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原文
戰國多說客,秦漢風尚存。
茅焦感始皇,鄒陽悟長君。
知心以說當,秘訣韓吃論。
觸讋悅燕媼,或嘉納牖言。
苟其盡忠款,詎在口給便。
帝堯斥嚚訟,視子共驩倫。
詩詞問答
問:詠史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詠史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三十五
參考注釋
戰國
公元前403—221年中國中原地區各諸侯國連年爭戰的時代
說客
(1) 勸說別人接受某種主張的人(今多含貶義)
(2) 替別人遊說的人
子翼良苦。遠涉江湖,為 曹氏作說客耶?——《三國演義》
風尚
社會風貌與時尚
樹立新風尚
茅焦
戰國 齊 人,以敢諫見稱。 秦始皇 母后私通 嫪毐 , 毐 以假父之尊專國事,驕縱為亂, 始皇 取而車裂之,遷太后於 萯陽宮 ,令曰:敢以太后事諫者戮。死者已二十七人,而 茅焦 猶冒死上謁,解衣伏質,喻以利害, 始皇 悟而赦之,迎太后歸 鹹陽 ,尊 焦 為上卿。見 漢 劉向 《說苑·正諫》。《史記·秦始皇本紀》:“ 齊 人 茅焦 説 秦王 曰:‘ 秦 方以天下為事,而大王有遷母太后之名,恐諸侯聞之,由此倍 秦 也。’ 秦王 乃迎太后於 雍 而入 鹹陽 ,復居 甘泉宮 。” 唐 元稹 《四皓廟》詩:“ 茅焦 脫衣諫,先生無一言。”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列朝·邵經邦譏議禮》:“議禮諸臣自比 茅焦 之諫,訕上無禮,逮下詔獄訊治。”
長君
稱別人長兄
長君為奉車。——《漢書·李廣蘇建傳》
知心
彼此非常了解而關係密切
知心朋友
秘訣
不公開的能解決問題的竅門、辦法
納牖
《易·坎》:“ * ,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終無咎。” 程頤 傳:“納約,謂進結於君之道;牖,開通之義。室之暗也,故設牖,所以通明。自牖,言自通明之處,以況君心所明處……人臣以忠信善道結於君心,必自其所明處乃能入也。”後遂以“納牖”謂導人於善。《明史·鄭履淳傳》:“忠言重折檻之罰,儒臣虛納牖之功。” 清 黃宗羲 《汪碩公墓表》:“其於經世之曲折,奏對之詳明,納牖揚庭,寂然無一可指。”
盡忠
(1) 竭盡忠誠
盡忠盡力
(2) 指竭盡忠誠而犧牲生命
為國盡忠
口給
口才敏捷,能言善辯。《論語·公冶長》:“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舊唐書·突厥傳上》:“ 彥博 既口給,引類百端, 太宗 遂用其計。”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霍生》:“ 文登 霍生 與 嚴生 少相狎,長相謔也。口給交御,惟恐不工。” 章炳麟 《文學說例》:“然則縱橫近於雄辯,雖言或偭規,而口給可用。”
嚚訟
奸詐而好爭訟。《書·堯典》:“吁!嚚訟,可乎?” 孔 傳:“言不忠信為嚚。又好爭訟可乎?” 宋 陸游 《夔州勸農文》:“繼自今,不縱掊克,不長嚚訟,不傷爾力,不奪爾時。” 清 顧炎武 《生員論上》:“嚚訟逋頑,以病有司者,比比皆是。”
共驩
共工 與 驩兜 的並稱。 清 唐甄 《潛書·去名》:“ 幽 厲 自成其為 幽 厲 , 共 驩 自成其為 共 驩 ;未聞 幽 厲 ,自號為 堯 舜 , 共 驩 自號為 皋 夔 。雖有 幽 、 厲 、 共 、 驩 無害於人心者,善惡不混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