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上九日感懷七首呈韓明善先生·其七

作者:張仲深 朝代:元代

原文

亹亹圓象運,苒苒青歲闌。

策策西風鳴,耿耿客子寒。

客子行路難,況乃衣裳單。

萸盤薦重九,雅歌和清彈。

黃華被幽徑,拒霜明空園。

所樂忘所悲,慷慨有餘歡。

不知烏帽欹,邈矣追龍山。

詩詞問答

問:《越上九日感懷七首呈韓明善先生·其七》的作者是誰?答:張仲深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參考注釋

亹亹

(1).勤勉不倦貌。《詩·大雅·崧高》:“亹亹 申伯 ,王纘之事。”《漢書·張敞傳》:“今陛下游意於太平,勞精於政事,亹亹不捨晝夜。” 宋 葉適 《故寶謨閣待制知平江府趙公墓銘》:“若夫兢兢於道德之意,而亹亹於事物之實,則前輩所難能也。” 梁啓超 《論佛教與群治之關係》:“且此生未及竟者,來生固可以補之,復何所憚而不亹亹。”

(2).行進貌。《楚辭·九辯》:“時亹亹而過中兮,蹇淹留而無成。” 王逸 註:“亹亹,進貌。”《文選·陸機<赴洛>詩》:“亹亹孤獸騁,嚶嚶思鳥吟。” 李善 註:“亹亹,走貌也。”

(3).水流貌。《文選·左思<吳都賦>》:“玄蔭耽耽,清流亹亹。” 呂向 註:“亹亹,淥水徐進之勢。” 宋 蘇軾 《雙池》詩:“泝流入城郭,亹亹渡千家。”

(4).謂詩文或談論動人,有吸引力,使人不知疲倦。《後漢書·班固傳論》:“若 固 之序事,不激詭,不抑抗,贍而不穢,詳而有體,使讀之者亹亹而不猒,信哉其能成名也。”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晉黃門郎張協》:“詞采蔥蒨,音韻鏗鏘,使人味之亹亹不倦。” 唐 盧照鄰 《<南陽公集>序》:“ 岑 君論詰亹亹,聽者忘疲。”《三國演義》第六九回:“ 輅 亹亹而談,言言精奧。” 清 姚鼐 《祭劉海峰先生文》:“嗣學古文,以任道期,亹亹其文,以贈吾離。”

(5).不絕貌。 唐 黃滔 《司直陳公墓志銘》:“十年而 許員外 稷 ,繼翔其後,詞人亹亹。” 宋 謝無量 《鶯啼序·重過金陵》詞:“慨商女不知興廢,隔江猶唱《庭花》,餘音亹亹。” 明 宋濂 《春日賞海棠花詩序》:“眾賓鹹悅,銜盃詠詩,亹亹不自休。”

(6).委順貌。 明 宋濂 《答郡守聘五經師書》:“豈能悖性徇物,亹亹隨人作上下耶!”

(7).美妙;美好。 晉 曹毗 《歌世宗景皇帝》:“亹亹神算,赫赫王旅。” 南朝 梁 劉孝標 《廣絕交論》:“日月聯璧,贊亹亹之弘致。” 唐 歐陽詹 《王者宜日中賦》:“含靈亹亹,處植離離。”

圓象

天象。《文選·盧諶<時興>詩》:“亹亹圓象運,悠悠方儀廓。” 李善 註:“ 曾子 曰:‘在天成象,故曰圓象。’” 唐 孔穎達 《<禮記正義>序》:“上法圓象,下參方載。” 唐 顧非熊 《夏夜漢渚歸州即事》詩:“巨浸分圓象,危檣入眾星。”

苒苒

(1) 長勢茂盛的

苒苒齊芳草,飄飄笑斷蓬。——唐彥謙《移莎》詩

(2) 草木枝葉柔嫩貌

因風初苒苒,覆岸欲離離。——陳詡《龍池春草》

(3) 氣味或煙塵輕飄的樣子

木末北山煙苒苒,草根南澗水泠泠。——王安石《木末》

(4) 漸漸地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柳永《八聲甘州》

(5) 悄然流逝的

驅驅行役,苒苒光陰。——柳永《鳳歸雲》

青歲

(1).青春。 唐 陳子昂 《春台引》:“遲美人兮不見,恐青歲之還遒。” 唐 李白 《寄淮南友人》詩:“紅顏悲舊國,青歲歇芳洲。” 王琦 注引 楊齊賢 曰:“青歲,猶青春也。” 元 柯丹丘 《荊釵記·親敘》:“當初指望白首諧,誰知青歲遭殘害。”

(2).春天。 唐 韓翃 《送巴州楊使君》詩:“ 白雲縣 北 千山口 ,青歲欲開殘雪後。”

策策

(1).象聲詞。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一:“牕前兩好樹,眾葉光薿薿,秋風一披拂,策策鳴不已。” 宋 張孝祥 《滿江紅·思歸寄柳州》詞:“策策西風雙鬢底,暉暉斜日朱欄曲。” 元 麻革 《晚步張鞏田間》詩:“悠悠獨鳥穿雲下,策策寒烏掠日飛。”

(2).悲戚貌。 宋 葉適 《送高仲發》詩:“ 細君 吁久寂,季弟猶長貧,棄我涉遠道,策策傷心神。”

(3).猶籌策。 宋 洪邁 《容齋續筆·天下有奇士》:“天下未嘗無魁奇智略之士,當亂離之際,雖一旅之聚,數城之地,必有策策知名者出其間。”

西風

(1) 從西方吹來的風

溫帶的盛行西風

(2)

(3) 指秋風

(4) 比喻腐朽沒落的力量或氣勢

耿耿

(1) 心中掛懷,煩躁不安的樣子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煢煢而至曙。——《楚辭·屈原·遠遊》

耿耿於懷

(2) 明亮;顯著;鮮明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蒼蒼。——謝眺《夜發新林至京邑》

(3) 誠信守節的樣子

忠心耿耿為祖國

進雄鳩之耿耿兮,讒介介而蔽之。——漢· 劉向《九嘆·惜賢》

客子

旅居異鄉的人

不能不動客子之愁。——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行路難

(1).行路艱難。亦比喻處世不易。 唐 杜甫 《宿府》詩:“風塵荏苒音書絶,關塞蕭條行路難。” 唐 白居易 《太行路》詩:“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

(2).樂府雜曲歌辭名。內容多寫世路艱難和離情別意。原為民間歌謠,後經文人擬作,采入樂府。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十九首及 唐 李白 所作《行路難》三首都較著名。《晉書·袁山松傳》:“初, 羊曇 善唱樂, 桓伊 能輓歌,及 山松 《行路難》繼之,時人謂之‘三絶’。” 陳去病 《少年行》之三:“勸君莫誦《行路難》,勸君莫復居 長安 。”

況乃

亦作“況乃”。亦作“況廼”。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謝靈運 《游赤石進帆海》詩:“周覽倦瀛壖,況乃陵窮髮。” 唐 杜甫 《江邊星月》詩之一:“餘光隱更漏,況乃露華凝。” 唐 元稹 《和樂天秋題曲江》:“況乃江楓夕,和君《秋興》詩。”

(2).何況;況且;而且。《後漢書·王符傳》:“以罪犯人,必加誅罰,況乃犯天,得無咎乎?”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臨海嶠初發彊中作與從弟惠連見羊何共和之》:“茲情已分慮,況廼協悲端。” 宋 王安石 《酬沖卿月晦夜有感》詩:“夜雲不見天,況乃星與月。”

衣裳

衣服的通稱

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賣炭翁》

與衣裳。——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淚滿衣裳。——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振衣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重九

即重陽,陰曆九月九日

雅歌

(1).伴以雅樂歌唱的詩歌。《漢書·藝文志》:“《雅歌詩》四篇。” 王先謙 補註:“舊雅樂四曲:一曰《鹿鳴》,二曰《騶虞》,三曰《伐檀》,四曰《文王》,皆古聲辭。此四篇豈即四曲歟?”《通志·樂一》有 南朝 梁武帝 《雅歌》十二曲,即《俊雅》、《皇雅》等,郊廟朝廷用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創定雅歌,以詠祖宗。”《隋書·音樂志下》:“時散騎侍郎 鄧靜 善詠雅歌,樂師 尹胡 能習宗祀之曲。”

(2).風雅的歌吟。 三國 魏 嵇康 《遊仙詩》:“臨觴奏《九韶》,雅歌何邕邕。” 宋 趙鼎臣 《念奴嬌·送王長卿赴河間司錄》詞:“萬柳亭邊,雅歌堂上,醉倒春風裡。”《三國演義》第一○四回:“好看緑陰清晝里,於今無復雅歌聲。”

和清

溫和清朗。《漢書·翟義傳》:“當其斬時,觀者重疊,天氣和清,可謂當矣。”

黃華

見“ 黃花 ”。

幽徑

亦作“ 幽逕 ”。僻靜的小路。 唐 王績 《贈李徵君大壽》詩:“ 灞陵 幽徑近, 磻谿 隱路長。” 宋 楊萬里 《春晴懷故園海棠》詩:“一番過雨來幽逕,無數新禽有喜聲。” 陳毅 《游柏林失不雷河》詩:“林深樹廣,幽徑縱橫。”

霜明

(1).霜色潔白。指嚴霜。 南朝 宋 謝莊 《宋明堂歌·歌黃帝》:“景麗條可結,霜明冰可折。” 唐 蘇頲 《奉和聖制幸望 * 送朔方大總管張仁亶》:“氣冷膠應折,霜明草正腓。” 元 方回 《次韻夾穀子括吳山晚眺》:“霜明楓葉紅於染,春點梅梢玉不寒。”

(2).喻高潔。《南齊書·褚淵傳》:“ 劉領軍 峻節霜明,臨危不顧。”

(3).弓名。《南史·杜崱傳》:“﹝ 杜嶷 ﹞所佩霜明朱弓四石餘力。”

空園

荒園;閒棄的庭院。 唐 王勃 《郊興》詩:“空園歌獨酌,春日賦閒居。” 宋 陸游 《古別離》詩:“空園露溼荊棘枝,荒蹊月照狐狸跡。”

慷慨

(1) 充滿正氣,情緒激昂

慷慨就義

(2) 大方;不吝嗇

慷慨解囊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烏帽

黑帽。唐時貴族戴烏紗帽,後來上下通用。烏紗帽後來成為閒居的常服。簡稱烏紗

忠烈青衣烏帽。—— 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詩詞推薦

越上九日感懷七首呈韓明善先生·其七原文_越上九日感懷七首呈韓明善先生·其七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