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寒山寺·其三十八原文
因果耳不聞,說話多差錯。
畜生若不殺,世上無處著。
此語乃魔語,誘人入鼎鑊。
不知羊與人,互換相酬酢。
詩詞問答
問:擬寒山寺·其三十八的作者是誰?答:釋懷深
問:擬寒山寺·其三十八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釋懷深的名句有哪些?答:釋懷深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藥韻
參考注釋
因果
(1) 原因和結果,合起來說,指二者關係
因果關係
(2) 今生種因,來生結果。指事物的起因和結果,種什麼因,結什麼果
因果報應
說話
(1) 用語言表述
說話要注意分寸
(2) 責備;議論
你這樣大聲嚷嚷,人家可要說話了
(3) 〈方〉∶閒聊
這人說話很有意思
(4) 〈方〉∶指說話的口音
聽他口音不是山東說話
(5) 時間短
說話就到
(6) 宋代的一種曲藝,跟現在的說書相同
差錯
(1) 錯誤;過失
在合計賬單時出了差錯
(2) 意外事故
指揮音樂會沒出任何差錯
畜生
(1) 卑鄙或獸性的人
(2) 由於呆傻、愚蠢、粗俗、 * 、墮落、貪慾或殘忍而令人鄙視、厭惡的人
不殺
(1).不斷其命。《穀梁傳·僖公九年》:“ 葵丘 之會,陳牲而不殺。” 楊士勛 疏:“雖盟而不歃血謂之不殺。” 宋 曾鞏 《亳州謝到任表》:“運獨斷之明,則天清水止;昭不殺之武,則雷厲風行。”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七:“‘不殺窮人不富’,是他的主意,他的手沾滿了佃戶 勞金 的紅血。”
(2).不盡。《醉醒石》第三回:“ 湯家 父母聽得這話,喜歡不殺道:‘如此聽憑 馮親家 那邊,擇個日子便了。’”
不減;不衰。《公羊傳·僖公二十二年》:“《春秋》辭繁而不殺者,正也。” 何休 註:“殺,省也。”《文選·揚雄<長楊賦>》:“意者以為事罔隆而不殺,物靡盛而不虧。” 李善 注引 鄭玄 《周禮》註:“殺,減也。” 晉 張華 《女史箴》:“法含弘而不殺,物無盛而不衰。”
世上
世界上;人間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無處
(1).無所處。謂沒有處置的理由。《孟子·公孫丑下》:“若於 齊 ,則未有處也。無處而餽之,是貨之也。” 趙岐 註:“我在 齊 無事,於義未有所處也。義無所處而餽之,是以貨財取我。”
(2).猶無為,無常。《呂氏春秋·圜道》:“帝無常處也,有處者乃無處也。” 高誘 註:“有處,有為也。有為則不能化,乃無處為也。”
(1).沒有處所;沒有地方。《楚辭·九辯》:“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無處。”《漢書·高后紀》:“汝為將而棄軍, 呂氏 今無處矣。” 顏師古 註:“言見誅滅,無處所也。” 唐 杜甫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之一:“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 茅盾 《子夜》十七:“可是她這樣的苦悶卻又無處可以告說。”
(2).無一處,沒有任何地方。 唐 方乾 《送孫百篇游天台》詩:“遠近常時皆藥氣,高低無處不泉聲。”《初刻拍案驚奇》卷五:“漫山遍野,無處不到,並無一些下落。”
誘人
(1).誘導人。《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北齊 劉晝 《新論·賞罰》:“故君者賞罰之所歸,誘人以趣善也。”《老殘遊記》第九回:“其同處在誘人為善,引人處於大公。”
(2).對人有吸引力。 丁玲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一:“果子顏色大半還是青的,間或有幾個染了一些誘人的紅色。” 魏巍 《東方》第三部第二章:“熱鬧的叫賣聲,使那些食物,增添了格外誘人的香味。”
鼎鑊
(1).鼎和鑊。古代兩種烹飪器。《周禮·天官·亨人》:“亨人掌共鼎鑊以給水火之齊。” 鄭玄 註:“鑊所以煮肉及魚臘之器,既孰,乃脀於鼎,齊多少之量。”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五:“《茶經》以魚目湧泉連珠為煮水之節。然近世瀹茶,鮮以鼎鑊,用瓶煮水,難以候視,則當以聲辨一沸二沸三沸之節。”
(2).古代的酷刑。用鼎鑊烹人。《漢書·酈食其傳贊》:“ 酈生 自匿監門,待主然後出,猶不免鼎鑊。” 宋 文天祥 《正氣歌》:“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越鐸>出世辭》:“顧專制久長,鼎鑊為政,以聚歛窮其膏髓,以禁令制其譏平,瘠弱槁枯,為日滋永。”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與人
合乎民意取得人心。《國語·越語下》:“持盈者與天,定傾者與人,節事者與地。” 韋昭 註:“與人,取人之心也。”《管子·形勢》:“持滿者與天,安危者與人。” 尹知章 註:“能安危者,則與人合。”
互換
相互交換 ;以 易 ;交換
讓我們互換一下帽子
酬酢
賓主互相敬酒(酬:向客人敬酒,酢:向主人敬酒),泛指交際應酬
是故可與酬酢。——《易·繫辭》
不尚酬酢周旋
標籤:寒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