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阿敵韻寄舒大士兼簡微首座·其二

作者:李彭 朝代:宋代

原文

慾念山阿人,臨崖九秋樹。

袖手謝鼎來,屬袂推不去。

兀爾自忘緣,湛然隨所遇。

稱譏洶濤波,渤澥恬喜怒。

詩詞問答

問:《再次阿敵韻寄舒大士兼簡微首座·其二》的作者是誰?答:李彭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李彭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彭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參考注釋

慾念

(1) 強烈的渴望

一個為舊式民族主義和帝國主義的慾念所束縛的俘虜

(2) * 之念

(3) 欲望

山阿

山嶽;小陵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晉· 淘潛《輓歌》

九秋

(1).指秋天。 晉 張協 《七命》:“晞三春之溢露,遡九秋之鳴飇。” 南朝 宋 謝靈運 《善哉行》:“三春燠敷,九秋蕭索。” 唐 杜甫 《月》詩:“斟酌 姮娥 寡,天寒奈九秋。” 華羅庚 《病中斗·寄老戰友》詩:“我身若蒲柳,難經九秋風。”

(2).指九月深秋。 唐 陸暢 《催妝五首》之一:“聞道禁中時節異,九秋香滿鏡臺前。” 元 無名氏 《看錢奴》第一折:“為甚么桃花向三月奮發、菊花向九秋開罷?” 清 何焯 《義門讀書記·昌黎集》:“菊有黃華則九秋矣,故秋懷以是終也。”

(3).九年。 漢 張衡 《南都賦》:“結九秋之增傷,怨西荊之折盤。” 唐 劉禹錫 《謫九年賦》:“古稱思婦,已歷九秋,未必有是,舉為深愁。” 傅尃 《次韻和湘荃、夢蘧聯句即寄》:“九秋客思三更夢,一夜西風滿地霜。”

(4).曲名。 晉 陸機 《日出東南隅行》:“丹脣含《九秋》。”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雜記》引此句,注云:“《九秋》,曲名。”

袖手

(1).藏手於袖。表示閒逸的神態。 唐 韓愈 《石鼎聯句》序:“道士啞然笑曰:‘子詩如是而已乎?’即袖手聳肩,倚北墻坐。” 元 無名氏 《村樂堂》第一折:“沒揣的兩鬢秋,爭如我便修身閒袖手。” 清 曹寅 《賀新郎·又昭序皇和詞甚美五迭前韻》詞:“此目楓亭閒袖手,瞥一雙遊刃騰空怕。擣虀具,且高掛。”

(2).藏手於袖。謂不能或不欲參與其事。《晉書·庾敳傳》:“參 東海王 越 太傅軍事,轉軍諮祭酒。時 越 府多雋異, 敳 在其中,常自袖手。” 宋 陸游 《書憤》詩之二:“關河自古無窮事,誰料如今袖手看。” 明 李介 《天香閣隨筆》卷一:“予謝曰:‘吾幸獲同舟,公等努力,而予袖手,獨不愧於心乎?’” 張天翼 《新生》:“他們不甘心袖手看著自己家鄉受糟踏。”

鼎來

方來;正來。《漢書·匡衡傳》:“諸儒為之語曰:‘無説《詩》, 匡 鼎來; 匡 説《詩》,解人頤。’” 顏師古 註:“ 服虔 曰:‘鼎猶言當也,若言 匡 且來也。’ 應劭 曰:‘鼎,方也。’” 宋 王安石 《與張護戎啟》:“鼎來敝邑,甫次近郊,傳聞使旌,適在州部,將親盛德,尤激歡悰。”《續資治通鑑·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 允文 ( 虞允文 )再具捷奏,且言:‘敵軍鼎來,臣不當便引去。’”

兀爾

寂靜貌。 唐 白居易 《首夏》詩:“兀爾水邊坐,翛然橋上行。” 宋 蘇軾 《祭吳子野文》:“嗚呼 子野 ,道與世違。寂默自求,闔門垂幃,兀爾坐忘。” 宋 陸游 《夜意》詩之二:“兀爾遺身世,東窗待日升。”

湛然

(1).清澈貌。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二十:“不數日,果大雨。見大石中裂開一井,其水湛然。”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清水》:“寺左右雜樹疎頒,有一石泉,方丈餘,清水湛然。”《剪燈新話·鑑湖夜泛記》:“顏貌紅澤,雙瞳湛然。” 明 謝讜 《四喜記·久旱祈神》:“白檀焚獻,怪舉首青天湛然。”

(2).安然貌。《大戴禮記·四代》:“僉然湛然。”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 王戎 七歲,亦往看,虎承間攀欄而吼,其聲震地,觀者無不辟易顛仆, 戎 湛然不動,了無恐色。”《雲笈七籤》卷六二:“譬如嬰兒居胎中,湛然不動。”

(3).淡泊。 南朝 宋 謝靈運 《佛影銘》序:“容儀端莊,相好具足,莫知始終,常自湛然。” 唐 韓偓 《地爐》詩:“禪客釣翁徒自好,那知此際湛然心。”亦指清靜。 隋 王通 《中說·周公》:“其上湛然,其下恬然。” 阮逸 註:“湛、恬皆靜。” 宋 蘇軾 《觀妙堂記》:“我所居室,汝知之乎?沉寂湛然,無有喧爭。”

(4).清醒貌。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飲量》:“ 臨溪 一一指揮僮僕扶掖登榻,然後從容登輿去。神志湛然,如未飲者。” 清 王韜 《<淞濱瑣話>自序》:“然昏厥睯眩中,此心湛然,尚覺可用。”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覺醒》:“但現在的自己卻是湛然清醒,明白了自己所處的地位。”

濤波

* ,波濤。《文選·班固<答賓戲>》:“雖馳辯如濤波,摛藻如春華,猶無益於殿最也。” 李善 注引 如淳 曰:“潮水之激者為濤波。”《藝文類聚》卷八引 晉 庾闡 《涉江賦》:“遡晨風而遙邁,乘濤波而容與。” 唐 李白 《發白馬》詩:“簫鼓聒川岳,滄溟涌濤波。”

渤澥

即 渤海 。《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浮 渤澥 ,游 孟諸 。” 李善 注引 應劭 曰:“ 渤澥 ,海別支也。” 南朝 梁 沉約 《和謝宣城》:“將隨 渤澥 去,刷羽汎清源。” 清 曹貞吉 《文殊院觀鋪海歌》:“鼇身一抹映天黑,鯨波萬里連 渤澥 。”參見“ 渤海 ”。

詩詞推薦

再次阿敵韻寄舒大士兼簡微首座·其二原文_再次阿敵韻寄舒大士兼簡微首座·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