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台行送姚掌教歸桐廬原文
漢家中更百六厄,炎精無光群盜劇。
猗嗟光武起舂陵,司隸威儀重輝赫。
昆陽旗鼓虎豹奔,猰㺄隕首欃槍馘。
桓桓諸將二十八,馳乘風雲厲高翮。
先生爾時獨何為,羊裘蒙茸釣空澤。
神龍一奮海宇清,冥鴻孤飛江霧白。
亦知天子即故人,偃蹇自擬長為客。
軒裳韋布各有徒,狂奴豈任三公責。
遂令意氣動星辰,翻見功名勝竹帛。
釣奇何如龍伯人,漁國不似磻溪石。
千秋物色在山川,仰睇嵯峨俯空碧。
詩詞問答
問:釣台行送姚掌教歸桐廬的作者是誰?答:王立道
問:釣台行送姚掌教歸桐廬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陌韻
參考注釋
漢家
即漢朝
漢家山東二百州。—— 唐· 杜甫《兵車行》
為漢家除殘去穢。——《資治通鑑》
中更
(1).爵位名。 秦 立爵二十級, 漢 沿襲之。中更為第十 * 。《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爵……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 顏師古 註:“更,言主領更卒,部其役使也。”
(2).中途變更;中間經歷。《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本圖相與偕,中更不克俱。” 呂延濟 註:“本圖相與同往,而中間不能俱遂此志。” 宋 葉適 《高夫人墓志銘》:“榮緒華宗,中更墜落,以一線引千鈞,喬木之萌生復見徑尺,夫人之助也。” 清 方苞 《原人下》:“ 秦 漢 以還,中更衰亂。”
百六
(1).古代以為厄運。《漢書·谷永傳》:“遭無妄之卦運,直百六之災阸。”《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百六道喪,干戈迭用。” 呂延濟 註:“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為一元,一百六歲曰陽九之厄。”《雲笈七籤》卷十六:“百六應機,陽九激揚。” 清 宋琬 《先大夫諱日》詩:“乾坤當百六,梁木忽然摧。”參見“ 百一 ”。
(2).寒食日的別稱。 元 趙善慶 《慶東原·晚春雜興》曲:“百六 楚 風酸,三月 吳 姬瘦。”參見“ 一百六 ”、“ 百五 ”。
炎精
(1).指火德;火的本性。《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殷五代之純熙,紹 伊唐 之炎精。” 李善 註:“言 漢 盛於五代純熙之道,而紹 帝堯 火德之運。” 北周 庾信 《周五帝歌》之五:“純陽之月樂炎精,赤雀丹書飛送迎。”《宋史·樂志七》:“象分離位,德配炎精。景風協律,化神含生。”
(2).指太陽。《宋書·武帝紀下》:“近炎精亢序,苗稼多傷。” 唐 蕭穎士 《游馬耳山》詩:“我來疑初伏,幽路無炎精。”
(3).指應火運而興的王朝。《東觀漢記·馮衍傳》:“繼 高祖 之休烈,修 文武 之絶業,社稷復存,炎精更輝。” 三國 蜀 諸葛亮 《為後帝伐魏詔》:“今賊效尤,天人所怨,奉時宜速,庶憑炎精祖宗威靈相助之福,所向必克。” 唐 吳筠 《建業懷古》詩:“炎精既失御,宇內為三分。” 宋 袁陟 《過金陵謁吳大帝廟》詩:“炎精竟灰燼,紫蓋出艨艟。”此指 漢 朝。 清 顧炎武 《恭謁孝陵》詩:“寳祚方中缺,炎精且下淪。”此指 明 祚。參見“ 炎祚 ”。
猗嗟
嘆詞。表示讚嘆。《詩·齊風·猗嗟》:“猗嗟昌兮,頎而長兮。” 毛 傳:“猗嗟,嘆辭。” 唐 張說 《大唐中散大夫鄭府君神道碑》:“猗嗟君子,世濟其美。動如義市,居成仁里。” 宋 王禹偁 《著作佐郎贈國子博士鞠公墓碣銘》:“猗嗟我公,高才下位。” 宋 葉適 《劉子怡墓志銘》:“猗嗟若人,孰可忘兮!”
司隸
官名。《周禮》秋官之屬。 漢武帝 置司隸校尉,領兵一千二百人,捕巫蠱,督察大奸猾。後罷其兵,改察 三輔 、 三河 、 弘農 七郡。 哀帝 時稱司隸, 東漢 復舊稱,仍察七郡。 魏 晉 以後沿用, 唐 廢。參閱《通典·職官十四》。
威儀
(1) 儀表威武嚴肅;軍容整齊的
(2) 指隨從
輝赫
(1).猶顯赫,煊赫。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省事》:“拜守宰者,印組光華,車騎輝赫,榮兼九族,取貴一時。” 唐 杜甫 《莫相疑行》:“憶獻三賦 蓬萊宮 ,自怪一日聲輝赫。”一本作“ 烜赫 ”。《資治通鑑·齊東昏侯永元元年》:“但臣以至親,久參機要,寵靈輝赫,海內莫及。”
(2).明亮貌。 宋 蘇舜欽 《夏熱晝寢感詠》:“流光何輝赫,獨不照覆盆。”
煇赫:謂聲勢顯赫。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五:“ 李子中 如刁家奴,煇赫車馬,施散金帛,原非己物。” 清 唐孫華 《送同年范國雯出守延平》詩:“君昔南宮掄第一,喧傳海內聲煇赫。”
旗鼓
旗和鼓。古時軍中用以發號施令
故國之旗鼓。——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虎豹
(1).喻指 * 之人。《後漢書·劉陶傳》:“陛下不悟,而競令虎豹窟於麑場,豺狼乳於春囿。” 唐 韋應物 《京師叛亂寄諸弟》詩:“覉離守遠郡,虎豹滿 西京 。” 清 方文 《偕蔡芹溪至宛兼贈令弟玉立》詩:“虎豹當關欲嚙人,季女何能不憔悴?”
(2).比喻勇猛的戰士。 唐 羅隱 《春日投錢塘元帥尚父》詩之一:“門外旌旗屯虎豹,壁間章句動風雷。”
(3).比喻富有文采。 宋 黃庭堅 《送謝公定作竟陵主簿》詩:“ 謝公 文章如虎豹,至今斑斑在兒孫。”
(4).形容怪石。 宋 蘇軾 《後赤壁賦》:“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
隕首
猶言肝腦塗地。 晉 李密 《陳情事表》:“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明 張居正 《答應天巡撫宋陽山論均糧足民書》:“僕以一身當天下之重,不難破家以利國,隕首以求濟。”
欃槍
(1).彗星的別名。古人認為是凶星,主不吉。《爾雅·釋天》:“彗星為欃槍。” 郭璞 註:“亦謂之孛,言其形孛,孛似掃彗。”《淮南子·俶真訓》:“欃槍衡杓之氣,莫不彌靡而不能為害。” 高誘 註:“欃槍,彗孛也。” 宋 文天祥 《有感》詩:“夜涼看星斗,何處是欃槍?” 明 夏完淳 《哀燕京》詩:“一出 乾清 翠華列,仰視欃槍大如月。”
(2).喻 * 勢力。《文選·張衡<東京賦>》:“欃槍旬始,羣凶靡餘。” 李善 註:“欃槍,星名也。謂 王莽 在位如妖氣之在天。”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僕卿充隴右節度使三十韻》:“幾時迴節鉞,戮力掃欃槍。” 明 沉壽民 《江上行》:“我生不及全盛時,攘攘欃槍天步危。屠城掠邑義士死,日月無光天地悲。” 清 錢謙益 《干將行》:“鬼怪相戒匿形影,欃槍不敢爭妖躔。”
桓桓
威武的樣子
桓桓於徵。——《詩·魯頌·泮水》
尚桓桓。——《書·牧誓》
乘風
順風;憑藉風力
乘風向法國駛去
厲高
極高貌。
先生
(1)
(2) 一般在一個男子姓氏後所用的一個習慣性的表示禮貌的稱呼
對杜先生講話
(3) 稱別人的丈夫或對人稱自己的丈夫
(4) 舊時稱管帳的人
在商號當先生
(5) 舊時稱以說書、相面、算卦、看風水等為職業的人
算命先生
(6) 對長者的尊稱
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7) 老師
從先生授經。——清· 袁枚《祭妹文》
(8) 醫生
爾時
猶言其時或彼時。《左傳·襄公十三年》“使 士匄 將中軍,辭曰: 伯游 長,昔臣習於 知伯 ,是以佐之,非能賢也” 晉 杜預 註:“ 罃 代將中軍, 士匄 佐之。 匄 今將讓,故謂爾時之舉,不以己賢。”
何為
為什麼,何故。《國語·魯語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眾未敗,何為還?”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江河百穀,從何處生?東流到海,何為不溢?” 唐 韓愈 《琴操·履霜操》:“兒罪當笞,逐兒何為?” 清 侯方域 《壯悔堂記》:“余向為堂,讀書其中,名之曰‘雜庸’。或曰:‘昔 司馬相如 賣酒 成都 市,身自滌器,與庸保雜作。子何為其然?’”
(1).乾什麼,做什麼。用於詢問。《後漢書·齊武王縯傳》:“﹝ 劉稷 ﹞聞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圖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為者邪?’” 唐 韓愈 《汴泗交流贈張僕射》詩:“新秋朝涼未見日,公早結束來何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子產》:“ 子產 立 公孫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孫 何為?’ 子產 曰:‘説也。’”
(2).是什麼。《後漢書·何進傳》:“大將軍稱疾不臨喪,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為?” 唐 徐夤 《人事》詩:“平生生計何為者?三逕蒼苔十畝田。”
羊裘
(1).羊皮做的衣服。
(2). 漢 嚴光 少有高名,與 劉秀 同遊學,後 劉秀 即帝位, 光 變名隱身,披羊裘釣澤中。見《後漢書·逸民傳·嚴光》。後因以“羊裘”指隱者或隱居生活。 宋 陸游 《寓嘆》詩:“人怪羊裘忘富貴,我從牛儈得賢豪。” 元 薩都剌 《釣雪圖》詩:“人間富貴草頭露, 桐江 何處覓羊裘。”
蒙茸
蓬鬆;雜亂的樣子
雜花蒙茸
蒙茸山麓。——〔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神龍
(1).謂龍。相傳龍變化莫測,故有此稱。《韓詩外傳》卷五:“如神龍變化,斐斐文章,大哉,《關雎》之道也!”《文選·張衡<西京賦>》:“若神龍之變化,章後皇之為貴。” 薛綜 註:“龍出則昇天,潛則泥蟠,故云變化。”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烏仗那國》:“我所仗劍,神龍見授,以誅後伏,以斬不臣。”
(2). 三國 吳 都 建業 正殿名。《文選·左思<吳都賦>》:“抗 神龍 之華殿,施榮楯而捷獵。” 劉逵 註:“ 神龍 , 建業 正殿名。”
海宇
(1).猶海內、宇內。謂國境以內之地。《梁書·武帝紀上》:“浹海宇以馳風,罄輪裳而稟朔。” 宋 蘇轍 《皇弟偲加恩制》:“罄海宇之人孰非付託之重。”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捷報》:“丈夫與叔叔文空海宇,洪然高掇,不必過憂。”《說唐》第三回:“舉鼎千斤,名振海宇。”
(2).近海之地。 南朝 宋 顏延之 《家傳銘》:“曠彼 琅邪 ,實唯海宇。”
冥鴻
(1).高飛的鴻雁。 前蜀 杜光庭 《刁子宗勉太尉謁靈池朱真人洞詞》:“伏惟仙君道逸冥鴻,壽逾 遼 鶴。” 清 曹寅 《發橫林未到錫山六十里示同舍》詩:“冥鴻沙鳥極升沉,畫舫青簾共盍簪。”
(2). 漢 揚雄 《法言·問明》:“鴻飛冥冥,弋人何簒焉。” 李軌 註:“君子潛神重玄之域,世網不能制御之。”後因以“冥鴻”喻避世隱居之士。 唐 陸龜蒙 《和寄題羅浮軒轅先生所居》詩:“暫應青詞為宂鳳,卻思丹徼伴冥鴻。” 明 唐順之 《登常山山寺次壁間韻》之一:“憂時譏喪狗,逃世托冥鴻。” 明 沉宸荃 《謁梅子真祠》詩:“明哲早見幾,冥鴻避矰弋。隱跡 吳 市門,學道此山側。”
(3).比喻高才之士或有遠大理想的人。 唐 李賀 《高軒過》詩:“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別頭及第》:“時 楊知至 因以長句呈同年曰:‘由來梁鷰與冥鴻,不合翩翾向碧空。’” 宋 司馬光 《和宇文公南塗中見寄》詩:“斥鷃卑飛聊取適,冥鴻高舉益難親。”
飛江
古代的一種渡水工具。《六韜·軍用》:“渡大水,飛江廣一丈五尺,長二丈以上,八具,以環利通索張之。”《水滸傳》第一百回:“城外 李俊 、二 張 、三 阮 ,乘著飛江、天浮,逼近城來。恰與城垣高下相等。”
天子
古以君權為神所授,故稱帝王為天子
歸來見天子。——《樂府詩集·木蘭詩》
天子坐明堂。
故人
(1) 舊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國演義》
(2) 古稱前妻或前夫
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來。——《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從門入,故人(指前妻)從閣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誼,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對門生故吏既親切又客氣的謙稱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後漢書·楊震傳》
偃蹇
(1) 高聳
(2) 驕橫;傲慢
懼其偃蹇。——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那些督撫貴人點了點頭,他就得意的了不得,從此就故作偃蹇之態去驕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3) 困頓;窘迫
叔寶道:“小弟當時偃蹇。——《隋唐演義》
(4) 形容委曲婉轉的樣子
軒裳
(1).猶車服。 晉 陶潛 《雜詩》之十:“驅役無停息,軒裳逝東崖。”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 一妹 以天人之姿,藴不世之藝,從夫之貴,以盛軒裳。” 明 高叔嗣 《再調考功作》詩:“軒裳日待旦,閶闔凌雲排。”
(2).指官位爵祿。 唐 元結 《忝官引》:“而可愛軒裳,其心又乾進。” 宋 葉適 《謝除華文閣待制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表》:“追憶悔尤,濫軒裳之非據;自嗟衰耄,指林壑以言歸。” 元 張養浩 《山坡羊》曲:“琴書筆硯為功課,軒裳倘來何用躲。行,也在我;藏,也在我。”
(3).代稱有高位的人。 唐 沉佺期 《洛陽道》詩:“白日青春道,軒裳半下朝。” 宋 王自中 《酹江月·題釣台》詞:“到底軒裳,不如蓑笠,久矣心相與。” 明 劉基 《太公釣渭圖》詩:“軒裳如固有,千載起人思。” 清 魏源 《村居雜興呈筠谷從兄》詩之五:“ 堯 時石戶農,肯易軒裳苦。”
(4).用為對人的敬稱。 康有為 《懷翁常熟去國》詩:“早攜書劍將行馬,忽枉軒裳特執裾。”
韋布
(1).韋帶布衣。古指未仕者或平民的寒素服裝。 漢 司馬相如 《報卓文君書》:“五色有燦,而不掩韋布。” 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寸裂之錦黻,未若堅完之韋布。” 清 劉大櫆 《賁趾堂記》:“人之情有棄膏粱而甘藜藿,輕紱冕而躬韋布,然未有不苦勞而樂逸者。”
(2).借指寒素之士,平民。 宋 岳珂 《桯史·萬春伶語》:“﹝ 胡給事 ﹞物色為首者,盡繫獄,韋布益不平。”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錢起》:“王公不覺其大,韋布不覺其小。”《明史·文苑傳四·徐渭》:“當 嘉靖 時, 王 李 倡‘七子社’, 謝榛 以布衣被擯。 渭 憤其以軒冕壓韋布,誓不入二人黨。”
狂奴
(1).狂放不羈的人。 南朝 梁武帝 《答蕭琛》詩:“勿談興運初,且道狂奴異。” 明 宋濂 《王冕傳》:“﹝ 王冕 ﹞或遇奇才俠客,談古豪傑事,即呼酒共歡,慷慨悲吟,人斥為狂奴。” 清 孫枝蔚 《自題辛酉詩卷》詩:“豪士狂奴舊有名,飛揚跋扈竟何成。”
(2).為自嘲之辭。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一:“ 李尚書 雍熙 學道,散遣歌姬, 王西樵 責以詩云:‘誰為公畫此策者,狂奴恨不鞭其背!’” 柳亞子 《秋夜不寐有懷佩宜內子紅梨》詩:“詩成留待相逢日,端笑狂奴苦費才。”參見“ 狂奴故態 ”。
(3).凶暴之徒。《醒世恆言·灌園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數十餘年,深蒙 秋公 珍重護惜。何意驀遭狂奴,俗氣薰熾,毒手摧殘。”
三公
(1).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周 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一說以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見《漢書·百官公卿表序》。
(2).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西漢 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御史大夫(大司空)為三公, 東漢 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見《通典·職官一》。
(3).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唐 宋 沿 東漢 之制,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但已非實職。
(4).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明 清 沿 周 制,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榮銜。見《明史·職官志一》、《清史稿·職官志一》。
(5).星名。《史記·天官書》:“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屬。” 張守節 正義:“三公三星在北斗杓東,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並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主變出陰陽,主佐機務。”《晉書·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調七政,和陰陽之官也。”
意氣
(1) 志向與氣概
意氣風發
意氣揚揚。——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精神;神色
意氣自若。——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意氣之盛。——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3) 志趣
意氣投合
(4) 偏激、任性的情緒
意氣用事
星辰
星的總稱
日月星辰
功名
功績和名位;封建時代指科舉稱號或官職名位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國演義》
但是,他們(指東林黨人)比起那一班讀死書的和追求功名利祿的人,總算進步多了。——《事事關心》
竹帛
(1).竹簡和白絹。古代初無紙,用竹帛書寫文字。《墨子·天志中》:“又書其事於竹帛,鏤之金石,琢之槃盂,傳遺後世子孫。”
(2).引申指書籍、史乘。《史記·孝文本紀》:“然後祖宗之功德著於竹帛,施於萬世,永永無窮,朕甚嘉之。”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每覽史籍,觀古忠臣義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國家之難,身雖屠裂,而功名著於景鍾,名稱垂於竹帛,未嘗不拊心而嘆息也。” 唐 韓愈 《送文暢師北游》詩:“相公鎮 幽 都,竹帛爛勛伐。”《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似先生這等抱負,何不求取功名,立身於廊廟,垂名於竹帛。” 梁啓超 《讀孟子界說》:“故《春秋》有大義,有微言,皆口授弟子,俟數傳乃著竹帛。”
釣奇
謂謀取巨利。《史記·呂不韋列傳》:“ 呂不韋 取 邯鄲 諸姬絶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 子禁 從 不韋 飲,見而説之,因起為壽,請之。 呂不韋 怒,念業已破家為 子楚 ,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 司馬貞 索隱:“釣者,以取魚喻也。奇即上雲‘此奇貨可居’也。” 唐 柳宗元 《與楊誨之第二書》:“賤本而貴末,夸世而釣奇。” 明 方孝孺 《戇窩記》:“馳騖太過,釣奇竊名,以悅其君,卒致無窮之禍。”
何如
(1) 如何,怎么樣
今日之事何如。——《史記·項羽本紀》
誠好惡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則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2)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勝過或不如
與其強攻,何如智取
龍伯
(1).指 龍伯國 的巨人。 唐 張說 《入海》詩之二:“ 龍伯 如人類,一釣兩鼇連。”《三國演義》第四六回:“至若 龍伯 、 海若 、 江妃 、 水母 ,長鯨千丈,天蜈九首,鬼怪異類,鹹集而有。”
(2).喻指漁者。 唐 李白 《大獵賦》:“龍伯釣其靈鼇, 任公 獲其巨魚。” 清 趙翼 《晚泊》詩:“遠火晚廻龍伯駕,荒蘆寒打雁奴更。”參見“ 龍伯國 ”。
溪石
(1).溪流中的石頭。 唐 皮日休 《臨頓奉題屋壁》詩:“壓酒移谿石,煎茶拾野巢。”
(2).指 端谿 硯石。 金 元好問 《學東坡移居》詩:“谿石含餘潤,奚墨凝幽香。” 施國祁 注引《東軒筆錄》:“ 端溪 硯石有三種:曰巖石,曰西坑,曰後歷。”
千秋
(1) 千年
(2) 歲月久遠
(3) 生日。敬辭,指人的壽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曹雪芹《紅樓夢》
物色
(1) 牲畜的毛色
(2) 按一定標準去訪求
乃令以物色訪之。——《後漢書·嚴光傳》
物色人才
為巡船所物色。——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3) 瞅見;看到
免親友物色
(4) 風物;景色
(5) 各種物品
山川
山嶽、江河
祖國壯麗的山川
嵯峨
形容山勢高峻
故園不可見,巫山田郁嵯峨。——杜甫《江海》
山頂嵯峨
怪石嵯峨
空碧
(1).猶澄碧。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賦》:“野田田而虛翠,水湛湛而空碧。”
(2).指澄碧的水色。 唐 白居易 《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詩:“煙波澹蕩搖空碧,樓殿參差倚夕陽。”
(3).指澄碧的天空。 五代 齊己 《自遣》詩:“雲無空碧在,天靜月華流。” 宋 秦觀 《好事近·夢中作》詞:“飛雲當面化龍蛇,夭矯轉空碧。” 清 繆荃孫 《<宋元詞四十家>序》:“孕幽想於流黃,激涼吹於空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