

壯懷

豪壯的胸懷。 唐 韓愈 《送石處士赴河陽幕》詩:“風雲入壯懷,泉石別幽耳。” 宋 辛棄疾 《賀新郎》詞:“我輩從來文字飲,怕壯懷激烈須歌者。” 明 張煌言 《海上》詩之一:“浩氣填胸星月冷,壯懷裂髮鬼神愁。” 清 龔自珍 《別直隸布政使同年托公》詩:“三十年華四牡騑,每談宦轍壯懷飛。”

抑塞

(1).壓抑;阻塞。《宋書·謝方明傳》:“而守宰不明,與奪乖舛,人事不至,必被抑塞。” 唐 元稹 《祈雨九龍神文》:“凡天降疵厲,必因於人……或予政之抑塞和令開洩閉藏耶?”《剪燈新話·秋香亭記》:“蒼頭以二物進,女怪其無書,具述生意以告,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辭。” 劉大白 《石下的松實》詩:“一棵松樹,落下許多松實,不知何時,被壓著一塊大石。何曾沒有生機?--只是橫遭抑塞!”

(2).抑鬱,鬱悶。 唐 杜甫 《短歌行贈王郎司直》:“ 王郎 酒酣拔劍斫地歌莫哀,我能拔爾抑塞磊落之奇才。” 清 劉大櫆 《左仲孚詩序》:“抑塞之情抒,而忿憾無聊不平之氣寖以微矣。” 茅盾 《追求》二:“像一個受了委屈的孩子,他盼望立刻湧出一個親人在他面前,讓他盡情訴說胸中的抑塞。”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詩詞推薦

自壽詩十二首·其四原文_自壽詩十二首·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